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转贴]日本友人的质疑丢了谁的脸?
  2006年春天,日本人水谷准到安徽省阜阳市颍泉区杨庄小学考察,看是否对这个学校进行国际援助。他看到这座被庄稼包围的小学,校舍都是危房,房顶和墙壁到处是裂痕,桌椅破旧。而看到距杨庄小学十几公里、阜阳颍泉的区政府却是外表豪华的欧式办公楼。两个看似毫无关联的场所让这位日本援助者奇怪:为什么政府有钱建办公楼[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毛泽东: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
1965年毛泽东重上井冈山,在5月25日送湖南省委书记张平化下山的时候,“毛主席大声地问:你是没有忘记我在专列上的许诺吧。我为什么把包产到户看得那么严重,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所有制的基础如果一变,我国以集体经济为服务对象的工业基础就会动摇,工业品卖给谁嘛!工业公有制有一天也会变。两极分化快得很,帝[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北京我见到如此自费游的德国市长
【转】昨天接到一位德国华裔友人的电话,说半年前我曾经见过的德国杜塞尔多夫的行政主席(市长)于尔根,利用星期天带着60多位市民郊游,在忙乱中忘记了付喝咖啡的两欧元,没有一个人为他代付,还是咖啡店老板亲自提醒他,他才有些歉意地付了费。
这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细节。我想起去年十一,这个掌管着500多万人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中国历史上最悲壮的一幕:五百男人集体自杀
田横,秦末狄城(今山东高青)人,齐国贵族。他文武双全,义气豪爽,深受当地百姓和侠义之士的敬佩和拥戴。秦末农民起义后,田横也在家乡号召农民起义,重新树立起齐国的大旗。田横起兵后,一呼百应,得到了当地百姓极大的拥护,在极短的时间内,就聚起了十万人马,具有了相当的实力。田横领兵作战,很有智谋,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人民日报》一九七四年十二月十四日对苏联解体的预测
苏联阶级分化日益加剧
人民日报
在今天的苏联,由于资本主义复辟,阶级分化加剧,贫富悬殊的鸿沟越来越深。
随着资本主义复辟而形成的资产阶级统治集团贪婪地榨取劳动人民的血汗,过着
穷奢极欲的生活,而广大工农群众遭受压迫和剥削,生活困苦。
苏联的资产阶级是一个贪得无厌的剥削阶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转贴]当年波尔布特的中国之行
新华社记者(1977.09.29)
在这欢乐的丰收季节,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二十八周年、庆祝柬埔寨
共产党成立十七周年的大喜日子,中国人民怀着无比喜悦的心情,迎来了柬埔寨
人民的光荣使者。由波尔布特同志率领的柬埔寨党政代表团对我国进行正式友好
访问,于今天到达北京,给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带来了柬埔寨共产党和[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0-31 13:29:55)
延安整风后的王明
 1974年4月,在前苏联莫斯科郊外列宁山下的“新圣母公墓”里添了一座新坟。坟里埋的是一位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重大影响、堪称负面典型的不凡人物,他就是王明。
  王明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抗战时期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以及他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的失势已是众所周知。但延安整风之后,这位在党史上曾红极[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前苏联笑话之列宁与卫兵故事新编
故事:
列宁进克里姆林宫时,卫兵洛班诺夫不认识他,一定要他按规定出示证件。与列宁一起来的那名随从想上前说出列宁身份,让卫兵立即予以放行,被列宁制止了。列宁掏出了证件,卫兵从证件上知道眼前这人就是列宁时,他脸红了,连声说‘对不起’;列宁亲切地对他说:你做得很对,任何人都要坚守制度
新编1:
列宁进[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zt: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姚文元
(一九六五年十一月十日)
从一九五九年六月开始,吴晗同志接连写了《海瑞骂皇帝》、《论海瑞》等许多歌颂海瑞的文章,反复强调了学习海瑞的“现实意义”〔1〕。一九六一年,他又经过七次改写,完成了京剧《海瑞罢官》,还写了一篇序,再一次要求大家学习海瑞的“好品德”。剧本发表和演出后,报刊上一片赞扬,有的文[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信仰的力量——“五月花号公约”的故事
大凡历史事件,皇宫贵胄和英雄总是位于历史舞台的前列,轰轰烈烈的演出。但是在历史的后台,那些历史学家弃而不顾的地方,广大的平民大众在此生生灭灭,一代又一代,永不休止。偶尔,后台的民众会在前台露上一脸,“五月花号”这样的历史事件,就是由后台的民众出演的,它为后世美利坚的无数英雄,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源[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56]
[57]
[58]
[59]
[6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