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感人一幕:受灾群众从废墟中找出食物送给子弟兵
2008年05月18日新华网
新华网四川汶川5月18日电(记者刘永华、白瑞雪)20多名汶川村民18日上午把他们从废墟中找出的食物送到前线指挥部,慰问奋战在汶川救灾一线的解放军和武警官兵。
这些村民来自距汶川县城20公里、海拔3000多米的禹碑岭村。背着各家各户凑起来的几筐腊肉、小白菜、[
阅读全文]
抗震救援的又一个奇迹!被埋179个小时的马元江奇迹生还
2008年05月20日新华网
新华网成都5月20日电(记者戴劲松)20日凌晨,救援队在映秀湾发电总厂办公楼废墟中将该厂职工马元江成功救出。此时距5月12日14时28分大地震发生,已近179个小时。
马元江的获救,再次创造了生命的奇迹。更奇迹的是他出来后就能够说话,稍稍休息就开始少量进食。在现场指挥的映秀湾发[
阅读全文]

勇敢穿行于在高山峡谷中的陆航救灾直升机
2008年05月20日解放军报
成都空军某部克服种种气候变化、地行复杂等困难,多次进行三机起降,提高了空运时效,被灾区人民称为“希望的神鹰”。刘海山摄影
5月18日,济南军区某陆航团出动直升机40多架次,不间断飞行,向灾区14点位运送救灾物资。张雷摄
汶川特大地震后,成都军区某陆航团创造了多项第一:第一[
阅读全文]
香港媒体:哀我受难同胞 信我不屈中华
2008年05月19日中国评论新闻网
中评社香港5月19日电/国务院决定由今日起全国哀悼三天,下半旗表达对四川大地震遇难者的深切哀悼。香港媒体对此纷纷加以报道,并发表时评、社评认为,此举昭示中国政府和人民对生命的尊重,以及战胜灾难、重建家园的决心与勇气。
新华社报道,今天刊发的《文汇报》《大公报》[
阅读全文]
藏民拉着官兵的手:感谢共产党,解放军万岁!
2008年05月19日中国评论新闻网
中评社香港5月19日电/今天上午10时,当德德卓旦醒来,紧紧握住济南军区某摩步旅长杨文耀的手,“亲人解放军救了俺藏民的命,共产党、解放军扎西德勒”。说着说着,泪水湿润了眼眶。
新华网消息:平武县泗耳藏族乡,在海泼4000多米高的山上,是这次灾区路程最高,路况最差[
阅读全文]
16时,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空军少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新闻事务局局长胡昌明大校,总政治部群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郭增奎大校,总后勤部司令部战勤计划局局长谢维宽大校,总装备部综合计划部战勤保障局局长马改河大校和武警部队司令部作战勤务部部长张金良大校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记者招待会,介绍人民解放军和武警部队抗震救灾情况,并答记者问。<br><br> 国防部新闻事务局局长兼国防部新闻发言人胡昌明大校:女士们、先生们: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举国悲痛、举世震惊。胡锦涛主席两次主持召开政治局常务会议研究部署抗震救灾工作,温家宝总理震后4个多小时即抵达四川指挥救灾工作。在全国抗震救灾的危急时刻,胡主席又亲自前往抗灾救灾第一线,指导部署抗灾工作,看望慰问灾区群众和救援部队,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军民。<br><br> 灾情发生后,正在驻昆明部队调研的军委郭伯雄副主席,立即赶赴灾区,现场指挥部队救灾工作。军委徐才厚副主席每天都和四总部的领导同志一起研究统筹全军抗震救灾工作,调兵遣将。<br><br> 全军官兵坚决响应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号令,坚决贯彻国务院抗震救灾指挥部的决策部署,在军队抗震救灾指挥部的组织指挥下,把灾情当命令,视时间为生命,从祖国四面八方驰援抗震救灾第一线,哪里最需要就出现在哪里,哪里最危险就冲向哪里,哪里最艰苦就战斗在哪里,忠诚实践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br><br><img src=http://himg1.huanqiu.com/attachment/080519/3d7af2b9a5.jpg><br>5月18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军队抗震救灾兵力部署情况。