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高安氏血管炎

(2020-09-11 22:17:02) 下一个

        Hing 女士今天出院了。范德堡大学心血管科发来缺了两页的出院小结,出院诊断是高安氏血管炎,主动脉关闭不全,正在给病人用免疫调节药物。
        这个病例的诊断比较曲折。那是35岁的亚洲女性,原来除了是无症状乙肝携带者外身体健康,生过两个孩子,从来没有心肺疾病。跟其他因难民身份过来的人不同的是她有很好的医疗保险,她在Tyson肉类加工厂工作,很辛苦但待遇不错,所以她工作勤勤恳恳。这个病人三年前由于发热皮疹在我门诊活检腿部皮肤结节,诊断为结节性红斑而没有发现其它原发病灶,对症治疗后平安无事。可是近来因为左侧腰疼,全身乏力,头疼而去过两次急诊室,CT,心脏检查,肾脏检查均没有查出问题,开了点止疼药打发病人看家庭医生。
        病人第一次从急诊室出来后第二天就来门诊,说是好一点了,我也没有重视,以为她在工厂寒冷环境中长时间站立工作,总会出现肌肉痉挛酸痛。可是当病人第二次来去急诊室没有查出问题又来门诊时,我觉得问题没这么简单了。加上病人主诉晚上寒冷发热,而白天体温正常,看上去脸色苍白,脉搏超过100次,所有症状提示有可能是感染性疾病,尿液正常。于是我仔细听一下心肺,这一听不要紧,把我吓得不轻。她分明有主动脉瓣区II级收缩期杂音,主动脉瓣和二尖瓣区均有很响的舒张期杂音,这是我看了几年的病人,莫非我原来遗漏了她的心脏病理性杂音?如果真是这样,简直是罪不可赦。但作为一个干了这么多年的医生行业,我平时几乎每次都不漏掉病人心肺听诊的,她原来没有杂音呀。
        仔细分析病人的病情,推测很可能原来瓣膜病变小,即使有杂音也很小而忽略了。现在出现了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杂音增强了。这个时候我只能安慰自己。赶紧让病人去做心超声,化验血,让病人第二天随诊。
        血常规显示单纯贫血(原来病人做过血红蛋白电泳没有血红蛋白病), 可是血沉超高达98。心超声显示主动脉扩张,主动脉中度返流。
        门诊很忙,花在每个病人身上的时间不能过长,而这个病人我已经大大超时了。由于心超声是TTE (经胸壁超声心动图)而不是TEE (经食管超声心动图),这个时候我脑子里只想着赶紧送病人去心血管专科,如果是亚急性细菌性心内膜炎得赶紧血培养然后用抗生素救人一命,不然并发症出来就晚了。
        范德堡大学那个心血管医生很负责,答应当天看病人,他同意我的看法,立即收病人入院,接下来四天时间他们排除了心内膜炎,作出了高安氏动脉炎的诊断。
       去年一个非裔男孩因为高热,结膜红肿,淋巴结肿大急送范德堡大学诊断为川崎病,治疗顺利没有并发症。
        家庭医生是美国的赤脚医生,时间有限,水平也有限, 能及时把罕见病病人送到专科医生那里得到妥善处理,我也自得其乐了。
        附上维基百科介绍:
大动脉炎(Takayasu arteritis,TA)是一种累及主动脉及其主要分支以及肺动脉的慢性进行性非特异炎性疾病。疾病由日本医生高安右人(Mikito Takayasu)在1908年首次报告,因此又被称为高安病、Takayasu病。

写于2019年11月7日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