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恐怖分子利用低科技逃避侦查花样很多成本低
2008年01月07日中国新闻网
英国政府高科技反恐。伦敦帕丁顿车站出现新式安检门,据称这种设备可以扫出衣下物品[资料图片]
恐怖分子低科技反侦查。欧洲专家说,“基地”组织武装人员在郊野共商大计,不担心被监听。[资料图片]
在间谍卫星、监控摄像机、互联网无所不在的时代,恐怖分子却以简单、低科技的方式,[
阅读全文]
)
揭密:20年前,德国小子令300苏军军官丢官
2008年01月09日环球时报
二战时苏军的掩体[资料图片]
20年前,19岁的德国青年鲁斯特驾驶小飞机,穿越号称“世界上最严密”的苏联防空网,降落在莫斯科红场。这次惊世飞行令苏联军方在全世界面前丢尽颜面,并引发苏联政治大地震,导致苏联国防部长索科洛夫斯基元帅在内的309名军官被解职甚至入狱。最近,时任苏联国土[
阅读全文]
时事分析:伊朗不愿与美开战对峙不过是老鼠逗猫
2008年01月09日光明日报
美国五角大楼发言人7日说,当地时间1月6日凌晨4时,2艘美国驱逐舰和1艘护卫舰正在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水域中航行,伊朗革命卫队的5艘快艇凌晨5时驶入该海峡,向美军舰只高速驶来,最近的1艘距离美军舰队只有200码。报道称,5艘快艇中的1艘对美军舰队发出无线电信号称:“我正驶向你,你将在数分钟[
阅读全文]
视频截图 剪头位置为事发地赫尔木兹海峡 来源:环球时报·环球网<br><br> 资料:霍尔木兹海峡<br><br> 地理位置:位于阿拉伯半岛和伊朗南部之间,形似人字型,是波斯湾通往印度洋的唯一出口。<br><br> 气候类型:地处副热带,属热带沙漠气候,终年炎热干燥,表层水温年平均为26.6℃,最热月(8月)达31.6℃,最冷月 (2月)为21.8℃。高温、干燥增强了海水蒸发,而年降水量只300毫米。 <br><br> 盐度洋流:由于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结果增大了海峡内海水盐度,达37~38‰,波斯湾盐度达38~41‰。海峡和波斯湾盐度大于阿曼湾,产生了海水密度梯度,引发阿曼湾盐度较小的海水通过海峡表层流向波斯湾,而波斯湾盐度较大海水通过海峡底层流向阿曼湾。 <br><br> 重要数据:东西长约150千米,最宽处达97公里,最狭处只有48.3公里;南北宽56~125千米,平均水深70米,最浅处10.5米,最深处219米。 <br><br> 战略地位: 国际石油运输通道——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 <br><br> 其他特点:海峡中多岛屿、礁石和浅滩。<br><br> 战略咽喉<br><br> 霍尔木兹海峡自古就是东西方国家间文化、经济、贸易的枢纽。特别在海湾地区成为世界石油宝库之后,每天有400万吨石油通过海峡运往世界各地,约占世界石油出口量的1/3,平均每8~10分钟就有1艘海轮驶过海峡。是波斯湾石油通往西欧、美国、日本和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 。被称为世界重要的咽喉,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和战略地位 。霍尔木兹海峡位于亚洲西部,介入阿曼的穆桑达姆半岛和伊朗之间,东接阿曼湾,西连波斯湾(简称海湾,阿拉伯人称阿拉伯湾)。由于它是波斯湾进入印度洋的必经之地,因此有“海湾的咽喉”之称。<br><br> 阿曼的穆桑代姆半岛突出于海峡水域,海峡呈弯弓形状。海峡连波斯湾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西侧的谢赫、马苏德角向北延伸至伊朗海岸以南的亨加姆岛为界;接阿曼湾的一端,以穆桑代姆半岛东侧的代巴角延伸至伊朗海岸的达马盖山为界。海峡中分布着格什姆岛、霍尔木兹岛、亨加姆岛(属伊朗)和赛拉迈岛、埃奈姆岛、穆桑代姆岛(属阿曼)等。海峡不经常涨潮,这主要与波斯湾口形状有关。自古以来,霍尔木兹海峡就是交通、战略要地。16世纪初葡萄牙开始入侵,其后成为英国、荷兰、法国、俄国等争夺的重要目标,现仍为霸权主义者所觊觎。<br><br> 石油门户<br><br> 霍尔木兹海峡正扼波斯湾出口,是盛产石油的波斯湾的门户,在战略上和航运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波斯湾沿岸产油国的石油,绝大部分通过这个海峡输往西欧、澳大利亚、日本和美国等地。这些产油国除了伊拉克和伊朗外,还有科威特、卡塔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巴林和沙特阿拉伯,它们共同负担着西方石油消费国的60%的供应量。目前,每天都有近200条油轮运载这些国家的大约2000万桶的原油通过海峡。