新华社记者刘杰摄<br> 截至5月18日12时,据不完全统计,军队和武警部队共出动113080人,主要来自成都、济南、兰州、北京、广州军区,海军、空军、第二炮兵和武警部队等大单位,涉及海军陆战队、空降兵、工程、通信、侦察、医疗防疫等20余个兵种;出动各型飞机1069架次,开出军列92列,动用大型运输车、吊车、冲锋舟、便携式通信设备、发电机等各型装备11万台(件),派出115支医疗队、防疫队、心理应急干预队,发放被装、食品、战救药材、帐篷等近331.9万套(件),调运各类物资 7.8 万多吨。<br><br> 全军官兵已捐款1.6亿多元人民币,目前捐款仍在进行中。从废墟中挖掘被埋人员21566名,救治受伤人员34051名,转移安置受灾群众和游客205371名,空投机降物资307吨,抢修道路557公里。官兵们与灾区人民群众风雨同舟,以实际行动送去了党和政府的温暖。<br><br> 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各级贯彻指示坚决,投入部队多,反应速度快,官兵士气高昂,组织比较严密,各项保障有力,充分展现了军队和武警部队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能力:<br><br> 广大官兵特别听党指挥。面对这场特大的地震灾害,党中央发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胜利的号召。全军各部队坚决贯彻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一系列重要指示,把抗震救灾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快速启动应急机制,抽调强大力量,不讲价钱,不提条件,义无反顾地投入抗震救灾。在震后短短14分钟内,我军第一支救援队就踏上了征程。<br><br><img src=http://himg1.huanqiu.com/attachment/080519/67b4d5cf77.jpg><br>这是中国军队首度对外公开实时兵力部署情况<br> 广大官兵特别爱人民。我们把抢救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作为行动的最高准则,只要有一线希望,就要做出百倍努力。为营救被废墟掩埋的群众,许多官兵的双手磨得鲜血淋漓也不停手;某部官兵连续奋战40个小时,几经变换营救方案,不抛弃、不放弃,终将一名11岁小女孩救出。类似的事情在灾区随处可见,每天都在发生,官兵们用生命托起了希望、用无畏书写着忠诚。<br><br> 广大官兵特别能战斗。面对灾区余震频发、山体滑坡不断、泥石流和山洪随时可能暴发、气象极其复杂、道路完全中断的严峻形势,救援官兵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英勇顽强,连续作战。比如,武警某师先头200人冒雨强行军21小时跋涉90多公里山路率先开进汶川县城;空军突击队员在没有准确气象资料、没有地面引导的情况下成功空降至重灾区;某红军师转战千里,抵达后又奔袭65公里,连续开展30多个小时救援。<br><br> 广大官兵特别重效率。为了坚决打赢抗震救灾这场硬仗,官兵们与时间赛跑,与死神夺路。救援过程中,建立了多级联合指挥体制,明确划分了救援责任区域,成功组织军地、军兵种间的救灾协同;发挥专业救援队伍作用,动用卫星、生命探测仪、透墙雷达以及大型工程机械等先进装备,大大提高了救援效率。<br><br> 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胡主席的坚强领导下,有全国人民的鼎力支持,有改革开放三十年积累的雄厚物质基础,有港澳台同胞和海外侨胞的亲情相助,有世界多国人民的大力援助,抗震救灾斗争一定会取得最终胜利。我们决心,继续发扬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不负重托、不辱使命,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任务。<br><br><img src=http://himg1.huanqiu.com/attachment/080519/67b4d5cf77.jpg><br>这是中国军队首度对外公开实时兵力部署情况<br><br> 在军队的抗震救灾行动中,建立了四级指挥体制:第一级为军队抗震救灾指挥组;第二级为成都军区的联合抗震救灾指挥部;第三级为各责任区的指挥部;第四级为作战救灾部队。<br><br> 据知,目前,部队部署在整个救灾地区,划分了五个责任区。