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26—130

(2023-11-02 12:20:25) 下一个

刺热篇第三十二(四)

6

【原文】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①,荣未交〔1〕②,曰今且得汗,待时〔2〕而已③;与厥阴〔3〕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④,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⑤。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⑥,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与少阴〔4〕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⑦。

【原文通解】

●太阳之脉,色荣颧骨,热病也①,荣未交〔1〕②,曰今且得汗,待时〔2〕而已③;

【1】荣未交:交,当作“夭”。荣未交,是说色泽尚未出现衰败之象,病气尚浅,可用汗法。

【2】待时:等待脏气当旺之时。

①荣,饰也,谓赤色见于颧骨如荣饰也。颧骨,谓目下当外眦也。太阳合火,故见色赤。(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赤色荣颧者,骨热病也。与王氏之注不同。)

②(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作荣未夭,下文荣未交亦作夭。)

③荣一为营,字之误也。曰者,引古经法之端由也。言色虽明盛,但阴阳之气不交错者,故法云今且得汗之而已。待时者,谓肝病待甲乙,心病待丙丁,脾病待戊己,肺病待庚辛,肾病待壬癸,是谓待时而已。

太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颧骨部的,这是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病尚轻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

与厥阴〔3〕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④,其热病内连肾,少阳之脉色也⑤。

【3】厥阴:《素问释义》作“少阴”。

④外见太阳之赤色,内应厥阴之弦脉,然太阳受病,当传人阳明,今反厥阴之脉来见者,是土败而木贼之也,故死。然土气已败,木复狂行,木生数三,故期不过三日。

⑤病或为气,恐字误也。若赤色气内连鼻两傍者,是少阳之脉色,非厥阴色。何者?肾部近于鼻也。(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肾作鼻,按《甲乙经》、《太素》并作肾,杨上善云:太阳,水也。厥阴,木也。水以生木,木盛水衰,故太阳水色见时,有木争见者,水死。以其热病内连于肾,肾为热伤,故死。旧本〔守〕无少阳之脉色也六字,乃王氏所添,王注非,当从上善之义。)

若同时又见少阴经的脉证,此为木盛水衰的死证,死期不过三日,这是因为热病已连于肾。

少阳之脉,色荣颊前,热病也⑥,荣未交,曰今且得汗,待时而已;

⑥颊前,即颧骨下近鼻两傍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太素》前字作筋,杨上善云:足少阳部在颊,赤色荣之,即知筋热病也。)

少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面颊的前方,这是少阳经脉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是病邪尚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

与少阴〔4〕脉争见者,死期不过三日⑦。

【4】少阴:《素问释义》作“厥阴”。

⑦少阳受病,当传人于太阴,今反少阴脉来见,亦土败而木贼之也,故死不过三日,亦木之数然。(新校正云:详或者欲改少阴作厥阴按《甲乙经》《太素》作少阴杨上善云:少阳为木,少阴为水,少阳色见之时,有少阴争见者,是母胜子,故木死。王作此注亦非旧本及《甲乙经》《太素》并无期不过三日五[守]字,此是王氏足成此文也。)

若同时又见少阴脉色现于颊部,是母胜其子的死证,其死期不过三日。

【译文】

       太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颧骨部的,这是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病尚轻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经的脉证,此为木盛水衰的死证,死期不过三日,这是因为热病已连于肾。少阳经脉之病,赤色出现于面颊的前方,这是少阳经脉热病,若色泽尚未暗晦,是病邪尚浅,至其当旺之时,可以得汗出而病愈。若同时又见少阴脉色现于颊部,是母胜其子的死证,其死期不过三日。

7

【原文】

       热病气穴〔1〕:三椎下间〔2〕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荣在骶也〔3〕①。项上三椎,陷者中〔4〕也②。颊下逆颧为大瘕〔5〕,下牙车〔6〕为腹满,颧后为胁痛。颊上者鬲上也③。

