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根据儿子的安排,我和太太在利马停留一天之后,乘飞机从利马飞到秘鲁东部小城PuertoMaldonado。
秘鲁全境被安第斯山脉分割成东西两半。西部是海洋气候,四季温和。而东部则是截然不同的热带雨林,终年闷热潮湿。PuertoMaldonado位于秘鲁、巴西和玻利维亚三国的交界之处,是进入亚马逊雨林的出发点。这里几乎没有陆路与外界连通,交通全靠飞机,而再往前走就只靠小船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一个转身,光阴就成了故事一次回眸,岁月便成了风景作家简历本文作者顾晓阳,作家、导演。1982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1987年赴日本留学,1990年移居美国。作品有《洛杉矶蜂鸟》等,冯小刚电影《不见不散》编剧,电视剧《花开也有声》导演。原题北岛二三事作者:顾晓阳诗人北岛012013年,是顾城去世20周年。北岛念旧,打算编一本纪念顾城的文集。他当时住在香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北京公交车发展已有90多年的历史。从1921年开始到今天,公交车如同胡同一般融进了北京人的生活里。家搬走了,大公交还在;路重修了,大公交也还在。不知道您还记得13路公交车吗?那个熟悉的红白车身,悠悠地穿过东西城,那时候不堵车,也没有“公交漂移”。13路缓缓穿过和平里去往三里河.....说起13路,大家都能说出它的特点。京城最富情怀、最具魅力的公交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一、抵达利马每年总会安排和孩子们一起去旅游。今年年底本来很想去南极,但女儿去东南亚出差了,于是和儿子商量,最后决定由儿子儿媳策划和他们一起去秘鲁。
因为小两口还有工作要做,所以我和孩儿他妈先行去秘鲁玩第一周,第二周他们再加入进来。
纽约JFK机场VIP候机室
因为是红眼飞机,儿子特意为我们安排了公务舱。这样躺下睡上一觉,第二天早上就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波伏娃是20世纪最重要的女权主义思想家,110年前的今天,她在巴黎出生。一个多世纪过去了,她依旧是整个20世纪思想史上无法绕过去的人物。而尤其为读者津津乐道的,是她与终身伴侣萨特之间纠缠一生的传奇关系。今天分享的,是作家张晓惠的文章,以此纪念这位杰出女性不平凡的一生。波伏娃:忠于肉体,还是忠于灵魂文|张晓惠我们当中的一个说了前半句话,另一个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Original叉少往事叉烧1978年,陈丹青以英语0分考入中央美院,他在试卷上写:“我是知青,没上过学,不会英语。”20年后,陈丹青被清华美院聘为教授,学校大张旗鼓给他设立研究院,可因为学生英语不过线,他整整四年没招到一个学生。陈丹青找学院理论无果,愤然辞职,临走时丢下一句话:“中国这套教育制度若不变,我此生不会参与教育。”这之后的20年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有人说,想要快速了解一座城市,有两个方法。一个是去当地的博物馆,这是大多数人的选择。此之外,还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那就是去逛一逛当地的菜市场。小贩的吆喝声、人们的讨价还价声、鸡鸣犬吠声.....云南菜市场,野味十足。论野性,谁都比不过云南菜市场。在云南,一直有着“春吃花、夏吃叶、秋吃果、冬吃根”的习惯。在云南,不要随便问摊主菜的名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1916年,林徽因(右一)与表姐妹们的合影。她们身上穿的是北京培华女子中学的校服。校服在当时是社会进步的一个象征,尤其是女性校服的出现。1948年,北京清华大学,当时大学生穿着校服参加体育活动。1965年,“人民小学红色小民兵”合影,能够看出当年校服的风格特色。70年代,白衬衣配蓝裤的校服开始流行。90年代,统一穿着“面口袋”校服开始进入视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文/陈丹青水墨画是全世界最好的画为什么你们心甘情愿把自己想成“水墨画家”呢?如果你们在德国,可能被称作新表现主义画家,在意大利,可能被称作“新绘画”。这些欧洲当代画家和你们有点相似:造型很自由,画法很率性,既不很现代,也不很传统。画面有叙述性,甚至有点可以解读的“故事”。可是在中国,这样画就给框定在“国画”呀、&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传纵横古今,俯览万里。看我大好河山之壮丽,五千年文化之异彩。国外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竟如此秀丽。一:美国摄影师Bernardo和TomasMedina,美国摄影师父子,现居休士顿,他们曾获得过国家地理的多项奖项。他们拍摄的中国城市百态、景区风光等,神秘、古老,现代。秋日里的长城,沧桑,萧瑟。夜幕下的江南古镇,含蓄,优雅。蓝天下的鸟巢体育馆一角,刚劲,有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76]
[77]
[78]
[79]
[8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