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空战考核首次给情商打分鼓励勇猛飞行员
2008-04-0815:04:07作者:来源:互联网
南京4月4日电 记者谭洁、特约通讯员闫国有报道:战机俯冲、跃升……昨天,空军航空兵某师空战训练险象环生,一组组既衡量飞行员技战术水平、又考察飞行员心理品质的评估数据实时传回地面。该师师长常丁求告诉记者:考虑到未来空战高强度、高风险、瞬息万变的特点,新大纲首[
阅读全文]
1964:中国首次核爆前的紧急营救
时间:2008-4-518:37:00军事天地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三天,试验区内却突现人踪;核爆无情人有情,从总指挥张爱萍到共和国总理周恩来,一致认为要先救人
1964年10月13日,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前三天。
此时此刻的罗布泊天高云淡,茫茫大漠上荒无人烟,只有阵阵凉风掀动着层层沙浪,不时向高高耸立的原[
阅读全文]
越南被中国吓傻了!中越大战始终未见越南空军影子
时间:2008-4-518:43:11军事天地
同志们在阅读我边防部队痛歼越南侵略军的战斗报道的时候,可能产生过这样的疑问:越军地面部队被我边防部队团团围困,呼叫他们的空军支援时,他们那些曾在柬埔寨狂轰滥炸不可一世的飞机,为什么不敢出动,略显一番第三军事强国的威风?
当然,他们不敢出动[
阅读全文]
俄海军计划新增航母战斗群计划拥有5至6个
时间:2008-4-79:04:52
俄罗斯海军高级将领弗拉基米尔·维索茨基4日说,俄罗斯海军打算今后拥有总共5至6个航空母舰战斗群。
“一艘航母就是一个系统,”维索茨基在莫斯科举行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说,“我们已评估系统利弊,认为太平洋舰队和北方舰队应该在今后拥有5至6艘航母。”
维索茨基说,研究正在展开,以最终确[
阅读全文]
,导弹的巡航高度在海平面高度10米以下。在最后攻击目标的阶段,这种导弹具有包括大角度转弯在内的‘末端大机动’能力。<br><br> <br><br><img src=http://himg1.huanqiu.com/attachment/080407/deb9588a0c.jpg><br><br>文章称,SS-N-27反舰导弹已经装备到中国的“基洛”潜艇部队。<br><br> <br><br>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美国海军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上个月称,针对中国最先进的反舰导弹,美国海军还没有达到应有的防御水平。”,美国连线杂志网站4月4日文章也称,在2014年前美国海军不能阻止中国装备的SS-N-27反舰导弹。文章说:<br><br><br> 新闻社的托尼·卡帕西诺文章里介绍:“大部分反舰巡航导弹的速度都在音速以下并且弹道呆板,使得这些导弹更容易被跟踪和瞄准。”但中国装备的SS-N-27导弹性能却不是这样,现在SS-N-27反舰导弹已经装备到中国的“基洛”潜艇部队。<br><br><br> 美国海军情报官员撰写的一本关于世界范围内的海军武器威胁的手册中提到,SS-N-27初始速度为亚音速。在10海里之内,它的火箭发动机将把导弹加速到三马赫(三倍音速),导弹的巡航高度在海平面高度10米以下。在最后攻击目标的阶段,这种导弹具有包括大角度转弯在内的‘末端大机动’能力。<br><br><br> 美国海军还没有一种能够模拟这种导弹性能的靶弹。2007年之前美国海军都没有开始着手选择承包商来研制这样的靶弹。美国军工业界研制这种靶弹的呼声于今年二月取得了成果,美国海军签订了一项价值1亿7百万美元的合同,靶弹将在54个月内研制出来,并将于2014年前投入使用。<br><br><br>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在上个月向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针对这种导弹,美国海军还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防御水平。”<br><br><br> 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基廷海军上将在上个月向美国众议院军事委员会表示,“针对这种导弹,美国海军还没有达到我所期望的防御水平。”(环球网 郝珺石)<br> )
美军称2014年前防不住中国最先进反舰导弹
时间:2008-4-79:19:14军事天地
SS-N-27初始速度为亚音速。在10海里之内,它的火箭发动机将把导弹加速到三马赫(三倍音速),导弹的巡航高度在海平面高度10米以下。在最后攻击目标的阶段,这种导弹具有包括大角度转弯在内的‘末端大机动’能力。
文章称,SS-N-27反舰导弹已经装备到中国的“基洛”潜艇部队。
环球时[
阅读全文]

外媒曝光:伊朗大举采购2万枚中国导弹令美国又气又急!
