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号和其他性能特征,断定此舰就是航母,而不是其他任何一种大型舰只。这种训练战斗任务是模拟战术打击,苏联远程航空兵飞行员早在冷战年代就已开始执行。” <br><br> 这也是2004年以来俄军图-95轰炸机首次如此近距离地逼近美国航母。当年俄军一架图-95轰炸机在日本海上空飞行时曾掠近美国“小鹰”号航母。不过类似事件在冷战年代经常发生,从未引起任何一方的正式抗议。(毕远) 中新网2月14日电)
俄空军称战略轰炸机飞越美军航母是战斗训练任务
2008年02月14日中国新闻网
一架美国海F/A-18战斗机正在一架巨大的俄罗斯图-95战略轰炸机后跟踪飞行。
综合报道,据俄罗斯空军远程战略航空兵消息人士2月13日表示,俄军图-95MS战略轰炸机2月9日在太平洋上空巡逻飞行时成功完成了搜索和发现美军航母的战斗训练任务,2架图-95MS在美军航母上空数百米处飞越时曾有4架美[
阅读全文]
印度空军自称将成世界第一向美国大举购买装备
2008年02月13日环球网
环球时报·环球网消息,据印度教徒报网站报道,印度空军司令法利·H·梅杰上将星期一称,印度空军正在成为世界上最优秀的空中力量。
“我们正在执行一项长期的规划以获得新装备并升级我们现有的装备,”梅杰在西南空军司令部举行的年度指挥官会议上称。这是他任空军司令以来首次[
阅读全文]
1名意大利驻阿富汗士兵遇袭身亡
2008年02月14日国际在线
国际在线报道(记者王宝泉):据意大利媒体13日报道,当天一名驻阿意大利部队的士兵在执行任务时遭遇武装分子的袭击身亡,另外一名意大利军人受伤。
据报道,袭击事件发生在距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60公里的鲁德巴尔地区。该地区为意大利的安全责任区。目前塔利班发言人已经宣布对袭击事件负责。阅读全文]
的可爱。我在自由的时候,吾妻很讨厌它,我每过几天必刮须一次,吾妻笑问:今日为何又刮须?我只能一笑答之,彼此均会意了。漫漫长日,在囚室中特别爱抚须深思:觉我的唇不知何日才有朱唇可吻之福?今日只是摩一摩须,也感到一点快感。今日因须长,才发现下唇的须皆逆生,这或者是多遇逆境的征兆吧。我已发愿,我一日不得自由,必不理发剃须,这是我的自由。” <br><br> 空难之谜 <br><br>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10月10月,国共双方签定《双十协定》,经共产党多次争取,蒋介石被迫同意释放叶挺。 <br><br> 出狱后的叶挺,第一件事并不是通知家人,而是在10小时之后,写下了入党申请书。这是他继1922年在莫斯科加入共产党后的第二份入党申请书。电文发出后第二天,由毛泽东亲自修改的批准电文就发给了叶挺。 <br><br> 1946年4月8日,也就是叶挺出狱后第30天,他携家人由重庆去延安,途中因飞机失事在山西境内遇难。遇难时,叶挺50岁,李秀文39岁,女儿扬眉11岁,儿子阿九才3岁。 <br><br> 当时的叶正大还在澳门,“爸爸、妈妈、弟弟、妹妹,4个人一下子全没了,给我的刺激太大。作为家中的长子,我要怎样继承父亲的遗志?”叶正大说,这正是他走上航天道路的重要原因。“当时延安最高级的工厂就是火柴厂,更谈不上制造飞机了,往返于重庆与延安之间的飞机都是美国空军飞机。我4个至亲都因此而丧命,所以我义无反顾要学习飞机制造。” <br><br> 1948年,叶正大作为新中国首批留苏学生,踏上了赴莫斯科的征途。同去的还有前国务院总理李鹏、副总理邹家华等20余名烈士的遗孤。1955年,叶正大以优异成绩从莫斯科航空学院学成归国,之后牵头与黄志千、徐舜寿等人组成了中国第一个飞机设计室。叶正大曾参加我国第一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的高空高速歼击机设计工作,其后一直负责领导中国的航空事业。 <br><br> 叶正大回国后去探望周恩来夫妇时,才得知了一个惊人内幕。“关于我爸飞机失事,过去是说浓雾撞山,后来总理告诉我,肯定是有人做了手脚。机上的乘客全是我党重要负责同志。还有我父亲,国民党关了他5年,他出狱第二天就给党中央写报告要入党,这都触怒了蒋介石。蒋介石是什么人?这个人排除政敌无所不用其极。” <br><br> 叶正大根据专业知识判断,“如果利用特务在飞机仪表上做点手脚很容易。当时延安只下了点小雨,飞机已到达延安上空,地面的人都听到声音了,为什么一转眼就飞向黑茶山?” <br><br> 虽然时过多年,但叶正大每每拿出全家照片,还是会咬牙切齿地恨:“当时在飞机上做手脚的特务三四十岁的话,现在也应该有八九十岁了。但我今天还得再说一句:‘我痛恨你们,国民党特务!’”(刘 畅))
不辞艰难哪辞死叶挺之子解密叶挺空难之谜
