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黄帝内经》精读116一120

(2023-11-02 12:13:31) 下一个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1)

 

1

图片

 

【题解】

      ◆太阴阳明论篇讲的是什么呢?太阴,就是指足太阴脾;阳明,指的是足阳明胃,所以,本篇重点讲的就是脾胃之病,以及与之相关的内容。中医认为,脾胃乃后天之本,所以,《黄帝内经》专门辟出一篇来讲脾胃,足见对其的重视。

      中医认为,脾主肌肉,原因何在,在本篇了能得到答案。

      太阴阳明为表里,指足太阴脾和足阳明胃,它们之间互为表里。足太阴脾为里,足阳是胃为表。如果不明白,看看自己的大腿上的脾胃经的循行路线就明白了。脾经位于大腿的内侧,而胃经位于大腿的外侧。

 

2

图片

 

【原文】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①?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1〕,更虚更实〔2〕,更逆更从〔3〕,或从内,或从外,所以不同,故病异名也②。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③。故阳道实,阴道虚〔4〕④。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5〕;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⑤。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6〕,上为喘呼;入五脏,则脘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⑥。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7〕。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⑦。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⑧。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⑨。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⑩。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太阴阳明为表里,脾胃脉也,生病而异者何也①?

①脾胃脏腑,皆合于土,病生而异,故问不同。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么道理?

岐伯对曰:阴阳异位〔1〕,更虚更实〔2〕,更逆更从〔3〕,或从内,或从外,所以不同,故病异名也②。

【1】阴阳异位:指阳明属阳经,太阴属阴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

【2】更虚更实:更,此处读(geng),更替之意,这里是指四季更替之意。“张介宾注:阳虚则阴实,阴虚则阳实,是更虚更实也”。春夏属阳,阳明实而太阴虚,秋冬属阴,太阴实而阳明虚。

【3】更逆更从:指太阴、阳明经气往来方向不同。《素问集注》:“阳刚阴柔,故阳道常实,阴道常虚。”足阳明经从头走足,下行为从。足太阴经从足走腹,上行为逆。

◆更虚更实,更逆更从:更,更替的意思。此句是说有时虚有时实,有时顺有时逆。

②脾脏为阴、胃腑为阳,阳脉下行,阴脉上行,阳脉从外,阴脉从内,故言所从不同,病异名也。(新校正云:按杨上善云:春夏阳明为实,太阴为虚,秋冬太阴为实,阳明为虚,即更实更虚也。春夏太阴为逆,阳明为从,秋冬阳明为逆,太阴为从,即更逆更从也。

岐伯回答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 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帝曰:愿闻其异状也。

岐伯曰: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③。

③ 是所谓阴阳异位也。

黄帝道:我想知道它们不同的情况。

岐伯说:人身的阳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

故阳道实,阴道虚〔4〕④。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5〕;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⑤。

【4】阳道实,阴道虚:阳道实,指阳气性质刚强,主人体外部,外邪人侵大都先侵犯阳经,造成邪气亢盛为主的实证;阴道虚,是指阴气性质柔弱,主人体内部,由于饮食不当或生活不规律,使机体内部失调,大都造成内在阴气损伤的虚证。又阳明多实证,太阴多虚证。

 【5】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犯,侵犯,这里是指被侵犯之意。者,人。阳受之,指阳经先接受外邪,之,是指外邪。下同。

④ 是所谓更实更虚也。

⑤ 是所谓或从内,或从外也。 

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

●阳受之则入六腑;阴受之,则入五脏。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6〕,上为喘呼;入五脏,则?满闭塞,下为飧泄,久为肠澼⑥。

【6】不时卧:不得安卧。不能以时卧也。即不能按时入睡。

⑥ 是所谓所从不同,病异名也。

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

故喉主天气,咽主地气〔7〕。故阳受风气,阴受湿气⑦。

【7】喉主天气,咽主地气:喉同呼吸与天气相通,咽主吞咽食物与地气相通。

⑦同气相求尔。

     ▲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

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⑧。

⑧ 是所谓更逆更从也。《灵枢经》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所行而异,故更逆更从也。

手足三阴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静脉之气,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到足。

故曰:阳病者,上行极而下;阴病者,下行极而上⑨。

⑨此言其大凡尔。然足少阴脉下行,则不同诸阴之气也。

所以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

故伤于风者,上先受之;伤于湿者,下先受之⑩。

⑩阳气炎上故受风,阴气润下故受湿,盖同气相合尔。

故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 下部首先侵害。

【译文】

黄帝问道:太阴、阳明两经,互为表里,是脾胃所属的经脉,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么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阴属阴经,阳明属阳经,两经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时 的虚实顺逆不同,病或从内生,或从外入,发病原因也有差异,所以病名也就不同。

