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虎韬

(2023-12-03 12:31:23) 下一个

虎韬 军用第三十一

  武王問太公曰:“王者舉兵,三軍器用,攻守之具,科品眾寡,豈有灋乎?”

  太公曰:“大哉!王之問也。夫攻守之具,各有科品,此兵之大威也。”

  武王曰:“願聞之。”

  太公曰:“凡用兵之大數,將甲士萬人,灋用:

  武衝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弩矛戟爲翼。一車二十四人推之,以八尺車輪,車上立旗鼓,兵灋謂之震駭。陷堅敶,敗強敵。

  武翼大櫓矛戟扶胥七十二具,材士強弩矛戟爲翼。以五尺車輪,絞車連弩自副。陷堅敶,敗強敵。

  提翼小櫓扶胥一百四十六具,絞車連弩自副,以鹿車輪。陷堅敶,敗強敵。

  大黄參連弩大扶胥三十六乘,材士強弩矛戟爲翼。飛鳧、電影自副,飛鳧赤莖白羽,以銅爲首;電影青莖赤羽,以鐵爲首。晝則以絳縞,長六尺,廣六寸,爲光燿;夜則以白縞,長六尺,廣六寸,爲流曐。陷堅敶,敗步騎。

  大扶胥衝車三十六乘,螳螂武士共載。可以擊縱橫,敗強敵。

  辎車騎寇,一名電光,兵灋谓之電擊。陷堅敶,敗步騎。

  寇夜來前,矛戟扶胥輕車一百六十乘,螳螂武士三人共載,兵灋謂之霆擊,陷堅敶,敗步騎。

  方首鐵棓維朌,重十二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棓。大柯斧,刃長八寸,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越。方首铁錘,重八斤,柄長五尺以上,千二百枚,一名天錘,敗步騎群寇。

  飛鉤,長八寸,鉤芒長四寸,柄長六尺以上,千二百枚,以投其眾。

  三軍歫守,木螳螂劍刃扶胥,廣二丈,百二十具,一名行馬。平易地,以步兵敗車騎。

  木蒺藜,去地二丈五尺,百二十具。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軸旋短衝矛戟扶胥,百二十具,黄帝所以敗蚩尤氏。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狹路微徑,張鐵蒺藜,芒高四寸,廣八寸,長六尺以上,千二百具,敗走騎。

  突瞑來前促戰,白刃接,張地羅,鋪兩鏃蒺藜,參連織女,芒間相去二尺,萬二千具。曠林草中,方胸鋌矛,千二百具,張鋌矛灋,高一尺五寸。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狹路微徑,地陷,鐵械鎖參連,百二十具。敗步騎,要窮寇,遮走北。

  壘門歫守,矛戟小櫓十二具,絞車連弩自副。

  三軍歫守,天羅虎落鎖連一部,廣一丈五尺,高八尺,百二十具。虎落劍刃扶胥,廣一丈五尺,五百一十具。

  渡溝塹:飛橋一間,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着轉關轆轤,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

  渡大水,飛江,廣一丈五尺,長二丈以上,八具,以環利通索張之。天浮鐵螳螂,短内圓外,徑四寸以上,環絡自副,三十二具。以天浮張飛江濟大海,謂之天潢,一名天船。

  山林野居,結虎落柴營。環利鐵鎖,長二丈以上,千二百具。环利大通索,大四寸,長四丈以上,六百枚。環利中通索,大二寸,長四丈以上,二百枚。環利小微缧,長二丈以上,萬二千枚。

  天雨蓋重車上板,结泉鉏铻,廣四尺,長四丈以上,車一具,以鐵杙張之。

  伐木天斧,重八斤,柄長三尺以上,三百枚。

  棨?刃,廣六寸,柄長五尺以上,三百枚。

  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三百枚。

  鹰爪方胸鐵杷,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

  方胸鐵叉,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

  方胸兩枝鐵叉,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

  芟草木大鐮,柄長七尺以上,三百枚。

  大櫓刃,重八斤,柄長六尺,三百枚。

  委環鐵杙,長三尺以上,三百枚。

  椓杙大槌,重五斤,柄長二尺以上,百二十具。

  甲士萬人,强弩六千,戟櫓二千,矛楯二千。

  修治攻具,砥礪兵器,巧手三百人。

  此举用兵之大数也。”

  武王曰:“允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君王起兵征伐,三军的武器装备和攻守器械,其种类的区分和数量的多少,是不是有可遵循的标准?”

