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放了这样的画面:在缅甸前首都仰光,一些人走上街头,呼吁享有更大的民主。在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对地缘政治有深远影响的斗争。 <br><br> 缅甸的悲剧是,缅甸人民被美国的一些组织当作它们编排的戏剧里的真人道具。这些组织包括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乔治·绍罗什领导的开放社会研究所、自由之家、吉恩·夏普领导的爱因斯坦研究所。爱因斯坦研究所是美国的一个情报机构,为了美国战略议程,在全世界引发“非暴力”政权更迭。 <br><br> 缅甸的“藏红色革命”,与乌克兰的“橙色革命”和格鲁吉亚的“玫瑰革命”以及近年来对俄罗斯周围有战略意义的国家发起的各种颜色革命一样,是华盛顿精心策划的政权变革做法。 <br><br> 具体而言,包括闪电式抗议,互联网上的博客,抗议组织用于联络的手机短信,组织良好、时散时聚的抗议小组。但CNN犯了一个不该犯的错误,它在9月播出的节目中说,在缅甸的抗议活动中,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起了很大作用。 <br><br> 实际上,美国国务院承认支持了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在缅甸的活动。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是美国政府出资的一个“私人”实体,其活动的目的是支持美国外交政策目标,发挥冷战期间中央情报局起的作用。同时,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为开放社会研究所出资,让它在缅甸促进政权更迭。 <br><br> 其实,美国国务院已经招募并培训了缅甸很多反政府组织的重要领导人。至少从2003年开始,美国国务院每年向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投入250多万美元,用于在缅甸促进政权更迭。据报道,美国在缅甸所做的政权更迭努力,主要由驻泰国边境城市清迈的美国总领事馆负责,他们在那里招募和培训活动分子。而有时则直接在美国进行招募和培训。然后,再将这些活动分子送回缅甸形成组织。 <br><br> 政权更迭的活动总指挥是吉恩·夏普。他是位于马萨诸塞州剑桥、名字带有欺骗性的“爱因斯坦研究所”的创始人。这个组织由全国维护民主捐赠基金会的一个分支资助,目的是在全世界的重点地区鼓励政权更迭,建立亲美的政权。1989年后,这个组织在缅甸一直很活跃。 <br><br> “华盛顿高歌民主是为了掩饰其它目的———最终控制从波斯湾到南中国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航线”。 <br><br> 一个重要问题是,在这个节骨眼上,美国政府为什么如此热衷于鼓励缅甸政权更迭。我们很快就可以排除这样的想法:美国政府真的对受压迫人民的民主、公正和人权感到担心。伊拉克和阿富汗足以证明,华盛顿高歌民主是为了掩饰其它目的。 <br><br> 答案似乎是地缘政治方面的控制———最终控制从波斯湾到南中国海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海上航线。缅甸的海岸线使海军可以接近世界最具战略意义的航道之一———马六甲海峡,一条马来西亚、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之间的狭窄航道。可是,这个地区的政府,包括缅甸政府,坚决反对美国提出的让这个地区军事化的建议。看看地图,就能了解缅甸的重要战略意义。 <br><br> 马六甲海峡连接印度洋和太平洋,是波斯湾和中国之间最短的海上航线。它是亚洲的重要咽喉。中国进口的所有石油中,80%以上是通过油轮经马六甲海峡运输。 <br><br> 如果关闭这个海峡,世界上近一半的油轮船队都得增加航程,那将立即提高全球的运费。每年有5万多艘船舶通过马六甲海峡。缅甸至印度尼西亚班达亚齐这片地区迅速成为世界上最具战略意义的咽喉之一。谁能控制这片海域,谁就能控制中国的能源供应。 <br><br> 值得注意的是,在缅甸发生骚乱的同时,五角大楼举行了美印海军“马拉巴尔-07”联合军演。参加军演的还有澳大利亚、日本和新加坡的武装部队。美国显示了第七舰队的强大力量,部署了“尼米兹”号和“小鹰”号航空母舰、“考彭斯”号和“普林斯顿”号导弹巡洋舰以及至少5艘导弹驱逐舰。 <br><br> 美国支持缅甸政权更迭,同时华盛顿通过印度和其它盟国,对这个地区的军事影响力越来越大。对于华盛顿高喊的民主口号,我们往往不能完全听信,最近的事实都证明如此,包括在达尔富尔、加拉加斯和仰光。 )
港媒:美国对缅甸以压促变 图谋昭然若揭
2007年10月23日中国评论新闻网
当一些缅甸人走上街头呼吁享有更大的民主时,在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一场对地缘政治有深远影响的斗争。
