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萦徽州

徽州文化全面崛起于北宋后期,明清时期达到鼎盛。作为一种极富特色的区域文化,它与
博文
(2006-06-15 21:27:38)
清代三朝军机大臣曹振镛在《西递明经胡氏壬派宗谱》序中写道“山川清淑,风气淳古,弦诵之声,比舍问答,其人类无凉薄之心,而有士君子之行。”这么好的民风习尚,绝不是天上掉下来的,而是文化的积淀,教育的成果。
  徽州教育源远流长崇尚教育遍及城乡,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远山深谷,居民之处,无不有师有学”正是这种风尚的真实写照。“几百[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扬州江姓多次寄信至徽州江村寻根。江村在徽州(今黄山市)几各县都有,歙县江村、旌德江村、婺源江村,都是名门望族浑然大家。赫赫四十本宗谱,完整无损的记载,倒是个最好的昭示。我偶然发现江家如此珍藏也觉得十分有益。徽州人大部来自中原,由于朝廷更迭、战争频繁,许多大家族举家南迁,看徽州四面环山,关山阻隔,信息易断,又山青水秀气候适中,民风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康熙六年(1667年)正式撤销江南省分为安徽、江苏二省。安徽是因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二地之首字而称安徽。徽州,公元前222年就有歙县、黟县两个大县,明清时更为昌盛。徽州文化,以其广博深邃的内涵正越来越受到社会科学界的青睐,同时也引起了经济界的关注。这三年中,我有幸参加并主持了一次全国徽学研讨会,四次国际徽学研讨会。各地、各国专家学[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5 21:21:31)
一个菜系的形成是经济与文化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安徽省名,是因为江北有安庆,江南有徽州,取两地之首字合成"安徽"。徽州历来人文荟萃、文风鼎盛。在以学进仕、以文垂世的指导思想下,"连科三殿撰,十里四翰林"、"父子丞相"、"兄弟翰林"、"四代一品",都出现在徽州这块古老的土地上。徽州向有"娇儿不娇书,娇书如养猪"的说法。要考官,是要走出徽州的,而徽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2006-06-15 21:19:44)
转载自《徽学研究》
我用个"一、二、三",简要而概括地阐述一下,徽州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一个特殊的社会构成,二条辉煌的对外通道,,三个独特的基本条件。
  徽州,山多地少是人们要外出的一个原因。但中国山区很多,也都有人外出,并不是都能形成一种很有特色的地方文化。
  这要人一个内在原因谈起:徽州社会成员的构成,有一个明显特点[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位于安徽省西部的六安市,素称“皖西”。现辖金安区、裕安区、舒城县、霍山县、金寨县、霍山县、寿县、六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叶集改革发展试验区,有188个乡镇,3402个行政村,面积17976平方公里,人口660万。  六安的定名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取“六地平安”之意,置六安国,六安之名由此而始。六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长江三角洲西部边缘,习惯称皖东。全市地理坐标为北纬31°51′~33°13′、东经117°09′~119°13′。行政区域总面积1.3万平方千米。市境自东向北分别与江苏省南京市、扬州市、淮安市为邻,西与本省合肥市、巢湖市、淮南市、蚌埠市相依。市人民政府驻地距首都北京直线距离约900千米,距省会合肥直线距离为115千米,距江苏省南京市直线距离约50千米[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1991年,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江泽民视察淮南,欣然命笔:“发展煤电化,建设能源城”。
淮南市位于安徽省中北部,是华东腹地一个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城市。淮南市分别与合肥、蚌埠、滁州、亳州、阜阳、六安市为邻,距省会合肥138公里,水陆交通方便。水路出淮入江可直达南京、上海,铁路联接蚌埠、阜阳分别与津浦、京九干线相通,公路网四通八达,往[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06-06-15 21:06:06)

霸王祠又称顶亭、项王亭、项目祠、英惠庙、项羽庙、西楚霸王灵祠等,位于和县乌江镇东南侧的凤凰山上,左濒滔滔长江,右倚驷马山引江灌溉工程,为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史书载:霸王祠最盛时有厅、殿、厢、室99间半之多,自唐而降,官民依时祭祀,千年香火不断。大殿内供着霸王和虞姬的神像,两旁木柱挂着清朝贡生范琴波的对联:“司马千乃汉臣本纪一篇不[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4)
(2006-06-15 21:05:18)

镇淮楼,又名"鼓楼"、"谯楼,位于和县历阳镇。该楼始建于南宋宁宗年间(1195一1224年),经历多久重建和维修。仍保持了重檐楼阁式建筑原貌,这在我省实不多见。朝南门楼上镶嵌着"镇淮楼"3个隶书字。   和县距淮河数百里,为何楼名镇淮?这一直是个谜。据《历阳典录》载:"楼之名不知所始,地据江岸,去淮尚数百里,镇淮之说,与义无取,然和县当江淮水陆之冲,左挟长[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3)
[<<]
[31]
[32]
[33]
[34]
[35]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