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山雁

我似高飛雁,家鄉傍牟山。先賢名列子,才俊數潘安。
个人资料
牟山雁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湖光塔影:燕园求学漫忆

(2021-02-09 16:15:23) 下一个

 

1984年秋,我考取北大中文系古典文学专业研究生,在美丽的燕园开始了三年难忘的求学时光。如今30多年过去了,当年所发生的件件往事,仍历历在目、记忆犹新。

Image result for 未名湖

中文系是北大金牌之一,名师辈出。 严复、陈独秀、鲁迅、刘师培、吴梅、周作人、马叙伦、黄侃、钱玄同、刘半农、胡适、罗常培、游国恩、杨晦、王力、俞平伯、唐兰、魏建功、沈从文、浦江清等众多名家,曾任教于此。

我入校时,古代文学专业知名教授有吴组缃、林庚、季镇淮、王瑶(当时招现代文学研究生)、陈贻焮、褚斌杰、赵齐平、袁行霈等。我喜欢古典小说,跟马晓光一起选了赵齐平作导师。没有选择名气更大的、现代著名作家吴组缃,是由于他先前的一位研究生张全宇未能拿到学位,抑郁成疾,有点怕怕的。但是当时的赵先生,其实已患肾病,只是他自我感觉良好,还没有意识到其严重性而已。

赵先生生病的原因,是由于他文革中曾是“梁效”写作班子成员。“四人帮”倒台后受审查,被认定是紧跟江青,反对周总理,总过不了关。有一次受审查很晚才回家,当时正下着大雨,他浑身湿透,得了重感冒,转成肾炎。曾经的运动健将、常去颐和园冬泳的他,遭病魔缠身。

肾病患者本应多休息,由于赶场救火赶写电大古代文学史教材,赵先生病情加重。我们入学的第二年,他已经不得不靠透析维持了。他是个认真负责的人,亲手给我开出密密麻麻一长串阅读书目,亲手修改我们的读书报告。第三年换肾失败,他已经是来日无多了。但他仍亲自主持我们的答辩,并在病床上完成了绝笔之作,那本不朽的《宋诗臆说》。

我毕业不久,赵先生就驾鹤西去了。他是政治运动的受害者,有幸躲过了57年的反右,却没躲过文革遗留下来的灾祸,令人唏嘘。

吴小如先生是中文系教授中的翘楚。吴组缃说他的考据功夫,在北大无出其右者;哥伦比亚大学教授夏志清也说,每一个研究中国学问的人,都应该读一读吴小如的《读书丛札》。

其实,吴先生是个通才,文学史能从先秦讲到明清,诗文辞赋、戏曲小说,无所不精。他还擅長京剧,能唱能评,卓然成家。他的古诗词写得驾轻就熟,如行云流水。他的书法也功力深厚,劲建秀雅。只是吴先生人有点傲,以致得罪了人,被赶出中文系。 

当时吴先生在历史系,仍讲中文系的课。我选了他的“中国古代小说戏曲”,问他应不应该选他的“古代散文”(因为我在郑大修过了)。他的回答与众不同:“当然可以选!你听听我怎么讲。”于是我选了旁听,果然受益匪浅。

吴先生是性情中人,直接批评中文系的顾某不按时完成电大文学史教材,结果害得赵先生不得不赶场救火,肾病加重。但他对人热心,乐于施教。常对我说,赵老师身体不好,有什么问题尽管来问。

后来申请赴美留学,吴先生亲自给我写了推荐信,并用隽秀的蝇头小楷签名。在他去世之后,我的第三本洋文书由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付印之前,我在书的扉页上恭敬地加上了下面的文字:“纪念赵齐平(1934-1993)和吴小如(1922-2014)”

另一位不得不提的是马振方教授,他对《聊斋志异》研究颇深。当年上过他的“聊斋小说艺术”课。毕业后他主编《聊斋志异评赏大成》,遍邀国内知名教授参加。我作为初出茅庐的学子,却受邀参与撰稿,独立完成一卷,颇感荣幸,当然得感谢马老师的赏识。

与其他老师不同,马先生当年患慢性肝炎,天天煎药吃。不料古代文学专业的教授如今几乎都仙去了,他却仍然健在。我们的师生之谊一直保留到今天。有我新近《赠马师振方二首》(新韵)为证:

