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在约巴林达城市14年建立了一个YL大家庭群,主要为了帮助那里的新移民,成立了英语角,查经班,并且为老年人办了常青读书会,主要为来探亲的父母服务。今年三月,我们决定每周四去探访群里的朋友,特别是老人家和有需要的朋友。
昨天原计划计划探访3家朋友,结果到了六个人家。头一家去了小婉家,她是我的北京老乡,去了才知道她先生又是我内蒙老乡(我在[
阅读全文]

汉嘉女12022-04-2905:28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作者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人文历史
那年,他被逼出走
©徐敏|文
李景均
1950年8月,浩瀚的太平洋上,一艘客轮破浪前进。船上乘客中,有几十名留美学生和科学家,这些人放弃了在美国的优厚条件,一心只想回到祖国,参加新生政权的建设。9月,又一艘客轮“威[
阅读全文]
(2011-04-2806:15:54)下一个
老Ralph在我们刚开了店,那两个西裔插花姑娘辞职,请了个人来插花,可是什么都不会的时候,走进了我们的门,那是2002年。
那年他71岁。拉尔夫是个老光棍,朝鲜战争时的老兵,没在前线打过仗,所以待遇比乔治差远了。他高高的个子,很帅的[
阅读全文]

昨天过的很愉快,中午见到了两年多未见的三家小朋友们。这是10年前我们的年轻同工们,Betty为他们的孩子们补过复活节,除了礼物,还听了Betty讲耶稣受难和复活的故事,在院子里捡了蛋。当然吃了一顿美餐。这三家现在都有四个娃了,日子过得真快啊!很希望他们还能来帮忙outreach。
去看了兜兜妈,都半年了才完成了我答应她办的事,够拖拉。因为要去看另外的一个姐[
阅读全文]

在上海的我们约巴林达常青读书会成员发了个朋友圈,介绍上海封闭期间文艺新的创作。她说:“艺术来源于民间。这创意,不服不行!看着这作品,谁还舍得入口呀!”
虽然事不尽人意,但是大家都能宽容,这是一个16年的老姊妹发的。
花六十元团了9斤小甜薯,样品是图一,到手是图二[捂脸]。
?其实我不喜欢吃山芋,但老[
阅读全文]

汉嘉女12022-04-2105:08
以下文章来源于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作者徐敏
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
人文历史
矛与盾的故事
©徐敏|文
徐璋本
说钱学森,大名鼎鼎;说徐璋本,知者寥寥。但就学识而言,徐要更胜钱一筹。
两人是同龄人,都出生于1911年,在国内都读的是交通大学。去美国留学时,又同在加州理工学院读书。钱学森1939[
阅读全文]

原创徐敏青衣仙子的一维空间2022-04-1701:50
两弹元勋邓稼先
©徐敏|文
杨振宁兄弟(左右)和邓稼先1949年于芝加哥大学
1979年,新疆某实验基地,一枚通过飞机空投的氢弹没有爆炸,实验失败。为查明原因,100多名身穿防护服的防化兵先后进入现场,但都一无所获。这让指挥这场实验的邓稼先心急如焚,他不顾众人劝阻,进入试验场核心区,找到了熟[
阅读全文]
原创徐庆全中国新闻周刊2015-04-2302:41
1989年4月15日,胡耀邦逝世。
胡耀邦已经离开我们26年。有所作为的历史人物,在史书上留下浓重的一笔并不难,最难的是能在普通人心中也长久地占据着一个位置,这一点胡耀邦做到了。
今天推送《普通人为什么怀念胡耀邦》。
普通人为什么怀念胡耀邦
《中国新闻周刊》文|徐庆全
(本文刊登在2009[
阅读全文]

原创徐尔新汉嘉女12022-04-1105:30
无法化解的情缘
©徐尔新|文
萧军、萧红
01
但凡读过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人,不会陌生萧军、萧红这两个名字。他们都有各自的代表作,萧军的《八月的乡村》,萧红的《生死场》。而共同的作品,则是二人的一段爱情故事,在民国那可是家喻户晓的。
虽然,萧军只比萧红大4岁,但他的第一桩婚姻却结得[
阅读全文]

末世的征兆!
能割善舞的Disney,真的不是在变成魔窟,真的不是在洗脑,真的不是在乱编,真的不是在乱播,人类都在奔走相告,Disney要变DisGay了!
请您看详细内容:https://mp.weixin.qq.com/s/s-ws9IwNtGXX4XmAgGfzBQ
看完就知道为什么他们的股票跌了。
面对如此抗疫,我脑残了吗?不懂这又是什么运动?
文革时的口号:打倒在地,再踏上一只脚!病毒是阶级敌人还是得[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