[作者:akaaaa发表时间:2008/04/0214:42
资料图:我军红箭八反坦克导弹发射。
路透社的媒体披露,伊朗陆军大举装备中国新型红箭反坦克导弹美国表示强烈反对并极力阻碍中国。
报道说,在未来1~10年内,伊朗陆军对红箭的需求量将从1000多枚增至2万枚,从肩扛发射到陆地车载型和直升机机载型发射;广阔的[
阅读全文]

布什下台前动作大:美要攻破俄国“最后一道防线”--乌克兰
作者:akaaaa发表时间:2008/04/0212:04
4月2日至4日,北约成员国首脑会议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本届峰会是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预计将有26个成员国和20多个伙伴国派团参加,与会者中有24位国家元首、26位政府首脑和80多位部长。因此,这次会议备受关注。
新一轮东扩优先瞄准五国
编辑:[
阅读全文]
中美“共主”论不可取
来源:分析展望时间:2008-4-522:01:52
近来国内有学者提出,在美国霸权尤其是其制度霸权能力不足,已无法满足世界发展需求的情况下,“未来世界的稳定需要一种中美‘共主’的格局”。在笔者看来,这种观点有诸多令人忧虑之处。
缺乏足够的“共识”基础
中国与美国“共主”世界的观点涉及中国在全球层面的地位、作用及其外[
阅读全文]
的专家声称在研制一种堪称奇迹的炸弹,杀伤力相当于投放100万只蝙蝠,当然,他们说的是原子弹。 <br><br> 能把城市烧成灰烬的太阳枪 <br><br> 这是纳粹德国的一个梦想,他们认为借助空间站和死亡光线“双管齐下”的太阳枪,可产生毁灭性的杀伤力。为了实现这个有点种族屠杀味道的疯狂想法,纳粹的物理学家开始研究。根据他们的设想,首先要做的便是把一面巨大的镜子送入近地轨道。这面计划用大约100万吨金属钠制成的超级镜子,能聚集空间的太阳光再射向地面,足以把城市烧成灰烬,将敌方水库变成蒸笼,同时让所有无辜平民变成烤肉。巨型镜子将安装在由纳粹太空人操纵的空间站上,依靠空间站上独特的工具制氧,靠太阳能发电机提供电力,空间站上甚至还有提供油炸食品的自助餐厅和娱乐室。 <br><br> 但纳粹还没来得及让这一梦想成为现实,真正着手去做的反而是盟军。当意识到胜利的天平已向盟军倾斜时,美国人便开始接纳背井离乡的德国科学家以及他们的想法,其中就包括太阳枪这个大胆的设想。很显然,为了成功研制出这种难以置信的武器,还有太多的障碍需要克服。直至到了眼下的2008年,人们仍没有研制出这个可怕的东西,更不用说将它送上天了。 <br><br> 冰山当航母的哈巴谷计划 <br><br> 前英国首相丘吉尔希望给敌人重创时,他将目光瞄准了天空——对德国实施毁灭性的轰炸。其实他开始锁定的目标是海洋,也就是建造一个永不沉没的“岛屿”,这项计划被命名为“哈巴谷计划”(哈巴谷是希伯来的先知)。你可以把它理解为一艘航空母舰或者一座冰山。 <br><br> 具体设想是制造一艘永不沉没的航母,让敌人陷入恐慌。根据这项计划,航母将由冰制成——因为谁也别想把冰块击沉。按照设想,该“航母”长2000英尺(约609米),内壁厚40英尺(约12米),排水量高达200万吨。相比之下,美国海军当前的“尼米兹”级航母长237米,排水量不过10万吨。因此,我们只能用一个字来形容它,那就是“大”。 <br><br> 但事实证明冰并不是建造航母的好材料,英国人开始将目光转向一种奇异材料Pykrete——实际上就是冰与木头混合后的浆状物,子弹击中这种材料后会发生偏斜。毫无疑问,“哈巴谷计划”是任何人听说过的最为疯狂的想法,它最终没有成为现实。不过,加拿大曾经制造过一个小型的永不沉没的“航母”,它的重量只有1000吨,长仅60英尺(约18米)。这艘迷你“航母”的出现证明,英国人当年提出的“哈巴谷计划”是可以实现的。据悉,让这个“迷你航母”彻底融化得需要3个夏天。而制造它更是需要7000万美元、8000人和8个月时间才能完成。最终完成的“航母”速度只有6节(6海里/小时),它实际上不过是一个可笑的“人造冰山”罢了。 <br><br> 用“同性恋炸弹”瓦解敌军 <br><br> 说到“伟大”的军事计划,从将石块扔向其他猿类的第一个猿人,到拥有激光器和纳米“苍蝇”的未来武器,相信没有任何计划比得上“同性恋炸弹”这么“伟大”。“同性恋炸弹”确实“声如其名”:一种能通过同性恋将敌人撕成碎片的武器,再准确点儿说,就是同性恋武器化。 <br><br> 美国俄亥俄州赖特实验室曾向五角大楼提出了一系列非致命性武器,其中就有人忽发奇想:为什么不将引起性欲的化学药品喷洒到目标身上,使所有敌军士兵排着长队,等待战友骑在他们身上?从理论上讲,敌人在同身体强壮、欲望同样强烈的“同道中人”野地“肉搏”之后,战斗力肯定会下降。但无论科学怎么发展,迄今都没有发明出能让一群男人如此“亢奋”的药品。很显然,“如何实现”在此不是赖特实验室的工作。 <br><br> 臭敌人更臭自己的“臭气弹” <br><br> 有一种控制人群的非致命性武器也是心理武器,叫臭气弹(malodorant)。这是一种爆炸后散发恶臭的小炸弹,发出的气味比腐尸和下水道的污水更难闻,简直是令人作呕。 <br><br> 美国军方数十年来一直在从事臭气弹的研究,大量气味被申请了专利,包括人大便散发的气味。在二战中,前线一些盟军士兵发明了戏称“我是谁?”(Who Me?)的气味武器,散发恶臭,用来驱散德军同时令其蒙受奇耻大辱。 <br><br> 美国还有被称为“美国政府标准浴室恶臭”计划,据称经历过这一武器“洗礼”的人会当即忍不住大叫。这种臭气弹被描述为各种难闻气味混杂在一起的味道,可以想象一下,这种感觉跟掉进粪坑差不多。军方认为,此举同我们上完厕所,将便便扔向别人的做法一样能引起混乱。 <br><br> 尽管臭气弹这种武器尚在开发之中,但它们的效果不怎么样,因为最后你可能就像是闻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臭屁。回到二战时,“我是谁?”也并未能有效打击德军士气,因为它不仅令目标发出恶臭,还令投弹者本人以及炸弹爆炸撒下臭气的整个地区都臭气熏天。<br> <br>)
史上五大最怪异军事试验:冰山航母同性恋炸弹
2008年04月05日10:18:53 来源: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曾设想用冰山当航母[京报网]
很多军事迷们都有过疑惑:是不是每个国家的军队都有秘密实验室,里面的人一直想着千奇百怪的发明?与精神病院的疯子不同,他们拥有巨额研究经费,能让自己的梦想去实现。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历史上出现了许多怪异的军[
阅读全文]
,人们在“伟大的黑屋子”里集体感受着逼真的战争场景带来的超强震撼,在2小时50分的时间里,集中体味八个士兵冒死拯救一条人命的人性美学,在走出影院的一刹那,“美国大兵”与“忠诚”、“勇敢”、“坚韧”、“友爱”,这样一些词汇共同萦绕于中国观众的脑际。电影观众形式的集体性、时间的集中性,进步放大了传播效应,而电影传播突出的“第三人效应”会让观影者之外的更广泛的群体在口口相传中受到强烈的认知影响——这就是美军。特别在表现军营生活、军事行动这些普通人根本不可能直接接触的场景时;效果会更为显著。 <br><br> <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420405031504437871293.jpg><br><br> 强势的品牌号召。传播者的形象影响传播者的效力,在双方互惠关系建立的早期,为将派拉蒙、华纳、哥伦比亚等具有强大品牌号召力的好莱坞电影公司迎为座上宾,美军不惜折损形象来赢得对方的持久青睐。1954年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出品的《永垂不朽》(From Here to Eternity)犀利地披露了美军内部的黑暗面,竟出人意料地得到了陆军的拍摄支持,斩获奥斯卡8项大奖。美军公关人员 坦言,如果今天还有人要拍这样的电影,想得到军方的支持绝不会这么容易。 <br><br> <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420405031504859003794.jpg><br><br> 炫目的艺术虚构。电影是一门制造梦幻的艺术,合理的艺术虚构和包装围美军公关打造形象神话找到了很好的借口和依托。《巴顿将军》(Patton)最初的剧本力求如实反映巴顿在二战期间毁誉参半的经历,但是美军公关事先警告制片方,“以任何形式贬低巴顿将军这一角色及将军本人功绩的电影都不会得到陆军的支持。”制片方为此做出与现实差距颇大的艺术处理,最著名的莫过于在占据整个屏幕的巨幅星条旗下,头戴钢盔、身披绶带、挂满军功章的巴顿那长达5分钟的个性化演讲,在开篇就框定了极具威严、富于激情、勇于战斗的完美军人形象。 <br><br> 深远的传播影响。比起新闻的零碎,经典影片的魅力在于它的深刻和持久。如今,采取全球扩张策略的好莱坞电影可以在国内发行几天到6个月不等的时间内在全球发行,此后不久即可以推出家庭录像,并在电视和有线网络中播出,其总收入中有40%来自海外市场,在这种情况下,努力让大兵的形象呈现在银幕上更是为美军对外宣传插上翅膀。1986年全美票房冠军《壮志凌云》(Top Gun)就是影响深远的美军电影公关典范。该片讲述了一名飞行精英的成长故事,海军尽其所能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片长近两个小时,飞行员驾驶米格、F-14等代表当时国际一流水准的战斗机急驰蓝天的镜头足足占了一个半小时。热映期间,海军在影院外设置了大量征兵站,场面异常火爆。影片公映18年,魅力仍丝毫未减,竟有中国飞行员坦言自己迈入军营是受该片影响。 <br><br> 制度理念:不合己意即会封杀 <br><br> 与好莱坞毗邻的美国西海岸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美军各军种部都成立了专做好菜坞公关的机构,如陆军部公共事务办公室洛杉矶分部。并制定了 整套电影援助程序,严谨地遵循了电影的生产流程,期望以此达到宣扬理念、激励士气、美化形象、赢得舆论、走向国际的绢织传播目标。 <br><br> 这一模式看起来并不新鲜,就好像20世纪80年代起可口可乐、丰田等品牌不惜代价将自己的产品安排在好莱坞电影里一样,美军公关不过是在制度的执行上比品牌公司先行了数十年,将支付重金换作了电影援助,将推广饮料、汽车、手机换成了推销形象而已。电影援助可以说是美军电影公关的筹码,其程序如下: <br><br> (1)提起申请。美军公关部门主动向外界公布详尽的申请指南,制片方在书面申请里使尽浑身解数说服军方提供支持,交付剧本供国防部和下属相关部门审阅。许多涉及反战、主题敏感的剧本在这关中不容申辩就夭折了。(2)剧本修改。美军公关会在审阅剧本之后,对那些具有公关动作潜力的剧本反复提出修改意见。为了讨五角大楼的欢心,制片商会不惜让步,加大军人的成份,变恶棍为英雄,更换剧本主角,改动有政治敏感性的背景,或是增加各种根本多此一举的军事营救。(3)参与摄制。获得支持的影片都会派有军队技术顾问,除正常提供拍片协助之外,他们还有两项重要的任务。一是保持高度警惕,防止片方擅自改动已经过审查的剧本,二是不时提出修改意见,在细节上进一步提升美军形象。(4)提前审片。电影公映前,会在五角大楼的高级军官中施行小范围试映。审片人的意见虽不至于给一部影片带来致命伤害,多少还是会产生消极影响。(5)发行环节。是美军公关可能发挥作用的终端,有的电影会受到军方追捧,有的则惨遭军内封杀,不一而足。 <br><br> 商品理念:军方好莱坞各有所图 <br><br> 在好菜坞,电影被当作商品来开发,美军公关参透了这种商品性。一方面,好菜坞需要军方支持来最大限度地获取利润,另一方面,军方为谋取形象收益要和制片商一起投入电影商品的生产,建立在“商品理念”上的各有所图的交易才能确保双方合作的持久。如何在占有交易优势和交易资本的情况下,依据自身形象诉求,灵活揣摩好菜坞制片商的需求,是美军电影形象传播的着力点。