第一责任区——汶川、理县、茂县、映秀、都江堰片区,现在投入了济南军区某机步师、某装甲师和成都军区某集团军所属部队等23950人,第二责任区——崇州、彭州片区,投入了济南军区集团军所属部队等11792人,第三责任区——什邡、德阳片区,投入了空降兵某军、海军陆战队某旅及成都军区所属单位等14290人,第四责任区——北川、绵竹、安县片区,投入了成都军区2个集团军所属部队、二炮部队等8838人,第五责任区投入了2个摩步师、1个炮兵旅等25062人。截至5月18日,军队方面参与救援的部队参与人数总计90144人。<br><br> 另外到现场参加救灾的人员还有武装警察部队、公安消防部队、公安特警和医护人员等。仅武警方面参与救援的部队截至5月18日上午7时,参与人数总计25770人。<br><br><img src=http://himg1.huanqiu.com/attachment/080519/eb492d929d.jpg><br>5月18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在新闻发布会后回答记者提问。 新华社记者 刘杰 摄)
中国首度公布救灾部队兵力部署现状及地图
2008年05月19日新华网
5月18日,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军队抗震救灾兵力部署情况人民网军事频道
2008年5月18日(星期日)16时,总参作战部副部长马健空军少将,国防部新闻发言人、新闻事务局局长胡昌明大校,总政治部群众工作办公室副主任郭增奎大校,总后勤部司令部战勤计划局局长谢维宽大校,[
阅读全文]
休假军官赴震区抗灾率志愿者救出4名幸存者
2008年05月19日中国军网
中国军网沈阳5月19日电周琳、姜道文报道:5月19日早8点,正在参加四川都江堰抗震救灾的沈阳军区某通信总站指导员温志军第二次给营里和总站领导打来电话,汇报自己和家中的情况,同时,他还请组织放心,他已带领志愿者全心投入抗震救助中,为受灾人民贡献出一名军人应有的力量。目前,在他[
阅读全文]
济南军区官兵在汶川百里大峡峪,采取陆空结合方式,营救上万名受困民众。<br><br> 昨天下午,济南军区抗震救灾前线指挥部接到汶川县银杏乡沙坪关村罗圈湾组范文秀前来报告。在汶川县的三江乡、耿达乡、银杏乡、草坡乡、桃关的一个村,围困着上万名群众及很多伤员,他们几个乡分布在一个上百公里的大峡峪中,地震使他们唯一的一条通往外边的公路变成了悬崖峭壁,人员死伤严重,有上万名群众和伤员急需救援。 <br><br> 接到通知后,济南军区迅即抽铁军部队的300名官兵组成的突击队,火速向百里大峡峪开进。今天上午他们又抽调铁军部队的500名官兵和友邻部队的300名官兵,采取陆地南北对进和大批直升机分别在四个机降点 (三江乡、耿达乡、银杏乡、草坡乡)同时机降的办法,运送急救药品物资、运送伤员,在百里峡峪展开陆空生死大营救。 <br><br> 目前,营救行动正在进行。(完) )
济南军区部队百里大峡峪营救上万名受困民众
2008年05月19日中国新闻网
5月12日地震发生后,中国人民解放军官兵迅速赶往四川各个灾区全力进行救助,被灾区人民亲切的称为“亲人解放军”。中新社发黄家明摄
中新网汶川5月19日电 (孟斌 张士柱)济南军区官兵在汶川百里大峡峪,采取陆空结合方式,营救上万名受困民众。
昨天下午,济南军区抗震救灾[
阅读全文]

国外称大地震折射中国远距兵力投送能力大增
2008年05月19日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空降兵登机准备奔赴灾区
汶川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和武警立即出动进行抢险救灾,创下解放军军史和中国航空史上单日出动飞机最多、飞行架次最多、投送兵力最多的航空输送行动纪录。在境外军事观察家和美军指挥官的眼里,这次解放军的表现,其实是一次对处置突发事件战斗力的[
阅读全文]
境外媒体:灾难造就英雄中国军队奋勇救灾赢得尊敬
2008年05月19日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中国人民解放军和武警10万官兵在这次抗震救灾中,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英勇无畏,抢救了许多灾民的生命,赢得了中国人民和国际舆论的尊敬。德国《商报》5月16日发表文章,题目是“人民解放军的时刻”,文章摘要如下。
“汶川,我们来了!”
在英雄的营救行动成功之后,[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