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思

离开了主流,失忆。也选择了忘思?
正文

“桑弘羊陷阱”中的潜问题

(2018-09-01 07:14:03) 下一个
帝国黄昏两千年:中国为何总跳不出“桑弘羊陷阱”?
 
汉武帝去世6年后(公元前81年2月),汉帝国的议事大殿上发生了一场帝国经济政策的公开辩论。辩论的一方是汉武帝时期的财政大臣(大农令)桑弘羊及其属下,另一方则是一群儒生。这场经济政策辩论的主题是——“盐铁行业是要放开民间自由竞争,还是继续国营垄断?”《盐铁论》记录了这次对后世影响至深的大辩论。
一上来,儒生就对桑弘羊采取凌厉的攻势,历数盐铁国营的罪恶:
1. 国有专营制度造成绝对垄断,价格昂贵,强买强卖。
2. 强行收购粮食物资建立储备,这是与民争利,导致经济萧条、人民困苦。
3. 国营制度豢养了权贵经济,形成了以国营为名、攫取私利的特权集团。
儒生说完,对面的桑弘羊却没有丝毫慌乱,轻轻地捻着胡须,反问儒生:
1. 帝国运转需要巨额的财政开支,光靠农业税根本不够,如果不执行国有专营制度,请问钱从哪里来?
2. 一旦遇到战争、灾荒等急需用钱,国库却空空如也,怎么办?
3. 如果中央不把重要财源掌控在手中,形成压倒性的力量,一旦地方势力膨胀起兵造反,怎么办?
儒生们目瞪口呆,哑口无言。这就是闻名后世的“桑弘羊之问”,它难倒了中国历代的知识精英,也成为皇帝们的最爱_________这三个反问,不仅让官家打压民间经济变得顺理成章,还让皇帝搜刮百姓变得心安理得。
以上资料来源于:https://www.youtube.com/watch?v=5VvWLI0oBFw
--------------------------------------------------------------------------------------------------------------------------------------------
这涉及争辩常用的两种技巧,一是道德标准,二是暗中引入第三方,第三方当然是对方不敢得罪的在争辩后能控制对方利益甚至生死的人。缺点就是证明自己方是对的,但不是去解决存在的问题,简单说,这样的争论于事无补。儒生说“不与民争利”,这就是典型道德标准,道德是一种极端模式或理念的反映,如儒家经典并推崇的24孝故事和朱熹子的理学。桑弘羊则采用了第二种技巧,巧妙引入了皇帝作为第三方,就是皇帝没钱如何压制反皇帝的人呀?儒生当然不能得罪皇帝,否则就是作死。争论中应用这两种技巧不管说得如何精彩甚至有理,但却只是说说,不能用于解决问题。
------------------------------------------------------------------------------------------------------------------------------------------
桑弘羊陷阱则涉及到一个如何补短的问题。桑弘羊的争辩中暗示了一个问题,就是帝制是存在巨大缺陷的制度,就是存在不少想夺权的人。皇帝做三件事来维持权力,一是控制更多的经济,以绝对财力抑制造反的野心;二是剥夺可能造反者的财力和影响力,如皇帝家族内部成员的管理,许多亲王没有实权,甚至直接杀掉有影响力的亲兄弟;三是展示皇帝自己的实力和做一些丰功伟绩来表明皇帝自己的合法性。简单说必须用经济做盾牌护住帝制的缺陷,否则很容易受到攻击而导致帝制崩溃。
[ 打印 ]
阅读 ()评论 (4)
评论
Californian 回复 悄悄话 嗯,这个道理放之四海而皆准: 大到国家体制之控制经济命脉,小到家庭老婆掌握财权。
amyktao 回复 悄悄话 此理論其實最早由 "管子" 提出 , 桑弘羊只是加強版 .
锦川 回复 悄悄话 嘿嘿。
可惜清华大学的伪博士未必能懂。
懒风 回复 悄悄话 说得好!点到位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