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边野花不採白不採

偶在国内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deannn
个人资料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每年秋天,都回去看看父母,到公司的北京办事处走一遭。都说北京雾霾汹汹,可我在北京的日子却没让我碰上。
秋天,北京最美丽的季节。
从我家楼上俯瞰奥运森林公园。
远处的西山清晰可见。
使用望远镜头,可以拍到山峦的层次。
能看到山顶上的建筑物,不知电信发射台还是什么塔。
雄浑叠嶂,令人心旷神怡。
从在国贸的办公室出来,随便在附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1.盯着照片上女孩儿鼻子上的红点30秒钟;
2.将你的目光移到墙面或较平的表面;
3.快速眨动你的眼睛,美妙就在这一刻发生。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0-16 13:06:35)

终于完成了近万张照片的扫描工作。选了一些给大家一起分享(上次贴出不少儿子小时候的,这次重点是女儿)。
我家来了一个小“鸭婆婆”。
妈妈开了一个印刷店。女儿在后面咿咿呀呀地学着妈妈用电话与客户联系。
拆开圣诞礼物后,就站在小凳子上表演节目。
目不转睛。
迷眼了!
你是春天一树一树的花开。
妞妞四岁半。
海滨戏水。
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3-10-15 08:51:59)

自从我贴出《我读张爱玲》读书笔记系列之后,有网友请我谈谈张爱玲与胡兰成。张爱玲一向自负清高,一见到胡兰成却让“自己低到尘埃里去了”。其实正像大家所说的,爱情是盲目的,一个孤独渴望真爱的少女,碰到一个花心男,于是演出了一场悲剧。这大概没有什么可以解释的。
胡兰成
胡兰成是个令人作呕的人物。舆论上说他文字优美,但我看不出有多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上一次我们论及张爱玲坎坷的生活经历决定了作家的文学底色。张爱玲散文中的阴冷忧郁的末世情调,成因于对亲情的失落、对文明的悲观、孤岛里的心灵困顿以及战火中的求生意识。
张爱玲自己说得很明确:
如果我最常用的字是“荒凉”,那是因为思想背景里有这惘惘的威胁。(《流言、传奇再版序》)
但张爱玲的文字中一个更贴切的字眼叫“孤独”[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3-10-14 09:19:08)
阅读 ()评论 (0)
(2013-10-14 09:08:56)
阅读 ()评论 (0)
(2013-10-14 08:18:52)

这个周末终于把儿子的新房粉刷油漆完毕。很有成就感哈。
整体完工后,儿子选择的绿墙看上去还不错。可能适合曼哈顿的年轻人吧。我自己还是喜欢颜色更淡一些的。儿子就是从家里淡绿色的墙壁得来的灵感。
拍图片时正准备上第二道漆,左侧地板有点花,因为正在用砂纸打磨。由于怕吵醒邻居周末清梦,所以全部用手一点点打磨。老爸干的是重体力活啊。
高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对李南央《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和老鬼《我的母亲杨沫》的比较阅读
真实是第一位的
《我有这样一个母亲》和《我的母亲杨沫》这两本书的共同点在于:凸现了中国文学中“另类母亲”的形象。在中国文学传统中,“母亲”的形象一般是正面的、甚至崇高的。中国的写作者,尤其是身为子女的写作者,深受“为尊者讳”的传统的制约,在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1)
(2013-10-09 09:41:57)
阅读 ()评论 (0)
[<<]
[591]
[592]
[593]
[594]
[59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