      黄帝道:我想知道它们不同的情况。

      岐伯说:人身的阳气,犹如天气,主卫互于外;阴气,犹如地气,主营养于内。所以阳气性刚多实,阴气性柔易虚。凡是贼风虚邪伤人,外表阳气先受侵害;饮食起居失调,内在阴气先受损伤。阳分受邪,往往传入六腑;阴气受病,每多累及五脏。邪入六腑,可见发热不得安卧,气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脏,则见脘腹胀满,闭塞不通,在下为大便泄泻,病久而产生痢疾。 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气,咽吞饮食而连地气。因此阳经易受风邪,阴经易感湿邪。手足三阴经脉之气,从足上行至头,再向下沿臂膊到达指端;手足三阳静脉之气, 从手上行至头,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说,阳经的病邪,先上行至极点,再向下行;阴经的病邪,先下行至极点,再向上行。故风邪为病,上部首先感受;湿邪成疾, 下部首先侵害。

 

太阴阳明论篇第二十九(2)

 

3

图片

 

【原文】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1〕?

       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2〕①,必因于脾,乃得禀也②。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3〕③?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4〕中央,常以四时长〔5〕四脏,各十八日寄治〔6〕,不得独主于时也。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④。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⑤,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7〕?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8〕,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⑥,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9〕,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⑦。

【原文通解】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1〕?

【1】脾病而四肢不用何也?:不用,不能受用。脾主四肢,主肌肉,四肢不受用,也就是脾出了问题。

黄帝道:脾病会引起四肢功能丧失,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曰:四支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2〕①,必因于脾,乃得禀也②。

【2】至经:至经:《太素》作“径至”,可从。径至,直接到达。

①(新校正云:按《太素》至经作径至,杨上善云:胃以水谷资四肢,不能径至四肢,要因于脾,得水谷津液,营卫于四肢。)

②脾气布化水谷精液,四肢乃得以禀受也。

岐伯说: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谷精气以濡养,但胃中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经脉,必须依赖脾气的传输,才能营养四肢。

今脾病不能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气日以衰,脉道不利,筋骨肌肉皆无气以生,故不用焉。

如今脾有病不能为胃输送水谷精气,四肢失去营养,则经气日渐衰减,经脉不能畅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养,因此四肢便丧失正常的功能了。

帝曰:脾不主时,何也〔3〕③?

岐伯曰:脾者土也,治〔4〕中央,常以四时长〔5〕四脏,各十八日寄治〔6〕,不得独主于时也。

【3】脾不主时何也?:脾不主时,根据五行理论,五脏配五行,肝、心、肺、肾,分别主春、夏、秋、冬四季。脾脏属土,旺于每季后十八天,不独主四时之一,故曰脾不主时。

【4】治:主管。

【5】长:长养的意思。

【6】各十八日寄治:是指土气在四季之中的立春、立夏、立秋、立冬之前各十八日,为土旺之时。

③肝主春,心主夏,肺主秋,肾主冬,四脏皆有正应,而脾无正主也。

黄帝道:脾脏不能主旺一个时季,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脾在五行中属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于四时以长养四脏,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单独主旺于一个时季。

脾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不得主时也④。

④治,主也。著,谓常约著于胃也。土气于四时之中,各于季终寄王十八日,则五行之气各王七十二日,以终一岁之日矣。外主四季,则在人内应于手足也。

由于脾脏经常为胃土传输水谷精气,譬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无时或缺的。所以它能从上到下,从头到足,输送水谷之精于全身各部分,而不专主旺于一时季。

帝曰:脾与胃以膜相连耳⑤,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7〕?

【7】脾与肾以膜相连耳,而能为之行其津液何也? :古人还是缺乏现代解剖学原理。其实,人的各脏器,都是通过血脉相连,不只是有血管,还会有淋巴系统,它们共同构成了人们的循环系统,以输送津液。

⑤ (新校正云:按《太素》作以募相逆,杨上善云:脾阴胃阳,脾内胃外,其位各异,故相逆也。)

黄帝道:脾与胃仅以一膜相连,而脾能为胃转输津液,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曰:足太阴者,三阴也〔8〕,其脉贯胃、属脾、络嗌,故太阴为之行气于三阴;阳明者,表也⑥,五脏六腑之海也,亦为之行气于三阳。

【8】足太阴者,三阴也:三阴,指太阴。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

⑥胃是脾之表也。

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属三阴,它的经脉贯通到胃,连属于脾,环绕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谷之精气输送到手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为脾经之表,是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之处,故胃也能将太阴之气输送到手足三阳经。

●脏腑各因其经而受气于阳明,故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禀水谷气,日以益衰,阴道不利〔9〕,筋骨肌肉无气以生,故不用焉⑦。

【9】阴道不利:指脉道不通。

⑦又复明脾主四肢之义也。

五脏六腑各通过脾经以接受胃中的精气,所以说脾能为胃运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谷经气的滋养,经气便日趋衰减,脉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却营养,因而也就丧失正常的功用了。

