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联公投”于法不容
2007年09月17日人民日报
最近,陈水扁当局基于一党一己之私,完全不顾各界强烈警告,正加紧推动所谓“入联公投”,气焰相当嚣张,大有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之势。然而,以“法律人”自居的陈水扁及民进党内的诸多热衷推动“入联公投”者应知,他们的行为是于法不容。他们继续玩火的结果只能是落得个自焚的下场。
一、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神[
阅读全文]
法外长9月16日表示世界应对美国攻打伊朗作好准备
2007年09月17日中国日报网站
中国日报网环球在线消息:法国外交部长库什内9月16日表示,国际社会应该准备接受一场因伊朗核危机而造成的战争,但寻求对话解决方案仍应该是目前首选。
库什内接受法国媒体采访时说:“我们必须做最坏的打算,那就是战争。但我们必须与伊朗谈判到底。”他强调说,如果伊[
阅读全文]

美国下一个战争对手是伊朗还是中国
宋晓军2007年09月16日
美国《华盛顿邮报》16日以“下一场战争”为题,刊登了前北约盟军总司令克拉克的一篇文章。虽然这篇文章是以总结伊拉克战争教训为主的,但也谈到了切尼办公室未必没有在策划下一场战争。其中有一段话是这样的:
也许伊朗并不是美国下一场战争的唯一对手,也可能是一个正在崛起的超级大国(至[
阅读全文]
中国达尔富尔维和部队下月开始部署
2007年09月16日BBC中文网
中国国防部表示,解放军首批派遣苏丹达尔富尔参与联合国维和任务的士兵,将在10月初开始部署。
国防部维和事务办公室副主任戴绍国表示,这次派遣到达尔富尔的多功能工兵分队在6月底由济南军区负责组建,合共315人。
中国在今年4月接受了联合国邀请,组建这个工兵分队。他们将负责修建机场、道路[
阅读全文]
佩斯承认攻打伊拉克之前犯了几个关键错误
2007年09月16日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美国海军陆战队上将、即将离任的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彼得·佩斯15日表示,在2003年美军攻打伊拉克之前的时间里,他犯了几个关键的错误。
美国之音报道,这位美军最高指挥官承认,他以为伊拉克人民和军队在萨达姆·侯塞因的严酷统治下获得解放后会欢迎美军的到来。佩斯将军[
阅读全文]
中国四大举措击落美军隐形战机
作者:佚名
事关统一:4措施打破美隐形战机神话--发展“地-天一体化反隐形雷达网”、反预警机战力、高中低空全高度的高速高机动战机或隐形战机、及相应战术,是克制美国F22等型号隐形战机的措施
第一、美国F22型战机的六大命门
美国第四代战机F22已经批量生产和服役。08年度预计可以形成100架左右的规模。如果发[
阅读全文]
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克罗克(前右)参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听证会。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联合召开听证会,听取彼得雷乌斯和克罗克有关伊拉克安全和政治进展方面的评估报告。彼得雷乌斯在参加会议时建议逐步和部分地减少美军驻伊拉克兵力。 新华社/法新 <br><br> 9月10日,驻伊美军总司令彼得雷乌斯向国会提交了外界期待已久的《伊拉克军事战略评估报告》。在报告中,他首次提出将逐步从伊拉克撤军。彼得雷乌斯是美国军队中难见的能文能武的全才,然而,面对复杂棘手的伊拉克局势,这位昔日西点军校的高才生,似乎有点玩不转了。 <br><br> 撤军计划得到布什认同 <br><br> 彼得雷乌斯和美驻伊拉克大使克拉克10日走进美国国会,他们提交的《伊拉克军事战略评估报告》被认为是决定未来17万驻伊美军命运的关键性文件。 <br><br> 彼得雷乌斯强调,增兵计划的军事目标大体已经实现,因此才建议“逐步和部分地减少美军驻伊兵力”。到明年7月中旬,驻伊美军将减少到13万人,这意味着年初新增的兵力将全部撤回美国。 <br><br> 尽管一再强调增兵产生了效果,但彼得雷乌斯同时不得不承认,“伊拉克政治局势令人失望。”增兵后,伊拉克安全局势好转,更多是美军强力压制的结果。目前,马利基领导的伊政府几乎瘫痪,半数部长宣布辞职,伊军队和警察部队训练情况止步不前。在这样的情况下,美军部分撤离,极有可能使伊暴力恐怖活动再次高涨,而彼得雷乌斯在报告中并未对此提出对策。 <br><br> 彼得雷乌斯的撤军计划显然得到了布什的支持。