中评社香港10月23日电/新华网转刊香港媒体的文章分析指出,美国粗暴干涉缅甸内政,对缅甸以压促变的图谋昭然若揭。文章说:“缅甸人民被美国的一些组织当作它们编排的戏剧[
阅读全文]
钱学森谈奔月
2007年10月24日叶永烈
“嫦娥一号”定于今天18时发射,举国关注,使我记起当年钱学森对我谈奔月的故事。
1978年,我担任《向宇宙进军》一片的导演。这是一部长达一个半小时的电影。我在接受拍摄任务之后,前往北京,到主管部门——第七机械工业部进行采访。
第七机械工业部的前身是国防部第五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是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
阅读全文]
会谈无果而终,普京总统在会见美国国务卿赖斯和国防部长盖茨时,对华盛顿坚持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表示强烈不满,并且明确发出退出《削减中短程导弹条约》(简称《中导条约》)的威胁。俄罗斯媒体10月17日报道指出,美国的固执做法很可能将两国拖入新的军备竞赛。 <br><br> 普京发出“最后通牒” <br><br> 俄《共青团真理报》文章提醒说,俄方以前也曾表示过可能退出《中导条约》,但普京此次的口气显得更为强硬,听起来也更像是“最后通牒”。而且,俄罗斯有充分理由这样做。 <br><br> 第一,该条约的参与国目前只有美国和俄罗斯,但欧亚大陆很多国家,包括一些与俄相距不远的国家都拥有或正在研制中、短程导弹,俄方必须考虑这一危险因素,并找出相应的防御手段,避免在有小型军事目标要打击时,只有核弹头而没有中短程导弹可用的尴尬境地。 <br><br> 第二,美国坚持要在捷克和波兰建立新的反导设施,这迫使俄罗斯寻求必要的反制手段。如果俄方恢复生产中短程导弹,就可以把它们部署在西部边界线、甚至波罗的海舰队和北方舰队的战舰上。它们不仅可以指向美国的反导阵地,还可以瞄准欧洲的所有军事基地。 <br><br> 第三,美国及其北约盟友直到现在仍未批准《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这导致俄在欧洲大陆的军事存在远远低于北约集团。北约国家用条约义务束缚了俄罗斯的手脚,导致俄军在西、南两个危险方向上部署的兵力与不断增长的军事威胁不符。 <br><br> 而退出《中导条约》可以补偿目前对俄罗斯不利的战略平衡,使其能够按照实际需要构建国防。 <br><br> “我们保留了图纸和生产工艺” <br><br> 从1991年开始,苏联(俄罗斯)已经销毁了1846枚符合《中导条约》规定、射程在500~5500公里之间的中短程导弹,而美国方面只销毁了1000枚不到。也就是说,美国人以欺骗手段让克里姆林宫在这场游戏中吃了大亏。不过,拥有强大军工生产能力的俄罗斯,认为现在醒悟还为时不晚。 <br><br> 因此,普京威胁退出《中导条约》不是玩笑,不是旨在打探敌情的探测气球,更不是空洞的外交恐吓和政治伎俩。对于俄罗斯来说,这既有现实的需求,也有现实的基础,目前的经济和技术状况允许其在中短程导弹领域重新崛起。 <br><br> 俄战略火箭军司令尼古拉·索洛佐夫上将曾说:“我们保留了图纸和生产工艺。”军工人士也证实:“旧文件还没有被老鼠吃掉”。显然,这是指射程在4700~4800公里左右的“开拓者”中程导弹而言;而在必要的情况下,新式的“伊斯坎德尔”战术导弹的射程和弹药装量也可以增加,发挥中程导弹的作用。 <br><br> 欧洲大陆又闻冷战气息 <br><br> 《共青团真理报》文章同时强调,如果俄罗斯退出《中导条约》,美国势必也会采取相同步骤,并且恢复受条约限制的各型导弹。和俄罗斯相比,美国人还有一个便利之处,那就是他们没有销毁弹头,而只是把它们储存起来。 <br><br> 如果按照“以牙还牙”的原则,美国人会重新把中短程导弹运到欧洲,让这块老大陆上的导弹对抗恢复到25~30年前的水平,人们会再次感受到已被逐渐淡忘的冷战气息。随之而来的,还可能是所有人都不愿意看到的新一轮军备竞赛,而这一切取决于美国是否继续坚持发展反导计划。 <br><br> 美国宣布在东欧修建反导设施之初,克里姆林宫就表示强烈反对,在阻止未果的情况下又调整策略,试图通过合用阿塞拜疆的加巴拉预警雷达站,将美国的计划纳入莫斯科的可控范围,却再次遭到拒绝。 <br><br> 俄媒体分析认为,威胁退出《中导条约》是莫斯科向华盛顿发出的最后警告:要么在反导计划和《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问题上找到共同语言,要么面临新的冷战威胁。这意味着不只是部署了美国反导系统的、而是所有北约国家都将成为俄罗斯导弹的目标。 (张竹力))
普京:“所有北约国家都将被俄导弹瞄准”
2007年10月24日中青在线-青年参考
10月18日,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俄总统普京参加节目期间听取民众提问。当天,普京在电视和广播直播节目中回答民众提问时说,俄军将装备更多“白杨-M”多弹头洲际弹道导弹,且正在研制新型战略武器,俄将于2008年新增一艘战略核潜艇,2015年开始生产第五代战机。新华社发
