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母中淘筛历史的细节

西人资料中搜寻关于中国的点滴
个人资料
元亨利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博文

1976年后,国内一时传出所谓《红都女皇》,作者维特克是美国中情局女特务,等等,成为江青向外国泄漏国家机密的罪名。后来读DickWilson的周恩来传记,里面说到,维特克访华,想采访中国妇女,周恩来知道后,把她介绍给中国第一夫人,江青,因为周恩来知道,江青很想有一个类似斯诺那样的外国人,来给她作传,而江青说多了,言必有失,这样就会引发毛泽东的愤怒。。[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英文版的这是陈立夫夫人孙禄卿所画,陈立夫题字。本书1994年出版。全家照:1915年在浙江吴山(吴兴?),陈立夫是第一排坐者,右边第一位,旁边是果夫。上海1927年,结婚后。1931年国民会议主席团,陈立夫在后排的右边第一人。北京西山,与蒋介石,应该是北伐时期。1960年2月28日,陈立夫父亲90大寿全家福,1950年里面最有价值的,恐怕属周恩来1935年写给陈氏两兄弟的信[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1)

图片来自OsbertSitwell(1892-1969)的《EscapeWithMe-AnOrientalSketch-Book》。Sitwell此人似乎在中国不太为人熟悉。他的英国的一位作家,被封爵,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也是作家。这本书是他在柬埔寨吴哥窟和中国旅行笔记。这里上几张中国的照片北京箭客在自己家的院子里,身上背的袋子上有张字,是他的姓吗?天桥卖艺北京街景,吃面喝茶北京的小乐手北京的满族姑娘,由佣[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6-01-09 15:48:49)

英文版的,直接上图了陈洁如,英文名是Jennie,前排右三。可能是去美国在夏威夷暂停时。中文横幅只有小部分,文字不太清楚。中间是陈洁如,右边是她好友朱逸民,张静江之妻,左边则是张静江五个女儿之一。杭州灵隐寺结婚证英文。这张见的比较多。陈洁如和女儿Yiu-kwong--应该是瑶光--于1926年在黄埔军校,这女儿是与蒋介石生的?边上是美联社关于蒋介石婚姻的报道。193[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23 15:51:47)

整理旧物,居然翻出了几张1983年北京的音乐会的节目单。那个年代,没有手机,没有网络,甚至没有个人电脑更没有IPad,IPod这些听音乐的工具,连随身听还没流行。中国刚刚从文化饥荒中走出来,书店里外国书籍大热卖,收音机里播邓丽君,也播交响音乐。交响乐团也开始恢复演出,一些音乐人也开始到学校普及音乐知识。我小学基本没怎么好好上,开始文革停课闹革命,[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2)

有三卷,没看到第一卷,这些照片是从二,三两卷中选的。因为是海军情报部门编制,所以可以动用航拍。书名叫《ChinaProper》卷二是1945年6月出版,主题是中国的现代史和管理。卷三是1945年7月出版,主题是经济地理,港口和交通。上图是燕京大学,这类照片似乎少见。下图是北京前门。上图是西安的西门,下图为山东济南上图,四川成都,下图,河南开封上图为昆明,街道[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21 13:55:45)

上过周恩来的,再上些毛泽东的吧。同样的选择,都是不太常见的。 来自LucianW.Pye的《MaoTse-tung:theManIntheLeader》(1968) 来自K.S.Karol的《China:theOtherCommunism》,那只手,是波兰总理夫人的玉臂,这张照片,不知是不是抓拍没拍全,还是故意这么拍的,只见其手,不见其人。 莫非这就是大名鼎鼎的---切?!没错,就是他,CheGuevara,就是中国人都知道的切,1960年。[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2015-12-21 09:44:02)

前面上过一些,近来在读书中又发现了一些,都是英文图书中的,都是外国人拍的。选择它们是因为都是不太常见的,也都是不太“标准”的姿势,这样恰恰比较生活化,人性化。 下面这四张,来自旅居法国的波兰籍记者,K.S.Karol的书《China:TheOtherCommunism》中,作者于1965年春天访问中国,同行的有摄影师MarcRiboud,非常有名的摄影师,热爱东方,对中国很熟,两人在[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英文版的回忆录,名字有点说不出口:毛泽东和我是乞丐--MaoTse-tungandIwereBeggars.Siao-yu.中文名是萧瑜,也叫萧旭东(也是一位“东”),字子昇。该书1961年出版,林语堂写了前言。但这本书里没有照片,到是难得作者能画,后面附了不少画。作者的书名,应该是指毛泽东年轻时,比较贫穷,外出没钱,只能乞讨吧。韶山每张画上还配了诗。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就是前文那个巴巴拉塔克曼,她于1930年代来过中国,那时只待了很短的时间,不到一个月。1970年代,她写了关于史迪威将军的著作《StilwellandtheAmericanExperienceinChina,1911-45》,该书1970年出版,1972年获普利策奖,写作此书,使她更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于是在1972年向中国申请签证,就是在等待签证的日子里,她写完《假如毛泽东1945年去了华盛顿》的论文,1972年6月,签证下来了,[阅读全文]
阅读 ()评论 (0)
[<<]
[96]
[97]
[98]
[99]
[100]
[>>]
[首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