【译文】

黄帝道:脾病会引起四肢功能丧失,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谷精气以濡养,但胃中精气不能直接到达四肢经脉,必须依赖脾气的传输,才能营养四肢。如今脾有病不能为胃输送水谷精气,四肢失去营养,则经气日渐衰减,经脉不能畅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养,因此四肢便丧失正常的功能了。

       黄帝道:脾脏不能主旺一个时季,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脾在五行中属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于四时以长养四脏,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单独主旺于一个时季。由于脾脏经常为胃土传输水谷精气,譬如天地养育万物一样无时或缺的。所以它能从上到下,从头到足,输送水谷之精于全身各部分,而不专主旺于一时季。

       黄帝道:脾与胃仅以一膜相连,而脾能为胃转输津液,这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足太阴脾经,属三阴,它的经脉贯通到胃,连属于脾,环绕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谷之精气输送到手足三阴经;足阳明胃经,为脾经之表,是供给五脏六腑营养之处,故胃也能将太阴之气输送到手足三阳经。五脏六腑各通过脾经以接受胃中的精气,所以说脾能为胃运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谷经气的滋养,经气便日趋衰减,脉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却营养,因而也就丧失正常的功用了。

 

4

图片

 

【总结】

中医认为,肾为先天之本,脾胃为后天之本。一个人能活多久,既取决于先天的禀赋(肾),又取决于后天的调养(脾胃)。先天的东西,我们无法改变,而后天的东西,则是我们可以控制的。

       人的寿命就像一个煤气罐,每个人生下来得到的煤气或多或少,但后天在使用过程中,就会显出很大差异来。有的人不爱惜身体,胡造,结果,煤气提前耗完:而有的人,小心翼翼使用,则会用很长时间。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那些猝死之人,那些英年早逝之人,都是胡造的结果。

       中医认为:“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这个道理很简单,看看将死之人,一定是不想吃东西了。家里养的小猫小狗,将死之时,也是不吃不喝。身边的老年人,只要是能吃能喝,寿命还长的呢,不必担心。

       中医历来就注意脾胃,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杲gǎo(李东垣)就著有《脾胃论》一书。

       李杲,字明之,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晚年自号东垣老人,他是中国医学史上“金元四大家”之一,是中医“脾胃学说”的创始人,他的学术理论强调脾胃在人身的重要作用,因为在五行当中,脾胃属于中央土,因此他的学说也被称作“补土派”。

       《脾胃论》成书于1249年,为其晚年作品,是其代表作之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阐述了脾胃生理特性,病理变化,及在发病学上的认识意义,宗《内经》、《难经》之旨而发挥之,并附升阳益胃汤等诸方,论述各证治疗之法,是《脾胃论》的基础部分;中卷就气运衰旺、饮食劳倦、热中证等专题作进一步阐释,说明“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之后,各种病证的证治原则,并阐述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等补脾胃诸方的主治应用、加减配伍;下卷着重论述脾胃虚损与其他脏腑、九窍的关系,以及治疗饮食伤脾等证诸方、有关治验。《脾胃论》成书后,受到后世医家的大力推崇,尤其在内伤脾胃方面的诸多阐发,其创制的诸多名方,施用于临床,疗效显著,如补中益气汤、升阳散火汤、益气活血汤、升阳除湿汤等。

       《脾胃论》在浩如烟海的中医著作里有较高的地位,内容丰富,实用性强,适合中医临床工作者、中医理论研究、中医院校师生学习参考。

    我也有这样的体会,只要这个人能吃,看似病的重,但都属于实症,都好调。最难调的是不能吃东西,这都属于虚症。在精读黄帝内经的上一篇虚实论中,就曾经指出过这一点,原因在于“邪气盛则实,精气夺则虚”。

但凡脾胃功能差的人,都属于虚症,都是精气夺了,因此,李东垣老人提出脾胃论也是极有道理的。

       很多人一提调理脾胃,就说我吃点什么,补点什么好。其实,以目前的生活水平。多数人都不需要特定地选择吃什么,只要不吃垃圾食品就行。重要的是,先把你的经络打通了再说。如果你受风寒了,影响你的胃口,先把大腿上的胃经好好刮刮;如果你是熬夜或者吃撑了,就先把你的大腿上的脾经肝经疏通一下,这样能很快恢复你的食欲。当然,前提是,你经常做刮痧按摩,全身的经络都保持一个较好的水平。这也符合“故犯贼风虚邪者阳受之,食饮不节,起居不时者,阴受之”的观点。所以,这个季节,昆叔给我按摩时,几乎每次都给我刮大腿上的胃经,原本不解,现在通过读《黄帝内经》明白了许多。原因在于,胃经在外,天寒,易造成胃经闭住。

       虚实论和脾胃论,前后两篇,其实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就是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阳明脉解篇第三十

 

1

图片

 

【题解】

《阳明脉解篇》主要讨论了阳明胃经病变的症状及其形成机理。阳明胃经多气多血,邪入阳明则从阳化火,火热充斥内外,上扰下窜,影响相关的内脏及经络的功能活动而出现惕然而惊、恶人与火、喘而惋,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逾垣上屋等一派阳热实证。