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620405031504390406395.jpg><br><br> 低廉的拍摄成本。低成本意味着高利润,这是绝大多数制片商渴望军方支持的首要原因。2001年的《黑鹰坠落》(Blackhawk Down)避开索马里维和失利的敏感话题,着力将大兵们的作战荣誉化、神圣化,轻而易举地得到了美军提供的黑鹰直升机和陆军突击队员配合拍摄。哥伦比亚公司为此花费仅300万美元,与9500万的成本和1.6亿的票房相比不值一提。 <br><br> 专业的技术顾问。好莱坞与军队隔行如隔山,将文字转为影像,说外行话,做外行事,势必影响票房。倘若得到美军的支持,情形就大有不同。电影拍摄过程中,向军方争取专业技术顾问加以指点,是制片方申请支持的重要原因。《壮志凌云》中,飞行员在机舱中地道的对白,就是由军方技术顾问亲自改写的。 <br><br> <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7204050315040151553496.jpg><br><br> 真实的军事场景。虽然有强大的电脑特效技术作支撑,好莱坞对真实场景依然有着执着的追求。《独立日》(Independent Day)为争取美军的场景支持所做出的努力,足以证明这一点。对于这个抵御外星人攻击,最终拯救地球的科幻故事,美军以“军队的表现软弱无能”等理由拒绝给予支持。该片编剧马上致信国防部,愿意“以一种更为积极、诱惑的画面来描绘军队”,如此劝说和让步 最终还是未能博得美军的青睐。 <br><br> <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7204050315045932143397.jpg><br><br> 倍增的宣传力度。战争片、军事片如若赢得美军公关的加盟宣传,发行声势不可估量。《黑鹰坠落》上映首周,国防部长亲赴影院观看,一时成为热门话题,为影片拉动了不少人气。美军全力支持的大制作《珍珠港》(Pearl Harbor)获准在阵亡将士纪念日登上海军“约翰·斯腾尼斯号”航空母舰举行首映礼,迪斯尼公司甚至透过美军公关邀请来了小布什亲自主持。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4/03/xinsrc_58204050315043432505998.jpg> <br><br> 特定的收益来源。好莱坞电影的总收八中,非影院市场收入占有一定比例,力求覆盖军队、学校、医院、航空等特殊观影群体。利润至上的好莱坞电影公司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可能的收益渠道。对这种心理的利用成为美军掣肘好莱坞的重要手段。大导演伊斯特伍德的军队题材影片《伤心岭》(Heart-break Ridge)本己获得军方拍摄支持,只是五角大楼最后审片时,高层将军们强烈要求拿掉一个有损美军形象的情节,倔强的伊斯特伍德没有照办。军方除撤回支持认可外,甚至不允许该片在本土和海外的军队影院中放映。而《我们曾是士兵》(We Were Soldiers)《黑鹰坠落》等合作愉快的电影就成为陆军部推荐的入伍军人必看片。 <br><br><br><br><br><br><br><br><br>)
看美国军队如何玩转好莱坞
2008年04月03日14:34:46 来源:中外军事影视新华军事
上世纪40年代,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霍夫兰(CarlHovland)在美国陆军中以电影实验法验证了传播的劝服效果,这一研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早期传播学“魔弹论”一统天下的局面,霍夫兰本人也得以与拉斯韦尔、拉扎斯菲尔德和卢因起并称为传播学四大先驱。而被霍夫兰当作实验影片的《我们为何而[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