  太公答道:“您提出的问题多么重大啊!军中用于攻战防守的器械,种类和数量,各自都有不同的门类,这是关系到军队战斗力强弱的大问题。”

  武王说:“我想听您详细讲讲。”

  太公说:“凡是用兵作战,所需武器装备有个大概的标准。统率甲士万人,所需武器装备的标准是:

  武冲大扶胥的战车三十六辆,由精锐勇猛的战士拿着强弩和矛戟在两侧作为羽翼。一车由二十四人推动,车轮高八尺,车上设置鼓旗以便指挥,兵法上把这种车叫做震骇,可以用来攻破坚固的阵势,击败强大的敌人。

  武翼大橹矛戟扶胥的战车七十二辆,也由精锐勇猛的战士拿着强弩和矛戟在两侧作为羽翼。车轮高五尺,车上附设绞车连弩若干,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强敌。

  提翼小橹扶胥的战车一百四十六辆,车上设有绞车、连弩作为辅助装备,车轮较小与鹿车相同,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强敌。

  大黄参连弩大扶胥的战车三十六辆。也是由精锐勇猛的战士拿着强弩和矛戟在两侧作为羽翼。车上附设飞凫、电影作为辅助装备。飞凫是红杆白羽的箭,箭头用铜制造;电影是青杆红羽的箭,箭头用铁制造;白天用赤绢作为旗帜,长六尺,宽六寸,名为光耀;夜晚则用白绢作为旗帜,长六尺,宽六寸,名为流星。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步骑。

  大扶胥冲车三十六辆,车上载乘敢于奋勇冲击的螳螂武士。其作用是可以纵横冲击,击败强敌。

  辎车骑寇的战车,也叫电光。兵法上称为电击。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步骑。

  敌人乘黑夜前来突袭,用矛戟扶胥的战车一百六十辆,三名螳螂武士共乘一车,兵法上称为霆击,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步骑。

  方首铁棓维朌的铁棒,重十二斤,柄长五尺以上,需一千二百根,又名天棓。大柯斧,刃长有八寸,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需一千二百枚,又名天越。方头铁锤,重八斤,柄长五尺以上,需一千二百枚,又名天锤,其作用是攻陷坚阵,击败敌人步兵骑兵等群寇。

  飞钩,长八寸,钩芒长四寸,钩柄长六尺以上,需一千二百枚,可以用来投掷钩伤敌军的部众。

  三军用于拒敌防守的器械:木螳螂剑刃扶胥马,广两丈,需一百二十辆,又名行马。在平坦开阔之地,步兵可以用它来击败敌军的车骑。

  木蒺藜,设置时其尖刺要安放在高于地面二丈五尺的位置,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击败步兵与骑兵,拦截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溃败奔逃的敌人。

  轴旋短冲矛戟扶胥,一百二十辆,黄帝当年以此战车大败蚩尤氏。此战车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在狭路小道,张设铁蒺藜。刺长四寸,身宽八寸,每具长六尺以上,共一千二百具,可用来击败敌人的步兵与骑兵。

  敌人乘着黑夜突然前来逼战,白刃相接,这时应张设地罗,铺上两镞蒺藜,中间参杂织女,每具芒尖相距二尺,共一万二千个。在旷野深草地区作战,设置方胸铤矛,一千二百具。布设铤矛的方法,应使矛尖高出地面一尺五寸。这些器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狭窄小路,在地下浅埋铁锁链,共一百二十具。可以用来击败敌人的步骑,拦阻势穷力竭的敌人,截堵撤退逃跑的敌人。

  高垒营门拒敌防守,用矛、戟、小橹十二辆,并附设绞车连弩。

  三军进行拒敌防守,用天罗虎落锁连一部,每部宽一丈五尺,高八尺。共一百二十具。虎落剑刃扶胥的战车,宽一丈五尺,共五百一十具。

  渡越沟堑,要用飞桥一座,宽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飞桥上装备转关辘轳,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架设。

  横渡江河,要用名叫飞江的浮桥,宽一丈五尺,长两丈以上,共八具,用铁环和长绳把它们联结起来。天浮铁螳螂,内方外圆,直径四尺以上,有铁环和绳索联结,共三十二具。用天浮铁螳螂架设飞江可以横渡大江。这种渡河工具叫做天潢,也叫天船。

  军队在山林野外驻扎,需搭结虎落柴营。环利铁锁,长两丈以上,共一千二百条。环利大通索,环大四寸,长四丈以上,共六百枚。环利中通索,环大二寸,长四丈以上,共二百枚。环利小微缧,长二丈以上,共一万二千枚。

  天雨盖,即重型兵车车厢上的盖板,板上契刻齿槽,与车子吻合,每付木板宽四尺,长四丈以上,每辆车配置一付,用铁杙固定安装。

  伐木天斧,重八斤,柄长三尺以上,共三百把。

  棨?刃,宽六寸,柄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

  铜筑固为垂,长五尺以上,共三百把。

  鹰爪方胸的铁耙,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方胸铁叉,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方胸两枝铁叉,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芟草木大镰,柄长七尺以上,共三百把。

  大橹刀,重八斤,柄长六尺,共三百把。

  委环铁杙,长三尺以上,共三百把。

  椓杙大锤,重五斤,柄长二尺以上,共一百二十把。

  每一万人的甲士,需要装备强弩六千张,戟和橹两千套,矛和楯两千套。

  修理作战器具和制造兵器的巧手工兵共三百人。

  以上所述即是兴兵作战按一万人计算所需要的装备器材的大致数目。”

  武王说:“好!军队就按此配备。”

虎韬 三敶第三十二

  武王问太公曰:“凡用兵为天阵、地阵、人阵,奈何?”

