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大号蚂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党国分子对殖民地一词惊恐万状,乃至牢狱相加.如果殖民地三百年真像他们口诛笔伐的那样恶劣.那么卖国.那么浅显的道理,人民群众的眼光是雪亮的.刘这么一句低俗搏眼球的皮话,大家一笑就把他放了。一个疯子能掀起什么波浪。
可是如此如临大敌,反常必妖。而且一妖三十年,就不能不让人窥探背后的深意了。
单就这句话,无论如何值不上这么重大的待遇。那么为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衡量教育的成果有两大方面.一方面是速度的横量,一方面是距离的衡量.
所谓速度,就是素质,效率,处理未知突发事件的能力.所谓距离,就是知识见识经验等处理已知日常事件的能力.前者更倾向去先天的特质,后者更注重后天的积累.
先天的特征,有更强的个人属性.后天积累有更强的环境属性.两者是相互斗争又相互合作的.
既得利益者,往往更强调环境属性,甚至发展出血统论[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17-06-28 08:10:49)
全职妈妈不是简单的主妇.是教导处主任和后勤处主任的区别.
我一向以为,教育从教育者的角度讲,最重要的是家长.家长是设计师和总包商.学校,教练,夏令营,等等等等都是分包商.
当好一个总设计师和总监,一要有时间去了解信息,思考设计,联络,讨价还价,监督过程,检验结果等等都是要花时间花精力.同时还要当部分分包商的角色,比如某门课的家教,班车的司机,秘书,心理咨询[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6)
支持的说的是,在学校基本学习之外,利用自己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学一些东西,又有什么不好呢?难道无所事事,浪费生命吗?不利用时间是错误.利用时间总是不错的.
反对的则说.不做事也许是浪费时间,但是为做事而做事,做错事,则更加是浪费生命.不利用时间是错误,但是时间如果利用错误的方向方式,也一样会是错误的.
所谓自由支配时间(课外,或者基本课程以外的)时间,
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课外学习本身无可厚非。但是老中的课外学习功利心都很重。那么学习什么会得到什么就成为关键问题。
AP或者知识性学习,比较容易衡量。但是比较容易衡量的东西,往往也就意味着成熟的死板和条理的平庸。而从长远看,这种容易衡量的公平是弊大于利的,不伦对个人还是对社会。
但是学习其他比较独特,比较个性,比较新颖的东西,往往本身难以衡量,更不要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7-06-27 07:22:21)
说的俗点,就是不浪费时间。
学校所能教的东西,都是最基本最大路的东西。利用学校这个平台来教,可以一方面保证未来公民的最低素质,令一方方面集中学习达到最低的成本。但是也就难以达到因材施教的理想目标。指望把孩子往所谓好学校一丢就万事大吉,本是就是个笑话。所谓的好学校也无非是最低标准高一些,但是离真正能充分发现发挥个人的潜力,还差得很远[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交通别扭不说,车站车辆都破落不堪。随处都是开裂滴漏。周边配套的商业服务也严重不足。新校舍装修的比三十年前中国大学校舍没好哪去,最多是稍微宽松一点。这种状况基本是老牌名校的共性。破旧校园,周围都是些破败社区。只能说明两点。要么,名校徒有虚名,根本不能带动周边经济,自己也自顾不暇。要么周边地区发展乏力,没有巩固推动名校维持和提高的能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有生十个八个不被饿死的权利,就有养育他们成为人的义务。义务让给他人,权利留给自己?太中山狼。
古代生十个,真主饿死八个,真主怎么不人人平等?要享受现代科技带来的不饿死的权利,就得有现代社会计划生育的义务。否则,饿死是应当的,不人道的是他们自己的父母和宗教。上帝不需要比真主更仁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凡事都有两面,没有绝对占便宜的。
说起来,专业心思不定却又看重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宜上藤校私校。多数藤校私校都是在比较狭窄的方面/专业超凡出众,而且多是文科(包括商法),或者说比较务虚的科目。一来,如果心思变了,虽然说藤校私校里面转专业好办些,但问题是没什么好专业可去。要么学校小,不提供相应专业;要么学校小,除了旗帜专业,其他的水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班,就是打开一扇门一扇窗,让你往里看一眼。勾上兴趣了,就走下去。但是走下去绝对不能靠班,因为班太肤浅。
所以上班的目的,不是去学习,就是去玩。在数量和范围的广泛,不在质量的深入。而对中小孩,就是多尝试各种各样的方向,来发现发掘自己。上十个班,十个班都是浪费,都不算亏。上一个班,眼前就有所得,那反而肯定亏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136]
[137]
[138]
[139]
[14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