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豈可坐視陳水扁拿戒嚴恐嚇台灣人民!12-1-2007
【社論】陳水扁日前兩番談到戒嚴,且有「慎重考慮戒嚴」之語。這是陳水扁強行推銷公投和大選一階段投票遭藍營反對而致惱羞成怒,其他還有延選、宣布選舉無效、接管地方選委會等;大有不聽話就來硬的,強調他是三軍統帥、領導人豈是幹假的恐嚇語。這是赤裸裸地要以槍桿子鎮壓人民的念頭在作祟,台灣人民[
阅读全文]
也在推销它的武装观察系统,该系统能够探测到子弹的发射方位以及射手所用武器的型号,包括较大型的武器例如迫击炮和肩扛式导弹等。<br><br> 美国的执法部门现在已经使用了这种技术,在犯罪高发区安置若干这种传感器,一旦有枪击发生,就能立刻对其进行定位,并在几秒钟之内把巡警招来。不过阿莫斯说,这种技术还不是很完善。“关于这种技术,我的问题是准入门槛相当高,”他说,“其高昂的价格已经先输一局,如果对方的狙击手够优秀的话,我们的狙击手还没有准备好恐怕已经中弹了。”<br><br><br> 改进狙击枪观察仪<br><br> 迪帕克说,DARPA正在致力于进一步改进狙击枪的观察仪设备。战略技术办公室将会研制一个融合了可见光、红外线和夜视技术的通用观察仪。这样的系统可以灵活运用膜或者可变聚合体来改变镜头。而现在的狙击手需要把这三种观察仪及各自的电池带上战场才行。通用观察仪将至少减轻狙击手8磅的负荷。<br><br> “狙击手侧风传感系统”项目则着重研究配装狙击枪的激动校正系统,让狙击手对风向和顺发射方向的速度进行调整,因为在射手和目标之间刮过的一小股风都可能让子弹偏离目标一米,迪帕克说。“如果该项目能够成功,狙击手的射击也不会因为侧风而失去准头了。”<br><br> 今年,五角大楼已经在战场上采用了一项反狙击技术,包括遥控武器开火,这样部队就可以呆在车辆里,不用暴露在敌方的火力之下。挪威Kongsberg防卫航空公司向美国军方供应了差不多6500套这种系统。<br><br><br> 新式狙击枪上战场<br><br> 美国军方更计划统一标准,狙击枪都采用7.62*51毫米的北约标准,以替换目前在战场上各种型号的狙击枪。其中包括古老的M14半自动步枪、M24雷明顿手动枪栓步枪、MK11以及其它的种类等。9.11之后,美国展开全球反恐战争以来,库存的4万支M14步枪差不多已经全部出库,改装成精度的半自动步枪用作狙击。<br><br> 每支美军部队里都配有狙击手,研究人员则夜以继日地研究如何让狙击手更好地发挥其威力。最近一次被派上战场的是7.62毫米XM-3狙击步枪。阿莫斯说,这种枪更精确,重量也轻,性能可靠。目前,驻伊美军已经接收了60支这种步枪,并在战场上开始试用。到目前为止,其反馈还都是正面的。<br><br> 由DARPA资助的项目使用钛来减轻步枪的重量,白天使用时其重量减至16磅;视域也提高不少,并进一步提高了精确性。<br><br><br> 五角大楼强势反击<br><br> 申请10亿紧急拨款<br><br> 不久前,五角大楼要求国会紧急拨款10亿美元,以对付伊拉克狙击手对驻伊美军日益增长的巨大威胁。这批钱将被用来采购设备,例如用来定位狙击手的传感器,以及更好的盔甲。媒体称,根据五角大楼此前公布的消息,这种威胁明显被高估了。<br><br> 在向国会提交的拨款请求中,五角大楼称,狙击手袭击在过去一年中已经增加了四倍。如果不管不问的话,这种袭击给美军带来的伤亡最终将超过路边炸弹。可是,根据军方提供的数据,2007年这种攻击有了小幅的下降,而且在过去四个月中,还有了明显的下降。<br><br> 五角大楼官员后来承认数据出错,并承诺将相关的说法删除。不过,其发言人称,伊拉克的狙击手依然是一个突出的威胁,“尽管出了点错,可是我们陈述的事实并没有错,威胁依然很大,需要去面对。”<br><br> 虽然出了点小错,军事分析人士称,国会很有可能批准这项拨款,“你会感觉到五角大楼的做法是彻底的,在对威胁的评估上也是诚实的。花钱对付真正的威胁,大家都不会吝啬。”