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称成功试飞两架新型国产战斗机
2007年09月20日新华网
新华网快讯: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20日报道,伊朗军方当日成功试飞了两架名为“雷电”的新型国产战斗机。
[
阅读全文]
招募。1941年,苏联方面批准莫里斯与洛娜结婚,不久莫里斯吸收洛娜为格鲁乌服务,并赋予她一个新的代号“莱斯利”,后来这个代号频繁出现在各种间谍行动和密码电文中。 <br><br> 曾做过格鲁乌联络员的索科洛夫上校回忆说,莫里斯夫妇之间拥有一种非常完美的包容性。从表面上看,妻子洛娜活泼精干,实际上所有重大事情的决定都是由沉默寡言的莫里斯做出的,洛娜一直将丈夫视为自己工作上的领导。可惜的是,莫里斯夫妇始终没有生育一个孩子,因为他们深知自己工作的危险性,不知道哪天就会被捕,所以他们不想拖累孩子。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09/18/xinsrc_4920904180757890247213.jpg><br>苏联第一颗原子弹 [资料图片] <br><br> 获取原子弹设计草图 <br><br> 二战爆发后,斯大林一度没有认识到拥有原子弹的重大意义。直到1941年11月,莫斯科才开始行动起来,要求潜伏在各国的苏联谍报人员收集一切关于原子弹研制方面的情报。当时莫里斯已成功打入美国陆军情报部门,他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于1944年安排妻子洛娜前往洛杉矶执行一项特别任务,接头人代号“珀尔修斯”。“珀尔修斯”的真名叫杰奥多尔·艾德文·霍尔,是一位杰出的物理学家。出于对法西斯的痛恨,霍尔在上大学时就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联盟,并主动以美国记者身份作掩护与苏联情报部门接触,表示愿意为苏联提供情报。从1944年开始,霍尔被吸收参加研究原子弹的“曼哈顿工程”。 <br><br> 这次洛娜与霍尔接头就是为了获取有关原子弹的情报。霍尔平常大大咧咧,很难让人相信他是间谍,他甚至弄错了与洛娜接头的日期和暗号,害得专程从纽约远道而来的洛娜心急如焚,洛娜一度怀疑他叛变了,自己已经成为美国联邦调查局特工诱捕的目标。几周之后,洛娜与霍尔总算接上了头,霍尔用其提供的绝密情报证明了自己并没有叛变。 <br><br> 第一次,霍尔交给洛娜的只有两页纸,上面用很小的字体密密麻麻地记满了各种数据,这是美国洛斯阿拉莫斯核实验室进行第一阶段核试验后的数据。两人第二次接头时,霍尔交给洛娜的文件包括了原子弹的设计草图。 <br><br> 情人与情报 <br><br> 洛娜拿到情报后,立即想办法将其传回,但此刻包括霍尔在内的许多参与原子弹研究工作的人都被联邦调查局盯上了。联邦调查局的人还对霍尔进行过讯问,后来由于证据不足将其释放。在莫里斯的努力之下,苏联方面对情报接收工作进行了精心的安排,洛娜与联络员的接头地点选在了洛杉矶火车站的月台上。 <br><br> 当洛娜来到接头地点时,发现自己被人跟踪。洛娜与联络员对好暗号之后,假装一对即将分别的情人,两人不停地亲吻拥抱,这让很具有绅士风度的联邦调查局特工们放松了警惕。就在火车即将出发的一刹那,洛娜将微缩的情报胶卷裹在手帕里,当她掏出手帕为“情人”擦眼泪时,“情人”马上明白了她的意图,将手帕握在手中亲吻了一下后,很自然地将手帕放进口袋。就这样,苏联从莫里斯夫妇那里得到了诸如怎样启动原子弹的链式反应和如何提炼高纯度金属铀等资料,正是这些资料加快了苏联研制原子弹的步伐,并1949年8月试爆了第一颗原子弹。 <br><br> 转战英国被捕 <br><br> 二战结束后,根据格鲁乌的安排,莫里斯夫妇把战场挪到了英国,他们的任务是协助苏联谍报员科农·莫洛德工作,监视美国驻扎在英国的核武器动向。1961年,由于叛徒告密,三人全部被捕。尽管科农将所有罪名都揽在了自己身上,但由于莫里斯夫妇拒绝与英国司法机构合作,他们还是被分别判处25年和20年徒刑。 <br><br> 在苏联政府的努力下,1969年,莫里斯夫妇与英国间谍进行交换,夫妻得以解脱,回到苏联。1993年,洛娜患癌症去世。悲伤的莫里斯在自己的房间里挂满妻子的照片。1995年,莫里斯也随妻子而去。(《环球时报》))
