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堂兄谢冰夫妇2006年与谢飞合影
谢飞文革时为何不肯诬陷刘少奇谢飞曾是刘少奇的夫人,分手后没有再婚,也从未生育。1968年某日半夜,时年55岁的谢飞被秘密逮捕,并开始了日以继夜的严刑审讯,不许她吃饭、喝水、睡觉,甚至不许上厕所,硬要从她牙缝里橇出一句话:刘少奇是叛徒。
原来,“刘少奇专案组”必须坐实他在北方局工作时曾被捕过并写了“[
阅读全文]

告别根舍
德国为前外长根舍举行国葬。为一位前外长举行国葬,并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为前外长汉斯•迪特里希•根舍举行国葬,则决不令人感到意外。在德国,只有极少数德高望重的政治家才有资格享受国葬待遇。去年十一月,德国刚刚为前总理施密特举行过国葬。
汉斯-迪特里希•根舍(Hans-DietrichGenscher,1927年3月21日-2016年3月31日),生于普[
阅读全文]
回忆中山大学的日子谢盛友记者:师兄,据我所知一些中大的教授是您的同学,能分享一下您跟他们的一些轶事和您在中大的美好记忆吗?
谢盛友:德语系的彭念慈和英语系的廖海青,她们非常勤奋,记忆中她们基本是教室、宿舍和课堂,三点一线,路都不拐。在食堂排队买饭时,也低头背英语德语单词。我长得这么帅,她们也不抬头看我一下,够气愤的。不过,她们的确很[
阅读全文]

雅志困轩冕------鹿鸣堂访谢盛友主持:谢先生您好,首先我得总结下对您的第一印象,套用李易安的一句话:怎一个“帅”字了得。凭此一字,我想在我们的对话后,必然平添大量的女粉丝。呵呵,好,接下来,言归正传。我们知道您是个著名作家,如今成功的进入政坛,且是以华裔的身份进入严谨著称的德国人的政坛,且是在几百名德国本土名流的竞争中票数第一,更[
阅读全文]
故宫文物属于谁?近日,多位民进党立委批评,国民党在一份党产报告中,将故宫文物列入党产。故宫院长冯明珠出面澄清,故宫文物属于中华民国政府资产,毋庸置疑。当年教育部长杭立武历经千辛万苦,才将故宫文物辗转搬运到台湾,中间克服重重困难,实属不易。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冯明珠在立法院答询表示,台北故宫的文物不存在归还中国大陆的问题。她说:“这[
阅读全文]

郎朗3月31日来班贝格
郎朗2016年3月31日来班贝格,与班贝格交响乐团一起演出,为圣弥额尔教堂修复募捐,听众观众五千五百,门票二百五十欧元。正市长与盛友一起陪同接待。
圣弥额尔教堂
圣弥额尔教堂(Michaelskirche)是原本笃会圣弥额尔修道院(KlosterMichaelsberg)的教堂,位于德国巴伐利亚州城市班贝格。1803年后修道院已改为救济院。教堂则继续使[
阅读全文]
德国总统:人权理念并非西方发明
德国总统此次访华,他在上海同济大学发表了公开演讲。2016年3月23日,这位当年东德的民权人士在演讲中明确提到了自由、法治等普适价值。德国总统在中国行程中,还多次提及目前被限制人身自由的记者高瑜。
高克在演讲中指出,“人权并不受空间或时间的限制,而是与个人的本质密不可分。”他借1989年中东欧剧变表示,人[
阅读全文]
与中学生谈自由作者:谢盛友
有一天在一个中学作文班里上课的时候,老师问他们:什么是自由?
然后发一张白纸让他们自由发挥,不论是想要用画的、用写的、用折的还是用撕的,都欢迎。
当老师收回白纸时,他们的答案让人震惊,综合下来,是这个样子的:“自由”建立在“条件限制”之上,换句话说,必须先有限制才会产生自由。自由并非与[
阅读全文]

【莱茵夜话】浅谈华人的“脸面观”从德国华人参选议员说起
文章来源:德国华商(德国《华商报》)
作者:于大勇3月6日,德国黑森州举行了地方选举(Kommunalwahlen)。年仅20岁的“移二代”大学生李歌德(KivenGedeLi)在法兰克福为“法兰克福市民党”(BürgerfürFrankfurt,简称BFF)披挂上阵站队竞选。现在,选举尘埃落定,结果已经出来:李歌德得[
阅读全文]
書寫歐洲2015年,應台湾秀威出版社編輯的邀请,我們的【歐華作協專欄】在作家生活誌順利建立起來,以下是欧洲作家协会文友的大作:1.【歐華作協專欄】朱文輝:瑞士華文微型小說的發展風貌──兼與中國本土及瑞士德語微型小說比較〈一〉http://showwe.tw/blog/article.aspx?a=15822015/11/102.【歐華作協專欄】朱文輝:瑞士華文微型小說的發展風貌──兼與中國本土及瑞士德語微型小[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