<br><br> 美军专家视点<br><br> “反狙击更要用脑子”<br><br> 塔克的书里还探讨了陆战狙击问题,说,要真正解决狙击的问题,不是通过高科技,而是通过旧式的人脑智力。他还观察并研究了2004年到2005的冬季伊拉克费卢杰的特种部队。在美伊联军采取的行动中,伊拉克人利用自己对当地地形的熟悉,在短短的两个月当中,就顺利地发现并除掉了九个狙击点,而且根本没有使用美军的信息。“行动一开始,他们就严格按照自己的思路和感觉行事,而这也成为他们最终大获成功的原因,”塔克说。<br><br><br> 僵化指挥害惨狙击手<br><br> 塔克说,对研究人员来说,提高技术有效地实时传送目标信息,例如最新的目标照片,将是一个更有价值的研究方向。他说,就目前来看,美军的战场指控官并没有充分有效地调动手下那些受到高度训练的狙击手。对作战行动的严格规定以及开枪要向长官“请示”的要求让狙击手们束手束脚,根本无法按照受训的科目采取行动:跟踪明确的目标、做好隐蔽,然后耐心地等待机会出击。<br><br> 塔克的书里提到了一个个案,一个美军狙击小组盯上了声名“卓著”的逊尼派武装组织,可是指挥官发给他们的无线电指令却要求他们撤下,等待另一组队员过来追捕目标。尽管这个小组主动请战,可是等其他人姗姗来迟发起进攻后,武装组织的头目早已溜之大吉。<br><br><br> 狙击手成“光荣门卫”<br><br> 2004年末在费卢杰的战斗中,对手的狙击手把美军部队打得很惨,可是美军的狙击手们却被要求在基地附近“静默”。一个美军士兵后来说,狙击队个个人都变成了“光荣的门卫”。<br><br> 塔克还听说过另一个例子,一个狙击小组盯上了一队武装分子,他们都携带着路边炸弹,肩扛着AK47冲锋枪,可是狙击小组干着急,因为一直接不到进攻的命令。“你可以出奇不意地使用狙击队,但是指挥官要跟得上战场形势才行。”<br><br> 塔克说,如果充分发挥狙击队的威力,狙击手们不但能有效地压制对方的狙击,甚至还能顺便盯上安放路边炸弹的人。再向伊拉克伙伴学习一下动动脑子,说不定可以把建造及安放路边炸弹的网络都给摧毁了.)
来源:人民网2007-11-0514:03
伊拉克狙击手在巴格达一处建筑前举抢瞄准
9月5日,在费卢杰参加军事训练的一名美军的墨镜上映出伊拉克警察的影子
。
今年3月19日,美军士兵在巴格达南部帮助一名在袭击中休克的同伴
美军专家称,近两年来,伊拉克狙击手有高人指点,而且训练到位,杀伤力再创新高
专家指导加训练
伊狙击手今非昔比[
阅读全文]
俄罗斯总统顾问称美国重走苏联灭亡之路
来源:环球网2007-11-3014:19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近日,俄普京总统经济顾问米哈伊尔•彼奥尼德维奇在接收《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称,美国经济危机早已开始,美国正在走向苏联消亡的老路。
现在的情况是,世界所有资金都无法填补美国这个大窟窿。
米哈伊尔说美元的下跌是历史的必然,虽然会有[
阅读全文]
俄罗斯总统顾问称美国重走苏联灭亡之路
环球网2007-11-3014:19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近日,俄普京总统经济顾问米哈伊尔•彼奥尼德维奇在接收《共青团真理报》采访时称,美国经济危机早已开始,美国正在走向苏联消亡的老路。
现在的情况是,世界所有资金都无法填补美国这个大窟窿。
米哈伊尔说美元的下跌是历史的必然,虽然会有短暂的[
阅读全文]
中国被指利用互联网进行间谍活动
VOA2007年11月30日
美公司称中国网络间谍活跃
美国一家网络安全公司指称中国利用互联网从事间谍活动。北京当局予以否认。分析人士认为,目前世界主要国家的“信息战”构想还处于探索阶段。
总部设在美国的电脑软件安全公司迈克菲星期四发表的一份报告说,中国当局利用互联网从事间谍活动,并且处于新的“网络冷战”最前[
