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牛拉新车

男,读高中赶上文化大革命,回乡劳动荣获雅号"老农",当耕读教师挣"工分";七七年高考有幸得中,接着再读研究生学习经济;参加工作紧密结合本专业,改行不离基础研究财政;退休之后犹自奋蹄,激励后辈努力新征程。
正文

红色日记 站稳脚跟 10.15-31

(2023-10-30 10:55:00) 下一个

 

十月十五日

小学同学某某某当兵提升干部后,现在回家结婚,爱人是宣传队的个子最小的演员,总是扮演儿童角色的。在全县汇演中,从公社宣传队中选拔出来,和某某某是同乡又是同学,在县里很受人注意;结婚却一件新衣服也没要,只为某某某是军队的干部。而我村的一对新人结婚却要了五百元到北京买昂贵的衣服。相形之下,差得太远了。今、昨两天在某某某那儿忙活,为朋友不惜在种麦大忙季节耽误两天。给他的贺词是:

为革命文艺舞台寄壮志,

保祖国杀敌战场逞英豪。

完事儿回来本是挺高兴,听某某说九月份工票只给我记十七天,又想起自己的悲惨遭遇,真是难言的苦衷,把高兴劲儿完全打下去了,干脆到某某朋友那儿去打“大跃进”,消遣一会儿……

说实话,凭自己原先在学校的一点儿名声,虽说在文化革命中碰了钉子,只要接受“教训”,随和起来,多找找官场上的人物,也不至于像现在这样子;可惜自己生就的脾气秉性,认死理,不奉迎,不随和,不巴结,不顺风使舵,而只凭自己对毛主席革命路线的忠心,凭着以前读过的一点毛主席的书,马列的书,一味地任自己的性,走自己的路,有那么一股反潮流的劲头;可惜反得或许不策略,或者单枪匹马,或者不能坚持,不听同学们拉我回校的劝告,参加农业劳动至今,仍不改旧习气;相反更增添了抨击社会上不正之风的新毛病。不能公开,只是私下嘀咕,写了几首诗交给某老师,想得到他的赏识,结果不行,现在更找不到真正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伯乐,于是便只好挣扎、消极,为工分而斤斤计较,和众街坊、邻居表面上仍是道德礼貌,和亲近朋友则表现消沉、颓唐,尖刻的讽刺,猛烈的抨击,蔑视一切,实际上内心里总有一股激情,全身有沸腾的热血,有比较灵活的头脑,强健的四肢,少的只是机会,或者还不如说是八面玲珑、九面圆滑。不过,我还是不愿那样,永远不愿那样,至死不愿那样。那样是终究成不了大气候的。忠诚、踏实,有学问,联系群众,才能成事,才是根本。把眼光放远些,把脚跟站稳些,决不随波逐流,坚持学习,坚持真理,坚持正义,现在的情况最终不会不变化的!

十月二十三日

二十号开学,昨天正式上课。我仍然任五年级语文课兼班主任。这学期事情够多的。

昨晚念叨起大队干部赌博被抓、走后门成风等许多资产阶级腐朽作风的表现,人人感到愤恨和痛心。老爸肯定地预言:这种情况终究要改变;我也相信会要改变、会要制止的。但要从根子上治,而根子在哪里?而且我又相信,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这种情况、阶级斗争的事实是不会杜绝的;不仅不会杜绝,而且有时还会很严重。基本路线难道不是这样告诉我们的吗?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实际上就是要同这些现象做殊死的斗争。

知识青年、某某老师要到天津上中专,昨天来到我这儿告别,我没在家,又到别处去了。昨晚约定今晨七点去回访、送别,他也不在,留了一个言,我们就回来了。我已编了几句,可惜没有送给他:

自小津城长成人,

回乡又入孩子群。

泥巴土里滚几滚,

到底回天上青云。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