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水轮发电机组依合约准备好之后,一次声势浩大的行动随即展开。阿富汗政府租用当今世界最大的运输机——俄罗斯的安-124运输机,将其空运到坎大哈机场,而这仅仅是第一步,因为还得设法将其运往距离坎大哈250公里外的卡加克水电站。 <br><br>这是一次艰难的旅程,除了要横穿大片沙漠和几乎没有任何维护的破损道路外,最重要的是,穿行的地区全在塔利班武装的控制之下,必然遭到塔利班的猛烈攻击。 <br><br>为此,驻阿富汗的北约部队制定了绝密的护送计划:先将210吨重的水轮发电机分拆成7个部件,每个部件都饰以宗教经书标识,一方面是发挥掩护作用,另一方面也是祈求真主庇护。这7个部件随后被装上汽车。这7辆汽车混在100辆外形一模一样的汽车车队中,外界根本不知究竟哪7辆车装有水轮发电机的部件。北约驻阿富汗部队的指挥官决定派出大批官兵、武装直升机、战斗机和重型装甲车辆,护卫水轮发电机和安装调试人员前往卡加克水电站。<br><br>B. 6天血战塔利班 <br><br>驻阿富汗北约部队为这次军事行动取的代号是“鹰峰”。行动的第一步是,由英国陆军展开二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道路清除行动。由于从坎大哈通往卡加克水电站的道路损毁严重,战争期间遗留的未爆弹药众多,加上塔利班沿途埋下不计其数的地雷,如何让车队安全通过成为第一要务。为此,英国陆军第16空中突击旅的工兵部队自8月28日起边作战警戒,边清除地雷和未爆弹药,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为车队打开通道。 <br><br>阿富汗国民军和爱尔兰陆军第1营的军事顾问们,沿着车队即将通过的路线设卡警戒——或者占领道路两旁的制高点,或者扼守峡谷中的简易桥梁,或者派狙击手秘密监视当地塔利班武装头目的动向。 <br><br><br><img src=http://img.ifeng.com/res/200809/0910_449479.jpg><br><br>派狙击手沿着车队即将通过的路线设卡警戒——占领道路两旁的制高点<br><br>阿富汗国民军和爱尔兰陆军第1营的军事顾问们,沿着车队即将通过的路线设卡警戒——或者占领道路两旁的制高点,或者扼守峡谷中的简易桥梁,或者派狙击手秘密监视当地塔利班武装头目的动向。 <br><br><br>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的特种部队则主动出击,抢在大队伍前,沿着赫尔曼德河谷搜寻武装分子,确定最终的行进路线。 <br><br>在一切准备就绪之后,联军出动了“阿帕奇”武装直升机和AC-130武装攻击机,对道路沿线的塔利班据点实施了“地毯式”轰炸,亲历轰炸行动的英国《独立报》记者形容,行动如同“众神咆哮”。 <br><br>轰炸行动刚一结束,庞大的车队驶出了坎大哈。北约部队为车队编织了一张密集的防护网:地面,炸弹排除小组在车队前领路,工兵铺平路上的弹坑,全副武装的士兵护在车队四周;空中,北约的攻击直升机和战斗机不间断地盘旋。 <br><br>尽管如此,塔利班仍没有放弃攻击车队的企图。英国《独立报》随行记者描述说:“突然,一枚火箭弹在车队300米开外爆炸,发出震人心肺的爆炸声,一阵呛人的烟雾弥漫开来……车队在行进过程中先后3次遭迫击炮和火箭弹攻击,双方展开激烈的战斗,至少有250名塔利班士兵死亡,而英军只有一人受伤——被翻倒的拖车压碎了骨盆。” <br><br>9月2日下午,车队终于抵达水电站,中国工程师开始了安装调试工作。驻当地的英军指挥官表示,接下来,保护安装调试人员和这座水电站是巨大的挑战,因为塔利班已经把它列为重点袭击目标。塔利班武装在他们控制的地区有相当强的实力,英军指挥官则担心没有足够的英军或是其他北约盟国的士兵,阻止塔利班对电站发动攻击。 <br><br>当天,英国保守党领袖戴维·卡梅伦到赫尔曼德省视察时,与当地指挥官有同样的感触:“士兵们有权知道他们什么时候能够回国,他们不应该因为飞机和机场的问题误了回家的时间。”卡梅伦还指出,英军在阿富汗的行动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军队严重缺乏直升机,一些北约盟国也不愿尽全力。 <br><br>C. 阿富汗重建的“标志性事件” <br><br>中国水轮发电机安全运抵卡加克水电站,驻阿富汗北约军队发言人麦克尼尔中校表示:“许多当初反对重建水电站的人都表示,这永远不会实现,可现在它实现了。如果你想在阿富汗众多的重建中找一个标志性事件,中国发电机的到达与安装调试就算一个。”“这是一项十分有意义的军事行动,它是阿富汗南方取得进步和发展的标志,”英军驻赫尔曼德省的发言人戴维·雷诺兹中尉指出,“想在阿富汗取得最终胜利,就不仅仅要打败塔利班,还要增加当地的工作机会。” <br><br>各方为何给中国水轮发电机成功运抵这么高的评价?中国驻阿富汗使馆经商处的刘顺昆2007年曾介绍说,20多年战争浩劫将阿电力设施破坏殆尽。