在这份报告提交前几天,布什突访伊拉克。其间,他对媒体表示,逊尼派集中的安巴尔省的安全状况正在好转,如果伊全国安全局势都能如此,就算驻伊美军数量减少,伊拉克仍可维持同样的治安水平。 <br><br> 人们还记得,今年初,在几乎所有驻伊的一线将领都对继续驻军表示悲观的时候,彼得雷乌斯为布什挺身而出,四处呼吁增兵。 <br><br> 娶了西点校长的千金 <br><br> 布什看中彼得雷乌斯的,不仅是他的信心,还有他的才华和能力。彼得雷乌斯现年54岁,出身寒门,家住在离西点军校只有几英里的地方。或许,彼得雷乌斯天生就是个军人,成绩平平的他如愿考入西点军校后,突然爆发出惊人的才华。他以全班第一的优异成绩毕业,成为美国陆军少尉,并娶到校长的女儿为妻。进入军队后,彼得雷乌斯迅速蹿升,2003年伊战爆发时,他已是美国最负盛名的王牌部队101空降师的师长了。由于战功卓著,他很快被提拔为三星将军,负责伊拉克政府军的培训。今年初,彼得雷乌斯又成为四星上将,并任驻伊美军最高指挥官。 <br><br> 彼得雷乌斯在美军中还有个外号,“钢丝卷”。他体格强壮,尽管已经年过半百,但仍然可以一分钟做75个俯卧撑。 <br><br> 游击战专家陷入困境 <br><br> 彼得雷乌斯是有名的“儒将”。他在普林斯顿大学取得了国际关系的博士学位,而他博士论文的主题正是越南战争对美国的教训。作为越战专家,彼得雷乌斯对今天的伊拉克有更深的了解。他潜心研究游击战,主持编写了《美军反暴乱手册》,此书成就了驻伊美军的基本作战原则。彼得雷乌斯强调攻心战,101空降师的每座营房都贴着这样的话:“为赢得伊拉克人的心,你今天都做了什么?” <br><br> 彼得雷乌斯在接掌驻伊美军司令后尽了最大努力。为了完成稳定伊局势的任务,他几乎动用了所有可动用手段。美国记者甚至发现,驻伊美军送钱买通当地部落长老,要求他们帮助美军赶走暴力分子。 <br><br> 如今彼得雷乌斯上任已经9个月,向伊拉克增兵的政策却总体上没有取得显著进展。彼得雷乌斯在报告中承认伊拉克的政治和解过程并不顺利,他要求国会给予更多的时间来完成伊政治和解的目标。而政治和解没有实现的情况下,撤军无疑对伊拉克局势是釜底抽薪。看来被称为美军最有才华将领的彼得雷乌斯也陷入了困境。(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周鑫宇))
美驻伊司令爱玩攻心战游击战专家伊拉克陷困境
2007年09月15日 国际在线-世界新闻报
9月10日,驻伊拉克美军最高指挥官彼得雷乌斯(前左)和美国驻伊拉克大使克罗克(前右)参加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国会山举行的听证会。当天,美国国会众议院外交关系委员会和军事委员会联合召开听证会,听取彼得雷乌斯和克罗克有关伊拉克安全和政治进展方面的评估报告。彼得雷[
阅读全文]
)
无休止的暴力使驻伊美军患上“沉默的流行病”
2007年09月16日北京日报
记忆缺失、精神紧张、人格障碍……脑外伤后综合症
无休止的暴力和抵抗活动使驻伊美军士兵身心疲惫。据统计,自2003年伊拉克战争爆发以来,美军在伊死亡人数已超过3770人。
忘记熟人的名字、找不到钥匙或眼镜、错过定好的约会……这些是正常人偶尔会出现的情况。但对于许多从伊拉克战[
阅读全文]
美国核政策可能引发全球性核屠杀
2007年09月16日东方早报
原题:核大国的策略面临抉择
作者:美国前总统吉米·卡特(JimmyCarter)
摒弃许多在过去50年里通过谈判达成的核武器协议的做法,使美国向朝鲜、伊朗和其他拥有发展核武器的技术知识的国家发出了含混不清的信号。目前与印度的协议提案也陷入了这一窠臼并会进一步危害由核不扩散体系提出的全球和平协[
阅读全文]
 <br><br> 没有约定的“多国海军演习” <br><br> 大洋是浩瀚的,而每个大洋连接内海的通道却仅有几个,这就是人们常指的——海峡。这次编队选择的是我国出入太平洋的两个主要海峡,即台湾海峡和宫古海峡,并分驱逐舰和护卫舰两个战斗群同日穿越,在分群训练的过程中定时、定点会合。 <br><br> 这里是国际水域,也是我国的海上门户,历史上异国海军列强曾多次在这里示威争霸,也多次以这里为突破口,用巨舰利炮敲开了中国的大门。 <br><br> 今天我们来了,是肩负着保卫祖国海上门户的使命而来,是踏着中国海军“从近海防御到远海防卫”战略转变的坚实步伐而来。 <br><br> 尽管我们采取了“隐蔽起航”等系列措施,尽管我们预设的“对抗”目标都是我们自己,而进入大洋后一切都改变了。当今,一些拥有军事卫星和远程电子侦察机的国家,对地球的监视能力几近达到了无所不及的地步。当我们到达时,多个国家多种舰机也相继赶来了。