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私营公司从美政府手中赢得在伊高额保安合同
2007年10月03日 新华网
一家英国私营保安公司刚从美国政府手中赢得一份价值4.85亿美元的伊拉克保安合同。上月,美国保安公司陷入开枪打死伊拉克平民风波。
路透社1日报道,这份合同是在伊拉克合同额最高的一份保安合同,引来各保安公司激烈竞争,最后赢家为英国宙斯盾防务服务公司。这份合同并非毫无争[
阅读全文]
全国消防部队官兵停止休假全部投入二级战备
2007年10月03日中国新闻网
据公安部网站消息,从10月1日起至10月30日,全国消防部队停止探亲休假,全部投入二级战备,公安部消防局派出的13个督察组也于今日奔赴各地开展督导行动。这标志着消防部队“防得住、打得赢、保平安”专项行动“决战70天”进入新的阶段。
据透露,北京消防总队对十七大主会场、代表驻地、[
阅读全文]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0/01/xinsrc_39210040110242962909413.jpg><br>遼沈戰役時任6縱16師隊列科長的黃一新老人向記者講述遼西戰事。 <br><br> 黃一新:我們切斷了廖兵團的退路 <br><br> 2007年4月上旬,記者在蘇州某幹休所採訪了黃一新老人。89歲的黃老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6縱16師隊列科長,參加前指工作,協助師長指揮作戰。談起遼沈戰役,黃老精神矍鑠,眉飛色舞,仿佛又回到了那戰火紛飛的歲月。 <br><br> 攻打錦州時,黃一新所在的6縱正在彰武一帶牽制、截擊廖耀湘的“西進兵團”。1948年10月15日,我軍攻克錦州。10月19日,中央軍委復電批准了東野的作戰計劃——就地聚殲廖兵團于野戰之中。堵住廖兵團東逃瀋陽的任務,就落到了正位於廖兵團側後的6縱身上。東野總部命令6縱強行軍從彰武方向迅速插到新民以西地區,堅決堵死廖耀湘東逃之路;命令原在正面阻擊廖兵團的5縱和10縱實施正面攻擊,緊緊抓住廖兵團;命令剛剛結束攻錦的部隊,星夜兼程趕往作戰地域,務必合圍廖兵團。 <br><br> 東野總部在給6縱的電報中指出:“全局的關鍵,在於能否徹底切斷敵人的退路。”為儘快趕到指定區域,6縱兩個師一天兩夜強行軍125公里。為了加快行軍速度,指戰員把行李和乾糧袋全部扔掉,只攜帶槍支彈藥,實行超強度急行軍,其間不少戰士都累得吐了血。部隊20多小時沒敢休息片刻,甚至沒有時間架電臺與總部聯絡! <br><br> 當趕到新民縣歷家窩棚一帶時,16師與廖兵團遭遇。當時情況極為複雜,就連東野總部也不清楚廖兵團的下一步動向,回瀋陽、出營口、下錦州皆有可能。為準確了解敵情,16師偵察科長馮榮帶隊偵察敵情,不久,他們抓回了一個國民黨少將參議。這位參議供出,廖兵團正向瀋陽方向撤退,16師所遭遇的部隊正是廖兵團的主力。摸清了敵情,16師一邊上報,一邊死守歷家窩棚一線,堅決阻截廖兵團向瀋陽逃跑。經過激烈的戰鬥,16師與兄弟部隊一起徹底切斷了廖兵團撤回瀋陽的退路。16師果敢迅速的行動和勇猛頑強的阻擊,為最後全殲廖兵團鋪平了勝利的道路,戰後受到了東北野戰軍司令部的通令嘉獎。 <br><br><img src=http://news.xinhuanet.com/mil/2007-10/01/xinsrc_3921004011024593977214.jpg><br>原胡家窩棚村民、75歲的杜西林老人向記者講述胡家窩棚戰鬥的故事。<br><br> 劍指遼西 氣勢如虹<br><br> 當年東北野戰軍的官兵中,盛傳著這樣一句話:“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6軍。”如果說白菜心是當時我軍官兵生活中的盛宴,那麼新6軍這張國民黨部隊的“王牌 ”則是東野各部要“吃”的大餐。全副美式裝備的新6軍霸氣十足,解放戰爭初期,該軍多次與我軍交手,並依仗著裝備優勢佔了些便宜。 <br><br> 在錦州,記者採訪了陳澤厚、康松、王久芳、李如吉等原東野3縱的老戰士,談起廖兵團的覆滅,幾位老人開心地笑了。 <br><br> “新6軍覆滅是遲早的事!我們與它多次交手,但它每次的戰術幾乎一樣。我們開展了針對性很強的訓練,不斷總結經驗,逐次提高作戰水準,部隊士氣越來越高。隨著我軍裝備水準的提高,指戰員與新6軍一決高下的心情越來越迫切。” <br><br> “條件越是艱苦,我們越是想跟廖兵團痛痛快快地打一仗。四保臨江時,每個山溝裏都有醫院,每個溝裏都有傷病員。當時我們無藥、無錢,傷員的傷口只能用別人的尿清洗消毒。