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26一30

(2023-11-02 10:54:55) 下一个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二)

3

【原文】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点评】

本段主要说明人体十二脏器之间的关联。

【原文通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

【1】主明则下安:主,指君主,也就是指心;下,指除君主以外的臣下、部下,也就是另外的11脏;安,安定,安康。

【2】殁(mo)世不殆(dai):殁,通没,终也。殆,危险。

【3】以为天下则大昌:以为天下,指以主明则下安的方法来治理天下;大昌,指繁荣昌盛之意。

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危,戒之戒之!

【1】使道:指联系十二脏腑的气血运行通道。或者说是经络。

【2】形乃大伤:形,指形体;大伤,受到严重伤害。

【3】殃:遭殃。

【4】宗:根本,指江山社稷。

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么,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译文】

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君主如果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么,包括其本身在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4

【原文】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点评】

本段是说,从世间万物纷繁复杂的细微之处,可以透射出精妙的养生之道来。

【原文通解】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1】至道在微:至道,至深的道理;在微,从微小的方面体现。

【2】窘(jiong):困难。

【3】消者瞿瞿:消者,在这里当“肖者”讲,肖,仿效,学习也;瞿瞿,(jù):勤谨的样子。

【4】闵闵之当:闵闵,此处当纷繁讲,指各种学说纷繁复杂;之当,此处作之间讲。

【5】孰者为良:谁能知道那些是它的精华呢?良,精华。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么!

恍惚之数,生于毫氂,毫氂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大之,其形乃制。

【1】恍惚之数:恍惚,指模模糊糊,似有似无的意思。之数,此处为各种各样体现养生之道的众多的细微事物。

【2】毫氂(li):氂,厘,长度单位。毫氂,形容极微小。

【3】度量:意思是说,数目起始虽小,但积多以后,便要使用尺度斗量了。

【4】其形乃制:指万物成形。

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氂,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

【译文】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么!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氂,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

 

邪与正相伤,欲与性相害,不可两立

                                    --西汉·刘安等《淮南子》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三)

5

【原文】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黄帝乃选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点评】

本段是总结发言,是指前面的对话对黄帝来说意义重要,一定要选择良辰吉日。把这些精妙绝纶的理论,好好保存起来。

【原文通解】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斋戒择吉日,不敢受也。

【1】善哉:很好!

【2】精光:精光:精细而又明白的意思。

【3】大圣:大圣人。

【4】宣明:通达明了的意思。

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大圣人建立事业的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专心修省而选择吉祥的日子,不敢接受啊!

黄帝乃选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1】灵兰之室:据传,指供帝王藏书的图书馆。

  【2】以传保焉:以便传承保存在那里。

黄帝于是挑选良辰吉日,把这些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很快地保存起来,以便流传后世。

【译文】

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大圣人建立事业的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专心修省而选择吉祥的日子,不敢接受啊!黄帝于是挑选良辰吉日,把这些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很快地保存起来,以便流传后世。

6

本篇主要阐述了两大重点,第一,十二脏的作用;第二,从细微之处,察至道之妙。

世界上的事,把简单的事变复杂了容易,但要想把复杂的事变成简单,也就是大道至简,则是难上加难的。古人的智慧在于,他们把人体的五脏六腑的机能,比喻成十二个官,每个官既是独立的,两样也是相辅相成的,缺一不可,这个形象的比喻,就是把复杂的事物简单化与西医解剖学比起来,哪个更容易理解,不言自明了。

人体十二脏,就像一个排列的故宫的大殿,作为君主之官的心,高居其上,而宰相等率众大臣位列其下,从而形成了一个管理体系。用看得见的东西,来形容看不见的东西,此乃故人之智慧也。

古人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中知人事,从而有了中医之思想,这就是取相比类法,也可以说是一种朴素的唯物主义。因此,学习中医,不能像学西医一样,有标准的答案可参考,它完全在于根据大道,自己来选择如何悟道、取道、用道,因则,同样的一个大道,十个人,悟出的会十样,一百个人悟出的是一百样,一千人悟出的是一千样....,进而才会有山外青山楼外楼,强中自有强中手的中医实践

就像中餐的思想一样,你说是川菜好吃,还是粤菜好吃,还是鲁菜好吃,没有统一的评判标准;同样,你说中国武术中,是少林厉害,还是武当、太极厉害,也没有统一的标准。只有谁掌握的好,谁厉害。因此,对于中医来说,不管你掌握了砭、针、灸、药、按摩、气功这六大传统技法之中的哪种,只要掌握好了,都可以成为大师,这才是本篇的精髓。◆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一)