阅读全文]
美媒:中国在太空壮志凌云美国失去什么
转自:米尔军事网:2007-11-30
今年10月升空的“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发回了第一张月球表面图像。中国官方和媒体给这张看似平凡的照片赋予了重大意义。一些外国媒体认为,中国已经成为继美国、俄罗斯、欧洲和日本之后第五个进入“月球俱乐部”的国家。
“这只是中国空间计划一小步”
美国CNN网站11月27日发表文章[
阅读全文]
战略分析:美军第五舰队有可能被伊朗摧毁
转自搜狐军情观察11-30-2007
美国对伊朗实施核打击的计划预计将以牺牲第五舰队作为理由。这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一个经由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讨论之后作出的选择。据悉,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威廉·法伦宣布,一旦接到了对伊朗实施核打击的命令,他将拒绝执行,并可能提出辞呈。
西班牙《先锋报》报道,目前来看,[
阅读全文]
中官兵參觀日神盾艦美阻止世界日报11-30-2007
【本報北京三十日電】日本讀賣新聞今天報導,28日到日本靠泊的中國海軍艦艇官兵原訂今天上午要參觀日本海上自衛隊的神盾艦「霧島號」,但此項計畫被駐日美軍知悉之後,美方唯恐有關神盾艦的軍事機密外洩,向日方提出嚴正抗議,因此中國海軍改為參觀補給艦。
報導指出,做為中日國防交流的一環,中國海軍官兵今天[
阅读全文]
则认为,它肯定很难让中国说不,他们也不能责怪它。<br><br>今年9月,在澳大利亚参加亚太首脑峰会时,美国总统布什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同意建立一条军事热线,这条热线与40多年前华盛顿和莫斯科建立的相类似。美苏在冷战期间建立了首条国家首脑间“即时联系”的军事热线,已多次将两个超级大国从核大战的边缘拉了回来。<br><br>在宣布美中将要建立军事热线时,白宫副国家安全顾问杰弗里(Jim Jeffrey)曾高调表示,“热线已有很长的历史,它基本上是作为建立信任的措施,我不会说它将缓和紧张,因为目前我们在军事领域并不存在着紧张局势。”<br><br><img src=http://photos..com/Xinhua/2007/11/2007_11_05_00_40_02_440.jpg><br>盖茨访华<br> <br>然而,此一时,彼一时也。在台湾立法机构表决通过定购美国的导弹和P-3猎户反潜机一周后,极为愤怒的中国官方,在一个月之内就取消了八项与美军的军事交流。10月份,美国国会又授予西藏流亡精神领袖达赖喇嘛国会金质奖章,布什还亲自把奖章挂在达赖喇嘛的脖子上。<br><br>11月初,美国国防部长盖茨对中国进行了其上任以来的首次访问,但在他返回五角大楼几天后,布什政府便通知国会将向台湾出售更多的武器。在访问北京时,盖茨与中国国防部长曹刚川讨论了军事热线问题。曹刚川表示,他正试图完成实现直接通话所需要的技术改造。五角大楼官员指出,尽管中方发出了积极的声明,但完成这条军事热线的详情却正陷入泥潭。<br><br>中国官方媒体当时评论称,这条军事直线电话是中国与外国第一条在国防部层面设立的同类型热线。这条军事热线的设立可以追溯到2006年4月,当时胡锦涛主席与布什总统见面时,同意要提升双边军事关系。中国军事专家也认为,军事热线的设立有助于提升中美军方之间的互相信任。<br><br>美国军事专家也指出,美中建立军事热线除了象征性意义外,更多地在于避免双方误解,也能减少两军误判的可能性。过去很长时期,美中两国都对对方有根深蒂固的猜疑,因此都希望能加强双方的军事合作,增进军事交流,减少猜疑、增加互信。尽管两国内部都对彼此加强军事交流有不同的声音,但并不是主流的呼声。