2001年塔利班政权倒台后,在国际社会的鼎力支持下,卡尔扎伊政府致力于改善电力供应,但成效甚微。阿电力供应短缺的情况,严重阻碍阿社会和经济发展。 <br><br>目前,阿实际发电量低于46.4万千瓦,电力供应覆盖面不及人口的7%,人均可获供电量不足20度,远远落后于世界平均水平。新政府成立后,采取多项措施对原有发电设施进行修复,索罗比水电站和喀布尔火电厂等发电厂恢复到了正常发电状态。短短5年里,阿发电量翻番,但因基础薄弱,电力供应还是杯水车薪,远远满足不了社会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日常需求。 <br><br><br>另外,阿政府对居民用电实行补贴,电费5美分1度(约合人民币3角5分),而发电成本约12美分1度(约合人民币8角4分),电费不及发电成本的一半。再加上缺乏现代计量设备,用电量由用户自行申报,少报或不报现象普遍。供电部门无法收回电力成本。据估计,不包括燃油成本,政府每年至少要花56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3.9亿元)补贴电价。如果收费机制得不到改善,将使感兴趣的私营投资者望而却步,电力投资后劲不足,难以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电力产业。 <br><br>目前,阿电力设施大多是上世纪60~70年代修建,历经了多年战争,大部分设施遭到毁灭性破坏,仅存的一些设施严重老化。阿政府一直将国家电力重建作为优先发展的民生工程,但电力项目一向投资大、见效慢,再加上维修和重建的工作量巨大,即使资金充足,要有明显改善还需数十年时间。 <br><br><br>阿政府财力薄弱,一年的财政收入还不够维持政府运作,因此目前所有的电力项目都在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援助下进行。随着时间的推移,国际社会对阿援助将会逐渐减少,电力建设资金难以有大幅度增加。 <br><br>经过5年多的重建,阿经济建设有了较大进展,城市中甚至出现了一些暴富阶层,虽然他们的暴富手段往往同毒品相联系。这些暴富的资金大多投入到建豪宅、购买高档汽车上,电力基础设施建设无人问津。<br><br>国际社会提供的援助资金非常宝贵,但许多阿富汗人没有看到这一点,上至政府官员,下至民间企业,都把外援当作发财好机会,几乎所有部门都要雁过拔毛,层层剥皮。不管是总包还是分包援建的电力项目,要价都高得惊人。由于当地公司的漫天要价,国外援助的大量宝贵资金被吞噬。 <br><br>阿新政府已成立5年多,安全局势并未得到根本改善。特别是2006年初以来,安全形势持续恶化,恐怖袭击和暴力活动呈上升趋势,今年以来已有近1700人在袭击中丧生。安全形势的日益恶化吓退了不少参与阿电力项目建设的国际承包商。再加上毒品种植和走私泛滥,直接或间接地阻碍了电力设施重建。 <br><br>电力短缺已成为制约阿社会、经济发展的瓶颈之一。普通民众由于得不到电力供应,对国际社会和政府重建的能力丧失信心。因此,中国水轮发电机此时运抵阿富汗的意义非同寻常,这座电站正式运行后,水库的储水量将达12亿立方米,能为阿南部150万人提供电力,帮助灌溉数百平方公里的农田。<br>)
驻阿北约官兵血战护送中国发电机
2008年09月10日08:35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卡加克水坝一旦修复可以为整个赫尔曼德省的居民提供电力
8月28日~9月2日,驻阿富汗的英国、爱尔兰、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军队和阿富汗政府军的4000官兵,实施了代号“鹰峰”的军事行动。这次行动的目的是,护送一支由100辆汽车组成的车队穿越塔利班武装控制的据点,将由中国制造的水力[
阅读全文]

俄格之战下的中越南海之争
2008-9-409:43复兴论坛
前段时间,越南在南海问题上频频挑衅中国:今年4月,越南政府进一步划定了南沙部分油气招标区块,并将在南沙举行所谓“国会代表”选举;越南还将和英国BP公司合作在南沙修建天然气输送管道。不但如此,越南还放出硬话,狂妄地宣称“拥有南沙全部岛屿的主权”,其官方《西贡解放报》甚至声称“决不放弃一寸土[
阅读全文]
,确实是当之无愧的领先者。紧随格鲁吉亚的是刚果民主共和国,这个国家终年战争,但过去10年中它的军费开支增长633.7%。排第三的拉脱维亚的军费增长为594%,第四位的阿塞拜疆和第五位的哈萨克斯坦分别为553.9%和304.9%。<br><br> 军费开支和GDP的比例也可以说明问题。若以10年来的军费开支占GDP比例作出国家排行榜的话,那么GDP增长榜单同军费开支增长榜单上的国家又有所不同。有趣的是,格鲁吉亚是唯一在两组榜单上均名列前茅的国家,10年来,它的军费开支从占GDP的1%到5.7%。<br><br> 此外,乌克兰或许在不久后也将成为军费开支大国。乌国防部长叶卡努诺夫说,2009年乌克兰的军费预算将是现在的3倍,达到70亿乌克兰卢布,而今年的预算仅为22亿乌克兰卢布.)