1

【注释】

       藏象:张介宾云:“象,形象也。脏居于内,形见于外,故曰藏象。”此文字表面含义,作为《内经》理论的核心,藏象是研究脏腑经脉形体官窍的形态结构、生理活动规律及其相互关系的理论。尤以生理活动规律是该理论的重点。

2

【原文】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点评】

           此段为天文纪法部分。

【注释】

【1】节:度,周期的意思,古人以甲子纪天度,一节为六十日。

【2】六六之节,以成一岁:六十日为一个甲子,六个甲子刚好为一岁。

【3】九九:九脏九窍。

【4】制会:制,制度的意思;会,配合的意思。

【5】节:腧穴。

【整段翻译】

  黄帝问道:我听说天的运行是以六个甲子为一年,人则以九九这个数字的变化来配合天的运行,同时人又有三百六十五个穴位来与天地相呼应,这些说法很早就听说了,但不知道其中的道理是什么?

3

【原文】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注释】

【6】昭:高明。

【7】遂:就。

【8】正:当动词,较正、规范之意。

【9】天之度:天体运行之规律。

【10】气之数:气候变化的规律。

【11】制:当动词,控制、规范之意。

【12】纪:动词,记载。

【13】化生:指万物的生化。

【14】分纪:分,分区;纪,纪律、秩序。即分野纪度,指天体所处的区域和纪度。

  【15】周:环周。

【16】道理:轨道。

【17】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太阳运行的轨迹为黄道,基本上每年周28宿;月亮的轨迹则相应地称为白道,由于黄白夹角很“小”,所以基本上可以看做日月在28宿的范围内运行。那么这时有一个速度比的问题,经过我国古人的观察,太阳在天幕上移动一度时(“大致”是一日),月亮移动了十三度多。这实际上已经涉及到日月“绝对”运行周期比值的问题了,而根据现代天文学的观测并计算出来的故值也差不多,有兴趣的话可以查一下相关的资料,中国古代数学的发达,很大程度上是归功于从上到下对于历算的重视,其其础则来源于对天文的观察,所以至今世界上只有中国的农历是最客观、最具科学价值的历法。

【18】奇:ji,余数。

【19】积气:累积。

【20】气:指日子。

【21】余:多余,多出来的部分。

【22】盈润:盈,多余之日;润设置闰月。

【23】立端:端,指岁首,即冬至节。立端,即确定岁首。

【24】表正:表,即圭表。正,校正或确定的意思。表正,指古代天文仪器,用以测量太阳射影角度,来确定日月的行程和校正时令的节气。

       圭表这种天文仪器,由圭和表两部分组成。表是直立的竿子(天安门、北大都有个特殊的表,叫华表);圭:是平卧而标有刻度并与表相连的部分,二者垂直,便组成了简单而实用的天文仪器。表立在圭的南端,才会有日影投到圭上面,所以说“立端于始”。表的上端有一景符向外弯曲,景符中间有一圆孔。正中午时,太阳的影子经过圆孔射到圭面上。观察日影的长短周期变化,就可以测知太阳的行程,校正时令节气。

       一年中,日影最长的那一天,说明太阳离我们最远,那天就是冬至节;日影最短的那一天,便是夏至。在冬至、夏至两边中间的日子,就应该是春分和秋分,这两天的日影长度是相等的。这样,根据圭表上日影长度的测量与推算,就是确定24节气最简便而且可靠的方法。

【整段翻译】

   岐伯回答说:您提的问题真是高明啊!请让我来一个一个地谈谈吧。六六之节和九九制会,是分别用来表示天的度数和人的气数。所谓天度,是用来计算日月行程的度数;所谓气数,是用来衡量生命的变化规律。

天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运行有一定的秩序和对应位置,循环往复有固定的轨道和规律。太阳的位置变化了一度,月亮就要变化十三度多。所以大月、小月合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为一年,而经过一段时间累积起来的时间正好形成了闰月。

确定冬至为一年的开始,用圭尺来测量太阳的影子,根据影子的长短变化就可以把一年到头的节气全部推真出来,这就是天度。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二)

4

【原文】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九野,九野分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点评】本段阐述了天地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注释】

