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关于道德

(2021-02-24 11:07:34) 下一个

看了昨天咱们茶坛的一场关于道德的能量交换,主要的两个讨论者,无忧和立。他们都摆明了自己对道德的看法,态度率真而且克制,赞叹他两的表达能力。还有禾口,可爱的禾口,你真是总能用最清晰中立的语言交代出形而上概念的实质----就像今天所说的道德的实质,佩服。

其实在道德这个问题上,我一直是在思忖,到底道德的定义是什么?

首先,道德一定是一系列的标准,我们来看看他们怎么讲。

在无忧看来:道德是一个人后天被外界一点点教化熏陶,建立起来的一种认知和品质,是文明的标识。

在立看来:道德是一种暴力;是一种强制性的约束。它可以通过国家的硬暴力,更多的是通过世俗的非议和干预产生的软暴力。道德关注的重点实际上是不道德。所以道德人士,尤其是道德极端人士,寻找和挥舞的总是人们的不道德。道德在维护的是社会的秩序,本质上是社会的交配繁殖的广泛性。也就是道德维护的是社会中更多人的交配权利,以有利于基因传播的最大化。

天哪,你们两的观点一个天上,一个地下,简直是鸡同鸭讲,怎么会互相接受呢。

禾口说出了她的看法:道德的目标真可能善的,和爱的目标是善一样,都是为了保障人生存的安全。 道德是通过在群体中设定限制,搞种种平衡来实现群体的安全发展的。道德规范作用于人,很大几率伤害多过善意的。道德主导的价值观中,为自己是自私,是恶。道德系统也鼓励要求无我,其实就是牺牲自我。特别是当道德作为绝对正确的指标时,这个高地产生的权势对依此生存的群体形成巨大控制和压迫。群体的安全感也依靠这种压迫形成。

从他们的说法中,我们可以理解为什么他们的文字风格和行事风格是多么的不同了,但有一点是相同的,他们都是善良的,真诚的。至少在我看来,他们努力做到真诚和善良。

无忧把道德和善的距离拉得太近了,而一个已经有了教化背景的人来说,面对一个具体人或事件的发生时,产生适应自己被教化的感觉--------道德感。是的,她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认同那种“愤怒的青春”。更确切滴说,她有强烈的道德感。因为,在她看来道德感不强的人让她觉得不善,甚至恶心。

可是有道德一定有爱心吗?没有道德一定没有爱心吗?

立和禾口看到了道德的迂回性和其中存在的悖论。因为如果把道德看作是崇高的,他就一定是不真实或者说是没有人能够达到的。在这个崇高的点上,他和真,善,美等同。如果按照基督教的观点来说,道德也可以是上帝在人心中安放的良心。人的罪性导致了和上帝关系的迷失,而良心可以说是上帝留在我们身上唯一的印迹。这就是为什么人做了不善的事,会有良心的不安。

崇高的道德本质上和人性的许多其他特质相悖。尤其是作为成年人,我们知道人是多么的复杂。在窦唯的高级动物里,他用48个形容词来描述人,或者说他眼中的高级动物。而且,圣经里也说:这世上没有义人,连一个也没有。在崇高的道德面前,我们都是罪人。没有一个人有资格去审判别人。

相反的例子不少。在中世纪的欧洲,道德审判和道德裁判所都是人借着神的名义建立的。在伊斯兰文化中的执行荣誉谋杀的人也是道德感很强的人。这些例子都是世俗而愚昧的人们把他们对圣经或者是古兰经的理解当作崇高的道德或者是绝对的真理贡在神坛上以后发生的。

 

事实上在我们的世俗社会里的道德是一系列行为规范,他更多的是维护群体的安全发展;道德通过搞各种平衡,耍各种根本谈不上公平和善良的手腕来实现社会群体发展的最安全化和利益最大化。对少数群体他确实是压制甚至迫害的。

世俗的道德的成长和进步是由那少数不受世俗道德约束的人开始的。他们是这个社会的异类。他们不认同世俗的道德,顶着非议和仇恨探索心中的真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耶稣和佛陀在他们的时代都是这样的人。我们仔细观看人类历史可以感觉的到:世俗道德规范的发展是多么曲折,而且也的确是在进步。直到现代文明,世俗道德标准变得越来越宽松。人们越来越明白一个事实:世俗的道德规范和崇高的道德感根本是两码事。当然这样的宽松道德环境带来的混乱是我们每一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但是有一点很重要,那就是真诚和善良是我们生之为人永恒不变的追求。当然追求的深度因人而异。只有那些企图利用道德感来牟利的人才是真正的伪君子。

 

茶坛的争论真的让我很有收获。也真心希望立和无忧你们能理解彼此多一点,再进行更多有趣的争论,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