因此,在许多领域传统意义上的兵力行动“保密”,已经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br><br> 其实他们到来的目的,我们没有必要做更多的猜想,因为大洋是国际水域,到这里来是世界海军乃至所有人平等的权利。如果单从训练效果而言,多国际、多批次、多舰机的不期而至,为我们创造了一个真实而又复杂的海上航行和空中电磁环境,这种特殊的训练环境,是任何一个国家的海军在自己的家中都无法模拟完成的。因为在这里每个参与者都随时可能被对方作为侦察和模拟攻击的目标。谁是朋友,谁是敌人,决不像冷兵器时代那样容易判断。很显然,在这种情况下,谁的设备先进,谁掌握现代装备和技术的水平高,谁就会获得更多的信息和主动权。这样一来,一次常规远航训练,在这里已演变成了无主导、无协调和无指定内容的“多国海军演习”,也可以说是多国间装备、技术、部队素质等多方面的无声较量和相互检验。这是我们在没有到来之前难以准确预料的,又是无法回避的事实。 <br><br> 在编队长达数日的训练中,多种异国舰机或盘旋或尾随在编队的视觉或电子扫描的距离内,其中我们每个舰机的每一份电子信息和每一个战术动作都有被多方捕获的可能,实际上现代战场的侦察和反侦察的确是没有绝对界限的。 <br><br> 从我们舰艇编队的装备现状来看,总体与进入训练海域的异国军舰及飞机的性能相比,没有太大的悬殊差距,编队的官兵信心是充足的,多种复杂情况的处理是有度且坦然的,所有编队内部的训练和活动都按计划有序地进行着。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9/16/xinsrc_29209041616510312941832.jpg><br>舰机协同突破潜艇封锁区。(解放军画报图片) <br><br> 陌生海域的“战斗” <br><br> 这里是一个陌生的海域,海图上的所有测量数据均来自于百年前的某西方国家,许多舰艇战术运动中所需应用的数据只能靠现有设备临场校核。是否能够定时定点完成对假定目标的有效打击,对参训部队所有岗位都是一个严峻的考验。“靶标区”被模拟成具有较强火力和有电子战能力的强敌,在编队实施发射电子干扰火箭弹,对“敌”反舰导弹进行防御和利用防空导弹、火炮模拟抗击的战术运动过程中,编队已迅速进入了攻击作战海域。在经过紧张有序的系列测报后,前出的护卫舰战斗群指挥员下达了出击命令,隆隆炮声和愤怒的烈焰震撼着辽阔的海空,观测人员不断从高频扬声器中传出“命中”、“命中”的声音。护卫舰完成实际射击撤离阵位的同时,驱逐舰群战斗警报响起,舰艇加速进入战斗航向,10分钟后又一次实弹打击开始了,密集的炮火直打得“靶标区”浓烟滚滚。此时,光学观察器材已难以精确判断炮弹的具体落点,记者的长焦镜头也只能拍到一股股腾起的烟柱,但记录一线战场的快感丝毫没有减弱,我不停地按动着快门。 <br> <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9/16/xinsrc_29209041616514683250033.jpg><br>驱逐舰对“靶标区”实施猛烈攻击。(解放军画报图片)<br><br> 突破潜艇封锁线 <br><br> 此次编队远航,不但进行了编队内部舰机间的协同训练,而且利用航程整个过程,以编队为主体带动了多个部队舰艇、潜艇、飞机和岸防部队及保障兵力的训练。岸基指挥所在编队训练的航路上,设置了数个潜艇伏击阵地,与编队展开突击对抗。编队有效利用新型舰艇和舰载反潜机现有装备的优势,不失时机地与潜艇进行实地对抗,多次搜索发现了隐蔽和航行攻击准备中的潜艇,并及时进行了有效打击。编队在积累了更多的舰机协同对潜艇作战经验的同时,潜艇部队也进一步掌握了对新型高速度、低噪音舰艇搜索攻击的规律。 <br><br> 除潜艇与编队的对抗外,飞机编队与舰艇编队的对抗和协同突击也进行得紧张而有序,在电子战、信息战和协同作战方面均有新的突破,“远程奔袭”和“超视距攻击”等多个课题得到体验性运用,发现和纠正了训练中存在的诸多与实战有明显差距的问题,为改进装备和训练模式起到了促进作用。(王松岐)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9/16/xinsrc_20209041617063902428035.jpg><br>这是“广州”号导弹驱逐舰(舷号168)(资料照片)。 新华社记者 查春明 摄)
中国北海舰队公海演练多国舰机跟踪
2007年09月16日解放军画报
舰载机编队向可疑海区推进。中国军网/汪汉宗摄
夏日的太平洋,云蒸霞蔚,风光无限,天际间太阳初升的海面上,一支神秘的舰艇编队劈波斩浪,划出了一道闪亮的航迹……
这种由护卫舰、驱逐舰、远洋补给舰携舰载机等多种兵力构成的战斗群,作战和演习时多称为“联合舰队”或“联合编队”,通常[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