苏联间谍夫妻巧妙合作原子弹机密情报偷出美国
2007年09月18日环球时报
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地点[资料图片]
1949年8月29日,苏联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资料图片]
“苏联英雄”莫里斯·科恩和洛娜·科恩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一对间谍夫妻,正是他们为苏联获取了关于美国原子弹方面的绝密资料。俄罗斯《劳动报》最近披露了有关这对间谍夫妻的秘密。
为秘[
阅读全文]
法新社:美空军建立临时网络战司令部
2007年09月20日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据法新社17日报道,美军官员说,为了应对网络战带来的新任务,美国空军今天建立了临时的网络战司令部。
由于西方国家近日来连续受到黑客攻击,以及5月份爱沙尼亚在和俄罗斯出现争端时受到网络瘫痪攻击,都让网络战受到关注。
空军部长迈克尔·温在路易斯安那州的巴克斯代尔空军基[
阅读全文]
法国因何考虑重返北约
2007年09月20日人民日报
法国能否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是当下法国媒体集中探讨的一个话题。自9月11日法国国防部长埃尔韦·莫兰在一次演讲中表达了法国重返北约军事一体化机构的想法后,此间媒体普遍把这一表态视为法国外交实行重大调整的“最突出的亮相”,无论对于法国还是欧盟,其意义都“非同寻常”。
法国这一表态是伴随着总[
阅读全文]
外媒:“黑水事件”考验美伊关系
2007年09月20日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最近,“黑水事件”闹得沸沸扬扬,伊拉克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受到考验。伊拉克方面关于美国外交车队遭枪击事件的初步报告称,黑水保安公司人员并未像他们所说的那样遭遇伏击,而是向一辆没有看到警察示意停车的汽车开枪,打死了一对夫妇及其婴儿。
报告驳斥黑水说法
据美国《纽约时报》[
阅读全文]
内幕/台湾入联案联大总务委员会激辩一小时
2007年09月20日星岛环球网
【星岛网讯】联合国总务委员会台北时间20日凌晨以“没有共识”为由封杀台湾入会案。在近三个小时的会议中,光是“讨论”台湾议题就用了约一小时,台湾五邦交国发言力挺台湾入联,是最近三年所谓“二对二”辩论模式以来时间最长的一次。
中央社消息,从1993年中华民国政府推动加[
阅读全文]
美参院不考虑人身保护令议案
2007年9月20日VOA中文网
美国参议院决定不考虑有关允许古巴关塔那摩湾的囚犯在联邦法庭对他们的拘留提出上诉的议案。这项议案需要在100票中获得60票才能使参议员加以考虑。但是议案只获得了56票。这项称作“人身保护令”的基本法律原则给予囚犯出庭由法官决定他们的监禁是否合法的权利。
自从2001年11月以来,被定为“敌方战斗人员[
阅读全文]
媒体称教皇本笃十六世拒绝与赖斯会谈
2007年09月20日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20日电梵蒂冈消息人士19日通过意大利媒体透露说,罗马天主教教皇本笃十六世曾在最近拒绝了美国国务院提出的国务卿赖斯来访双方会面讨论伊拉克及中东事务的请求。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教皇是8月回绝了美方所提出会面请求的。梵蒂冈人士称,时值教皇年度假期,而教皇极少会破[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