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庄秀园

欢迎光临秀园和丁庄…
个人资料
丁庄秀园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归档
博文
(2008-03-24 20:32:28)
月亮之上演唱:秀园制帖:丁庄
我在仰望,月亮之上
有多少梦想在自由地飞翔
昨天遗忘,风干了忧伤
我要和你重逢在那苍茫的路上
生命已被牵引,潮落潮张
有你的远方,就是天堂
谁在呼唤,情深意长
让我的渴望,像白云在飘荡
东边牧马,西边放羊
野辣辣的情歌就唱到了天亮
在日月沧桑后,你在谁身旁
用温柔眼光,让黑夜绚烂[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8-03-23 14:31:27)
秋收的季节到了,田里一片金灿灿的,知青们开始了抢收晚稻。近乎圆形的晚稻比瘦长形的早稻饱满得多,割下来的稻谷就用其中的一束捆成一个个的包,有序的放在田里,挑谷是用的有点象扁担的东西,但它的两头是尖尖的并且镶嵌了一个铁箍子,农民叫它"冲担",先把一头插到一个包里,扛到肩头,然后再去插入另一个包,女孩都是如此,力量大点的男的却一般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03-22 17:40:31)

韭菜上周末剪了,盖了一层土,这星期都从土里串了出来,长得很好:
不用说,请客包饺子了,没有吃完的又拿来油煎着吃,还有多的,就装了一盘大约十几个给对面的老美送去。他们高兴死了,问我们韭菜怎么种,还送了这个:
这是他们去外州钓的鳟鱼(trout),一共十条,肚子已经破好了,我们就去个鳞,这个交换挺赚的:
拿了一半红烧,我的手艺(看像不咋地[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2)
(2008-03-21 10:58:11)
正是知青四十周年记念(08/12/03),发首歌(转录效果不好)
知青人归来,青春已不在.
少年时代的朋友啊!你如今在不在?
我愿把我全部爱,全都献出来啊!
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
知青人归来,头发已花白!
回想当年的往事啊!悲从心头来.
走在大街无人采,我孤寂难耐.
我的小妹啊!我的小妹啊!
知青人归来,荷花水中开.
我那爱情的花儿啊!它无水花不开.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8-03-19 17:50:24)
[七绝]双抢
月亮当灯沁谷香,太阳晒背甩青秧。
镰刀飞舞中宵短,汗水铺田白昼长。
赋首诗描绘一下双抢,这是一年中最忙的日子,大概从六月底开始,农民们首先要抢收早稻,用镰刀把成熟的稻谷割倒,把谷子打下来装进仓库,稻杆捆成一捆捆的堆放到一起,这些准备给牛作饲料用,然后要犁田,放水,耙田,给插晚稻作准备。收谷子用镰刀也是要一直弯着腰的[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03-18 10:15:58)
辛苦的插秧开始了,湖北的多数农田都是双季稻,即早稻和晚稻。早稻从三月底开始,把秧苗一块块的连土铲下来,挑到田里,再均匀地按一定间隔插下去。
插秧是个季节性的农活,如果误了时间,稻子到时候没成熟,必然要影响下一季的晚稻。知青们躬着腰,从天朦朦亮到天黑一刻不停的在水田里插着秧,男知青要把秧苗挑到地里,虽然是力气活,但一般都是宁肯挑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03-15 07:47:05)
在农忙快来到的前夕,县里开了一次先进人物代表大会,林场的知青也有五人被评上了,其中有雨军和伟国。开会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不劳动,还有好吃的。大会期间,代表们一起学习参观了钟祥县的周庄,这是一个学大寨的先进典型。
除了整齐的农田外,雨军对一条水渠印象深刻,这条水渠又长又宽,全部是大石头和水泥建造的,又结实又好看,比电影红旗渠里的那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8-03-14 19:27:20)

我的生日是数学的pi,也是爱因斯坦的生日,还是马克思的逝日,我的生日礼物:
妻子给的花,妻子喜欢第一张,我喜欢第二张,没有花钱的,是在后院剪的迎春花,
儿子给我做的蛋糕,蓝色部分是我加上去的:
这两天我正在学蛋糕装饰,看我的工具和自做的ButterCream:
两个试验品:
ButtercreamRecipe:
1/2cupsolidvegetableshortening
1/2cupbutterormargarine
1teaspoonvanil[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8)
(2008-03-13 16:09:47)
[卜算子]春梦
寒日沐春风,
长夜催春梦。
正是纯情幼稚时,
同把桃花种。
种也不堪忧,
只把愁加重。
八百辰光尽去时,
难舍盈盈送!
这是说雨军和雅素和他们在林场的八百多个日夜,他觉得林场里对他最好的是雅素。他们两人在一起去挖沟的时候,雅素总是用军用水壶带上一壶水,而且每次都是让雨军先喝,
"你先喝,我再喝,"他[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0)
(2008-03-11 22:47:49)
林场有场长和若干名林场职工,是当地农民。
除场长外,林场男职工不论年龄,知青们都必须叫他们大爷,林场里知青来之前只有一个王老五孙大爷长住这里,知青来了后又调了几位农民过来,有专门负责给知青烧饭的南大爷,还有位是开手扶拖拉机的年青小伙子,年龄和知青相仿,也不例外的成了黄大爷,这是知青们表示对他们的尊重,不过并不是他们自己愿意这么叫[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
[151]
[152]
[153]
[154]
[15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