<br><br><img src=http://photos..com/Xinhua/2007/11/2007_11_05_00_40_13_911.jpg><br>盖茨访华<br> <br><br><br>美军前太平洋司令员布雷尔上将(Admiral Dennis Blair)认为,美中军事热线的设立是不是有实质上的意义,要看它将来会如何运作。有些热线只是众多沟通方式中的一种罢了,但有些热线能够在危机时减少彼此联络上的时间,消除误会的产生。至于美中的热线会属于哪一种,还有待进一步证明。<br><br>美国媒体指出,布鲁金斯学会中国项目主任贝德(Jeffrey Bader)以保留的态度看待美中军事热线,他说,“我想华盛顿和中南海已经有热线存在,虽然军方的热线尚未建立。我不知道谁会在军事热线话筒的两端,因此只能说它很重要,但不必要过度解读。”<br><br>贝德坦率地说,“热线可以用于纯军事的情况,例如解释中方战舰为何出现在某一海域等。如果是像EP-3(海南撞机的美军侦察机)这样超越纯军事的事件,我不认为解放军将领们会觉得他们能够插得上嘴。”贝德表示,当年EP-3侦察机事件发生后,美国驻华大使曾试图同中国国务院和解放军联络却没能成功。<br><br>华盛顿国际评估策略中心的专家费舍尔(Richard Fisher),也并不看美中军事热线的作用。费舍尔早前直截了当地评论说,“我将美中军事热线看作是美国所犯的一个错误。中方最后同意‘接线’,只因为美国不顾一切地想获得双方‘要好’的形象胜利。”<br><br><img src=http://image2.sina.com.cn/jc/p/2007-05-20/U2142P27T1D445337F3DT20070520084710.jpg><br>中国海军重型航母想像图<br> <br><br><br>多维社注意到,在美国媒体和专家重新炒起美中军事热线这个话题时,中国媒体不少媒体都介绍了香港军事评论员马鼎盛撰写的《解放军目前仍不适宜展现强盛军力》的评论文章。<br><br>文章说,近来中国与美、日等国展开一轮军事外交,有香港报刊认为由此展现中国的大国实力;而美日则有立场软化迹象。可见中国经过近三十年高速发展,已初步实现了强国梦,迫使美日另眼相看。该港刊有论者主张,中国不仅要韬光养晦,而且要对国际强权“有理有节”地显示“强国之力”。<br><br>马鼎盛认为,上述高调欢呼强势军事外交的言论,脱离了中国军事实力的实际情况,更无视中国与美日军事联盟的战力对比。<br><br>马鼎盛说,该文认为中美建立军事热线,表现出美方的软立场。事实上,两国国防部长级的热线是由美方提出,不断促请中方实施的,何以由中方同意建热线就成为美方软立场的论据?<br><br>此外,中国军方表示不要将中美军事热线与台湾问题挂钩,正是符合了美方不愿因中美军事交往令台湾不满的立场。怎么会变成美国军方“软立场”的批注?<br> <br>)
特稿:美中军事热线可能要泡汤
2007年11月30日12:44:22(京港台时间)--多维新闻网
多维社记者纪军报导/中国拒绝美国小鹰号进入香港所引起的外交摩擦,正变成一场可能会导致美中军事热线泡汤的危机。美国媒体称,这条三个月前由布什和胡锦涛敲定的军事热线,目前的麻烦是它还没有安装。
美国媒体最新以《美中军事热线还没有准备好》为题报导说,小鹰号被拒入港[
阅读全文]
中国海军军官:“小鹰”号事件美国犯错在先
环球时报2007-11-2909:20:51
11月27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和海军作战部部长拉夫黑德同时指责中国,称中国日前拒绝美国“小鹰”号航母和两艘扫雷艇停靠香港“令人困惑”,是“不负责任的行为”,“与中国和平崛起的形象不符”。美军两名高官同时做出很委屈、很气愤的样子给世界看,立刻煽起了媒体对中国新一轮的[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