【原文通解】

●热病气穴〔1〕:三椎下间〔2〕主胸中热;四椎下间主鬲中热;五椎下间主肝热;六椎下间主脾热;七椎下间主肾热。

【1】气穴:指穴位。

【2】三椎下间:指胸椎棘突下。

治疗热病的气穴:第三脊椎下方主治胸中的热病,第四脊椎下方主治膈中的热病,第五脊椎下方主治肝热病,第六脊椎下方主治脾热病,第七脊椎下方主治肾热病。

荣在骶也〔3〕①。项上三椎,陷者中〔4〕也②。

【3】荣在骶也:高士:“荣为阴,主下,若荣血之热病,其穴在脊骨尽处,故曰荣在骶也。

【4】项上三椎陷者中:项部第三以下凹陷处中央部,指大椎穴。

①脊节之谓椎,脊穷之谓骶,言肾热之气,外通尾骶也。寻此文椎间所主神脏之热,又不正当其脏俞,而云主疗,在理未详。

 ②此举数脊椎大法也。言三椎下间主胸中热者,何以数之?言皆当以陷者中为气发之所。

治疗热病,即取穴于上,以泻阳邪,当再取穴于下,以补阴气,在下取穴在尾骶骨处。项部第三椎以下凹陷处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由此向下便是脊椎的开始。

颊下逆颧为大瘕〔5〕,下牙车〔6〕为腹满,颧后为胁痛。

【5】大瘕:泄泻的一种。

【6】牙车:指颊车穴。

诊察面部之色,可以推知腹部疾病,如颊部赤色由下向上到颧骨部,为有“大瘕泄”病;见赤色自颊下行至颊车部,为腹部胀满;赤色见于颧骨后侧,为胁痛;

颊上者鬲上也③。

③此所以候面部之色发,明腹中之病诊。

赤色见于颊上,为病在膈上。

【译文】

       治疗热病的气穴:第三脊椎下方主治胸中的热病,第四脊椎下方主治膈中的热病,第五脊椎下方主治肝热病,第六脊椎下方主治脾热病,第七脊椎下方主治肾热病。治疗热病,即取穴于上,以泻阳邪,当再取穴于下,以补阴气,在下取穴在尾骶骨处。项部第三椎以下凹陷处的中央部位是大椎穴,由此向下便是脊椎的开始。诊察面部之色,可以推知腹部疾病,如颊部赤色由下向上到颧骨部,为有“大瘕泄”病;见赤色自颊下行至颊车部,为腹部胀满;赤色见于颧骨后侧,为胁痛;赤色见于颊上,为病在膈上。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一)

1

【注释】

【1】评:评论,议论的意思。

2

【原文】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2〕,而脉躁疾〔3〕,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4〕,交者死也①。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5〕②。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③。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不能食者,精无俾〔6〕也④。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7〕也⑤。且夫《热论》〔8〕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⑥。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⑦。狂言者,是失志〔9〕,失志者死⑧。今见三死〔10〕,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⑨。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有病温者,汗出辄复热〔2〕,而脉躁疾〔3〕,不为汗衰,狂言不能食,病名为何?

【2】汗出辄复热:辄,即立刻。谓汗出热退后又立即再度发热。

【3】脉躁疾:谓阳邪入脉,脉象躁动不安而急数。

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势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进饮食等症状,这叫什么病?

岐伯对曰:病名阴阳交〔4〕,交者死也①。

【4】阴阳交:阴阳在此分别指阳热邪气和阴精正气。交,交结,交争。阴阳交,指阳热邪气入于阴分,邪正交结不解,正不胜邪的危重病证。

是指阳热之邪深人阴分,交结不解,是一种邪热亢盛,阴精枯竭的危重病证。

①交,谓交合,阴阳之气不分别也。

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阴阳交是死症。

帝曰:愿闻其说?

岐伯曰:人所以汗出者,皆生于谷,谷生于精〔5〕②。

【5】谷生于精:“于”为助词,无义。即水谷是精气化生之源。张介宾注:“谷气内盛则生精,精气外达则为汗”。

②言谷气化为精,精气胜乃为汗。

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人所以能够出汗,是依赖于水谷所化生的精气。

今邪气交争于骨肉而得汗者,是邪却而精胜也③。

③言初汗也。 

水谷之精气旺盛,便能胜过邪气而出汗,现在邪气与正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能够得到汗出的是邪气退而精气胜。