  太公曰:“日月、星辰、斗柄,一左一右,一向一背,此为天阵;丘陵水泉,亦有前後左右之利,此为地阵;用车用马,用文用武,此为人阵。”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凡用兵列阵有叫做天阵、地阵、人阵的,其意义如何?”

  太公答道:“依天象日月之明暗、星辰之显隐、斗柄之旋回,可测知风向、晴雨、霜雪雷电、方向、季节的变化等,以此为依据可定列阵之左右向背,这是依天象而列阵。依地形上山陵的险易,水泉的深浅,并依据其位置的前后左右,选定最佳地势布阵,这是依地利而列阵。根据敌军的情况,决定我军用车战还是用骑兵,用文伐还是用武攻,这些取决于人事的是人阵。

  武王说:“讲得好啊!”

虎韬 疾战第三十三

  武王问太公曰:“敵人围我,断我前後,绝我糧道,为之奈何?”

  太公曰:“此天下之困兵也。暴用之则勝,徐用之则败。如此者,为四武衝阵,以武车驍骑,驚亂其军而疾擊之,可以横行。”

  武王曰:“若已出围地,欲因以为勝,为之奈何?”

  太公曰:“左军疾左,右军疾右,无与敵人争道,中军迭前迭後。敵人虽众,其将可走。”

译文:

  武王问太公道:“敌人包围我军,切断我军前后的通路,断绝我军的运粮路径,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对付呢?”

  太公答道:“这是天下处境最困难的军队。在这种情况下,急速突围就能胜利,行动迟疑就会失败。突围的军队,要结成“四武冲阵”的战斗队形,使用强大的战车和骁勇的骑兵,冲击震骇敌军使之惊乱从而迅速袭击以破重围,这样就可以横行无阻地突围出去。”

  武王问:“如果我军已成功突围,还想乘势击败敌军,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左翼部队在左侧快速前进,右翼部队在右侧快速前进,不要和敌人争夺道路。中路主力忽而落在后面,忽而超出左右翼的部队,轮流交替,敌军被诱来追,可依此三面阵型围歼追军。敌军即使人数众多,也能击败他们迫使主将逃跑。”

虎韬 必出第三十四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敵人四合而围我,断我归道,绝我糧食。敵人既众,糧食甚多,险阻又固。我欲必出,为之奈何?”

  太公曰:“必出之道,器械为寳,勇鬥为首。审知敵人空虚之地,无人之处,可以必奋而出。将士持元旗,操器械,设衔枚,夜出。勇力、飛走、冒将之士居前,平壘为军开道;材士强弩为伏兵居後;弱卒车骑居中。阵必徐行,慎无驚骇。以武衝扶胥前後拒守,武翼大橹以蔽左右。敵人若驚,勇力、冒将之士疾擊而前,弱卒车骑以属其後。材士强弩隐伏而处,审候敵人追我,伏兵疾擊其後,多其火鼓、若從地出,若從天下,三军勇鬥,莫我能御。”

  武王曰:“前有大水、廣堑、深坑,我欲踰渡,无舟楫之备。敌人屯垒,限我军前,塞我归道,斥堠常戒,险塞尽守。车骑要我前,勇士擊我後,为之奈何?”