因為天寒地凍,我們吃的玉米麵大餅子硬得像鐵餅,一口咬下去就在餅子上劃一道白印。剛開始不敢烤火,怕敵人發現。後來,我們就在雪中挖洞,讓煙往雪溝裏跑。那時,人人身上的蝨子都特別多,一脫衣服就像下雪,但是想到將來能與新6軍作戰,我們真的感到了‘蝨子多了不咬’。” <br><br> 攻克錦州後,各部隊一邊簡單休整,一邊準備與強敵作戰。各單位都曬了很多饅頭幹,準備行軍時食用。接到圍殲廖兵團的命令後,各縱隊指戰員強行軍趕往作戰地域,行軍途中,饅頭幹變成了“饅頭渣”。 <br><br> “消滅新6軍、活捉廖耀湘”成了廣大指戰員的強大精神動力。在很短的時間內,各縱隊趕到指定區域。從10月26日淩晨起,東北野戰軍的各縱隊按統一部署,對被合圍在魏家窩棚以北,無梁殿以南,饒陽河以西,黑山大虎山以東約120平方公里範圍裏“西進兵團”的5個軍,展開大規模分割圍殲。3縱21團3營穿插進攻廖兵團指揮部戰鬥要圖。 <br><br> 東野指揮部適時下放指揮權,各縱隊馬上下達指示:哪有敵人就往哪打,哪有槍聲就往哪追。 <br><br> 3縱的老戰士們告訴記者,接到上級指示,戰場局面完全改觀了。戰場上既沒有前後方之分,也沒有一線二線之別。為打亂敵人的防禦部署,指戰員們大膽穿插、滲透、分割,廖兵團被打得鬥志全無,只要有人叫他們投降,他們就會乖乖繳槍。我軍的醫生護士、宣傳隊員、炊事員都成了抓俘虜能手。6縱兩個排俘虜的2000人中就有5個軍9個師的番號,廖兵團潰亂程度可見一斑。我軍先後打掉了敵新6軍、新1軍、新3軍的指揮所,許多烈士長眠在遼西戰地。 <br><br> 10月26日淩晨,3縱7師21團3營衝進胡家窩棚,其主力攻擊胡家窩棚西邊山坡,看見下面的7間大瓦房天線林立,斷定此處必有“大魚”,於是居高臨下猛扔手榴彈,炸毀廖兵團指揮部的通訊器材,廖兵團頓時陷入混亂的狀態。在與廖兵團警衛部隊的慘烈交戰中,搗毀廖耀湘指揮部的3營指戰員幾乎全部犧牲。胡家窩棚戰鬥引起了中外軍事專家的高度重視,有西方專家稱:“這是‘上帝之手’為東野部隊送來的‘神來之筆’。”事實證明,此戰至少縮短了戰爭時間,加快了廖兵團覆滅的進度。 <br><br> 僥倖逃脫的廖耀湘逃到新6軍22師指揮部,用明語呼叫部屬向新立屯集中,我軍通過監聽掌握了廖兵團的行動計劃和路線,迅速有效地採取了措施,使敵人很快陷入了潰不成軍的境地。據廖耀湘後來說:“解放軍第一棒子即打碎了‘西進兵團’的腦袋,使我感到兵團的命運已處於萬分危急之中!”戰至28日淩晨,有著新1軍、新6軍國民黨兩大主力的廖兵團徹底土崩瓦解了,廖耀湘也成了我軍俘虜。(解放軍畫報/張 哲)(李永鵬 線雲強 王海青 岱天榮 供圖))
深度揭秘就地聚殲廖兵團于野戰之中的作戰計劃
2007年10月01日解放軍畫報
1948年10月下旬,我東北野戰軍向廖兵團發起攻擊。(解放軍畫報/資料圖片)
遼沈戰役時任6縱16師隊列科長的黃一新老人向記者講述遼西戰事。
黃一新:我們切斷了廖兵團的退路
2007年4月上旬,記者在蘇州某幹休所採訪了黃一新老人。89歲的黃老1948年任東北野戰軍6縱16師隊列科長,參加前[
阅读全文]
、加蓬、坦桑尼亚和尼泊尔都是王宝和的目标。<br><br> “乍得已经用我的车装备了一个装甲兵团。不久前又发来了一个3亿人民币的订单。”王宝和说。<br><br> 据有关专家预计,国际军火市场有着50%~60%的利润空间。王没有跟记者透露“新星”装甲车的利润率,但从“新星”国内外售价的巨大差额上看,“新星”的海外市场利润应该在100%以上。在国内,“新星”的售价一般在60万元人民币左右,而出口价有两种说法,王宝和说是20多万美元,陕西国防科工委一位官员透露说是人民币200多万元!<br><br> 王承认车辆的成本在50万元人民币以下。但在搭载上一挺12.7毫米重型机枪和一座30毫米榴弹炮后,就达到了200万元人民币。其国际市场上的利润空间可见一斑。<br><br> 现在,来自乍得、刚果(布)等国家的订单让车间的生产达到饱和。而9月2日加德满都发生爆炸事件后,王正忙着与尼泊尔政府谈判,预计的订单可能不久又要到来了。<br><br> 在记者采访期间,王宝和还抽空与宝鸡市市长见了一面,他要求得到一块地,因为他要建一个新厂区,扩大生产规模。<br><br> “民企涉军”已名正言顺<br><br> 实际上,在这几年,像王宝和这样“闯入”军工领域的民企并不在少数。据国防科工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嘉浩于今年8月份透露,“目前有几千家企业在参与从事军工领域的生产,已有100多家民企取得了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br><br> 而在2005年以前,诸多民营军品生产还处在“只做不说”或“少说”的氛围中。