稗海耕耘六十年,满园桃李性仍谦。 聊斋评赏赢佳誉,论艺钩遗举世传。

求学三载在燕园,解惑析疑屡晤谈。历久师徒情愈切,重洋难阻半生缘。

我和吴组缃教授接触过一两次。有一次是受人之托,让他鉴定一幅字是否冯玉祥手迹,因为他曾是冯的秘书。他一看就说,“是,是冯先生手迹!”我问,“是真的了?”他答,“假不了!”

function forumSelected() { var forumId = $("#forumId").val(); if(forumId == null || '' == forumId) { alert('请选择论坛.'); } else { } }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5)
评论
逝水 回复 悄悄话 照片不是很清楚,我没认出来。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我也早已离开了北大,往事如烟。。。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逝水' 的评论 : 逝水好!古文獻專業留校的兩位都在照片上啊(前排左一左二)。你説的哪位我還真不清楚。
逝水 回复 悄悄话 这世界真是太小了!我也是北大研究生84级的。我毕业留校后,宿舍对门就住了俩位中文系毕业留校的美女,好像是古典文献专业的。似乎都不在你贴的照片上。我和你照片上的有一位女生非常熟,她本科是我们无线电系的,考到中文系研究语音识别。你说巧不巧?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务实小民' 的评论 : 謝謝小民。新春快樂!
务实小民 回复 悄悄话 都非等闲人物啊!感谢博主介绍!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黑贝王妃' 的评论 : 多謝王妃!新春吉祥如意,牛年大牛!
黑贝王妃 回复 悄悄话 看上了吴教授那幅书法,有褚遂良文征明范儿,我喜欢的风格!
84年北大正是思想活跃的时候,是最好的十年吧?羡慕!
祝博主牛年大吉,在文学城写博愉快!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房崇' 的评论 : 越説越近了。真希望疫情過後,能有機會見面。我們大學城(小鎮)就在美加邊界不遠處。
房崇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牟山雁' 的评论 :我们俩是同宿舍上下铺。我是19年11月回国见过他,同年夏天还在底特律见过。我跟他们两口子都是同学呀!现在经常微信联系。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鸿鹄生而有翼' 的评论 : 怕是不容易啊!可能電腦可以幫忙把各人的照片放在一起,但不是真合影。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ong140' 的评论 : 多謝鼓勵!新年快樂!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房崇' 的评论 : 握手房崇:代張鳴向老同學問好!我是他退休前那一年在北京見到他的,不知你們多少年沒見了?新年快樂!
鸿鹄生而有翼 回复 悄悄话 真希望看一下毕业多年后,你们当年这些同学的合影。
dong140 回复 悄悄话 博主文采高。把經歷一一道來,與讀者分享。謝謝
房崇 回复 悄悄话 你好!我是张鸣的本科同学。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吴友明' 的评论 : 多謝來看我的博文。上茶!:)
吴友明 回复 悄悄话 真正探讨文学的文学城博主!
你的导师77岁才退休,托文学之福。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方乡巴佬' 的评论 : 豈敢?!多謝美言!:)
南方乡巴佬 回复 悄悄话 博主帅哥大才子一枚, 拜读文章, 受教了。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菲儿天地' 的评论 : 多謝菲兒,上茶!:)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林向田' 的评论 : 照片上缺了4位。現在中文系有多少研究生,沒有打聽。應該是不少。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心之初' 的评论 : “當年意氣風發,現在種菜養花。” 總結得好。據我所知,好像這些同學至少已有4人退休。最年輕的也已年近花甲。真是人生易老啊。我的師兄張鳴前年已退休,因爲北大中文系退休年齡是63. 我們人在北美,沒年齡限制,如能躲過新冠,身體許可,尚能多幹些年。我的導師去年退的,是77嵗。他還不是退得最晚的。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borisg' 的评论 : 謝謝鼓勵!
菲儿天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1赞,图文并茂的好文!
林向田 回复 悄悄话 当年全系只有15名研究生,现在可能都超过了150。
心之初 回复 悄悄话 回首往事,激勵心情。當年意氣風發,現在種菜養花。
borisg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很好,机会好,赶上一批认真做学问的老师。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格利' 的评论 : 多謝格利光顧。上茶!:)
格利 回复 悄悄话 写得好,请继续。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寒一凡' 的评论 : 謝一凡來看博文。看茶!:)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晓青' 的评论 : 多謝名博美言。豈敢!
寒一凡 回复 悄悄话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晓青 回复 悄悄话 这些大才子当年都这么朴素。后来都成了精英!
牟山雁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山松' 的评论 : 謝謝南山松來讀博文。上茶!:)
南山松 回复 悄悄话 在名校跟着名师学习,都非等闲人物啊。
[1]
[2]
[首页]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