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前,我去一家美国华裔开的环保设备进出口公司工作,第一天老板要我签署一份保密和不竞争协议。我当时感到奇怪,这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在职场需要签署这样的协议。觉得也没什么大事,就签了。
两年后,觉得给人打工发展前途有限,开始寻求自己做生意的机会。参加了不少商会,认识了一些有共同兴趣的企业家,开始了自己的建筑行业的生意。我从来[
阅读全文]
常春藤等私立学校,和一切私营企业一样,需要的是高的投资回报率,才能生存。
而常春藤这样的高校的财政收入主要是两个:1:高学费,2:有成就的校友捐款。
所以学校在招生时候就特别注重学生今后毕业后成功的几率。学校会招收今后成功成名机会高的学生。学生毕业后成功成名,一来反馈学校多,二来给学校增加更高的知名度,可以让学校更多的提高学费(你[
阅读全文]
大家都知道,MicroManagement是管理上的一大误区,如果经理每事身亲必恭,处处指导职员,不让职员有任何自我发挥的余地,那么职工只能从事简单工作,和机器一样,这样的企业很难扩大。相反,一个成功的企业是用MacroManagement,经理给企业指定一个大方向,制订几个Basicguidelines,给员工们提供最好的环境,然后把具体操作让给职员,这样的企业才能成为世界前500强。一个家庭和[
阅读全文]
最近有很多关于哈佛招生对亚裔不公平的报道,说哈佛不顾亚裔学生的好成绩,刻意提高对亚裔学生的门槛。
但是,仔细分析一下,哈佛有它的理由和苦衷。哈佛大学,作为一个私立学校,最终的目的是需要投资的回报,而一个学校最好的回报就是毕业的学生将来成为出色,成功的人士。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个亚裔美国学生和欧裔美国学生都从哈佛医学院毕业,成绩和[
阅读全文]
最伟大的教育,竟然是妈妈的情绪平和
都说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是,母亲的“母”到底包含什么样的生命意义呢?其实,好妈妈就是三个字。
第一个字是“静”。
很多妈妈眼尖,一眼能看出孩子三个问题,而且立马指出还反复强化,甚至当着更多人的面说我孩子就是什么什么不好。母亲看到自己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的时候都不要动,不要慌乱,为什么?[
阅读全文]

第一个孩子出生后,他成了我们的中心。我们把所有的爱都给了他。
老二刚出生的时候,我们还对老大有点内疚,觉得从此不能把100%的爱给老大了。但很快发现不是这样,因为老二把从我们这里分出去的爱,成倍的还给了哥哥。
弟兄俩逛街。
弟兄俩坐游乐车。弟兄俩和爷爷享受天伦之乐。
阅读全文]
时间都去哪了?这首歌催人泪下,有孩子的父母都无不感慨。但仔细想想,歌词已经给了我们问题的答案:柴米油盐。好听的说,这是中国的饮食文化。不好听的说,中国人对生活的追求就停留在吃的水平上。时间都去哪了?都用在做饭上了。我岳父母每天花在做饭上的时间太多了。肉要细细的切成丝,要有讲究,不大不小。然后加各种各样的调料,腌制。菜要一根一根选,[
阅读全文]

我们周末经常进行的活动,是全家出去打网球。我自己比较喜欢网球,有了孩子事情多,就后打得少了,现在孩子长大,可以开始教他们了。这是我们全家“中场休息”时候的自拍。
大儿子可以和我对打几个Rally了。
小儿子还是练习为主。
小女儿主要是玩耍。图为她和爷爷比力气。
[
阅读全文]
我们老二,老三去过的Preschool各个班上一半左右的白人家庭都有三个孩子,而且有一两家有四个孩子。但华裔的话都是两个为主,也有一个的,但没有三个以上的(我们家除外)。我们周围的邻居大概也是这样,白人家庭三个孩子为主,两个其次,四个少阅读全文]
有人说在美国孩子会不会说中文不是很重要,但能够讲流利的,不带口音的英文是事业成功的关键,因此大家应该不要太刻意追求孩子的中文,还是要从小坚持讲英文为主。这个观念没有任何根据。口吃,哑巴自然会影响人的事业发展,但说话是否有口音,对一个人的事业毫无任何影响可言。人的成功与否,是看人的能力-领导,创新,等等。华丽的语言辞藻已经不再是人们[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