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博文
(2006-07-26 15:56:41)
  符离集烧鸡,因产地而得名。在历史上,符离集是宿州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市场上出售一种“红鸡”。所谓“红鸡”是将鸡爪、鸡翅去掉,煮熟后涂上“红曲”的色素。到20世纪30年代,山东德州出现了“五香脱骨扒鸡”,符离集“红鸡”吸取了“五香脱骨扒鸡”的优点,制作出符离烧鸡。烧鸡的制作很精细,选肥嫩健壮鸡,洁净全身后,“别”好晾干,浇以饴糖,香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7-26 15:55:24)


徽菜,是徽州菜肴的简称,是全国八大菜系之一。从事这项经营者,绩溪人最多,故有人把绩溪称作是徽菜的故乡。徽州,山青水秀,气候温和湿润,土地肥沃,出产许多地方特产,如问政山的笋子最佳,黟县香菇,果子狸、麂、山鸡、斑鸠、甲鱼、鹰龟、石鸡等,流传至今的有300种,较为有名者30种。徽州民间厨师,采用地方土特产,又以当地传统烹调方法烧制,形成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2006-07-26 15:52:25)
 “黄山”系列卷烟由蚌埠卷烟厂出品,其广告词“一品黄山,天高云淡”闻名遐迩。
“迎客松”系列卷烟由芜湖卷烟厂出品,荣获国家烟草专卖局评定的"2001年度全国烟草行业名优卷烟"光荣称号。 [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49:45)

皖烟系烤烟型翻盖过滤嘴一类卷烟,是合肥卷烟厂生产的具有高科技含量的一种名牌产品。烟支长度:84mm,焦油含量:18mg/支,烟气烟碱:1.4mg/支。皖烟的品质设计起点高,立足于成为安徽名烟。产品采用翻盖硬包装,烟盒采用现代高技术磨沙材料,基调色彩金黄、高贵、典雅,正面图案设计具有鲜明特征,简洁、大方、明快。"W"是"皖"的第一字母,"WORK"(工作)的第一字[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2006-07-26 15:46:56)

"光明”系列卷烟是合肥卷烟厂在老品牌“光明”卷烟的基础上改造后推出的,是“光明”牌珍藏版卷烟的姊妹产品。产品精选国内外优质原料,辅以高雅香料,具有烟丝光泽油润、香气醇和、协调、劲头适中、刺激性小、余味舒适等优点,同时采用了滤嘴通风稀释技术,提高了该产品吸食的安全性。[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46:05)
  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安徽巡抚邓华熙向清政府呈请开办学堂,清廷准如所请,次年,安徽求是学堂在安庆敬敷学院旧址正式开办。求是学堂是开安徽近代教育先河的一所学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44:52)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刘朝栋等为反抗清政府的残暴统治,于十一月二十六日在涡阳领导当地农民举行起义。起义烽火席卷涡阳、亳州、蒙城等地,为清末安徽人民反对清朝统治吹响了进军号角。起义后被镇压,刘朝栋英勇就义。[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44:07)
  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长江一带盛传教堂拐骗幼童和侮辱妇女的揭帖和传说,也传到了芜湖,5月10日,芜湖天主教堂两名修女在外探视病人的归途中,试图将两名幼童带回教堂,被孩子的亲属遇见,双方争执,围观路人见状愤愤不平,将两名修女扭送到保甲局,遂送县署处理。法教士赶到县衙交涉,威胁知县,要求释放二人,引起群情义愤。5月12日,数千民众冲入鹤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42:12)
  清光绪三年(1877年)秋,李鸿章奏准朝廷,将七浩口米市移往芜湖,同时派芜湖道海关监督粤人张荫桓亲赴镇江,利用同乡关系,劝诱广东粮商来芜湖设行贸易。从此,芜湖米业市场日渐繁荣,成为近代中国著名的四大米市之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7-26 15:39:52)
  清光绪二年(1876年)9月13日,中英《烟台条约》签订,规定将芜湖辟为通商口岸,并把安庆、大通作为允许外轮停泊的“寄航港”。这标志着外国资本主义对安徽的经济侵略进入一个新阶段。[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6]
[7]
[8]
[9]
[1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