  太公曰:“大水、廣堑、深坑,敵人所不守。或能守之,其卒必寡。若此者,以飛江、转关与天潢以济吾军。勇力材士從我所指,衝敵绝阵,皆致其死。先燔吾辎重,烧吾糧食,明告吏士,勇鬥则生,不勇则死。已出,令我踵军设云火远候,必依草木、丘墓、险阻,敵人车骑必不敢远追长驱。因以火为记,先出者令至火而止,为四武衝阵。如此,则吾三军皆精锐勇鬥,莫我能止。”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统率军队深入诸侯国境内。敌人从四面合围我军,切断了我军的退路,断绝了我军的粮道。敌军数量众多,粮食充足,而且占领了防守牢固的险要地形。我军想要成功突围而出,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成功突围的方法,兵器兵械至关重要,又以奋勇战斗为最首要。仔细侦明敌军守备空虚,无人设防之处,可以从此薄弱处奋力突围而出。突围时将士们手持黑旗,各拿器械,口中衔枚以禁喧哗,乘着夜色开始行动。派遣勇猛有力、敏捷善跑、乐于冒险犯难的将士担任先锋,平毁营垒为全军开道;又选精兵带着强弩作为伏兵埋伏在大部队的后面;老弱士卒和车骑在中间行进。部署完毕后沉着徐行,谨慎从事不要惊慌。用武冲扶胥的战车在前后掩护,用武翼大橹的战车在左右掩护。敌军如被惊动,派谴具勇猛之力的敢死将士迅速发起冲击,将队伍向前推进,老弱士卒和车骑紧随其后。强弩精兵埋伏在暗处,审慎观查并等候敌人前来追击我军,埋伏的精兵在我军后方疾速袭击敌人,大量使用火光、鼓声,制造人数众多的假象乱敌耳目,使敌军觉得我军仿佛是从地下冒出,从天上降下,三军奋勇战斗,谁也无法抵御。”

  武王问:“如果我军前面是大河、宽堑、深坑的阻碍,我军想要逾越而过,但却没有准备船只。敌人又屯兵筑垒,阻止我军前行,堵塞我军退路,敌哨又戒备森严,险塞尽被敌军把守。敌人的战车骑兵拦截我军前面的部队,勇猛之士攻击我军后面的部队,此严重局面我军应该怎么应对?”

  太公答道:“凡是大河、宽堑、深沟之地,敌人一般不会设防。偶尔可能设防,兵力一定不多。这样的情况,就可以用飞江、转关和天潢等工具将我军渡过去。勇敢的武士依照命令所指,冲锋敌军切断其阵型,双方皆以死相拼。先焚毁我军的辎重,烧掉我军的粮草,明确告诉全军将士,奋勇作战才能生存,畏缩怯战只能死亡。一旦突出重围,命令我军紧跟前锋的后续部队点燃烟火为信号,派出哨兵去远地侦查,我军必需依凭丛林、坟墓和险阻等险要地形为行军路线,这样,敌军的战车和骑兵则必然不敢长驱远追。因我军以烟火为号,引导先行突围的部队至有火的地方集结,从而组成四武冲阵。这样,我三军将士个个精锐、勇猛战斗,谁也无法阻挡得住!”

  武王说:“好啊!”

虎韬 军略第三十五

  武王问太公曰:“引兵深入诸侯之地,遇深溪大谷险阻之水,吾三军未得畢濟,而天暴雨,流水大至。後不得属于前,无舟梁之備,又无水草之资。吾欲畢濟,使三军不稽留,为之奈何?”

  太公曰:“凡帅师将众,慮不先设,器械不備,教不精良,士卒不习,若此,不可以为王者之兵也。凡三军有大事,莫不习用器械。攻城围邑,则有轒辒、临衝;视城中,则有雲梯、飛楼;三军行止,则有武衝、大橹,前後拒守;绝道遮街,则有材士强弩衛其两旁;设营壘,则有天罗、武落、行马、蒺藜;昼则登云梯遠望,立五色旌旗;夜则设雲火萬炬,擊雷鼓,振鼙铎,吹鸣笳;越溝堑,则有飛桥、转關、辘轤、鉏铻;濟大水,则有天横、飛江;逆波上流,则有浮海、绝江。三军用備,主将何憂?”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统率军队深入诸侯国境内,遇到深溪大谷中势险水急的河流,我三军部队尚未完全渡过,而这时天又突降暴雨,流水奔集河水大涨。我军被大水横截,后面的部队无法跟上先头的部队,而且即没有船只和架桥器械,又没有治水用的草捆物资。我想使三军全部顺利的渡过而不被滞留,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大凡统率军队率领部众,如果事先对可能遇到的困难不做周密谋划,对军用器械不配备精良,平时的训练不切实可用,士卒不能熟练掌握该具备的技能,若是这样,这支军部就不是完成大业的部队。凡是军队准备采取重大的军事行动,没有不训练士兵熟练使用各种器械的。如果图谋攻城围邑,就用轒辒、临车、冲车这样的攻城战车;观察城内的动静情况,则用云梯和飞楼;部队行动的行止,就用武衝、大橹的战车在前后护卫;遇到断绝的道路、有遮障的十字路口,就派精锐的勇士手持强弩在部队两旁护卫;宿营筑垒,就用天罗、武落、行马、蒺藜等防御设施;白天要派人登上云梯瞭望,三军树立五色旌旗;夜间点燃众多冲天火炬,不时的击响雷鼓、敲动鼙鼓、摇动大铎、吹响鸣笳;跨越深沟天堑,就用飞桥、转关、辘轤、鉏铻等器械;横渡江河,就用天潢、飞江等器械;逆流而上,就用浮海、绝江等器械。三军所需的这些器械如果装备齐全,主将还有什么可忧虑的呢?”