精胜,则当能食而不复热。复热者,邪气也。

精气胜的应当能进饮食而不再发热。复发热是邪气尚留。

汗者,精气也。今汗出而辄复热者,是邪胜也。

汗出是精气胜邪,现在汗出后又复发热,是邪气胜过精气。

不能食者,精无俾〔6〕也④。病而留者,其寿可立而倾〔7〕也⑤。

【6】精无俾:俾,补充,补益之意。即精气得不到补益充养。

【7】倾:倾倒,这里有危险、败坏的意思。

④无俾,言无可使为汗也。谷不化则精不生,精不化流,故无可使

⑤如是者,若汗出疾速留著而不去,则其人寿命立至倾危也。(新校正云:详病而留者,按王注病当作疾。又按《甲乙经》作而热留者。)

不进饮食,则精气得不到继续补益,邪热又逗留不去,这样发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会立即发生危险。

《热论》〔8〕曰: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⑥。今脉不与汗相应,此不胜其病也,其死明矣⑦。

【8】《热论》:指《灵枢·热病》篇或古经《热论》。《热病》调“热病已得汗而脉尚躁盛,此阴脉之极也,死;得其汗而脉静者,生。”与本篇所载“汗出而脉尚躁盛者死”,文意相近。

⑥《热论》,谓上古《热论》也。凡汗后脉当迟静,而反躁急以盛满者,是真气竭而邪盛,故知必死也。

⑦脉不静而躁盛,是不相应。

《热论》中也曾说:汗出而脉仍躁盛,是死证。现在其脉象不与汗出相应,是精气已经不能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显的了。

狂言者,是失志〔9〕,失志者死⑧。

【9】狂言者,是失志: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的表现。

⑧志舍于精,今精无可使,是志无所居,志不留居则失志也。

况且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是死证。

今见三死〔10〕,不见一生,虽愈必死也⑨。

【10】三死:指汗出复热而不能食、脉躁疾、狂言三症。杨上善《太素·热病决》注:“汗出而热不衰,死有三候:一不能食,而犹脉躁,三者失志。汗出而热,有此三死之候,未见一生之状,虽差必死。”

⑨汗出脉躁盛,一死;不胜其病,二死;狂言失志者,三死也。

现在已出现了三种死证,却没有一点生机,病虽可能因汗出而暂时减轻,但终究是要死亡的。

【译文】

       黄帝问道:有的温热病患者,汗出以后,随即又发热,脉象急疾躁动,其病势不仅没有因汗出而衰减,反而出现言语狂乱,不进饮食等症状,这叫什么病?

       岐伯回答说:这种病叫阴阳交,阴阳交是死症。

       黄帝说: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说:人所以能够出汗,是依赖于水谷所化生的精气,水谷之精气旺盛,便能胜过邪气而出汗,现在邪气与正气交争于骨肉之间,能够得到汗出的是邪气退而精气胜,精气胜的应当能进饮食而不再发热。复发热是邪气尚留,汗出是精气胜邪,现在汗出后又复发热,是邪气胜过精气。不进饮食,则精气得不到继续补益,邪热又逗留不去,这样发展下去,病人的生命就会立即发生危险。《热论》中也曾说:汗出而脉仍躁盛,是死证。现在其脉象不与汗出相应,是精气已经不能胜过邪气,死亡的征象已是很明显的了。况且狂言乱语是神志失常,神志失常是死证。现在已出现了三种死证,却没有一点生机,病虽可能因汗出而暂时减轻,但终究是要死亡的。

3

【理论阐释】

◆◆◆阴阳交的病机特点

 本段经文对阴阳交的病机、症状、预后进行了系统的论述,其中病机为重要方面。从症状分析:汗出辙复热,是正不胜邪所致;不能食,说明里热燔灼,劫伤胃阴;狂言失志,是由于肾精受损,阴精不足,热扰神明;脉躁疾,是阴不制阳,邪热充斥脉道。从预后看,热留伤精“其寿可立而倾也”,说明病情严重、凶险,预后不良。整个疾病过程紧紧围绕阳热邪盛,阴精不足,阴精正气不能制服阳热邪气这一病机来认识疾病的严重性,强调了阳邪与阴精双方的胜负存亡在温热病转归中所起的决定性作用。

       本段提出温病邪留立倾与《素问·热论》中所载的非两感伤寒“热虽甚不死”二者区别的关键在于病机不同。前者指在温热病的过程中,人体感受温热病邪,邪正交争于骨肉之间,邪盛正虚,阴精正气无力祛邪,汗出而邪热不退的危重病理变化,治疗颇为棘手;后者则指寒邪伤于肌表,卫气郁遏不得达表,邪盛正未衰的病理变化,此时若用发汗解表之法,邪随汗解,则脉静身凉,病即痊愈,如张介宾《类经·疾病类》说:“寒散则热退,故虽甚不致死。”从中可知,“病机”是诊治疾病的主要依据,治疗温热病应谨守“阳盛精衰”这一基本病机,方能临证不惑。◆◆◆

