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8-10-20 10:41:21)

本文应“常青人生”论坛[当前活动]:“我的洋插队”而写。
回首来时路:找工
作者:谢盛友
我乘坐火车经过蒙古,苏联,波兰,东德,1988年6月8日早晨迷迷糊糊地到达班贝克。第二天我骑着那辆破旧的黄色自行车到班贝克劳工局找工作。在很远的地方,我就看到劳工局门口前面的德国国徽,真是威严。我提心吊胆地走入劳工局,看门者叫我站住,问我干吗的。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10-15 14:31:53)

卫礼贤RichardWilhelm1873—1930
  德国汉学研究影响较大的人物当推卫礼贤,他是魏玛差会的传教士,在他57年的生活道路中,有20多个年头是在中国度过的,他以一名同善会传教士的身份来到青岛,转而将兴趣和精力投向办教育、办医院,从而踏入探究中国传统文化的门径。
  卫礼贤翻译出版了《老子》、《庄子》和《列子》等道家著作,还著有《实用中国常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会把土地还给农民?
作者:谢盛友
中国先秦以来历代有各种各样的土地制度,比如公有制和私有制,有井田制、王田、课田制、均田制、官田制等。台湾1949年后土地改革,包括三七五减租、公地放领、“耕者有其田”、土地重划等。2008年10月12日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17届3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农业和农村改革。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8-10-13 11:36:40)

把土地还给农民!
作者:谢盛友
2008年10月12日结束的中国共产党第17届3中全会的中心议题是农业和农村改革。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的通过,被称为自78年11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最重大的土地改革措施,但有关具体内容尚未公布。如何看中国即将开始的新土改?据分析,这次农村改革旨在完善土地征用制度,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8-10-11 09:10:02)

潜规则是夜壶
作者:谢盛友
杜月笙晚年曾忿忿然说:“蒋介石拿我当夜壶,用过了就塞到床底下。”这一形象比喻,既是这位大亨对蒋介石怨恨的发泄,又是失宠后凄楚处境的哀叹。抗战后,杜月笙自以为劳苦功高,想趁蒋介石论功行赏的机会,捞个有影响的职位过过官瘾,他把目光定格在上海市市长,起码当个副市长。他把这一想法透给了军统局长戴笠。戴笠心[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中国中心股东兼董事长曹克波与德国总理默克尔
德国华人创业故事(图)系列之1:曹克波
作者:谢盛友
1969年出生的曹克波18岁开始工作,后到扬州大学读英语,之后来德国留学,到德国马堡大学学习工商管理,回国后又到清华攻读EMBA。他从德国一个配套工厂拧螺丝的基层活干起,如今成为江阴模塑的新一代掌门人。2001年7月,32岁的曹克波从其父曹明芳手中接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10-01 09:16:13)

解剖司法独立
作者:谢盛友
深夜睡不着,接到国内一个电话:“尸体不能解剖!我是亡者的父亲。根据法律,有配偶者,必须经过配偶签字才能解剖,没有配偶,则父母说了算。……”
亡者是一个国内来的在我们这所大学里读书的留学生,年仅23岁,游泳溺水身亡。电话里我安慰亡者父亲,这位大哥因失子而悲痛至极。预料中,第二天我通过法官朋友获得的答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儿子,我们一起放风筝!
作者:谢盛友
亲爱的儿子,你读小学的时候,也就是那年9月的今天,我们一起放风筝。我们玩得兴趣盎然,养马场的人来了,说不远有马场,马看到风筝会以为是鹰,会惊慌,他让我们到另外的郊区,即县政府规定的放风筝的场所放风筝。德国9月份是放风筝的黄金时段。从小我就想教会你放风筝,起飞前先要弄清风的方向,风筝是迎风而飘[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具有中国特色的检查制度
作者:谢盛友
我们记住了,祸从口出;我们忘记了,病从口入。所以,我们造就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检查制度。
在中国:
食品可免检;
新闻要检查。
吃进去的可免检;
说出来的要检查。
长体力的可免检;
长脑力的要检查。
小学校楼可免检;
政府大楼要质检。
药品可免检;
言论要检查。
维持生命的可[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08-09-24 11:20:40)

我很想坐牢
作者:谢盛友
陈水扁什么时候会坐牢?李长江为什么不敢坐牢?在我眼里,陈水扁、李长江不是英雄,他们是否狗熊,让别人当卡夫卡,审判他们。我很想坐牢。小的时候读小说《红岩》,知道英雄许云峰、江姐等,他们伟大,形像光辉,他们宁死不屈,即便是在敌人的屠刀枪口之下,他们也是大义凛然,视死如归。从小我就发誓:我要坐牢,我要当英[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
[156]
[157]
[158]
[159]
[1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