由于它是油船来往的重要通道,它一旦被切断,西方经济就会遇到致命威胁,因此,它被视为西方国家的“生命线”也历来是帝国主义列强企图控制的重要目标。<br><br> 传奇名称<br><br> 该海峡的得名,有几种不同的说法。 <br><br> 一种说法是,公元1100年阿拉伯人在海峡中的霍尔木兹岛上建立了霍尔木兹王国,海峡由此得名。 <br><br> 另一种说法是,霍尔木兹岛是波斯萨桑王朝第四位国王的名字,“霍尔木兹”在波斯语中意为“光明之神”。 <br><br> 还有一种说法是,远在古希腊时代,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派大将霍尔木兹雅率舰队出没于此,并在海峡中的一个无名岛上停泊。后来为了纪念这位舰队统帅,便把他的名字“霍尔木兹雅”作为海峡和那个无名岛的名字。以后,这个马其顿人的名字慢慢阿拉伯化,变成了今日的“霍尔木兹”。 <br><br> 此外,也有人认为“霍尔木兹”一名来源于葡萄牙人。1506年葡萄牙殖民者入侵后,发现这一带贸易兴隆,用葡语秒之为ORMUCHO,意为这里金子多,后来ormucho就演变为海峡名。 <br><br> 我国《元史》称该海峡为“忽里摸子”,《明史》称“忽鲁模斯”都是对海峡名“Hormuz”的不同音译。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8/xinsrc_1120105081559546265506.jpg><br>伊朗革命卫队舰只在拉腊克岛附近水域演习 [资料图片]<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8/xinsrc_122010508155900079877.jpg><br>伊朗海军小型快艇[资料图片]<br><br> 资料:伊朗革命卫队<br><br> 伊朗革命卫队成立于1975年5月5日,其使命是保护伊朗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保卫伊朗革命和维护伊斯兰教义。革命卫队还负责维持其国内秩序,监控国内的敌对势力,并建立了庞大的情报网络。<br><br> 1986年,伊朗革命卫队有编制35万人,以营为单位进行独立或联合的军事行动。革命卫队还成立了小规模的海空军。至1996年,革命卫队正规军整编为陆军10万人,海军2万人。 <br><br> 革命卫队进行海外行动最大的一支部队由12000名讲伊朗语、阿富汗语、伊拉克语等不同语言的阿拉伯人组成。还有一支部队由库尔德人组成,与伊拉克北部的库尔德人关系密切。 <br><br> 革命卫队的海外行动接受海外情报委员会和海外行动委员会的共同指挥,由小分队和非政府组织的成员共同落实。目前,这支部队在伊朗和苏丹进行训练,在海湾地区具有重要影响。 <br><br>据《华盛顿邮报》2007年8月15日报道,美国政府已经决定将伊朗革命卫队定性为国际恐怖组织。 <br><br> 报道援引不愿透露姓名的政府官员的话说,布什政府作出这一决定是因为伊朗革命卫队干涉伊拉克及阿富汗事务,支持中东地区的极端势力。 <br><br><br> 而联合国针对伊朗核计划采取的措施收效甚微,以及美国国会要求加强对伊朗制裁,也迫使布什政府作出这一决定。<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8-01/08/xinsrc_1220105081559406123198.jpg><br>2002年11月20日一艘美国军舰在海湾执行任务 [新华社发])
小快艇冲击大军舰:美军炒作还是伊朗示威?
2008年01月08日 新华网
2006年4月3日,一艘伊朗船只在波斯湾海域参加军事演习。新华社发
美国军舰编队[资料图片]
编者按:美国军方7日称,当地时间6日清晨,在霍尔木兹海峡国际水域,5艘隶属伊朗革命卫队的快艇“骚扰”和“冒犯”了3艘美国军舰,并称这是一起严重的“挑衅行为”。对此,伊朗外交部低调回应,说[
阅读全文]
6名美国士兵在伊拉克遭炸弹袭击身亡
2008年01月10日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10日电美国军方称在最新一起伊拉克炸弹爆炸中6名美国士兵死亡,另外4名士兵受伤。这是数月来美军在伊拉克伤亡最大的一次。
据称驻伊美军与伊拉克军队当时正在Diyala省进行大规模搜捕基地组织恐怖分子的军事行动。炸弹在一所房子内被引爆。
星期三早些时候,美国军方宣布[
阅读全文]
而为何同样内容的发帖却得以保留?
=======================================================
美国是时候有个女总统了-会员笔名-♂(137bytes)(160reads)1/8/08
•母鸡会打鸣的时候美国就会有女总统了。-DaBoy-♂(34bytes)(42reads)1/8/08
=======================================================
删贴者,难道你对老兵有啥意思?对不起,老兵没兴趣!