瑞典机构:格鲁吉亚10年军费增长1300%全球第一
俄格冲突前,进行演习的格鲁吉亚坦克部队
俄格冲突前,进行演习训练的格鲁吉亚步兵
最近,一条消息引起了俄罗斯人的注意:“格鲁吉亚的军费在萨卡什维利时代增长了30倍”。尽管这一数据很难真正体现格鲁吉亚军队实力的上升,但却给人这样的印象:格鲁吉亚正在迅速增加其军费开支。
俄罗斯媒体称,[
阅读全文]
格鲁吉亚事件是西方的战略失误
来源:英国《金融时报》时间:2008-8-309:14:38
有时,小事件能预示大变革。格鲁吉亚这次的失败也许便是这样的一个事件。它预示着后冷战时代的结束,但并不标志任何新冷战的回归。它标志着更大的回归:历史的回归。
后冷战时代的序幕是由西方的胜利拉开的,美国新保守派理论代表人物弗朗西斯·福山的著作《历史的终结》([
阅读全文]
澳报称中国海军崛起影响亚太格局
来源:青年参考时间:2008-8-309:20:42
近年来,中国海军的作战能力有了显著提高;中国政府为维护国家利益而进行的军力建设,也引发了部分国家的种种猜测。8月23日的《澳大利亚人》报刊发题为《增长的红色舰队威胁》的文章,强调澳政府和军方应重视中国海上力量崛起给亚太地区格局带来的影响。
新军港引起西方猜测
阅读全文]
英国:格鲁吉亚是美国单极世界的坟墓
2008-08-3116:21:44作者:来源:互联网
英国《卫报》8月28日评论文章作者:SeumasMilne高加索局势这个月来的发展,标志覑一个毫无疑问的国际转捩点。当然,以一次大战爆发相比是荒谬的,那些指新冷战重燃的说法,也同样过火。但清晰的是,美国的单极时代已经过去。
1991年前苏联瓦解后,迎来了只剩美国一个超级强国的单极时代[
阅读全文]
上合组织峰会,胡锦涛:解决本地区问题,归根结底要靠联合自强
2008-08-29 来源:中新网
中新社杜尚别八月二十八日电(记者齐彬)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八次会议二十八日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其他五个成员国元首出席会议。胡锦涛发表了重要讲话。成员国元首签署了《杜尚别宣言》等重要文件,会议还发表了《联合公报》。<[
阅读全文]
美国高层“第十场战争”的谎言与分歧
新华网(2008-08-0514:02:52)
王晋燕
“我们创造自己的事实。”这是美国总统布什在伊拉克战争时曾经被引为“经典”的一句话。如今,随着围绕伊朗核问题的争端又开始频繁见于报章,重新审视这句话,尤为耐人寻味。
“我们生活在‘真实的荒漠’……在这里,客观事实与第一手经验被编造的谎言所取代。”也许,法国后现代[
阅读全文]
西刊:美国的朋友当心了,俄罗斯现在已不再是软骨巨人
【大军事网讯】更新时间:2008-8-29
摘译自《泰晤士报》,作者SimonSebagMontefiore
俄罗斯坦克纵队隆隆开进格鲁吉亚,显示这只大老虎终于发怒,猛击那只挑逗自己多年的小老鼠。
南奥塞梯看似远在天边、无足轻重,像19世纪的石勒斯威格-荷尔斯坦因问题那样复杂,但俄国冲冠一怒远不只为奥塞[
阅读全文]
俄外交部:北约与俄罗斯对抗可能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北京时间:2008年8月30日星期六[01:16]
俄新网RUSNEWS.CN莫斯科8月29日电俄罗斯联邦外交部发言人安德烈·涅斯捷连科表示,北约继续与俄罗斯对抗,并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将会导致不可逆转的后果。
涅斯捷连科29日在俄新社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我们认为必须强调,北约继续与俄罗斯对抗,并企图向俄罗斯施加压力将[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