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坚峰

彩虹那头寻找狐狸的家
正文

吴 歌

(2022-01-04 01:31:49) 下一个

 

 

                          山歌好唱口难开,

                    樱桃好尝树难栽。

                    白米饭好吃么田难种呦,

                    鲜鱼汤好呷么网难抬。

                            —— 《沈七哥》片段

                                 *         *          *

我的先祖曾经是一群歌者,故乡是歌乡。

流行于太湖流域的千年吴歌,初起于商周,兴盛于明清。

吴歌就是山歌就是田歌。山歌田歌用吴语方言唱吴地的俚俗故事,就成了吴歌。

长篇的吴歌叙事诗《五姑娘》《沈七哥》《华抱山》,在传歌者的口口相传下,流传后世,是唱爱情抗暴的。这些歌唱的浑厚悲怆,回肠九转,惊天地泣鬼神。

短歌是唱劳动生活的,唱摇船拉纤莳秧耥稻、斫草、牵砻、放牧、渔猎采桑植麻、舂米、打糕……拖着悠长的号子,s让人听的泪流满面。

吴歌表达的是稻作文化和舟楫文化,曲调柔和,委婉起伏,是水的韵味。“一曲吴歌酒半酣,声声字字是江南。”

冬晒阳,夏乘凉。老槐树下小河岸边,田间地头灶后堂前,无处不歌场。古老的吴歌在老船工的桨橹声中老婆婆咿咿呀呀的纺车边上在采桑女的口中在纤夫一声声一声声哼唷的号子里……低吟浅唱。   

无论是乡野俚人还是公子王孙,吴地的百姓都会随口唱上几句的,人人都是歌大王。下田归来,有人在村东拉一嗓子引歌,就有人在村西和,一唱一和带出了一唱全村男女老少的众和。“东场落歌西场起” ,何其快活。人们即兴上口,以小调留客,歌谣传情。“唱唱山歌散散心”,这歌一唱,任由千般劳顿万般愁也都随风而去了。

农闲的日子对歌比节场还热闹,四镇八乡的村民汇聚河两岸,河里也满了船。岸上水里桥上桥下,你唱我和,何等盛况。

“啥个花开花勿结籽结籽勿开花?啥个花开花就收花?啥个花青枝绿叶勿开到老才开花?啥个花开花结籽再开花?”

引歌的点一个题,应者就得用歌来答,词和调都是有格律规制的,错一点都算输。一问一答,一唱一和,你来我往,这里面比的全是实力和技巧。

我的先民原是一等一的好歌手,造个歌亭搭个台,凡有来对歌斗唱的,一对口就败了阵。有道是:舟泊梁溪莫拍曲,船过无锡莫唱歌。

吴歌是滩簧的前身,滩簧是常锡文戏的前身,常锡文戏是现代锡剧的前身。

在我小时候,老一辈人唱锡剧,却是没人记得唱吴歌了。在我这一代锡剧也没人唱了。

吴歌断了。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