虎韬 临境第三十六

  武王问太公曰:“吾与敵人临境相拒,彼可以来,我可以往,阵皆坚固,莫敢先举。我欲往而襲之,彼亦可以来,爲之奈何?”

  太公曰:“分兵三處。令我前军,深溝增壘而無出,列旌旗,擊鼙鼓,完爲守備。令我後军,多積糧食,無使敵人知我意。發我锐士潜襲其中,擊其不意,攻其無備。敌人不知我情,则知我来矣。”

  武王曰:“敵人知我之情、通我之机,動则得我事,其锐士伏于深草,要我隘路,擊我便處,爲之奈何?”

  太公曰:“令我前军,日出挑戰,以劳其意。令我老弱,曳柴扬尘,鼓呼而往来,或出其左,或出其右,去敵無過百步,其将必劳,其卒必骇。如此,则敵人不敢来,吾往者不止,或襲其内,或擊其外,三军疾戰,敵人必败。”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我军与敌军在国境线上相互对峙,敌人可以前来攻我,我也可以前去攻敌,两军的阵地都十分坚固,双方都不敢轻举妄动。我军想去袭击敌军,但敌军也可来袭击我军,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遇到这种情况,可把部队分为前军、后军和勇锐突击部队三个部分。命令前军掘挖深沟、堑高壁垒,但不要出战,布列旌旗,敲击鼙鼓,作好守备达至无懈可击。命令后军积贮粮食,不要使敌人觉知我军想要作战的意图。然后,命令精锐突击部队秘密偷袭敌军要害部位,袭击敌军于意想不到,攻打敌军于毫无准备。这时敌军不知道我军的战略部署等情况,只知道我军的到来而已。”

  武王问道:“如果敌军己侦知我军情况,明了了我军的机谋,我军一有行动,敌军就得到情报,事先派出其精锐部队埋伏在深草丛中,在我军必经的狭窄险隘的路上拦截袭击,占据有利的地形攻击我军,这种情况下我军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命令我军前军,每天日出时便开始挑战,以疲惫懈怠敌人的斗志。命令我军的老弱士卒,拖着柴把扬起尘土,击鼓呐喊往来不停,有时在敌军左方出现,有时在敌军右方出现,距离敌军不超过百步,敌军不断受到骚扰迷惑,其将领必定疲于应付,其士卒必定惊惶恐惧。这样,敌人就不敢前来进攻,而我军则反复不停地进行袭击骚扰,或者袭击其内部,或者攻击其外部,三军再迅速地投入战斗,敌军必定会失败。”

虎韬 动静第三十七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之軍相當,两敶相望,眾寡强弱相等,未敢先擧。吾欲令敵人将帥恐懼,士卒心傷,行敶不固,後敶欲走,前敶数顧。鼓譟而乘之,敵人遂走,爲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發我兵,去寇十里而伏其两旁,車騎百里而越其前後,多其旌旗,益其金鼓。戰合,鼓譟而俱起,敵将必恐,其军驚骇,眾寡不相救,贵賤不相待,敵人必败。”

  武王曰:“敵之地势,不可以伏其两旁,車騎又無以越其前後,敵知我慮,先施其備,吾士卒心傷,将帥恐懼,戰则不勝,爲之奈何?”

  太公曰:“诚哉!王之問也。如此者,先戰五日,發我遠候,往视其動静,審候其来,設伏而待之。必于死地,與敵相避,遠我旌旗,疏我行敶,必奔其前,與敵相當。戰合而走,擊金而止,三里而还,伏兵乃起,或陷其两旁,或擊其前後,三軍疾戰,敵人必走。”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诸侯国境内,我军实力与敌军实力相当,敌我两军相互观望,双方兵力的多少强弱都势均力敌,谁也不敢率先发起进攻。我想使敌军将帅心中恐惧,士卒满怀忧伤,部队士气低落,阵型队列不能稳固,后阵的士兵企图逃跑,前阵的士兵频频后顾。此时我军击鼓呼叫,壮大声势乘机攻打,使得敌军溃败逃走。怎么能做到这样呢?”

