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
香港大学校园内太古桥上的标语原为纪念1989年六四事件的受害者,2022年1月29日传出被校方派来的人员以铁板覆盖。这是继去年12月港大校方拆除“国殇之柱”后,再度有六四相关的纪念物遭到港大移除。
位于港大太古桥上、20米长的标语写道:“冷血屠城烈士英魂不朽,誓歼豺狼民主星火不灭”。它是在1989年北京对学生和民主运动家进[
阅读全文]
1月27日:大屠杀受难者国际纪念日
1940年,纳粹德国在波兰奥斯维辛小镇建成纳粹集中营。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集中营。2005年11月1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60/7号决议,指定1月27日为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
决议通过后,联合国秘书长说这特殊的一天是“提醒世人牢记大屠杀的普遍教训的重要日子,对这一独特的罪恶,不能简单地让它成为历史并[
阅读全文]
“恶意返乡”与吾爱吾乡“恶意返乡”中国在疫情此起彼伏之中迎来春节前的人员流动高潮。本来就相当严格的防疫措施又被各地官员层次加码。1月20日,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县长董鸿在一次会议上讲话的视频片段被放上网后,掀起激烈讨论。董鸿要求对从中高风险地区返乡民众“先隔离再拘留”,拒绝“恶意返乡”的视频,近日中国网络上被热议,遭[
阅读全文]
万湖会议落实了有系统的大屠杀德国驻以色列大使瓦苏姆-莱纳(SusanneWasum-Rainer)和以色列驻德国大使伊萨哈罗夫(JeremyIssacharoff)1月20日在德国《每日镜报》和以色列《晚报》联合发表文章,表示德以两国将在联合国提交一份谴责否认犹太人大屠杀行为的决议案。客座文章称,纳粹对犹太人大屠杀的事实迄今依然被一些人驳斥,其独一无二的历史特性被刻意淡化。对这一反人[
阅读全文]
除夕感怀作者:谢盛友华心未改老愈坚,年逾花甲亦惠然。今夜星辰如昨夜,原来明天是明年。[
阅读全文]

她性感、美丽、充满诱惑拒绝希特勒,迷倒海明威这位戏剧女王将她的工作和外貌推向极致,开创了一种强烈而极具魅力的自信之美。作为史上独一无二的偶像,这位出生于德国的女演员和歌舞表演演员玛琳·黛德丽有一种独特的自信,将女性的优雅和戏剧的魅力结合在一起。在20世纪20年代,玛琳在柏林是一位舞台和银幕演员。在20世纪30年代,她转变成为好莱坞明星,和[
阅读全文]
30年前苏联“死亡”1991年12月25日,正是圣诞佳节,然而莫斯科的红场上是冷寂一片,克里姆林宫第四号办公室里更是气氛凝重。这间办公室的内部陈设完全按照国家领导人真正的办公室仿造,只是相比之下空间更大,更加适合录制电视讲话。晚上7点,国家电视台将画面切换到这间办公室,墙面上贴着绿色的锦缎,一张毫无装饰的办公桌后,坐着时年60岁的戈尔巴乔夫,[
阅读全文]
2022中美关系恶化?
美中关系出现剧烈变化,在贸易、科技、人权和地缘政治几乎处于全方位对抗态势。即便拜登政府上台之后,局面也并没有发生明显改变。美国中国问题专家李成(布鲁金斯学会约翰•桑顿中国中心主任及外交政策项目资深研究员)认为,美中关系已经无法回到从前,但也并非全无缓和的希望。
李成觉得,台湾问题在过去70多年当中始终是中美关系最敏[
阅读全文]
谢盛友:中国开始背叛毛泽东(2)?
1943年7月4日,《新华日报》社论文章:《民主颂---献给美国的独立纪念日》。
《新华日报》是中共机关报,也就是《人民日报》的前身。这篇是毛泽东亲笔撰写的:
社论说,“每年这一天,世界上每个善良而诚实的人都会感到喜悦,自从世界上诞生了这个新的国家之后,民主和科学才在自由的新世界里种下了根基。一百六十七年,[
阅读全文]
为黎智英感到自豪黎智英以“煽惑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被判入狱13个月。香港壹传媒创办人黎智英被判“煽惑及参与未经批准集结罪”罪成,入狱13个月。黎智英表示,他为犯有此罪感到自豪。目前累计已有24名泛民派人士因相关罪名被判入狱。74岁的黎智英是香港《苹果日报》的创办人。今年6月,该报由于香港政府以《国安法》的名义拘捕多名高层并被冻结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