日前在莫[
阅读全文]
阿伊战争大伤美军元气地面部队已经不堪一击
2007年10月24日新华网
新华网消息:据美国《纽约时报》10月22日报道,美国新任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打算向国会和公众施压,要求在伊拉克战争后也维持目前高水平的军事开支。他说需要大量资金来维修和替换损坏的武器、重建美国地面部队。他表示,美国地面部队尽管尚未溃不成军,但也已经“不堪一击”。
新主席迈克·[
阅读全文]
外电:土耳其军队越过土伊边境攻击库尔德武装
2007年10月24日中新网
据外电报道,土耳其军方消息称,土军战斗机和地面部队已于21日至23日晚对伊拉克北部地区的库尔德武装分子目标发动了攻击。
土耳其当地报纸今天报道称,土耳其部队已越过土伊边境展开打击库尔德武装分子的特种作战行动。土耳其报纸《YeniSafak》报道,土耳其突击队在直升机的支援下追击库尔[
阅读全文]
助伊培训警察资金下落不明
2007年10月23日BBC中文网
美国国务院表示,一笔用于培训伊拉克警察的巨额资金的管理非常混乱,审计当局根本无法知道有关款项用于何处。
这笔款项的总数为12亿美元。
有关的培训工作由美国私人公司DynCorp(戴恩盔際公司)(DynCorp的主要工作是培训伊拉克警察)负责。不过,该公司坚持说,根本不存在故意行骗的情况。
纪录不全
阅读全文]

资料图:中国绕月发射步骤示意图[
阅读全文]
对空客A380飞机表示出兴趣。据美工业界消息称,美空军有意将其作为货物运输机以及类似“空军一号”的大型VIP运输机。<br><br> 几个月前,EADS公司对美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AMC)针对A380的两份独立咨询作出回应。AMC要求EADS提交A380F货机用作军用运输机的有关数据,EADS已作了答复,预计将在12月向AMC官员做正式介绍。该需求有可能与美空军目前正在开展的对C-5机队换发和提高可靠性项目的评审有关。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坚持称该项目在现有预算内能够完成,但美空军预测,可能存在50~100%的成本上涨。<br><br> 另外,作为“VIP大型飞机更新”市场调查的一部分,AMC还向EADS索取了3种空客喷气机的有关数据。该调查收集了A380、A340-600和A330-200的数据。<br><br> 美空军可能将很快更换VC-25“空军一号”,美国海军也将更换E-4空中指挥机。这两种飞机均基于波音747-200研制而成,于20世纪90年代初服役。由于老化和油效差等许多问题,航空公司将747-200撤出了生产线。<br><br> 波音全球保障系统(GSS)分部也意识到美空军可能需要用新型飞机替换VC-25,有意用波音747-8满足该需求。该机采用新的发动机和机翼设计,计划2009年服役。波音官员称,保持波音专供“空军一号”的历史将是GSS分部的头等大事。 <br><br><img src=http://www.sinaimg.cn/jc/p/2007-10-23/U1335P27T1D468725F3DT20071023094911.jpg><br>美国空军有兴趣用空客A380替换C-5运输机<br><br><img src=http://www.sinaimg.cn/jc/p/2007-10-23/U1335P27T1D468727F3DT20071023094917.jpg><br>美国空军C-5战略运输机队已到达寿命)
美国空军有意将空客A380作为空军一号替代平台
2007年10月23日航空工业科技信息中心
美国空军一号大型VIP专机
空中客车公司推出全球最大客机A380
A380“空军一号”想象图
英国《国际飞行》2007年10月18日报道美国空军(USAF)对空客A380飞机表示出兴趣。据美工业界消息称,美空军有意将其作为货物运输机以及类似“空军一号”的大型VIP运输机。
几个月前,[
阅读全文]
美通信公司透露被迫窃听内情强权令其为难
2007年10月17日新闻晨报
美国国会调查人员得到的材料显示,美国韦里孙通信公司自2005年来在没有法庭授权的情况下向政府部门提供了顾客的通话记录。
美国电话电报公司也接受了调查,但这家公司称,政府以涉及国家机密为由,不让它泄露任何有关窃听活动的详情。
FBI拿传票索要顾客信息
美国《华盛顿邮报》16日报[
阅读全文]
“联盟”号飞船返回舱偏离着陆地点
2007年10月22日13:34:27 来源:新华网
【字号大中小】 【留言】 【打印】 【关闭】【Email推荐:】
俄罗斯“联盟TMA-10”载人飞船返回舱21日搭载两名俄罗斯航天员和一名马来西亚宇航员返回地球。返回舱着陆时偏离预定地点,但三名乘员均安全无恙。由于返回舱以弹道方式降落,宇航员们承受了大约为8倍重力加速[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