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秋心情

世情险恶,人情淡薄。雨送黄昏,花谢易落。曾几何时,昨非今是。雨后黄昏,博客行乐。
个人资料
博文
(2009-03-03 06:54:35)
1950年,金日成发动了朝鲜战争,联合国军随后将其驱逐到三八线以北,毛泽东和中共则派出志愿军赴朝鲜与联合国军作战,双方伤亡十分惨重。在美国的韩战纪念碑可看到数万美军参战人员的阵亡名单。在渥太华的国会进门大厅里,在玻璃橱柜里能看到加国参战人员的阵亡名单册。
不知中国有多少参战军人的伤亡人员和阵亡名单?不知中国何处有纪念碑之类的,可以让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9-03-01 23:32:40)
洁心(博客标题:品茶轩) 对此文的评论如下,代序言:
“语言是思维的物质形式。思维的改变,从语言开始。”
说得好。语言改变思维,思维改变行为。暴力式的语言引发暴力式的思维,暴力式的思维引发暴力式的行为。无论是人与人之间的争执,或者是国家与国家之间的战争,很多时候都是由暴力的思维开始的,而这种思维是由语言而诱发的。
极端,宣扬仇恨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作者:吕昭隆
历史无情,战争残酷。没经历过战争、没走过历史苦难的人,很难实际体会个中辛酸惨烈的滋味。年复一年,战争幸存者在历史的夹缝中徘徊,就像每一年的二二八,当历史的禁忌和伤痛终于不再隐藏,却也没人再闻问当年派赴台湾镇压“平乱”的廿一师,竟在事隔两年之后,于上海保卫战中,全军被歼灭。
历史永远是反讽的,一九四七年二二八事件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26 13:11:09)
喜爱音乐,从小就喜欢,爱上了几十年。
很小时的喜爱音乐,表现出来的仅仅是爱唱。有机会就唱,无聊时就唱。曾记得因病住医院里时,一个人能够从早唱到晚,以致护士多次来打招呼,“午睡时不能唱”等等!
后来爱上乐器。爱到了怎样的程度?家贫无力支持,自个暑假里打工挣得几文,首先买了有生以来的第一把二胡。文革中又迷上了小提琴。在“念念不忘斗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17 14:07:20)
按:毛泽东时代虽已作古,但对国人来说,远远未能“盖棺定论”。
芦笛之文给毛时代的政治思想,组织结构,经济物质等等作了精辟的慨述。有助后人对毛时代有相当程度的了解。
窃以为此文的不足之处:未能指出和描绘毛时代里,毛是如何凌驾于党,如何掌控军队。而毛党又如何凌驾一切,凌驾于国家,人民,法律和军队之上。毛视枪杆子为命根子,毛时代里军队[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2-17 04:04:55)
2月9日晚20时27分,北京中央电视台新址在建的附属文化中心大楼发生火灾,熊熊大火在三个半小时之后得到控制。火灾造成1死6伤。
中国太大,人太多,重大事故和灾害报道不断见诸媒体,洪水、地震、干旱、大雪……。国人就是在与灾害的持续不断的抗争中书写着民族的历史。听到失火这样的事故后,除了一声叹息以外,往往不会再去想它。
但是,这一次的火有些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9-02-16 04:14:12)
韩星编译
求索推荐
1、不要错过任何一次外出兜风的机会。
2、尽情的呼吸大自然的新鲜空气,享受微风拂面的感觉。
3、当心爱的人回家一定要奔向她(他)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4、如果一两声简单的低吼能够解决的事情,就不要大动干戈。
5、当别人侵略你的领地时候,要想办法让他知道。
6、养成午睡的习惯,起来之前要先打个哈欠,再伸个懒腰。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2-10 00:26:37)
曾有过同样的经历,同样的感受,所以觉得如下的文章写得好,值得推荐。一般说来,如果拍照之后,要掏钱才能得到一张合影,我就“拉倒”了。不是对相片及里面的人有什么不敬,而是因为自己在里面虽然只米粒儿似的大小,相片却太大,不是陋室所能容纳的;若免费送给每人一张,就随手带一张留念,其后的命运是被卷起来“蓄之高阁”,即使里面确有个把大人物。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作者:孙存准
推荐:求索
在中国封建帝王中,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以勤政著称。当然,朱元璋勤政是有原因的。表面上看,是因为他亲手废除了秦汉以来一直沿用的丞相制,独揽大权,独断朝纲,且事无巨细,皆“躬亲之”。但深究起来,他的勤政缘于他的山寨式治国。
朱元璋早年投身红巾军,后几经搏杀,成为绿林豪杰,对山寨式治理和管制可谓轻车熟路。但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作者:马亚丽
推荐:求索
在中国近代史的知识分子堆里梁启超的才能无人能及。24岁之时,就名满天下。袁世凯对他的才华,都是敬佩有加。“戊戌变法”失败,流亡日本12年之后,梁启超在袁世凯函电不断地催促下,回国就任法务次官。袁世凯在梁启超刚刚踏上中国的土地时,给予梁启超空前的礼遇。给他住贤良寺,那是当年曾国藩、李鸿章做封疆大吏入京时住的地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