【25】已闻:已经了解。

【26】气数:相对应于天度而言的气候变化。

【27】何以合之:指气数以什么来与天度对应。

【28】天以六六为节:二十四节气,每月分为两段,月首叫“节气”,月中叫“中气”12节气+12中气=24节气。所谓六六为节,即是6+6=12,为一节气。

【29】地以九九制会:前文说的是天,本句说的则是地。6+6=12,则9+9=18。那这18与节气有什么关系呢?下面,我们来看一段相关的解释。大家看得懂看不懂没关系,至少,这种解释还是合理的。

奇门遁甲阴阳18局与二十四节气关系:奇门遁甲将十天干作为将帅、奇兵、六支军队分别在九宫内正转、到转进行演练,形成18种格局。按十天干每一干代表一个时辰,则六十甲子(六十个时辰)正好演练完一种阵式。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2小时,一天24个小时即十二个时辰,60+12=5这样就是5天演练完一局,奇门遁甲称这5天为一元。一个节气有15天,15-5=3。也就是说一个节气正好演练完3个局,奇门遁甲把第一个5天叫做上元,第二个5天叫做中元,第三个5天叫做下元。一个节气有上、中、下三种格局,一年有24个节气,24*3=72即一年有72个格局,也就是说一年共使用阴阳遁局72局。注:中国古代用来指导农事活动的物候历。以五日为一候,全年七十二候。

【30】天有十日:指天干地支纪年法中的天干,十天,为一天干。

【31】日六竟而周甲:即十个天干和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相合,凡六十日为甲子的一周,甲子经过六周,称为周甲。

【32】终岁:一年。

【33】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此句话,曾出现于《生气通天论篇》中。

【34】其生五:指天之阴阳化生地之五行。

【35】其气三:指阴阳之气各有其三。

【36】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这里出现的三,是指人体被分成了三部分,即胸以上至头为天,肚脐以下为地,而中间一段为人,即我们常说的天地人,或者是上中下三焦。而每一部分,又被分成了三部分,也就是开关枢,因而,3*3=9。

【37】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

       中医是形神统一地研究人的生命运动,所以五脏既有形脏,又有神脏。

       形脏,是有形的脏,有具体的形态结构,形脏的功能,都能落实到有形的脏上。

       神脏,是无形的脏,没有具体的形态结构,神脏的功能不能落实到有形的脏上。中医的脾则是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主生化,主升清,主统血。这些功能都无法归结到某个有形的脏腑里,故脾只有神脏,无形脏!

       心肝肺肾,各有四形脏、四神脏,那就是八脏,脾只有神脏,无形脏,八脏加一,这就是所谓九脏。

【整段翻译】

       黄帝说:我已经了解天度了,还想知道气数是如何与天度配合的?

       岐伯说:天以六十日为一节,六节就是一年,地以九九之数配合天道,天有十干,代表十日,十干循环六次就是一个甲子,甲子循环六次就是一年,这就是一年三百六十天的计算方法。从古至今,一切生物都是以天气为生命存在的本源,而这个本源就是天地阴阳的变化。地有九州,人有九窍,都是与天气相通的。天衍生出五行,而阴阳又依据盛衰消长各自分为三。三气合成天,三气合成地,三气合成人,天,地、人又各分为三,三三合为九气,在地上分为九州,在人体分为九脏,即胃、小肠、大肠、膀胱四个藏有形之物的脏器,肝、心、脾、肺、肾五个藏无形之神的脏器,与天度节气相通。

5

【原文】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朞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日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点评】

 此段继续阐述五运六气与人体健康的关系。

【注释】

【38】六六九九之会:指天度与气数相配合的关系。

【39】盈阔:盈,充盈;阔,宽阔,广阔,在这里泛指润月的问题。

【40】候:日行五度为一候。

【41】气:节气。

【42】时:季节。

【43】主治:主时之气。

【44】朞( jì):一声,一周称朞。

【45】五运:五运六气,简称运气。“运”指丁壬木,戊癸火,甲己土,乙庚金,丙辛水五个阶段的相互推移。“气”是指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六种气候的转变。

【46】时立气布:即岁立四时,时布节气的意思。

【47】年之所加:指当年所加临的主客气是什么。

【48】气之盛衰:这种主客气的盛衰是什么情况。

【49】虚实之所起:由此引起人体的虚实的起因变化。

【50】工,指医生。

【整段翻译】

       黄帝说:我已经明白了六六九九配合的道理,先生说气的盈余积累成为闰月,我想听您讲一下是什么气?请您来启发我的蒙昧,解释我的疑惑!