  太公答道:“要做到这样,先派遣一支步兵,在距离敌军十里远的地方埋伏在道路的两旁;又派战车和骑兵埋伏在距离敌军百里的地方,来回运动,忽而在敌军之前,忽而在敌军之后,军中多悬挂旌旗,多增设金鼓。敌军出而应战,金鼓齐鸣打杀呐喊之声与我军伏兵车骑共起于四面发起进攻,敌军将帅必定惊惶失措,士兵必定恐慌畏惧,各部队无论人数多少都不能互相救援,军中官兵无论身份贵贱都只顾自己奔逃而不能互相照应,敌军必败无疑。”

  武王问道:“敌军所处的地势,使我军不能在敌军的两旁布置埋伏,我军战车和骑兵也无法迂回到敌军的前后去进行骚扰,敌人知道了我军的意图,提前做好了防范的准备,我军士兵忧伤疑虑,将帅心怀恐惧,如果与敌军交战则无法取胜。在这种情况下,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多么真实啊!君王所问的问题。遇到这种情况,在交战前五天,先派人去远方侦察,前去窥探敌军的动静,准确掌握了敌军来攻的情报,就布置好埋伏等待敌军的进犯。我军一定要在险阻死绝之地,避免与敌军狭路相遇。此时我军务必要把旌旗疏开,并将军阵之间的距离拉大,我军队伍必须快速跑至敌人阵前,与敌军旗鼓相当的对峙应战,在与敌军短暂交锋后便快速败走,并且鸣金收兵,诱敌至我败走三里之处转身还击,埋伏好的部队也四起而应战,或者攻陷敌军的两翼,或者攻击敌军的前后,三军疾速奋力作战,敌军必定逃走。”    

  武王说:“说得好啊!”

虎韬 金鼓第三十八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相當,而天大寒甚暑,日夜霖雨,旬日不止,沟壘悉坏,隘塞不守,斥堠懈怠,士卒不戒,敵人夜来,三軍無備,上下惑亂,爲之奈何?”

  太公曰:“凡三軍以戒爲固,以怠爲败。令我壘上,誰何不绝,人执旌旗,外内相望,以號相命,勿令乏音,而皆外向。三千人爲一屯,誡而约之,各慎其處。敵人若来,視我軍之警戒,至而必还。力尽气怠,發我鋭士,随而擊之。”

  武王曰:“敵人知我随之,而伏其鋭士,佯北不止,遇伏而还,或擊我前,或擊我後,或薄我壘,吾三軍大恐,扰亂失次,离其處所,爲之奈何?”

  太公曰:“分爲三队,随而追之,勿越其伏。三軍俱至,或擊其前後,或陷其两旁,明號審令,疾擊而前,敵人必败。”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率军深入诸侯国境内,敌我双方军力相当,而天气或者是严寒或者是酷暑,或者是日以续夜的连绵大雨,一连十天都不能停止。防御用的沟堑营垒已全部崩塌毁坏,险阻的路口要隘都无法防守,派出的侦察哨兵精神不振懈怠失职,士兵丧失了应有的戒备,此时敌人乘夜前来袭击,三军毫无准备,上下官兵疑惧混乱,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所有军队都是因严密的警戒才能坚不可摧,都是因防御的懈怠而导致失败。用来提高警戒的口令在营垒上口口相传,任何人不能用任何理由使它停止,人人手持旌旗,军营内外以旌旗相互联络,以口令相互传达命令,不要使金鼓之声断绝,士卒一致面向敌方保持警戒。我军以三千人编为一个屯,并以此为单位严加警诫和约束,各处皆审慎守备。如果敌军前来进犯,看到我军戒备森严,即使到达也必定撤回。敌军来而复返必定志气懈怠,此时派遣我军精锐部队,紧随其后攻击敌军。”

  武王问:“敌人知道了我军要尾随而来,就埋伏好了精锐部队,然后假装退却也不停止,当我军进入伏击圈时便反身折回对我军进行围击,或者攻击我军前部,或者袭击我军后部,或者直逼我军营垒,我三军大为惊恐,互相惊扰乱作一团以致失去了各自的次序行列,脱离了各自所处的岗位。这可怎么办?”

  太公答道:“把我军分为三队,相续出动追击后退的敌军,不要进入敌人设置了埋伏的地带。我军在未达敌军埋伏之前三支部队已同时追上敌军,此时我军或者攻击敌军前后两头,或者袭击敌军两翼,严明号令,迅猛进攻,敌人必败无疑。”

虎韬 绝道第三十九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與敵相守,敵人绝我糧道,又越我前後。吾欲戰则不可勝,欲守则不可久,爲之奈何?”

  太公曰:“凡深入敵人之地,必察地之形势,務求便利,依山林險阻,水泉林木,而爲之固,謹守關梁,又知城邑、丘墓地形之利。如是,则我軍堅固,敵人不能绝我糧道,又不能越我前後。”

  武王曰:“吾三軍過大林廣澤平易之地,吾候望誤失,卒與敵人相薄,以戰则不勝,以守则不固,敵人翼我两旁,越我前後,三軍大恐,爲之奈何?”

