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多少孩子是个人的事,别人没有权利左右.我们应该尊重每个人的选择.我们不应该看不起那些不愿意生育的人,也不应该看不起那些孩子多的穷人家庭.就象我们不应该看不起同性恋者一样.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选择,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员,我们都应该互相关系爱护.
如果你坚决不要孩子,而且坚决反对别人要孩子,那么不用往下看,这篇文章不是针对你的.
如果你喜欢孩子,喜欢孩[
阅读全文]
生几个孩子是自己的事,但个人的决定很大程度上是受周围人影响的.很多人在父母催促下要孩子,很多人看到工作轻松又有钱就不要孩子.最大的影响来自中国政府,大力宣扬降低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很多中国人在政府影响下,抛弃中国传统多子多福思想,认为独生子女最佳.
(中国政府的政策,从大跃进到文化革命,错误很多,人口政策也一样.中国的人均可耕地和西欧大国–英国,[
阅读全文]
在中国生活有各种吸引力,但是很多人没有考虑那么多未来:等我们这一代人到达推休年龄时候,中国老人的生活会如何?中国老人的福利将会如何?
每个国家老人福利制度不同,而且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也会不同.目前的制度不代表将来的制度.美国目前SocialSecurity制度的危机就表明福利制度不是一成不变的.
老人社会福利是由目前社会年轻工作人员提供的,一个国家年轻人对老人[
阅读全文]

衡量人口密度最好的标准是人均可耕地面积(除去高山沙漠等荒地).中国人均可耕地面积比韩国,日本荷兰等国多多了,和西欧发达大国--英国,德国,意大利等国相当(见file里面的附图).
中国的人口拥挤是由于经济开发不够造成的,计划生育政策跟以前的大跃进,文革一样,完全是政府在不了解事实的情况下做出的错误决定.
[
阅读全文]
妻子总是说我太溺爱孩子,我不在家的时候儿子很听话,我一回家儿子就没有骨头了。每次出去购物,儿子总是要买他喜欢的糖果或者玩具,妻子一般不会买,说那些不是什么好东西,但我一般都不忍心拒绝儿子的要求。
最近和一老同学谈起家事,说她丈夫也是一样,太宠孩子了,孩子要什么都给。
这使得我突然想起我小时候,我喜欢一个小玩意,但附件商店里都没[
阅读全文]
从很多成功爬藤孩子的家长经验中看出,上好大学的条件除了学习成绩,其它方面的综合能力很重要。学习成绩是死东西,孩子在学校能弄多少就多少。家长在其它方面可以起很大作用。
家长最好的帮助孩子的方法,就是以身作则,自己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成为社区的前卫。这样的家长会了解社会新潮流,接触社会名流,给孩子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各种义工,实习机会来的[
阅读全文]
看到Obama的胜利,我们少数裔都感到高兴,因为美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向种族平等方向发展。
同时我们也感到自己族裔和非裔的差异。非裔团结,要强,给人以主人翁不可欺的驾式,得到尊重和敬畏,获取相对平等的地位。而华裔在这方面还很欠缺,才导致社会地位低下,遭受很多不公正待遇。
很多华裔已经意识到这一点,很多华裔领袖活跃社会,努力团结华裔亚裔[
阅读全文]
最近和一个洛杉矶老朋友聊天,他妹妹有一个三岁的孩子,但不准备再要孩子了。因为要孩子影响工作,他们买了大房子,必须父母都工作才供得起。我问为什么不买个小一点的房子,这样丈夫一个人工作就够了?他说那怎么可以,住房必须要宽敞,要在好区,这才显示人有上进心。你看那些拉丁裔族,孩子多,收入低,所以地位低下。我们不能以他们为榜样。
这是在美国[
阅读全文]
今天的报纸上登载的:
平均美国女性的孩子数量:
白人:1.85
黑人:2.0
亚裔:1.69
西语裔:2.3
文章提到,平均大概1/5女性没有孩子。文章提到妇女教育水平的体高是生育率下降的主要原因。
我们亚裔很有必要重振多子多福的传统。因为有不育的人,能够和愿意的夫妇需要多于2个孩子才能保障总体人口的稳定。具有高等教育的人需要认识到这一点,然后有[
阅读全文]
看到这个话题,也想补充几句。
对于我们美籍华裔人来说,看到美国和中国比赛,心理到底站在哪一方,是个很复杂的问题。站在哪一方都有自己的理由,不能说谁对谁错。
但是有一点是肯定的:如果美国队里有很多华裔运动员,大家肯定是站在美国这一边。
如果希望把美国真的变成自己的家园,如果真的希望孩子长大不会有Identitycrisis,多给孩子几个兄弟姐妹,为[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