<br><br> 1999年,成都国腾集团公司、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三十研究所和成都电子科技大学为了应对军方组织的一次项目招标,以各自的优势相联合进行投标,中标后立即合资成立了国星通信有限公司,这被看作是中国首家高科技民品企业进入军品领域。<br><br> 此后,目光敏锐的民企立即洞察到了我国改革以来这块最后的市场蛋糕。<br><br> 在2005年以前,因为缺乏法规政策的明确支持,民企“参军”的政治风险也可想而知。西安天伟电子系统工程有限公司民企老板贺增林回忆说,在2001年,公司由他拍板启动第一个军工项目时,在公司内部会议上一共评估出了64个风险。<br><br> 市场的风险显然挡不住那些勇于尝试的民企老板们。陕西,与四川一样,都是我国两大军工生产基地之一。陕西国防科工委发展规划处处长朱剑涛告诉记者,在西安市开发区,有些街道一整条街几乎都是涉军的民营企业。<br><br> “如此之多的民营企业无畏地踏入这块陌生的市场,主要是因为军品生产在中国一直没有彻底开放,利润率非常可观。”西安一个涉军的民企老板这样对记者说。<br><br> 不过,2005年以后,民企涉军不再“名不正言不顺”了。这一年的2月24日,《国务院鼓励非公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非公经济36条)中第6 条专门提出“允许非公有资本进入国防科技工业建设领域”,这条原则性意见让“从军”的民营企业透过玻璃门看到了自己“名正言顺”的可能,而4个月后,《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颁布,又把这道门推开了一条缝。根据该《办法》,民营企业及其他非公有制企业正式获准进入武器装备科研生产领域。 <br><br> 计划经济最后堡垒被攻克<br><br> 在陕西国防科工委巡视员张振忠看来,虽然民企“参军”已经名正言顺,但民企要想在军工领域发展壮大还有很多路要走。“我国长期形成的相对封闭的军工体系,门槛事实上是很高的。民企除了要有必要的技术、资金等条件外,还要通过国防科工委的‘三证’——国军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国防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单位保密资格认证、国家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 <br><br> 据了解,很多想“参军”的民企正是在这“三证”面前驻足不前。<br><br> 另外,张振忠还认为,军工领域要求技术很高,科研经费投入庞大,但民企在申请国家科研经费方面明显处于劣势。<br><br> 而王宝和从他个人经历中感觉到,目前民企参军最大的问题在于:一是军队传统的采购体制让民企生产的武器装备供应出现困难;另外一面是缺乏公开的消息发布平台,民企很难得知军方确切的需求。<br><br> 不过,对王宝和等民营军火商利好的消息是,国家这两年明显加快了军队后勤保障社会化改革的进度。2006年2月14日《解放军报》曾发表了题为《民企转军工步伐可以再快些》的评论,认为“‘民技军用’已成为大势所趋”。“国家和各地相关部门,应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快民企投入军品的研发和生产的步伐。”<br><br> 而在今年7月30日,国防科工委又下发了《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作建设指南的通知》和《非公有制经济参与国防科技工作建设有关事项办理程序和说明》。<br><br> 对于这两份文件的出台,国防科工委政策法规司司长张嘉浩在接受《人民政协报》的采访时评论说:“军工领域的开放具有重大意义,有人说它标志着计划经济的最后一座堡垒被攻克了。”<br>)
联合国部队购买中国民营企业所产装甲车(图组)
2007年10月03日广州日报柯学东
中国几千家民企叩开军购之门,軍工領域的开放标志著计划经济最后的堡垒已打开
最近,王宝和有点忙。
8月27日,王宝和向国防科工委提交了材料。现在,他正在焦急地等待着《武器装备科研生产许可证》的颁发;9月初,他还忙着跟北京奥组委谈判,为奥运会的反恐提供[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