  太公曰:“凡帥師之灋,当先發遠候,去敵二十裏,審知敵人之所在。地势不利则以武衝爲壘而前,又置两踵軍于後,遠者百裏,近者五十裏,即有警急,前後相知。吾三軍常完堅,必無毁傷。”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诸侯国境内,与敌军对垒相持不下,敌人截断了我军的粮道,并迂回到我军的前后来回惊扰。我军想交战但不能取得胜利,我军想据守又不能持久。这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领兵深入敌人的国土,必须察明地理形势,务必占据并控制对我方有利的地形。依靠山势丛林险道阻碍,江水泉河森林树丛,要以此为屏障使驻军防守坚固,谨慎严密护守关隘桥梁,保证我军后路的畅通,又要了知掌握周围城邑、丘陵、墓地等地形,充分利用占领优势。这样,我军防守就能稳固,敌人既不能断绝我军的运粮道路,也不能在我军前后来回骚扰,构成威胁。”

  武王问:“我军通过大森林、宽阔的水泽及广大平坦的地区时,士卒与敌人相遇逼近,与敌军交战则不能取胜,采取防守又无坚固阵地,这时敌军已包围了我军的两侧,迂回到我军前后准备夹击,我三军大为惊恐。此时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统军作战都应遵循最基本的法则,应当首先派出侦察人员到远方收集情报,在距离敌人二十里时,就要详细了解敌人所在的位置。如果地形对我军行动不利,就用武冲战车结成营垒向前推进,同时部署两支殿后部队尾随跟进,先头部队与殿后部队相隔的距离,远的为一百里,近的为五十里。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则能做到首尾相顾、前后相救。我三军如果能恒久保持完善而坚固的部署,就一定不会遭受伤亡和失败。”

  武王说:“好啊!”

虎韬 略地第四十

  武王問太公曰:“戰勝深入,略其地,有大城不可下,其别軍守险與我相拒,我欲攻城圍邑,恐其别軍卒至而薄我,中外相合,击我表裏,三軍大亂,上下恐駭。爲之奈何?”

  太公曰:“凡攻城圍邑,車騎必遠,屯衛警戒,阻其内外。中人绝糧,外不得輸。城人恐怖,其将必降。”

  武王曰:“中人绝糧,外不得输,阴为约誓,相与密謀,夜出。窮寇死戰,其車騎鋭士,或衝我内,或擊我外,士卒迷惑,三軍败亂,爲之奈何?”

  太公曰:“如此者,当分为三軍,謹視地形而處。審知敵人别軍所在,及其大城别堡,爲之置遺缺之道,以利其心,謹備勿失。敵人恐懼,不入山林,卽歸大邑,走其别軍,車騎遠要其前,勿令遺脱。中人以爲先出者得其径道,其练卒材士必出,其老弱獨在。車騎深入長驅,敵人之軍必莫敢出。慎勿與戰,绝其糧道,围而守之,必久其日。無燔人積聚,無毁人宫室,冢樹社叢勿伐,降者勿殺,得軍勿戮。示之以仁义,施之以厚德。令其士民曰:罪在一人。如此,则天下和服。”

  武王曰:“善哉!”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我军战胜敌军乘胜深入,夺取敌国土地,但敌国的大城池难以攻克,而且另有一支部队固守险要之地与我军对峙,相持不下。我军想要围攻城池,又害怕这支部队突然向我军逼近发起进攻,与城内敌军里应外合,袭击我军攻与守互为表里的部队,使我三军大乱,官兵恐惧惊骇。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凡是攻城围邑,必须派遣战车、骑兵在离城较远的地方,扼守要道,封锁警戒,断绝城内与外界的联系。被困在城中的敌军粮草断绝,外面的粮草又无法送入。城内军民人人恐慌,守城的敌将必然投降。”

  武王问:“城中的粮草断绝,外面的物资无法输入,敌军暗地与我军将士约好誓言,相互秘密谋划,乘着夜色发动袭击。进犯我军的敌寇必定拼死一战,敌军的战车、骑兵、精锐战士一起行动,或者冲入我军阵营,或者攻击我军外侧,我军士卒惊慌迷惑,三军失败乱作一团。出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遇到这种情况,应把我军分为三部分,周密审慎地观察地形,选择有利的地点分别驻扎。详细查明敌军其它部队所在的位置,以及另外的大城池和军事据点的方位状况,故意给被围困的敌军留出一条通道,以利诱城内敌军使其生起外逃之心,此计谋必须周密完备,要做到万无一失。首先逃出的敌军惊慌恐惧,不是逃入山林,就是撤往另一城邑,或者投靠其它的部队。这时我军的车骑精锐在远处等待逃跑的敌军并准备拦截,切勿让敌军这股突围的先头部队漏网逃脱。守城敌军误以为其先头部队已突围成功,打通了撤退的通道,精锐士卒及有才能的士将必定会继续出城外逃,城内只剩下些老弱残兵独守空城。此时我军战骑部队长驱直入,兵临城下,敌军必定不敢出城迎战。我军千万不要发动攻势与其交战,只需断绝敌军的粮道,围困固守敌城,必须要多守些时日。不能焚烧民众的财务积聚,不能毁坏民众的院落房屋,宗室的祖坟以及旁边的古木大树不能破坏砍伐,投降的士兵不能杀戮,被俘的士兵不能虐待。对敌国民众示现出仁慈与大义,对敌城人民施予深厚的恩德,并向敌国军民郑重宣布:有罪的只是无道的君主一人。这样,天下之人都会和顺归服。”

  武王说:“您讲得太好了!”

