柴可夫斯基的《b小调第六交响曲》又名“悲怆交响曲”(PathétiqueSymphony),这一命名出自作曲家本人,“悲怆”一词来自俄语Патетическая。作品作于1893年,并于同年在圣彼得堡首演。柴可夫斯基于首演后九天不幸去世,使这部“悲怆交响曲”成为他的绝唱。“悲怆交响曲”全曲由以下四个乐章组成:I:柔板转不很快的快板(Adagio–Allegro[
阅读全文]
柴可夫斯基(PyotrIlyichTchaikovsky,1840-1893)是俄国著名作曲家,其创作体裁多样,数量繁多,不乏传世之名作。他一生创作了多部交响曲,其中正式编号的有六部。这里将欣赏他的“第五”和“第六”。柴可夫斯基的《e小调第五交响曲》,以下简称“老柴第五”,作于1888年,并于同年由作曲家本人指挥在圣彼得堡首演。作品据说是柴可夫斯基在欧洲游历时得[
阅读全文]
赛萨尔·弗兰克(CesarFranck,1822-1890)是十九世纪法国著名作曲家及管风琴演奏家,有多种体裁的作品传世。其乐队作品包括多部交响诗和协奏曲,以及这次要欣赏的《d小调交响曲》,以下简称“弗兰克d小调”。尽管这是作曲家唯一一部交响曲,但却是他最著名的乐队作品,是他在六十多岁时,用近两年的时间创作的。作品于1888年完成,次年在巴黎首演。全曲由以[
阅读全文]
前面我们欣赏了圣桑的最著名的交响曲“管风琴”。今天我们再来欣赏可能是他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天鹅”。这是圣桑1886年创作的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Lecarnavaldesanimaux)中的第13首。《动物狂欢节》由14首带有标题的乐曲组成,生动地表现多种动物的气质。有趣的是,其中一首乐曲的标题是“钢琴家”,与其它动物并列。那段音乐基本就是用钢琴[
阅读全文]
圣-桑(CamilleSaint-Saëns,1835-1921),法国著名作曲家,也是钢琴,管风琴演奏家。其创作体裁广,数量多,且不乏名作,例如著名的歌剧《参孙与达利拉》,“十大”小提琴协奏曲之一《b小调小提琴协奏曲》,钢琴与乐队组曲《动物狂欢节》(包括著名的“天鹅”)等。
据统计,圣-桑作有四部交响曲,正式编号的有三部,其中最著名的,当属《c小调第三交响[
阅读全文]

在英国进修期间,我曾于1988年夏到德国进行了十来天的学术考察。记得那是考察结束后从德国返回伦敦,再从伦敦返回贝尔法斯特的路上。这段路选择乘长途汽车,主要是因为汽车的票价比飞机低得多,我的学术活动经费有限,需要省着用。这趟长途汽车一共要走十多个小时,中间要换乘轮渡过爱尔兰海峡。车票是联运的,要渡海时,旅客们下汽车上渡船,到对岸后,再上另[
阅读全文]
布鲁克纳的《c小调第八交响曲》,以下简称“布鲁克纳第八”,于1887年完成第一稿,1890年完成第二稿,是献给奥匈帝国皇帝弗朗兹·约瑟夫一世的,于1892年在维也纳首演。“布鲁克纳第八”全曲由以下四个乐章组成:I:中庸的快板(Allegromoderato),c小调;II:谐谑曲:中庸的快板–三声中部:缓慢地(Scherzo:Allegromoderato—Trio:Langsam),c小调–C大调[
阅读全文]
布鲁克纳(JosefAntonBruckner,1824-1896)是十九世纪奥地利著名作曲家,管风琴演奏家,及音乐教育家。除其它一些体裁的作品外,布鲁克纳的主要创作是交响曲。据研究,他一共完成了12部交响曲,其中正式编号的有9部。他的交响曲多数具有结构宏大,气势雄伟的特征。我们这里将欣赏其中“第七”和“第八”,这两部都在BBC评选出的“最伟大的二十部”交响[
阅读全文]
前面我们欣赏了勃拉姆斯的四部交响曲。他其它体裁的名作也有很多。今天我们要欣赏的艺术歌曲《摇篮曲》是勃拉姆斯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之一。《摇篮曲》,作品49第4号,为声乐和钢琴而作,发表于1868年,并于1869年在维也纳首演。作品是勃拉姆斯献给他的一位朋友博莎法博(BerthaFaber)女士的,以此祝贺她第二个儿子的出生。歌词的前半部取自阿尔尼姆(AchimvonArnim)和布兰[
阅读全文]
勃拉姆斯的《e小调第四交响曲》,以下简称“勃拉姆斯第四”,是作曲家完成他的
“第三”以后一年左右,也就是1884年开始创作,并于1885年完成。同年十月在德国迈宁根首演。这是勃拉姆斯最后一部交响曲。“勃拉姆斯第四”全曲由以下四个乐章组成:I:不过分的快板(Allegronontroppo),e小调;II:中庸的行板(Andantemoderato),e小调-E大调;III:诙谐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