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张丹红写起
作者:谢盛友
在德国读新闻传播学毕业的人,或多或少都是“沉默螺旋”的后代(我们的教授的教授---伊丽莎白•诺艾尔-诺依曼ElisabethNoelle-Neumann提出沉默螺旋理论TheSpiralofSilence)。这些后代中也有部分华人,他们或回去任职于两岸三地的主流媒体,或留在欧洲任职于欧洲的主流媒体。到了这把年龄,不是什么主任,什么长,就是加了个形容词“资[
阅读全文]
题目:公民意识就是垃圾分类?
作者:谢盛友
一位老客人在我快餐店门口拾了一个玻璃瓶子,在买饭之前给我,说:“这是在你店门口拾到的。”
我说:“这个不属于我们的。”说完,我随手把玻璃瓶子扔进黑色垃圾桶。
妻子看见了,等客人走后把我臭骂一通:“你这样做不对的,德国的垃圾分类很重要,你不信,问问儿子,你的做法对不对?五十岁的人啦[
阅读全文]
题目:你好女性主义!
作者:谢盛友
一位湖南人(算半个老乡,因为我以前在长沙工作过)来找我,她的女儿嫁到班贝克,女儿生产前她这当妈的比自己的女儿还要焦虑。半夜里女儿和洋女婿已经去了医院,走前嘱咐她留在家里,不要擅自到医院,不懂德语,到了医院,反而多出一件事,别人头忙脚乱还得照顾她。
她到我餐馆里来,请我或我太太带她去医院,我[
阅读全文]
家庭重要还是事业重要
作者:谢盛友德国著名经济社会学者BernhardProsch教授2008年8月15日公布他的研究成果:德国人价值观有很大的变化。哪些公民价值对于德国人来说特别重要呢?德国公民认为:
礼貌待人:1967年85%,最低时1992年73%,2007年89%。
认真负责:1967年76%,最低时1992年68%,2007年78%。
勤俭节约:1967年75%,最低时1992年48%,2007年68%。
求知欲望:1967年4[
阅读全文]
当你的脚被踩了
作者:谢盛友
十年前,在上海的妹夫骑自行车不慎,在马路上撞倒一位老太婆,劳累加慌忙中的妹夫果断叫出租车送老太婆到医院检查。结果:轻伤,费用两千多人民币。在医院医生诊断的结果上,妹夫要求老太婆签字:本次由于骑车撞伤的检查费用和医疗费用已经全部付清。十年前阅报获知,在哈尔滨市一位老太婆被撞倒,肇事者逃脱,一位中年[
阅读全文]
国养体育与民养体育
作者:谢盛友
有人建议把8月8日设立为“体育节”,有人进而把这个节解释为“全民体育节”。设定一个节日,很简单,要真正形成全民体育,那还真的很难。北京奥运中国金牌第一,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体育大国,是一个国养体育大国。体育体制有两种,一种是国养体育,一种是民养体育。德国的运动员不是业余就是职业,中国运动员不然,[
阅读全文]
从刘翔想到容国团
作者:谢盛友
从刘翔想到容国团,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同是制度的牺牲品。这个制度不一定是政治制度,可以是经济、经纪制度。刘翔已经不是简单的体育运动员,他是中国现代民族英雄的代表,这样的代表和影响,对于政府和老百姓心理影响是什么?
我们假设,刘翔是2008年8月17日宣布退赛,或者刘翔比赛结果得第9名,会是什么样的后果。阅读全文]
草鞋权贵陈水扁
作者:谢盛友
国际趋势大师约翰•奈思比(JohnNaisbitt1929-)说过,国家领袖最重要的是道德操守,过去几年来,日本、马来西亚、印尼甚至是美国民众,对他们的领袖都失去信任,且在网络的助长之下,这些声音比以往更大。以前的领导统御方式是从上而下,但现在已不管用,未来的趋势是由下而上。
奈思比认为,国家领袖特质应该是支持民众做[
阅读全文]
完美的代价
作者:谢盛友
现在的中国家庭大都一个孩子,“一切为了小孩”似乎是全体中国人内心深处积存的一种价值,也是生活的一种目标。面对一个孩子,“草莓族”的家庭教育就很难完美。我有一个亲戚,他100%地希望,他的小孩永远拿到100分,小孩还算争气,小学成绩一直不错,但是,小学毕业考试分流,结果没有考上重点中学,因为没钱缴纳“择校费”,[
阅读全文]
中国缺乏中技人才
作者:谢盛友
《东西方家庭教育对比》一文发表后,读者留言:
中国家庭:把高考作为指挥棒,帮孩子安排好一切,一切围绕孩子的读书高考。
德国家庭:尊重孩子的意愿,开发孩子的想象能力,培养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
如果德国不上大学的孩子和中国不上大学的孩子一样的就业和生活前景,不知德国的父母会怎么做?二十年前我写[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