4

【临证指要】

◆◆◆本段经文对后世温病学派以很大启迪。温病学派一致认为汗出病减为佳兆,反之其证凶险。观温病危重证候,不外乎高热反复,阴耗液枯,动风动血,热扰神明等几方面。在本篇阳热之邪须赖阴精以制胜的观点启发下,温病学派结合临床,制定出一系列相应的治疗措施,将“保津液”列为温病治疗之首务,力倡“热病以救阴为先”,提出“救阴以泄热为要”的扶正祛邪兼治的基本法则,使温病类似阴阳交的危重证候的治疗取得了很大进展。临床治疗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适宜方药,如热入营阴可用清营汤;热陷心包,用清宫汤送服安宫牛黄丸或至宝丹、紫雪丹;热闭心包兼腑实的,可用牛黄承气汤;热盛动风用羚羊钩藤汤;后期热灼真阴见证,可用黄连阿胶汤、加减复脉汤等。其总的治疗精神是以清热滋阴为主,这也是“存得一分津液,便有一分生机”的意义所在。◆◆◆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二)

5

【原文】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1〕也,病名曰风厥〔2〕。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3〕,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4〕,从之则厥也①。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5〕,饮之服汤〔6〕②。

【原文通解】

●帝曰:有病身热,汗出烦满,烦满不为汗解,此为何病?

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曰:汗出而身热者,风也;汗出而烦满不解者,厥〔1〕也,病名曰风厥〔2〕。

【1】厥:逆也,此指少阴之气上逆。

【2】风厥:指风袭太阳,精亏不足,引动少阴虚火上逆而致汗出、发热、烦闷不除的病证。

岐伯说: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感受了风邪;烦闷不解,是由于下气上逆所致, 病名叫风厥。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巨阳主气〔3〕,故先受邪,少阴与其为表里也,得热则上从之〔4〕,从之则厥也①。

【3】巨阳主气:足太阳经主宰全身阳经之气,阳主表。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注:“巨阳主气,气言表也。”

【4】上从之:太阳与少阴相表里,太阳受邪发热,少阴虚火随之上逆。

①上从之,谓少阴随从于太阳而上也。

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给我听。

岐伯说: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人一身之表,所以太阳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表病则里必应之,少阴手太阳发热的影响,其气亦从之而上逆,上逆便称为厥。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表里刺之〔5〕,饮之服汤〔6〕②。

【5】表里刺之:即泻太阳,补少阴。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注:“阳邪盛者阴必虚,故当泻太阳之热,补少阴之气,合表里而刺之也。”

【6】饮之服汤:谓在表里刺之的同时配合以汤药内服。马莳《素问注证发微》注:“又当饮之以汤剂,以止逆上之肾气,则可以治斯疾也。”

②谓泻太阳,补少阴也。饮之汤者,谓止逆上之肾气也。

黄帝说:怎么治疗呢?

岐伯说:治疗时应并刺太阳、少阴表里两经,即刺太阳以泻风热之邪,刺少阴以降上逆之气,并内服汤药。

【译文】

       黄帝说:有的病全身发热,汗出,烦闷,其烦闷并不因汗出而缓解,这是什么病呢?

       岐伯说:汗出而全身发热,是因感受了风邪;烦闷不解,是由于下气上逆所致, 病名叫风厥。

       黄帝说:希望你能详尽地讲给我听。

       岐伯说: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人一身之表,所以太阳首先感受风邪的侵袭。少阴与太阳相为表里,表病则里必应之,少阴手太阳发热的影响,其气亦从之而上逆,上逆便称为厥。

       黄帝说:怎么治疗呢?

