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年前,我用一柱心香送走了疼我的外公,今天,再次点燃心香,愿亲爱的奶奶一路走好。
奶奶走了,虽然早有预感,但得到消息还是心头一沉。
奶奶生于1916年,享年105岁。
奶奶,其实不是我的亲奶奶。我出生不久,父母把我放在外公外婆家,回到大西北投入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于是,当年不到50岁的奶奶来到我们家,照顾还在吃奶的我,外公还有体弱多[
阅读全文]

万圣节马上就到了。
万圣节的来历众说纷纭,但不管起因如何,历史多么悠久,如今西方人已经把这个日子作为纯粹的娱乐,工作之余的放松和单调生活的调剂。
在国外生活了几十年,万圣节是唯一无法彻底融入的节日。孩子们小的时候,基本上是整个南瓜灯,给他们打扮一番,陪他们去讨糖,现在孩子大了,万圣节也就成了一个纯粹看别人热闹的时候。
老外家庭[
阅读全文]
哲学家是什么?
答:哲学家就是把一个简单的问题弄复杂,让别人一头雾水的大忽悠。把自己都忽悠的昏昏然找不到北,就是宇宙洪荒天地玄黄间首席大哲学家。
那些崇拜哲学家甚于科学家,尤其是崇拜古代“圣贤”的哲学爱好者又是什么?大概是《卖拐》中的被赵本山卖了还帮着数钱的范伟……。
玩笑,玩笑。
“飞矢不动”是古希腊哲学家[
阅读全文]

汉语拼音已经走过了整整半个多世纪。《汉语拼音方案》的制订,对于推广普通话和学习汉语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汉语信息处理的迫切需求,五十年前制订的拼音方案就有些力不从心了。
二十世纪70年代,联合国地理名词委员会通过决议,规定对非罗马文字国家的地名采用名从主人的单一罗马转写式。也就是从那时起,中国首都[
阅读全文]
岂止上海话,直白的说,连上海人都不被待见。小气,精明,傲慢等等,尤其是一堆上海人聚在一起叽里呱啦的说上海话,那是最遭人白眼的。
上海人是有各种各样的问题和毛病,可上海话究竟怎么了,招谁惹谁了?
作为吴语的一种,上海话其实可以做吴语的代表。如果说,黄河流域孕育了中华文明,那么江淮流域是中国文化发展壮大的源泉。特别是汉语文学,不夸张的[
阅读全文]
开聊之前,如果你是80/90后,请允许我摆摆老资格,也同时打个招呼,不是小看你们,而是感觉你们这代中个别人对共和国历史缺乏了解,看到下面有朋友问:镇反是什么?那我这个60后就来聊聊。
镇反,其实严格说不是雪莲说的地富反坏右,而专指“反革命”,那么什么样的人才是“反革命”呢?基本上,他说你是你就是,不是也是。举几个栗子吧。
朱迈先[
阅读全文]
终于,上海的小学开始教孩子学说上海话了!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我们上学的那会儿,老师鼓励大家说普通话,其实他们自己也说一口洋泾浜普通话。“把图片拿出来!”变成了“把肚皮拿出来!”
但是,师生们都在认真的学习普通话,毕竟,一是政府号召,二是,普通话的确方便五湖四海的人交流。否则,上海人的“沪普”就常常让外地人觉得[
阅读全文]

虽不是少数民族,但是家里长辈喜欢牛羊肉,于是我也跟着沾了不少光。小时候,每当和外公去澡堂子里洗完澡,就在隔壁的清真牛肉馆里各自点一碗热气腾腾的咖喱牛肉面。大碗的咖喱汤,清爽细滑的面条,碧绿的葱花,虽然只有薄薄的几片牛肉,但那是儿时最美好的回忆了。
记得上海较为有名的清真馆子是洪长兴,云南南路一号,由马连良的二伯父马春桥在光绪十七年[
阅读全文]
输赢是价值判断,立场不同,价值观不同,结论自然不同,争来吵去不会有结果。
事实判断则不该有太大的争议,只要双方都有一些基本的实事求是的态度。
首先,挑起战争的金家王朝没有能统一朝鲜,志愿军也没有把联军赶到海里去。发动战争的目的没有达到。双方在板门店签字画押,也不是麦克阿瑟希望的结局。大战略上看,谁都没有实现自己的愿望。
从战争的[
阅读全文]
多年前,我曾发过一帖:《文科生、理科生、人文精神和逻辑思辨》。主要表达两个观点:
1,重理轻文不可取。虽然当今世界科学已进入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但是,“文”涵盖了人文的方方面面。首先是指人性,是人对幸福和尊严的追求,也就是广义上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次,人文精神还包括超越性,也就是人对生活意义的探索,是对人类精神生活的追求。[
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