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的港湾

回忆往事,思索未来
博文
(2009-04-18 03:02:41)
我今天晚上不知道为什么,打开了我上次回国时宝贝给我发的一封邮件,看着邮件,我感觉到我的心融入了你的心里,真真切切的感觉到宝贝当时那种空空的感觉,我的心又一次被宝贝的心震颤了。我感觉宝贝太爱我了,不能没有我在身边,我很愧疚离宝贝这么远,让宝贝心痛,我更应该把我的一切都放在宝贝的心里,我要让我完完全全的属于你一个人,不要再让宝贝有一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9-04-18 02:48:57)
好久没有写东西了,我的宝贝都说我变懒了,想看我写的东西都很难。
其实,并不是我变懒了,只是这一个阶段被一些繁杂的事情搞得自己
心烦意乱,根本没有心境去写东西。有时候情绪很低落的时候特别想
写东西。但是,最后还是没有留下一字半句。
时间进入2009,我的生命又消逝了一年,在这逝去的一年里,在我的
生活中发生了很多很多的喜怒哀乐,在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9-02-09 22:05:29)
处世20字以诚字奉主,以淡字交友;以苟字省费,以拙字免劳;以聋字止谤,以盲字远色;以吝字防口,以病字医淫;以贪字读书,以疑字穷理;以刻字责己,以迂字守理;以狠字立志,以傲字植骨;以痴字救贫,以空字解忧;以弱字御悔,以悔字改过;以懒字抑奔竞风,以惰字屏尘俭事。这段话几乎告诉你所有的人生处世的要诀,大部分我很喜欢,但是也有两句我不喜欢,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8-02-22 13:44:19)
走向金融灾难的12步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首席经济评论员马丁•沃尔夫(MartinWolf)2008年2月22日星期五艾伦•格林斯潘(AlanGreenspan)在《动荡年代》(TheAgeofTurbulence)里写道:“我将告诉人们,我们面临的不是一个泡沫而是一团泡沫——许多局部的小泡沫,它们永远不会发展到足以威胁整体经济健康的规模。”这曾经是格林斯潘对美国房地产泡沫的看法。可惜,他错了。那么[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垃圾漩涡"大如两个美国横跨太平洋危害健康(图)新快报
 “垃圾漩涡”大如两个美国
  横跨太平洋十年后料大一倍
  如何危害人类健康:塑胶垃圾→海洋→进入动物体内→我们的餐桌上
  新快报讯被形容为全球最大垃圾场的“太平洋垃圾漩涡”(PacificTrashVortex)自10年前首次被发现后,面积不断膨胀,估计现在的总面积已有两个美国那么大。漩涡的发现者[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7-12-03 00:24:06)
人类面临环境危机威尔士亲王(HRHThePrinceofWales)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2007年12月3日星期一上周五,全球150多家企业联合起来,倡议采取大胆行动以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这些公司在我的气候变化问题企业领导小组(CorporateLeadersGrouponClimateChange)——它本身就是过去15年来我的“商业与环境计划”(BusinessandtheEnvironmentProgramme)所倡导的结果——的引领下,已签署公报,并将其提交给将于[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1-20 00:18:27)
聪明的人愚笨的人其实没有什么区别,聪明的人其实比本的人更加烦恼。那是因为聪明的人明白太多的东西,整天在用它的头脑所谓的智慧去权衡利益的取舍,以及想去弄明白别人到底在想些什么。到头来,什么也没有弄明白,这样的聪明的人其实是最笨的人。往往这种所谓的聪明人,其实整天思来想去,是一种不安全和不安分在作怪,是一种不自信的表现,而那些所谓的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7-10-27 01:46:25)
中国的亿万富翁作者:英国《金融时报》邝彦晖(RobinKwong)2007年10月26日星期五1999年,当首个中国“富豪榜”问世时,榜上只有一位身家过10亿美元的富豪。“红色资本家”荣毅仁以约10亿美元的财富,位居中国富豪首位。这位前国家副主席是大举扩张的国有控股企业中信集团(Citic)的创始人。在今年的胡润(Hurun)富豪榜上,上榜富豪中有106位身家超过10亿美元,远远高于去年的14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中国>经济>评论中国泡沫一旦破裂又会怎样?作者:谢国忠(AndyXie)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2007年10月18日星期四中国股市目前的市盈率是50-60倍(我们真的不知道具体数字),住宅地产的售价是平均家庭收入的15到20倍。很多人把现在的中国与1989年的日本和1997年的香港相提并论。但这种比较是错误的。中国的城市住宅地产以及在国内外股市上市的股票,是GDP的3.5倍。而日本和香[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为中国经济奇迹“寻根”(FT2007中国报告之九)作者:黄亚生(YashengHuang)为英国《金融时报》撰稿2007年10月23日星期二在规划未来5年经济政策的过程中,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明智地向一个人请教。那些上世纪90年代刚成年的人,几乎没听说过这个名字。他就是万里,现年91岁,但思维仍很清晰。万里是上周中共17大开幕式上的特别嘉宾。在使中国走上正轨方面,他所发挥的作用比任[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
[2]
[3]
[4]
[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