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盛友文集

创业,阅读,思考,写作
个人资料
谢盛友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15-09-16 10:22:22)
欧洲精神支撑着默克尔 1987年6月29日邓小平会见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时说:“....一打内战就是各霸一方,生产衰落,交通中断,难民不是百万、千万而是成亿地往外面跑,...”
面对在难民问题上“自讨苦吃、咎由自取”的指责,德国总理默克尔终于忍无可忍了。同时,难民危机中,德国右翼民间运动“Pegida”再次壮大,甚至要求默克尔下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治理中国需要知识分子的参与
从中德“七君子”的不同历史命运看政治 谢盛友 古人云:得民心者得天下。所谓“民心”,首先是读书人的心。一个政权能否稳定在于是否得到知识分子的支持。目前,中国的执政者面临合法性受到知识分子质疑问题,无法获得很多知识分子的支持和合作。这个问题值得人们重视。最近中国股灾爆发后,新加坡学者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5)
欧洲难民潮与拥挤的公交
欧洲难民潮,形成的原因复杂,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有美国的原因,也有俄罗斯的原因。德国因为纳粹历史,接纳难民,有口难言。Bamberg属于中等城市,七万人口,预计要接纳两千五百难民。
在德国,政府,政治家,志愿者,都立刻投入实质性工作,登记,安排住宿,分流去其他城市,建筑合乎规格的房子,想办法让难民尽快找到工作,千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诞辰100周年 http://www.br.de/nachrichten/oberbayern/inhalt/strauss-geburtstag-gedenkfeier-100.html 施特劳斯:“我看到,疾病正在消耗他的体力,他的生活绝对简朴。” 弗朗茨·约瑟夫·施特劳斯(FranzJosefStrauß,1915年9月6日-1988年10月3日),德国右翼政治家,拜仁基督教社会联盟重要成员。
中国官方对毛泽东的过功评价...[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5-09-06 09:23:22)
谢盛友:德日战后悔罪的差异 德国和日本同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轴心国家,同样发动了对邻近国家的侵略战争,然后在1945年,一同面对战争失败后投降的命运。
然而,所有这些相同之处,抵不过两个国家最关键的差异──德国有屠杀六百万犹太人的罪行,日本却遭受了人类历史上至今唯有的原子弹袭击。
二战之后,同样面临着美国强权的虎视眈眈,何以[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反思德、日二战爆发的教训
追溯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的根源,英美法等国采取的绥靖主义政策,巴黎和会以及在会上签署的《凡尔赛和约》恰恰为德、日法西斯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祸根。这是一战最深刻的教训。去年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一百周年,世界各地都有隆重纪念;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七十周年,世界各地也在隆重纪念。纪念,是为了反思,反思战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这张国际列车票来之不易
匈牙利警方再次解除对布达佩斯火车站广场上难民的围困,滞留在火车站前的难民潮水般涌进火车站,你推我挤地抢着登上开往德国方向的列车。火车站内拥挤不堪,一片溷乱。布达佩斯东火车站再次出现拥挤不堪的溷乱场面:在火车站前被围困了数天的1000多名打算前往西欧国家的难民疯狂涌入火车站内。电视画面中展现了难民涌向站台,你争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15-09-03 09:18:50)
为什么必须有宗教信仰悲惨世界1846年2月22日,雨果年轻时有一次在路上看到两个士兵挟持着一个因偷面包而被判死刑的男子,当时有一位贵夫人坐着漆有家徽的马车经过,囚犯注目贵夫人,但贵夫人对囚犯却视而不见。他认为此事表明当时法国平民承认贵族,贵族却无视平民的存在,从此使他萌发写《悲惨世界》的念头。《悲惨世界》的主题是写人类与邪恶之间不懈的斗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09-02 13:42:08)
日本人的双重性格1941年,随着战事日渐升温,鲁思•本尼迪克特(1887-1948)被邀请担任国家研究会饮食习惯委员会(CommitteeOnFoodHabitsoftheNationalResearchCouncil)委员,开始研究各文化与饮食之间的关系。这段期间,她逐渐展开对国民性格的研究,并提出一些报告与摘要。
《菊与刀》(TheChrysanthemumandtheSword),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于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时[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3)

Foto:DenkmalvorJohnRabesHausinNanjing(China)约翰·拉贝(JohnRabe,1882年11月23日-1950年1月5日)是生于汉堡市的德国商人,以其在1937年-1938年的南京大屠杀期间的人道主义行为、以及作为南京大屠杀翔实证据的《拉贝日记》而著名。拉贝早年曾在非洲生活数年,1908年来到中国,1911年至1938年间受雇于西门子康采恩的中国子公司——西门子中国公司,开始在中国沈阳、北京、天[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06]
[107]
[108]
[109]
[1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