      岐伯说:治疗时应并刺太阳、少阴表里两经,即刺太阳以泻风热之邪,刺少阴以降上逆之气,并内服汤药。

6

【理论阐释】

◆◆◆关于风厥病名

风厥病名《内经》有三处提到,但这三处所指不同。

1、《素问·阴阳别论》曰:“二阳一阴发病,主惊骇,背痛,善噫,善欠,名曰风厥。”张介宾《类经·疾病类》注:“二阳,胃与大肠也;一阴,肝与心主也。”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注:“此厥阴风木厥逆之为病也,风木为病,干及胃土,故名风厥”。即肝气郁滞,横逆犯胃,胃失和降,故致噫、欠诸症。

2、《灵枢·五变》曰:“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肉不坚,腠(còu)理(中医指人体皮肤的纹理和皮下肌肉之间的空隙)踈([shū]意思是古同“疏”、“疎”)也。”此指素体虚弱,卫外不固,易感风邪出现的病证。

3、本篇之风厥指太阳少阴并病,少阴虚火上逆的病证。

以上三篇所指风厥,病名虽同,其实各异。◆◆◆

7

【临证指要】

◆◆◆本篇风厥病因为太阳受风所致,风为阳邪,其性开泄,风邪袭表,故常多汗,汗多必耗阴精,太阳与少阴为表里,阴伤精亏,邪入少阴,少阴经气上逆,从而出现热病变证,而有阴虚于里,风袭于表的特点。当表里兼治,扶正祛邪同用,针刺可选太阳经的风门穴和少阴经的太溪穴。药物治疗当滋阴解表,方选加减葳蕤湯之类。◆◆◆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三)

8

【原文】

       帝曰:劳风〔1〕为病何如?

      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2〕①。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3〕②,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③。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救俯仰〔4〕④。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5〕⑤。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⑥。

【原文通解】

●帝曰:劳风〔1〕为病何如?

【1】劳风:杨上善《太素·热病说》注:“劳中得风为病,名曰劳中,亦曰劳风。”即因劳而虚,因虚而感受风邪为劳风。

黄帝说:劳风的病情是怎样的呢?

岐伯曰:劳风法在肺下〔2〕①。

【2】法在肺下:法,常也。肺下,指肺部。指劳风病位在肺部。

①从劳风生,故曰劳风。劳,谓肾劳也。肾脉者,从肾上贯肝膈,人肺中。故肾劳风生,上居肺下也。

岐伯说: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部。

其为病也,使人强上冥视〔3〕②,唾出若涕,恶风而振寒,此为劳风之病③。

【3】强上冥视:于鬯《香草续较书》云:“上,疑'工’字之误。工,盖'项’字之借。项谐'工’声,故借工为'项’强工者,强项也”。强上,即项强。冥视,请视物不清。

②(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强上,好仰也。冥视,谓合眼视不明也。又《千金方》冥视作目眩。)

③膀胱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上,人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膊内侠脊抵腰中,入循膂络肾。今肾精不足,外吸膀胱,膀胱气不能上营,故使人头项强而视不明也。肺被风薄,劳气上熏,故令唾出若鼻涕状。肾气不足,阳气内攻,劳热相合,故恶风而振寒。

其发病的症状,使人头项强直,头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粘痰似涕,恶风而寒栗,这就是劳风病的发病情况。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以救俛仰〔4〕④。

【4】以救俛仰:俛,同“俯”。俯仰有两种解释,一指患者呼吸困难。尤在泾《医学读书记》说:“肺主气而司呼吸,风热在肺,其液必结,其气必壅,是以俯仰皆不顺利,故曰当救俯仰也。救俯仰者,即利肺气、散邪气之谓乎。”二指项背强急,如高世拭《素问直解》注:“治之之法,当调和经脉以治俯仰,经脉调和,则俯仰自如,强上可愈。”两说可并存。

④救,犹止也。俯仰,谓屈伸也。言止屈伸于动作,不使劳气滋蔓。

岐伯说:首先应使其胸中通畅,俯仰自如。

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5〕⑤。

【5】巨阳引:在足太阳经上取穴针刺,以引动经气的治疗方法。

【6】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精者,谓精气旺盛之人。此谓年轻力壮,精气充沛者,病愈快;中、老年人,精气渐衰,转愈日数延长。三日、五日、七日乃指病情缓解的大约日数。

       吴崑:“巨阳与少阴肾为表里,肾者精之府。精,阴体也,不能自行,必巨阳之气引之,乃能施泄。故曰巨阳引精者,是为少壮之人也。水足以济火,故三日可愈。中年者,精虽未竭,比之少壮则弱也,故五日可愈。老年之人,天癸竭矣,故云不精,不精者,真阴衰败,水不足以济火,故治之七日始愈。”