 

2

图片

 

【原文】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1〕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①。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②。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

       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③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

       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2〕,惋则恶人④。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3〕经则生⑤。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足阳明之脉病,恶〔1〕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钟鼓不为动,闻木音而惊,何也?愿闻其故①。

【1】恶:厌恶的意思。

①前篇言入六腑则身热不时卧,上为喘呼。然阳明者胃脉也,今病不如前篇之旨,而反闻木音而惊,故问其异也。

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么听到木音就惊惕?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对曰:阳明者,胃脉也,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②。

②《阴阳书》曰:木克土。故土恶木也。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的经脉,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惕,是因为土恶木克的缘故。

 ●帝曰:善!其恶火何也?

岐伯曰:阳明主肉,其脉③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

③(新校正云:按《甲乙经》脉作肌。)

黄帝道:好!那么恶火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足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则所以恶火。

帝曰:其恶人何也?

岐伯曰:阳明厥则喘而惋〔2〕,惋则恶人④。

【2】惋:心中不舒畅的意思。

④惋热内郁,故恶人耳。(新校正云:按《脉解》云:欲独闭户牖而处何也?阴阳相搏,阳尽阴盛,故独闭户牖而处。)

黄帝道:其恶人是何道理?

岐伯说:足阳明经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心中郁闷,所以不喜欢见人。

帝曰:或喘而死者,或喘而生者,何也?

岐伯曰:厥逆连脏则死,连〔3〕经则生⑤。

【3】连:波及。

⑤经谓经脉。脏,谓五神脏。所以连脏则死者,神去故也。

黄帝道:有的阳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虽喘促而不死,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经气厥逆若累及于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

【译文】

       黄帝问道:足阳明的经脉发生病变,恶见人与火,听到木器响动的声音就受惊,但听到敲打钟鼓的声音却不为惊动。为什么听到木音就惊惕?我希望听听其中道理。

       岐伯说:足阳明是胃的经脉,属土。所以听到木音而惊惕,是因为土恶木克的缘故。

       黄帝道:好!那么恶火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足阳明经主肌肉,其经脉多血多气,外邪侵袭则发热,热甚则所以恶火。

       黄帝道:其恶人是何道理?

       岐伯说:足阳明经气上逆,则呼吸喘促,心中郁闷,所以不喜欢见人。

       黄帝道:有的阳明厥逆喘促而死,有的虽喘促而不死,这是为什么呢?

       岐伯说:经气厥逆若累及于内脏,则病深重而死;若仅连及外在的经脉,则病轻浅可生。

 

3

图片

 

【原文】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1〕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①?

       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②。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③?

       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帝曰:其妄言骂詈〔2〕,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④。

【原文通解】

● 帝曰:善!病甚则弃衣而走,登高而

歌,或至不食数日,逾垣〔1〕上屋,所上之处,皆非其素所能也,病反能者何也①?

【1】逾垣:指翻越墙过去。

①素,本也。逾垣,谓蓦墙也。怪其稍异于常。

黄帝道:好!有的阳明病重之时,病人把衣服脱掉乱跑乱跳,登上高处狂叫唱歌,或者数日不进饮食,并能够越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曰:四支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支实,实则能登高也②。

②阳受气于四肢,故四肢为诸阳之本也。(新校正云:按《脉解》云:阴阳争而外并于阳。)

岐伯说: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帝曰:其弃衣而走者何也③?

岐伯曰: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

③ 弃,不用也。

黄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处乱跑,是为什么?

岐伯说:身热过于亢盛,所以不要穿衣服而到处乱跑。

 ●帝曰:其妄言骂詈〔2〕,不避亲疏而歌者,何也?

 【2】骂詈(li):皆指骂人。

黄帝道: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么道理?

岐伯曰:阳盛则使人妄言骂詈,不避亲疏,而不欲食,不欲食,故妄走也④。

④足阳明胃脉,下膈属胃络脾。足太阴脾脉,人腹属脾络胃,上膈侠咽连舌本,散舌下,故病如是。

岐伯说: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乱语,斥骂别人,不避亲疏,并且不知道吃饭,所以便到处乱跑。▲

【译文】

黄帝道:好!有的阳明病重之时,病人把衣服脱掉乱跑乱跳,登上高处狂叫唱歌,或者数日不进饮食,并能够越墙上屋,而所登上之处,都是其平素所不能的,有了病反能够上去,这是什么原因?

       岐伯说:四肢是阳气的根本。阳气盛则四肢充实,所以能够登高。

       黄帝道:其不穿衣服而到处乱跑,是为什么?

       岐伯说:身热过于亢盛,所以不要穿衣服而到处乱跑。

       黄帝道:其胡言乱语骂人,不避亲疏而随便唱歌,是什么道理?