虎韬 火战第四十一

  武王問太公曰:“引兵深入諸侯之地,遇深草蓊秽,周吾軍前後左右,三軍行数百裏,人馬疲倦休止。敵人因天燥疾風之利,燔吾上風,車騎鋭士堅伏吾後。三軍恐怖,散亂而走,爲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则以雲梯、飛楼遠望左右,謹察前後。見火起,卽燔吾前而廣延之,又燔吾後。敵人苟至,則引軍而却,按黑地而堅處。敵人之来,犹在吾後,見火起必遠走。吾按黑地而處,强弩材士衛吾左右,又燔吾前後。若此,则敵人不能害我。”

  武王曰:“敵人燔吾左右,又燔吾前後,烟覆吾軍,其大兵按黑地而起,爲之奈何?”

  太公曰:“若此者,爲四武衝阵,强弩翼吾左右,其灋無勝亦無負。”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领兵深入诸侯国境内,遇到茂密的草丛树木,围绕在我军的前后左右,我军已连续行军数百里,人困马乏疲惫不堪,必须宿营休息。敌人凭借天气干燥和大风的便利,在我军上风口纵火点燃草丛,又派战车、骑兵、精锐的步兵坚固紧密的埋伏在我军后退的路上。我三军惊恐畏怖,混乱中四处奔逃,这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军应在宿营地竖起云梯、飞楼,登高瞭望四方,紧密观察前后左右的情况。发现火起,立即点燃我军阵营前方的野草使之蔓延,又点燃我军阵营后方的野草清理出一条防火带。敌军如果来进攻,我军就撤到这块烧净草木的黑地上列阵以待。如果我军后方有伏兵前来,他们处在我军下风,看到火起,必定远远地退走。我军以牢固地阵型据守在黑地,用强弩和锐猛的战士守护左右两翼,又继续放火烧掉我军前后的野草。这样,敌人就不能以火攻加害于我。”

  武王问:“敌军在我军左右纵火,又在我军前后纵火,我军被浓烟覆盖,敌人的大军已抢先占据了黑地并向我军发起了进攻,这该怎么办?”

  太公答道:“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我军结成四武冲阵的战斗队形,以强弩掩护左右两翼。这种办法虽然无法取胜,但也不至于失败。”

虎韬 垒虚第四十二

  武王問太公曰:“何以知敵壘之虚實、自来自去?”

  太公曰:“将必上知天道,下知地理,中知人事。登高下望,以觀敵之變動;望其壘,则知其虚實;望其士卒,则知其来去。”

  武王曰:“何以知之?”

  太公曰:“聴其鼓無音,鐸無聲,望其壘上多飛鸟而不驚,上無氛氣,必知敵詐而爲偶人也。敵人卒去不遠,未定而復反者,彼用其士卒太疾也。太疾则前後不相次,其行敶必亂。如此者,急出兵擊之,以少擊眾,则必败矣。”

译文:

  武王问太公说:“怎样才能知道敌人营垒的虚实和敌军进攻、撤退、来去调动的情况?”

  太公答道:“将帅必须要上知天道的变化规律,下知地利的险易优劣,中知人心细微的变化。登临高处向下观望,就能看到敌军阵营内的动静变化;眺望敌军的营垒,就可知道其内部的虚实;观察敌军士兵的动态,就能知道敌军是要进攻还是要撤退。”

  武王问:“凭借怎样的迹象可以知道这些呢?”

  太公答道:“细听敌军阵营既无鼓声,又无铎声,远望敌军阵营上有许多飞鸟自由飞翔毫不惊恐,空中也没有飞扬的尘土以及部队屯聚时的云气,凭借这些就可断定敌人在用假象迷惑我军,此时营垒已空,用的只是些稻草扎成的假人。敌军的士卒从营中撤出尚未走远,部队尚未安定停留就不断有返回的,这表明敌军主将在极其匆忙的情况下命令士兵行动。行动过于匆忙,队伍前后就失去了秩序,秩序颠倒则行军的阵列就必然混乱。看到这种迹象,应该迅速出兵攻打,即使以少击众,敌军也必会失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