⑤(新校正云:按《甲乙经》作三日中若五日。《千金方》作候之三日及五日中不精明者是也。与此不同。)

肾经充盛的青年人,太阳之气能引肾经外布,则水能济火,经适当治疗,可三日而愈;中年人精气稍衰,须五日可愈;老年人精气已衰,水不济火,须七日始愈。

咳出青黄涕,其状如脓,大如弹丸,从口中若鼻中出,不出则伤肺,伤肺则死也⑥。

⑥巨阳者,膀胱之脉也。膀胱与肾为表里,故巨阳引精也。巨,大也。然太阳之脉吸引精气上攻于肺者三日,中年者五日,素不以精气用事者七日,当咳出稠涕,其色青黄如脓状。平调咳者,从咽而上出于口,暴卒咳者,气冲突于蓄门而出于鼻。夫如是者,皆肾气劳竭,肺气内虚,阳气奔迫之所为,故不出则伤肺也。肺伤则荣卫散解,魄不内治,故死。

(新校正云:按王氏云:卒暴咳者,气冲突于蓄门,而出于鼻。按《难经》七冲门无蓄门之名,疑是门。杨操云:贲者膈也,胃气之所出,胃出谷气以传于肺,肺在膈上,故胃为贲门。)

这种病人,咳出青黄色粘痰,其状似脓,凝结成块,大小如弹丸,应使痰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其肺,肺伤则死。

【译文】

黄帝说:劳风的病情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劳风的受邪部位常在肺部,其发病的症状,使人头项强直,头昏眩而视物不清,唾出粘痰似涕,恶风而寒栗,这就是劳风病的发病情况。

       黄帝说:怎样治疗呢?

       岐伯说:首先应使其胸中通畅,俯仰自如。肾经充盛的青年人,太阳之气能引肾经外布,则水能济火,经适当治疗,可三日而愈;中年人精气稍衰,须五日可愈;老年人精气已衰,水不济火,须七日始愈。这种病人,咳出青黄色粘痰,其状似脓,凝结成块,大小如弹丸,应使痰从口中或鼻中排出,如果不能咳出,就要伤其肺,肺伤则死。

9

【理论阐释】

◆◆◆劳风的病因病机治疗及预后

本病的病因病机是因劳受风,表邪未解,又入里化热,致使肺失清肃,痰热壅滞因里热不除,俯仰不能,甚者会出现痰阻气道之危候。太阳表邪入里,但仍有部分表邪不散,故不但强上冥视,恶风振寒不解,还可致在表之邪再度入里,化热伤肺。治疗时既要宣肺利气,排除痰液,通畅气道,“以救俛仰”,同时又要祛散表邪,通利经气,亦即“巨阳引”,两方面同时并举,使内外邪气俱解,这是热病变证表里双解的典型范例。这种全方位认识疾病情况并在治疗时采取多方兼治的思路,给后世医家以启示,从而为诸多颇具成效的表里双解方剂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关于劳风的预后,本段提出两点,第一与人体精气盛衰,年龄大小有关。年轻气血旺盛体质强壮者,抗邪有力,邪气容易祛除,故病易愈,病程短,预后好;年老气血不足体质较差者,抗病力弱,邪易乘虚内陷,故病难治,病程长,预后不良。第二与能否及时排除痰液有关,痰出邪去则正安,否则,痰阻气道,蕴结为脓,伤肺而死。说明对危重病人不仅要及时正确地治疗,更要注重随时观察病情。◆◆◆

10

【临证指要】

◆◆◆本文所述劳风病因、病位、临床表现及预后与张仲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论述“肺痈”一病颇为相似。该篇云:“风舍于肺,其人则咳,口干喘满,咽燥不渴,多唾浊沫,时时振寒,热之所过,血为之凝滞,蓄结痈脓,吐如米粥,始萌可救,脓成则死。”在治疗上张仲景结合临床实际,创桔梗汤解毒排脓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对痰闭气阻,热毒壅滞之“肺痈,咳逆上气,喘鸣迫塞,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这些对临床均有较大的指导意义。◆◆◆

 

 

評熱病論篇第三十三(四)

11

【原文】

     帝曰:有病肾风〔1〕者,面胕痝〔2〕然壅〔3〕,害于言,可刺不①?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4〕②。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5〕,正偃则咳〔6〕,病名曰风水〔7〕,论在《刺法》〔8〕中③。

【原文通解】

●帝曰:有病肾风〔1〕者,面胕痝〔2〕然壅〔3〕,害于言,可刺不①?