       岐伯说:阳热亢盛而扰动心神,故使其神志失常,胡言乱语,斥骂别人,不避亲疏,并且不知道吃饭,所以便到处乱跑。

 

 

热论篇第三十一(1)

 

1

图片

 

【题解】

热:指发热性疾病。

 

2

图片

 

【原文】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1〕,皆伤寒之类也。或愈或死,其死皆以〔2〕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①。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3〕②,其脉连于风府〔4〕③,故为诸阳主气也④。人之伤于〔5〕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⑤;其两感〔6〕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⑥。

【点评】

本段重点解读了人体受寒后,为热病,重者死。

【原文通解】

●黄帝问曰:今夫热病者〔1〕,皆伤寒之类也。

【1】者,指发热这类的疾病。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

或愈或死,其死皆以〔2〕六、七日之间,其愈皆以十日以上者何也?不知其解,愿闻其故①。

【2】以:在。

① 寒者冬气也,冬时严寒,万类深藏,君子固密,不伤于寒,触冒之者乃名伤寒。其伤于四时之气皆能为病,以伤寒为毒者,最乘杀厉之气,中而即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夏至前变为温病,夏至后变为热病。然其发起,皆为伤寒致之,故曰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新校正云:按《伤寒论》云: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与王注异。王注本《素问》为说,《伤寒论》本《阴阳大论》为说,故此不同。)

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对曰:巨阳者,诸阳之属也〔3〕②,其脉连于风府〔4〕③,故为诸阳主气也④。

【3】巨阳者,诸阳之属也:

巨阳:太阳。足巨阳脉,早期经脉异名。即足太阳膀胱经。

属:统属。

诸阳之属也,指足太阳膀胱经统管足阳明、足少阳之经。

【4】风府:穴位名,在项后入发际一寸,属督脉经。

②巨,大也。太阳之气,经络气血,荣卫于身,故诸阳气皆所宗属。

③ 风府,穴名也,在项上入发际同身寸之一寸宛宛中是。

④足太阳[守〕脉浮气之在头中者凡五行,故统主诸阳之气。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

人之伤于〔5〕寒也,则为病热,热虽甚不死⑤;其两感〔6〕于寒而病者,必不免于死⑥。

【5】于:被。

【6】两感:阴阳表里两经同时受邪发病,如太阳、少阴同病;阳明、太阴同病;少阳、厥阴同病。

⑤寒毒薄于肌肤,阳气不得散发而内怫结,故伤寒者反为病热。

⑥脏腑相应而俱受寒,谓之两感。

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译文】

黄帝问道:现在所说的外感发热的疾病,都属于伤寒一类,其中有的痊愈,有的死亡,死亡的往往在六七日之间,痊愈的都在十日以上,这是什么道理呢?我不知如何解释,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太阳经为六经之长,统摄阳分,故诸阳皆隶属于太阳。太阳的经脉连于风府,与督脉、阳维相会,循行于巅背之表,所以太阳为诸阳主气,主一身之表。人感受寒邪以后,就要发热,发热虽重,一般不会死亡;如果阴阳二经表里同时感受寒邪而发病,就难免于死亡了。

 

热论篇第三十一(2)

 

3

图片

 

 

【原文】

       帝曰:愿闻其状 ①。

       岐伯曰:伤寒一日〔1〕,巨阳受之②,故头项痛,腰脊强〔2〕③;二日阳明受之④,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⑤;三日少阳受之⑥,少阳主胆〔3〕,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4〕者,故可汗而已⑦。四日太阴受之⑧,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5〕而嗌干;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6〕。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⑨。

【点评】本段重点解读了人体受寒后,寒邪侵扰各个经络的顺序。

【原文通解】

●帝曰:愿闻其状 ①。

岐伯曰:伤寒一日〔1〕,巨阳受之②,故头项痛,腰脊强〔2〕③;

【1】一日:指疾病传变的顺序,而非日期。

【2】故头项痛,腰脊强:

头项痛,指头和脖子僵硬、痛。

腰脊强,指后背僵硬强直。因为膀胱经主要分布于人体的后背,所以,当膀胱经受寒之时,人体的后背就会感觉痛。

①谓非两感者之形证。

②三阳之气,太阳脉浮,脉浮者外在于皮毛,故伤寒一日太阳先受之。

③上文云其脉连于风府,略言也。细而言之者,足太阳脉,从巅入络脑,还出别下项,循肩内侠脊抵腰中。故头项痛,腰脊强。(新校正云:按《甲乙经》及《太素》作头项与腰脊皆痛。)

◆◆◆足太阳膀胱经:

1、本经脉腧穴有:

睛明、攒竹、眉冲、曲差、五处、承光、通天、络却、玉枕、天柱、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 膀胱俞 、中膂俞、 白环俞、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殷门、浮郄、委阳、委中、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 、秩边 、合阳、 承筋、承山、飞扬、跗阳、昆仑、仆参、申脉、金门、京骨、束骨、足通谷、至阴,共67穴,左右合134穴。