       岐伯说:这是上帝秘而不宣的理论,先师传授给我的。

       黄帝说:就请全部讲给我听。

       岐伯说:五日称为候,三候称为气,六气称为时,四时称为岁,一年四时,各随其五行的主气来进行管理。木、火、土、金、水五行随时间的变化而递相承袭,各有当旺之时,到一年终结时,再从头开始循环。一年分力四时,四时分布节气,逐步推移,如环无端,节气中再分候,也是这样的推移下去。所以说,不知当年客气加临、主客气的盛衰、引起人体虚实的起因变化等情况,就不能做个好医生。

 

 

天者阳之宗,地者阴之属。阳者生之本,阴者死之基。

                        --东汉·华佗《中藏经》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三)

6

【原文】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鼓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

       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

       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点评】

 本段主要阐述五行之间的相生相克的关系,以及主气太过和不及对人健康的影响。

【注释】

【51】其太过不及如何:是指季节的更替不正常。比如到了立春这个季节,天气还很冷,这就叫不及,反之,如果天太热了,就叫太过。

【52】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五气,指木火士金水,对应的春夏长夏秋冬;所胜,

3指当季的主气,比如春主木气,夏主火气盛虚,此当季的主气或盛大或虚弱;此其常也,这是常态。

【53】在经有也:指在经书上有记载。

【54】各以气命其脏:各以四时五运之气,以名其脏。

【55】始春:立春。

【56】未至而至:节气未到而运气先到。

【57】薄:侵犯。

【58】乘:欺凌。

【59】淫:太过。

【60】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此十字为错简,是下文之辞误重在此。

【61】气迫:指运气不及,所胜所不胜之气来侵犯。

【62】邪僻内生:邪,外邪,比如六淫;僻,偏僻;这话可以理解怪病从生。

【整段翻译】

       黄帝说:五行的推移,周而复始,如环无端,它的太过与不及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五行之气更迭主时,互有胜克,从而有盛衰的变化,这是正常的现象。

       黄帝说:平气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是没有太过和不及。

       黄帝说:太过和不及的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这些情况在经书中已有记载。

       黄帝说:什么叫做所胜?

       岐伯说: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这就是时令根据五行规律而互相胜负的情况。同时,时令又依其五行之气的属性来分别影响各脏。

       黄帝说:怎样知道它们之间的相胜情况呢?

       岐伯说:首先要推求气候到来的时间,一般从立春开始向下推算。如果时令未到而气候先期来过,称为太过,某气太过就会侵侮其所不胜之气,欺凌其所胜之气,这就叫做气浮;时令已到而气候未到,称为不及,某气不及,则其所胜之气因缺乏制约而妄行,其所生之气因缺乏资助而困弱,其所不胜则更会加以侵迫,这就叫做气迫。所谓求其至,就是要根据时令推求气候到来的早晚,要诬慎地等候时令的变化,气候的到来是可以预期的。如果搞错了时令或违反了时令与气候相合的关系,以致于分不出五行之气当旺的时间,那么,当邪气内扰,病及于人的时候,好的医生也不能控制了。

7

【原文】

       帝曰:有不袭乎?

       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

       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点评】

 此段和下段讲的是自然之气,与人体五脏之气对应的关系,提出了"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的理论。

【注释】

【63】袭:承袭。指木火土金水,春夏长夏秋冬这五行之气,有没有不按规律承袭的。

【64】变:病变。

【65】所胜则微:指如果当季的主气占优,得的病则轻微。比如,春天主肝,肝主筋,有很多人,会在这个季节感觉肝火旺,同时胳膊腿筋痛。而这种病在这个季节很好治,平肝舒络就行。但是如果季节到了春天了,但天气还异常寒冷,你这时因受寒而得了感冒而这种感冒,应该是秋冬季的主气,因而治起来就不容易了。

【整段翻译】

       黄帝说:五行之气,有不相承袭的吗?

       岐伯说:天的五行之气,在四时中的分布不能没有常规,如果五行之气不按规律依次相承,就是反常的现象,反常就会使人发生病变。

       黄帝说:如果气候反常而发生了病变又如何呢?

       岐伯说:如在某一时令出现的反常气候,为当旺之气之所胜者,则其病轻微;若为当旺之气之所不胜者,则其病深重。而若同时感受其他邪气,就会造成死亡,所以反常气候的出现。不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病就轻微,若恰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发病,则病重。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