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知识来源于经验,但在人类的经验知识体系中有一类知识却被认为是超乎一般经验的法则,那就是逻辑。比如说,你不能说一辆红色的汽车在你眼前的同时又不在你眼前,因为这样的语句是自相矛盾的。当然,你可以认为人们的这种判断逻辑上自相矛盾的能力本身也是经验所致,是因为从未有人经历过有什么东西既在眼前又不在眼前的状况。但人们能够从完全没有经历[
阅读全文]
设摆宴席,是为喜笑。
酒能使人快活,
钱能叫万事应心。
---传道书10:19圣经和合本中文版
Afeastismadeforlaughter,
andwinemakeslifemerry,
butmoneyistheanswerforeverything
---Ecclesiastes10:19NIVBible
读圣经我更喜欢读英译版的。上面这段圣经的英文版读起来能够得到中文版里得不到的意思,关键在于那个“but”,译成中文也就是“但是”二字,在那里这两个字突[
阅读全文]
对于梦的探讨在心理学和宗教界都有特殊的意义,也是文学作者们经常乐道的话题,但是在哲学界似乎缺少作为其它领域对梦的探讨的哲学基础的研究。本文对梦的几个在其它学科里没有明确奠定的原本应该属于哲学领域的有关梦的基本特性进行一下简单的讨论,为将来进一步的研究预设一个铺垫。梦的第一个被公认的特性就是:梦是不真实的。这里的不真实不是说梦不会表[
阅读全文]
机器人与人有什么不同听起来是个很简单的问题,但很多时候当人们细究起来却又常对这个问题感到困惑。随着DeepMind的开发与发展,机器人与人在智能上的界限似乎越来越模糊。或更确切地说,很多机器人能做到的,人越来越做不到,而人能做到的,机器人越来越能做到。因此,机器人除了在很多方面比人更厉害之外,与人之间到底有什么本质的不同成为一个非常值得人们深[
阅读全文]
在上个世纪上过哲学课的人,不论他是在西方的课堂里还是在中国的课堂里上的哲学课,如果还没有失忆,可能都会对哲学界是如何鞭挞形而上学的记忆犹新。百度和维基百科改变对形而上学的说法也是近十来年的事,美国书店里把巫术算命的书架上的“形而上学”的标签除掉也只是过去十多年的事。那么曾经是哲学的皇冠的形而上学是如何落到那般凄惨的境地的呢?如[
阅读全文]
情绪管理(angermanagement)是现代心理学中的一个热门话题,但是有效地管理情绪的一个关键其实恰恰是现有的情绪管理理论中的一个薄弱环节:识别导致人们发脾气的各种根源。当然,这一点上的薄弱也是其来有自,因为每个人的背景不同,面临的人生挑战不同,因而导致人们发脾气的原因很多。不过,有一些世界性的共同原因还是应该加以认识的。比如,从生理与病理的角[
阅读全文]
对于民国以前的中国,包括大哲学家黑格尔在内的世人的一般看法都认为那是一个君主国家,或者叫封建国家。在那个社会里除了帝王之外,人人在法理上平等。但是,人们似乎都忽略了中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特殊的阶级,那就是家奴阶级。他们或是自己卖身为奴,或者被家人出卖为奴,或者一生下来就为奴,甚至被强迫为奴,总之一纸卖身契决定了他们在法理上一辈子为奴。[
阅读全文]
谨以此文献给在哲学课堂里受着古典文献煎熬的学生们J---RDai
黑格尔的哲学以它的本体论而著称。而黑格尔的本体论被有些人称为是转化生成的本体论(OntologyofBecoming)。而黑格尔并非象古希腊赫拉克利特提出“人不能两次进入同一条河”那样地以诗歌的形式提出他的转化生成的哲学理念,而是通过寻找哲学的起点方式,用了洋洋万字的论述推导出这一概念的。但[
阅读全文]
关于中西方哲学对比的一个误解就是“中国哲学不存在本体论”的说法,与之相应的是将中国传统哲学说成是实践哲学而西方哲学为思辨哲学。而产生这一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过去二十五个世纪左右的时间里人们对于老子哲学的误解。本体论是老子哲学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老子的《道德经》中相当明确地表达了与西方本体论相对应的关于本体的思辨。老子在《道[
阅读全文]
黑格尔可能会讲中文,至少应该是曾经学过中文,因为他不但知道当时中文的日常对话与文言文之间是有区别的,而且在他的《历史哲学》,中还专门讨论了一个中文发音的例子。如果他只是间接地从文献上了解中国文化,那么他最多只是从文字内容上讨论中国文化而不是从发音上来讨论中国文化。下面就是黑格尔在《历史哲学》对中文发音例子进行的讨论[1]:
ThusIfindthatthewo[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