本经共有67个穴位,其中有49个穴位分布在头面部、项背部和腰背部,18个穴位分布在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和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本经腧穴可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精神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的病症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症。例如:癫痫、头痛、目疾、鼻病、遗尿、小便不利及下肢后侧部位的疼痛等症。

2、主干与分支

足太阳膀胱经从内眼角开始(睛明),上行额部(攒竹、眉冲、曲差;会神庭、头临泣),交会于头顶(五处、承光、通天;会百会)。

它的支脉:从头顶分出到耳上角(会曲鬓、率谷、浮白、头窍阴、完骨)。

其直行主干:从头顶入内络于脑(络却、玉枕;会脑户、风府),复出项部(天柱)分开下行:一支沿肩胛内侧,夹脊旁(会大椎、陶道;经大杼、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督俞、膈俞),到达腰中(肝俞、胆俞、脾俞、胃俞、三焦俞、肾俞),进入脊旁筋肉,络于肾,属于膀胱(气海俞、大肠俞、关元俞、小肠俞、膀胱俞、中膂俞、白环俞)。一支从腰中分出,夹脊旁,通过臀部(上髎、次髎、中髎、下髎、会阳、承扶),进入窝中(殷门、委中)。

背部另一支脉:从肩胛内侧分别下行,是通过肩胛(附分、魄户、膏肓、神堂、譩譆(yixi)、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经过髋关节部(会环跳穴),沿大腿外侧后边下行(浮郄、委阳),会合于窝中(委中)——由此向下通过腓肠肌部(合阳、承筋、承山),出外踝后方(飞扬、跗阳、昆仑),沿第五跖骨粗隆(仆参、申脉、金门、京骨),到小趾的外侧(束骨、足通谷、至阴),下接足少阴肾经。

本经一侧67穴(左右两侧共134穴),其中49穴分布于头面部、项部和背腰部之督脉的两侧,余18穴则分布于下肢后面的正中线上及足的外侧部。首穴睛明,末穴至阴。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病症和热性病,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3、本经所主病候

外经——头、项痛,头、项强痛,眼痛多泪,鼻塞,流涕,鼻血,痔疮,经脉所过的背、腰、骶、大腿后侧、腘窝、腓肠肌等处疼痛,足小趾不能运用,疟疾。

内脏——癫狂,小便淋沥、短赤,尿失禁。

4、本经主治病证

脏腑、头部、筋病。◆◆◆

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

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

二日阳明受之④,阳明主肉,其脉挟鼻,络于目,故身热,目疼而鼻干,不得卧也⑤;

④以阳感热,同气相求,故自太阳入阳明也。

⑤身热者,以肉受邪。胃中热烦,故不得卧。余随脉络之所生也。

◆◆◆足阳明胃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胃经。足阳明胃经分布在身体的正面,从眼部下边的承泣穴开始向下走,一直到脚部的厉兑穴,贯穿全身。本经一侧45穴(左右两侧共90穴合天九之极,应土生金之意,胃属土,45属金,90属金,也可译为经络生穴位之观点),其中15穴分布于下肢的前外侧面,30穴在腹、胸部与头面部,胃经有两条主线和四条分线。在人体经络当中是分支最多的一条经络。首穴承泣,末穴厉兑。主治肠胃等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某些病症和咽喉、头面、口、牙、鼻等器官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之病症。

循行部位起于鼻翼旁(迎香穴),挟鼻上行,左右侧交会于鼻根部,旁行入目内眦,与足太阳经相交,向下沿鼻柱外侧,入上齿中,还出,挟口两旁,环绕嘴唇,在颏唇沟承浆穴处左右相交,退回沿下颌骨后下缘到大迎穴处,沿下颌角上行过耳前,经过上关穴(客主人),沿发际,到额前。、

本经脉分支从大迎穴前方下行到人迎穴,沿喉咙向下后行至大椎,折向前行,入缺盆,下行穿过膈肌,属胃,络脾。直行向下一支是从缺盆出体表,沿乳中线下行,挟脐两旁(旁开二寸),下行至腹股沟外的气街穴。本经脉又一分支从胃下口幽门处分出,沿腹腔内下行到气街穴,与直行之脉会合,而后下行大腿前侧,至膝膑沿下肢胫骨前缘下行至足背,入足第二趾外侧端(厉兑穴)。本经脉另一分支从膝下3寸处(足三里穴)分出,下行入中趾外侧端。又一分支从足背上冲阳穴分出,前行入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交于足太阴脾经。

 

《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之交頞中,旁纳(一本作约字)太阳之脉,下循鼻外,入上齿中,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却循颐后下廉,出大迎,循颊车,上耳前,过客主人,循发际,至额颅;其支者,从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咙,入缺盆,下膈,属胃,络脾;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下挟脐,入气街中;其支者,起于胃口,下循腹里,下至气街中而合,以下髀关,抵伏兔,下膝膑中,下循胫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内间;其支者,下膝三寸而别,下入中指外间;其支者,别跗上,入大趾间,出其端。”