【1】肾风:谓风邪客肾,主水之功能失常所致面目浮肿,妨害语言的一种疾病。

【2】胕痝:[fu  mang]胕,同“浮”。王冰注:“然,肿起貌。壅,调目下座,如卧蚕形也。”

【3】壅:形容下眼睑肿胀。

【4】害于言:指妨碍语言。王冰注:“肾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妨害于语言。”

①痝然,肿起貌。壅,谓目下壅,如卧蚕形也。肾之脉,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侠舌本,故妨害于言语。

 黄帝说:有患肾风的人,面部浮肿,目下壅起,妨害言语,这种病可以用针刺治疗吗?

 ●岐伯曰: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4〕②。

【4】不当刺而刺,后五日,其气必至:气,病气。至,考《易·坤卦》:“至哉坤元”注:“至,谓至极也。”极有“甚”义。故至指病情加重。句意为:肾之精气不足,凤邪侵裘而成肾风,肾风虚不当刺,不当刺而刺,则真气愈虚,脏气五日一周,复归于肾,邪气必随之入肾,引起严重的变证。

 ②至,谓病气来至也。然谓脏配一日,而五日至肾。夫肾已不足,风内薄之,谓肿为实,以针大泄,反伤脏气,真气不足,不可复,故刺后五日其气必至也。

岐伯说:虚证不能用刺。如果不应当刺而误刺,必伤其真气,使其脏气虚,五天以后,则病气复至而病势加重。

 ●帝曰:其至何如?

岐伯曰:至必少气时热,时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干苦渴,小便黄,目下肿,腹中鸣,身重难以行,

黄帝说:病气至时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病气至时,病人必感到少气,时发热,时常觉得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中干渴,小便色黄,目下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

●月事不来,烦而不能食,不能正偃〔5〕,正偃则咳〔6〕,病名曰风水〔7〕,论在《刺法》〔8〕中③。

【5】正偃:偃,倒下。正偃,即仰卧,平卧。

【6】咳:《甲乙经》作“咳甚”。

【7】风水:指由肾风误刺而引起的比肾风严重的水肿病。

【8】《刺法》:张介宾注:“即《水热穴论》也。”

③《刺法》,篇名,今经亡。

如患者是妇女则月经闭止,心烦而不能饮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得很厉害,此病叫风水,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译文】

黄帝说:有患肾风的人,面部浮肿,目下壅起,妨害言语,这种病可以用针刺治疗吗?

     岐伯说:虚证不能用刺。如果不应当刺而误刺,必伤其真气,使其脏气虚,五天以后,则病气复至而病势加重。

    黄帝说:病气至时情况怎样呢?

   岐伯说:病气至时,病人必感到少气,时发热,时常觉得热从胸背上至头,汗出手热,口中干渴,小便色黄,目下浮肿,腹中鸣响,身体沉重,行动困难。如患者是妇女则月经闭止,心烦而不能饮食,不能仰卧,仰卧就咳嗽得很厉害,此病叫风水,在《刺法》中有所论述。

12

【理论阐释】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的临床意义

本节经文,意在闸发风水病肾阴不足,水不制火,而发“时热”的机理。就本篇而言,意在说明:精不胜邪,阴阳交争不解的“阴阳交”;少阴之气虚于内,风热之邪胜于外的“风厥”;劳伤肺肾,复受风邪的“劳风”;不当刺而刺,损伤正气,阴虚者阳必凑之的“肾风”,均由正不胜邪所致。但它的真正意义尚不止于此,它可以说明疾病发生的共同特征,从而闸明一个重要的发病学观点:正气不足是发病的内在根据,在邪正斗争胜负中,正气旺盛与否是决定发病与不发病的关键。这一观点在《内经》多篇中反复强调,《素问·遗篇·刺法论》说:“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灵枢·百病始生》篇说:“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此必因虚邪之风,与其身形,相虚相得,乃客其形”,从而突出了正气在发病中的主导地位。既然正气的强弱可决定发病与不发病,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