2008年02月13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叶挺将军[资料图片]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吧,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躯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将我连这活棺材一齐烧掉,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皖南事变”后,时[
阅读全文]
。 <br><br> 读着这些信,左太北泪如泉涌,放声痛哭。将军对女儿的爱穿越历史烟尘扑面而来,42岁的左太北第一次感受到了父爱。 <br><br> “太北身体好吗?没有病吗?长大些了没有?更活泼了没有?方便时请一一告我。” <br><br> “记得太北小家伙是很怕冷的,在砖壁那几天下雨起风天气较冷时,小家伙不就手也冰冷,鼻子不通,奶也不能吃吗?……当心些,不要冷着这个小宝贝,我俩的小宝贝。” <br><br> “差不了几天太北就一岁了。这个小宝贝小天使我真是喜欢她。现在长得更大更强壮更活泼更漂亮,又能喊爸爸妈妈,又乖巧不顽皮,真是给我极多的想念与高兴。可惜天各一方不能看到她抱抱她。” <br><br> “不要忘记教育小太北学会喊爸爸,慢慢地给她懂得,她的爸爸在遥远的华北与日寇战斗着。” <br><br> …… <br><br> 将军的信,充满了对妻儿的想念和深爱。从这一封封信中,左太北触摸到了一个胸怀大爱、感情丰富的父亲。 <br><br> “父亲特别了不起的一点是,他没有任何个人利益,为了国家和民族,他献出了自己的一切。从离家到牺牲,他17年没有回过家。在给我奶奶的信中,父亲说:日寇不仅要亡我之国,并要灭我之种,亡国灭种惨祸,已临到每一个中国人民的头上……我军将士都有一个决心,为了民族国家的利益,过去没有一个铜板,现在仍然是没有一个铜板,过去吃过草,准备还吃草。” <br><br> “在日本人叫嚣要轰炸延安的情况下,父亲在给母亲的信中两次谈到了若局势有变,怎么安置太北的问题。他在信中说,我虽如此爱太北,但如时局有变,你可大胆处理太北的问题,不必顾及我……父亲对所有事都是深思熟虑的,可以想见,他在指挥作战的间隙一直在考虑我的问题。这就是,必要的时候,准备把他的孩子也献出去。”左太北流泪了。 <br><br> 这封信写于1942年5月22日,三天后,左权将军壮烈牺牲。 <br><br> 2002年,在母亲去世10年后,左太北主编出版了《左权将军家书》,以此作为对父母亲最好的纪念。 <br><br> 也就是从这些书信中,左太北才开始了解父亲。2000年退休后,她踏上了寻找父亲足迹的旅程。 <br><br> 几年来,她多次来到太行山,走遍了当年左权将军战斗和生活过的所有地方。在父亲的牺牲地——麻田镇十字岭,她一遍遍走着,仿佛感受到了那场战斗的惨烈;在父亲一手建设起来的八路军兵工厂所在地——黄崖洞,她爬上了最高峰,当年八路军刷写的标语和激战后的弹壳依然还在;在她和父母唯一的家——砖壁村奶奶庙,听说左权将军的女儿回来了,全村百姓蜂拥而至,老人们抱着她不肯撒手,老泪纵横…… <br><br> “真正了解父亲就是在我退休后。” 尽管对父亲的了解有些晚,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份爱已经融进她的生命里。 <br><br> 不应该只记住一个左权 <br><br> 左太北1965年毕业于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后在国家经委、国家计委、航空航天部等单位从事国防工业建设工作,2000年退休。 <br><br> “所有在抗战中牺牲的人都是英雄,都应该被铭记。”左太北目前的最大愿望,就是在十字岭为所有牺牲的烈士树起一座纪念碑,刻上他们的名字。 <br><br> “十字岭战役,我方损失惨重,日本人当作一个重大战绩至今仍在宣传,我们当时没有公布实情。一共有多少将士,被包围了多少人,牺牲了多少人,是哪些单位的?至今说法不一。其实在这次突围中,牺牲得比我父亲惨烈的还有很多同志。”左太北动容地说出一个个故事:八路军总司令部秘书长兼北方局秘书长张友清,在这次突围中被俘,一个月后被杀害在太原监狱;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兼北方局机关报“新华日报”(华北版)总编辑何云和40多个记者血染十字岭;3名女记者藏身于一个山洞,其中一名女记者的丈夫藏在对面的山洞里,他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妻子和同事奋勇还击后砸断手枪跳崖殉国;还有两名朝鲜义勇军也在这次突围中牺牲……“他们都是英雄。不应该提到十字岭战役,似乎只有一个左权。” <br><br> 在左太北的心中,十字岭和八路军总部永远是神圣和庄严的。 <br><br> 2006年4月,左权县计划占用62户村民的麦田修建八路军广场、成立八路军兵器博物馆。左太北得知后,立即写信给当地政府表示反对。她说:“抗日战争年代八路军没有大型兵器,有的只是小米加步枪,最大的武器是黄崖洞兵工厂自己生产的五零炮。大型兵器只有日寇有。当年八路军和麻田的人民一起把太行山这块少有的河滩平地变成了水稻飘香的小江南,现在要把一部分水稻田变成广场,种草坪铺绿地,我想这不是先辈们的意思!” <br><br> “让商业开发远离神圣的八路军总部”,是左太北发出的呼吁。 <br><br> 在这之后的几年里,打着在当地开发“红色旅游”的旗号,搞些与八路军毫不沾边的商业开发的事儿屡有发生,在左太北夫妇的奔走呼吁下,一些项目不了了之。她这个“不平则鸣”的性子也由此得罪了一些人,当地一位县委宣传部长甚至说出这样的话:“我们不能因为领袖而永远贫困。”左太北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悲哀:“许多东西都会被遗忘的,但忘得也太快了些吧……” <br><br> 如今,退休后的左太北和丈夫沙志强过着和普通人一样的生活。沙志强早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也是老革命的后代,1972年和左太北结婚。退休后,除了集邮这个唯一的爱好外,就是和夫人一道致力于左权将军的文献资料整理工作。 <br><br> 他们的女儿左湘、儿子沙峰均已成家立业。虽是将军后代,但他们从不向外人炫耀自己的家世,遵照父母教导,低调做人,努力工作。在他们看来,这也许是对先辈们最好的告慰。(范云平))
历史不应被淡忘左权之女首度揭秘十字岭战役真相
2008年02月13日人民网•环球人物
左权将军
“历史本不应该被曲解和淡忘。”
1月3日记者去采访左太北时,她正为一不留神被网络“炒”了一把而哭笑不得,她“怒斥”电影《色·戒》的消息正被网民热议。直率的她显然已被当下某些影视作品中误读历史的做法所激怒。左权将军的唯一骨肉左太北,有着[
阅读全文]
日本悄悄走向“军事正常国家”
2008年02月13日世界知识
无论是提高防务部门地位的体制建设,还是主动先制的战略思想,无论是日益高技术化的武器装备,还是频频举行的军事演习,均表明日本正试图通过在地区和全球发挥军事力量的作用,提高其国际地位,从而向“正常国家”、政治大国目标迈进。
2007年是日本政坛激烈交锋的一年,也是日本军事发展关[
阅读全文]
于美华:中朝关系在世界形势变革中与时俱进
2008年02月13日世界知识
中国和朝鲜于1949年10月6日建交,迄今已有近60年的友好交往史。冷战后,特别是进入21世纪之后,中朝关系在世界形势的大调整和大变革中也有了与时俱进的发展。
2008年1月30日,朝鲜劳动党总书记、国防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日在平壤会见了到访的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部长王家瑞。
金正[
阅读全文]
中国与原苏联国家建交始末
2008年02月13日世界知识
在变幻莫测的新形势下,根据中央决策及外交部领导的指示,我们注意冷静观察,未雨绸缪,并做好各种应急预案。一旦苏联政府公开承认某共和国独立或正式宣告自身解体,立即按“承认、建交、设馆”的一揽子三步曲,一举解决与原苏联各国的关系问题。
1991年12月25日,当戈尔巴乔夫在电视上宣布停止履[
阅读全文]
巴基斯坦成功试射1枚短程弹道导弹
2008年02月13日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巴基斯坦军方2月13日透露,巴基斯坦当天成功试射了一枚能携带核弹头的短程弹道导弹。在过去一个月,巴基斯坦曾先后试射远程和中程弹道导弹。
据英国媒体报道,巴基斯坦看守政府总理苏姆罗当日观看了“哈特夫-3”型弹道导弹的试射。据了解,“哈特夫-3”射程为3[
阅读全文]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宣布停止向美孚销售原油
2008年02月13日新华网
新华网加拉加斯2月12日电委内瑞拉国营的委内瑞拉石油公司12日宣布,已停止向美国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销售原油,并中止了与后者的商业关系。
委内瑞拉石油公司当天发表声明说,为了反击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法律和经济骚扰”,该公司已停止向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销售原油。声明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