你也就是那么个东西!强烈的鄙视![
阅读全文]

希拉里在新州胜出 获克林顿深情拥吻
2008年01月09日中国评论新闻网
中评社香港1月9日电/希拉里在新罕布什尔州民主党初选中获胜,获得39%的支持率,奥巴马以36%的支持率位居第二,爱德华兹以17%的支持率位居第三。
希拉里发表感谢宣言前,获丈夫克林顿及女儿的深深拥吻,希拉里喜悦之情不言而喻。[
阅读全文]
与美国总统布什在澳大利亚悉尼出席亚太经合组织峰会。 新华社发 <br><br> 许多观察家都注意到跨大西洋关系最近的改善,并将其归因于亲美派领导人在德国和法国选举中获胜、伊拉克作为有分歧的问题逐渐变得不那么重要、布什政府姿态趋软,或是三者兼而有之。这种信念鼓舞人心,但是它一定会在失望中终结。<br><br> 渐行渐远 美欧联盟价值下降 <br> <br> 美国与欧洲的关系不再像过去数十年中那样友好和重要。其中有一些熟悉的原因:社会差异,包括宗教信仰重点不同、在堕胎权及死刑问题上观点不同;伊拉克战争引发的反美主义挥之不去,以及阿布格里卜监狱和关塔那摩监狱的虐囚问题;大西洋两岸前后两代人的更替及人口结构的变化。 <br> <br> 但是,还有另一个原因说明跨大西洋联盟的价值可能会降低,与其说这个原因是反映欧洲或美国正在发生的事情,还不如说是反映世界作为整体正在发生的变化。联盟要求威胁、前景及义务具有可预知性。但是,当今世界很可能正好缺乏这一特点,因为现在威胁不断变化,人们看法各不相同,各国在维持和使用军事力量方面所作的准备也有很大差别。21世纪的世界远比相对稳定、可预知的冷战时期更加动荡不安。 <br> <br> 许多欧洲人不同意美国的某些目标,不同意美国实现这些目标的方式,或是两者都不同意。结果,美国常常不能指望得到其传统盟友的支持。 <br> <br> 削弱欧洲占据美国外交政策中心地位的还有,欧洲干预全球事务的能力正在减弱。甚至在欧洲认为自己跟美国一起行动或支持美国的事件中也是如此,阿富汗就是这样一个例子。 <br> <br> 敌友无常 只有永远的利益 <br> <br> 相反,我们现在正面临选择性合作的未来。外交政策及国际关系正进入这样一个时代:人们无法预知哪些国家是必然的对手、哪些国家是必然的盟友。某一天它们在某个问题上可能是主动的伙伴,而第二天在其他问题上却成了多半无动于衷的旁观者。所有这些都让人想起帕默斯顿勋爵的格言: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br> <br> 结果是,跨大西洋合作将更难以预知,这种合作也将更具选择性。有意思的是,其中有些是北约的创立者早已预料到了的。在具有约束力的第5条规定中,北约每个成员国均同意,对欧洲或北美一个或几个成员国的武装攻击应被视为对所有成员国的攻击。在非强制性的第4条规定中,成员国同意,当任一成员国的领土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受到威胁时,应进行共同磋商。尽管第5条在9·11后被引用,但现实是,我们生活在符合第4条规定、按意愿行事的世界中。根据意愿选择的联盟将比长期联盟更加普遍和重要。 <br> <br> 但是,不幸中还存在一线希望--昔日的对手可能会变成有限的伙伴。例如,北京(而不是北约)过去和现在都是华盛顿努力促使朝鲜去核化的最重要伙伴。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在其他问题上,中国将要成为美国的盟友。 <br> <br> 各怀异心 其他盟友亦难预知 <br> <br> 上述评估并不限于跨大西洋关系,这也适用于美国与日本、韩国及澳大利亚的关系。 <br> <br> 就美日关系而言,在支持日本在该地区及世界上发挥更强大的作用方面,日本国内缺少政治共识,这将限制美日关系的深度发展。韩国首先考虑的是朝鲜半岛的事态发展。澳大利亚与美国的合作意愿是有选择性的,新任总理最近决定削弱澳大利亚在伊拉克发挥的作用就说明了这一点。 <br> <br> 上述不确定性将增加而非减少实施外交政策的困难。它将推动磋商和建立联盟。要在任何地方、任何可能的时候扩大合作,而不要让分歧妨碍各国实际上一致同意的合作。实现这些会很艰难,但是,如果我们想设法控制全球化所带来的威胁,而非让它们控制我们,推动磋商和建立联盟就是非常必要的。)
美外交学会会长:世界将进入选择性合作时代
2008年01月07日新华网
新华网专稿:美国外交学会会长理查德·哈斯最近在媒体撰文称,世界在21世纪更加动荡不安,未来将无法预知哪些国家是必然的对手,哪些是必然的盟友。各国只能在某些问题上展开选择性合作。美国《国家利益》双月刊1-2月号以《帕默斯顿时刻》为题刊登了哈斯的这篇文章。
这是2007年7月1日,在美[
阅读全文]
争当老大德法斗气
2008年01月08日解放日报
自从德国和法国领导人相继更迭后,双方依然重视两国的沟通与合作。仅萨科奇去年5月就任总统迄今,他本人已同默克尔单独会晤了4次。两人还共同推动欧盟走出“制宪危机”,促成签署《里斯本条约》。然而,在人们对“德法轴心”重现活力寄予期望之时,却不断传出德法关系不睦的消息,日前默克尔甚至公开批评萨科奇撇开[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