本经脉腧穴有承泣、四白、巨髎、地仓、大迎、颊车、下关、头维、人迎、水突、气舍、缺盆、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气冲、髀关、伏兔、阴市、梁丘、犊鼻、足三里、上巨虚、条口、下巨虚、丰隆、解溪、冲阳、陷谷、内庭、厉兑,共45穴,左右合90穴。

病候肠鸣腹胀,腹痛,胃痛,腹水,呕吐或消谷善饥,口渴,咽喉肿痛,鼻衄,胸部及膝髌等本经循行部位疼痛,热病,发狂等证。

◆◆◆

 ▲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 主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

三日少阳受之⑥,少阳主胆〔3〕,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

 【3】少阳主胆:《太素》《甲乙经》《新校正》“胆”并作“骨”。太阳主皮肤,阳明主肉,少阳主骨,以说明邪气自表而里逐步深入的过程。

⑥(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胆作骨,元起注云:少阳者肝之表,肝候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气所荣,故言主于骨。《甲乙经》《太素》等并作骨。)

◆◆◆足少阳胆经:

简称胆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共四十四穴,原穴为丘墟穴,络穴为光明穴,少阳是阳气初生的经络,所以他能治疗发热病,主要大致在足部以下,他的性质介于阴阳明之间。足少阳胆经的位置:足少阳胆经起于瞳子髎穴、止于足窍阴穴,左右各44穴。

循行路线起于眼外角(瞳子 ),向上达额角部,下行至耳后(风池穴),由颈侧,经肩,进入锁骨上 窝。直行脉再走到腋下,沿胸腹侧面,在髋关节与眼外角支脉会合,然后沿下肢外侧中线下行。经外踝前,沿足背到足第四趾外侧端(窍阴穴)。有三分支;一支从耳(风池穴)穿过耳中,经耳前到眼角外;一支从外眼角分出,下走大迎穴,与手少阳三焦经会合于目眶下,下经颊车和颈部进入锁骨上窝,继续下行胸中,穿过膈肌,络肝属胆,沿胁肋到耻骨上缘阴毛边际(气冲穴),横入髋关节(环跳穴);一支从足背(临泣穴)分出,沿第1~2跖骨间到大拇指甲后(大敦穴),交与足厥阴肝经。

主要证候寒热,口苦,胁痛,偏头痛,外眼角痛,颈及锁骨上窝肿痛,腋下淋巴结肿大,股、膝、小腿外侧疼痛及第四足趾运动障碍。

主治侧头、眼、耳、鼻、喉、胸胁等部位病症,肝胆、神经系统疾病,发热病,以及本经所过部位的病证。

◆◆◆

三日少阳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 

 ●三阳经络皆受其病,而未入于脏〔4〕者,故可汗而已⑦。

【4】未入于脏:指寒邪仍在表,而未入于三阴里。

⑦以病在表,故可汗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脏作腑,元起注云:伤寒之病始入于皮肤之腠理,渐胜于诸阳而未入府,故须汗发其寒热而散之。《太素》亦作府。)

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

四日太阴受之⑧,太阴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5〕而嗌干;

【5】满:同“懑”,烦闷的意思。

⑧阳极而阴受也。

◆◆◆足太阴脾经:

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脾经。循行部位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胫骨后缘上行,在内踝上 8 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进入腹部,属脾,络胃,向上穿过膈肌,沿食道两旁,连舌本,散舌下。本经脉分支从胃别出,上行通过膈肌,注入心中,交于手少阴心经。

《灵枢·经脉》:脾足太阴之脉,起于大指之端,循指内侧白肉际,过核骨后,上内踝前廉,上踹内,循胫骨后,交出厥阴之前,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络胃,上膈,挟咽,连舌本 ,散舌下。

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脾之大络,名曰大包,出渊腋下三寸,布胸胁)。    

主要病候

脾经失调主要与运化功能失调有关。中医认为脾主运化,为后天之本,对于维持消化功能及将食物化为气血起着重要的作用。若脾经出现问题,会出现腹胀、便溏、下痢、胃脘痛、嗳气、身重无力等。此外,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等均显示脾经失调。

主治概要:脾胃病,妇科,前阴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胃脘痛、食则呕、嗳气、腹胀、便溏、黄疸、身重无力、舌根强痛、下肢内侧肿胀、厥冷、足大趾运动障碍等。

◆◆◆

 ▲四日太阴经受病,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

五日少阴受之,少阴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足少阴肾经:

简称肾经,是十二经脉之一,共27穴,左右合54穴,起于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谷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 上股内后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足少阴肾经,流注时辰为下午五至七点,即酉时。若小孩身体不好,在三至五岁时,父母可轻轻指压其脊骨两侧,从头椎至腰椎,能引导虚热下降。肾阳不足,水肿病会加强于肾经。肾脏强者才能长寿。

