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二十一篇】濮命

(2023-10-28 14:36:58) 下一个

【原文】时空转煅,次若浮也。气转太一,惊如虹也。然,层之可相,有机可趁也。

 

群书【释译】煅:同锻

我们生活的时空看似气象万千、变化莫测,好像在天边,让人摸不着头绪,实际上是有机可循的。天地万物转化之理,是多么让人惊叹啊。然而这些就如衣物一样,是一层一层的,可以剥离显现的,虽然中间有隔断。既然是有形的物质,那就有“机”可循,这个“机”指的就是“道”。

 

【原文】众星捧月,天之理也。日月转换,时之数也。

 

群书【释译】众星捧月这样的天地之相,是按天道固定存在的;日升月落,只是时光在流逝。

 

【原文】时也,灵动之势,知其势也,必其名,其之胗也,其其而动。

 

群书【释译】胗:察看

时间,其实是一种物质运动形态,只要知道它的发展态势,就能了解和掌握它。时间看似不动,但仔细体会,其实每时每刻都在运动。

为什么我们看不到时间?就像人搭乘火车出行,因为人在火车内,所以感觉不到火车在运动。时间这个物质太大了,包含了整个宇宙线。人看不到时间是正常的,因为人的感觉在时间内。人的眼睛不管看什么,都要时间。光线是时间给的,所以人超越不了时间。

 

【原文】在灵者,阴阳也。其道,次白黑,神魔限。依依一之一,何不能相?知其悔,况其一,通也,何沾也。

 

群书【释译】大凡有灵性的东西,都分阴阳。天地分黑白,元神分神魔。按照这个道理往下推,一步一步,如何不能知道定数呢?当然可以。“知其悔,况其一,通也”,知道这些物体发展之理,就可以总结出所谓的定数。这样就通了,哪里需要占卜呢。

风之光注:

这句话和之前那句是连着的,阴阳者,昼夜也。昼为阳,夜为阴。这就是阴阳的本义。昼夜的变化,是最能体现时间变化的现象。然后由阴阳推万物,就可以知晓事物正在往什么方向发展。

比如,一个阴气重的人当老大,整个组织十有八九要走下坡路,阳气旺的人当老大,整个组织就会走上坡路。

 

【原文】玄占之数,故为于仍遇之者矣。众矢之理,至元极道,法之出也。

 

群书【释译】那些算来算去的占卜方法,其实是给小孩子或不开窍的人用的。如果明白很多道理,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就可以总结出自己的法则。

风之光注:正所谓,善易者不卜,因为知晓事物的本质,自然就可以知晓未来,哪还需要占卜呢。

 

【原文】象言:五行矣,无行矣,不行矣。

 

群书【释译】所谓五行,本来也没有这个说法,五行并不一定叫五行,原来是没有这个五行的。

玄女的意思是,如果“人”是“狗”,当初造这个字时“人”读为“狗”,那现在所有“人”都是“狗”。

万事万物只是人为给个名罢了。就像金水木火土,如果一开始就叫12345,那么现在的五行,就是12345。要跳出这个名来看事物的本质。

五行不过是玄门对天地的一种划分。金木水火土,当然可以叫56789,也可以叫ABCDE,也可以没有五行,可以是九行、一百行。根据世界的发展慢慢更新变化。我们现在所谓的易数都是从五行开始,而《濮命经》讲的不是五行,而是无行。那什么是无行?就是要跳出这个圈子,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易学之理。

风之光注:

如我之前所说,一个人,只有站在比五行更高的境界,层次来看五行,这,才是无行,比如阴阳,就是一个比五行更高的东西。

另外,一个字之所以这样造,而不那样造,为什么这样读,而不那样读,这背后是大有玄机的,并不是随意的。不同的写法,就会有不同的差异。汉字的背后,是象义。象义对不上,或者出现偏差,文化上就会有很大的变化。

万物的实与名,看起来只是偶然的结果,实际上,是必然的结果。

名与实的统一,是一种必然,而非偶然。

 

【原文】不群,不武,不理。

 

群书【释译】不跟大家一样,不武断,不拘于一时。意思说,找到天地之理,可以定义新式,属于自己,更属于时代。

举例来讲,有些人易术会联系风、雪、星星,甚至随手带一叠纸。为何可以这样设定?因为天地、时间、空间内的所有东西都有联系。整体是个物体,八字、紫薇、飞星都是一种总结方式。玄女的观点是:易数原理的关键点在于突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