《灵枢·经脉》:肾足少阴之脉:起于

小趾之下,斜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踹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1.经脉循行:起于足小趾下,斜走足心(涌泉),出于舟骨粗隆下,沿内踝后,进入足跟,再向上行于腿肚内侧,出于腘窝内侧半腱肌腱与半膜肌之间,上经大腿内侧后缘,通向脊柱,属于肾脏,联络膀胱,还出于前(中极,属任脉),

沿腹中线旁开0.5寸、胸中线旁开2寸,到达锁骨下缘(俞府)。

肾脏直行之脉:向上通过肝和横膈,进入肺中,沿着喉咙,挟于舌根两侧。肺部支脉:从肺出来,联络心脏,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2. 主治概要:本经主要治疗妇科、前阴、肾、肺、咽喉病证。如月经不调、阴挺、遗精、小便不利、水肿、便秘、泄泻,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病变。

本经一侧27穴(左右两侧共54穴),其中10穴分布于下肢内侧面的后缘,其余17穴位于胸腹部任脉两侧。首穴涌泉,末穴俞府,主治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精神方面病症、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和循环系统某些病症,以及本经脉所经过部位的病症。

本经穴位:涌泉 然谷 太溪 大钟 水泉 照海 复溜 交信 筑宾 阴谷 横骨 大赫 气穴 四满 中注 肓俞 商曲 石关 阴都 腹通谷 幽门 步廊 神封 灵墟 神藏 彧中俞府。

◆◆◆

五日少阴经受病,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

六日厥阴受之,厥阴脉循阴器而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6〕。

【6】囊缩:阴囊孪缩。

◆◆◆足厥阴肝经:

人体十二经脉之一。简称肝经。

         足厥阴肝经,流注时辰为清晨一至三点,即丑时。 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

循行路线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属肝,络胆,向上穿过膈肌,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的后边,向上进入鼻咽部,上行连接目系出于额,上行与督脉会于头顶部。本经脉一分支从目系分出,下行于颊里,环绕在口唇的里边。又一分支从肝分出,穿过膈肌,向上注入肺,交于手太阴肺经。

本经腧穴主治肝胆病症、泌尿生殖系统、神经系统、眼科疾病和本经经脉所过部位的疾病。如:胸胁痛、少腹痛、疝气、遗尿、小便不利、遗精、月经不调、头痛目眩,下肢痹痛等症。

循行部位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大敦穴),沿足背内侧向上,经过内踝前1寸处(中封穴),上行小腿内侧(经过足太阴脾经的三阴交),至内踝上8寸处交出于足太阴脾经的后面,至膝内侧(曲泉穴)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环绕过生殖

器,至小腹,夹胃两旁,属于肝脏,联络胆腑,向上通过横膈,分布于胁肋部,沿喉咙之后,向上进入鼻咽部,连接目系(眼球连系于脑的部位),向上经前额到达巅顶与督脉交会。

分支

目系分支:从目系走向面颊的深层,下行环绕口唇之内。

肝部分支:从肝分出,穿过横膈,向上流注于肺,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脏腑

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有联系。

病机分析

足厥阴肝经之支脉、别络,和太阳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篌、下篌之间,经气不利则腰痛不可以俯仰;足厥阴肝脉过阴器,抵小腹,布胁肋,肝脉受邪,经气不利,则

胸胁胀满,少腹疼痛,疝气;肝脉上行者

循喉咙,连目系,上出额至巅顶,本经经气不利则巅顶痛,咽干,眩晕;肝主疏泄,肝气郁结,郁而化火则口苦,情志抑郁或易怒。

该经主治

肝病,妇科、前阴病以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如腰痛,胸满,呃逆,遗尿,小便不利,疝气,少腹肿等证。

◆◆◆

六日厥阴经受病,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

 ●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藏不通,则死矣⑨。

⑨死,犹也,言精气皆也。是故其死皆病六七日间者,以此也。

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译文】

黄帝说:我想知道伤寒的症状。

岐伯说:伤寒病一日,为太阳经感受寒邪,足太阳经脉从头下项,侠脊抵腰中,所以头项痛,腰脊强直不舒。二日阳明经受病,阳明 主肌肉,足阳明经脉挟鼻络于目,下行入腹,所以身热目痛而鼻干,不能安卧。三日少阳经受病,少阳主骨,足少阳经脉,循胁肋而上络于耳,所以胸肋痛而耳聋。 若三阳经络皆受病,尚未入里入阴的,都可以发汗而愈。四日太阴经受病,足太阴经脉散布于胃中,上络于咽,所以腹中胀满而咽干。五日少阴经受病,足少阴经脉贯肾,络肺,上系舌本,所以口燥舌干而渴。六日厥阴经受病,足厥阴经脉环阴器而络于肝,所以烦闷而阴囊收缩。如果三阴三阳经脉和五脏六腑均受病,以致营卫不能运行,五脏之气不通,人就要死亡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