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拾影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个人资料
正文

岁寒三友

(2024-01-14 13:02:58) 下一个

那年,一个飘雪的大冷天,搭着朋友的车,来到租住的地方。

两层楼。一层是中餐店,楼上三间出租。一层使用号码666,二层使用666.5。

租金是一百块一个月,条件比较寒碜。地板不平,墙壁落皮。

两位室友,一位来自苏州,自费学医,叫松寒。话开后得知,他随父来苏州前,住南京。再往前,住包头。所以他会讲晋北话。一边上学,一边打工。一年两个假期,都是在多伦多唐人街的中餐馆度过,就为给家减轻点负担。

另一位来自闽西的山区农村,公费,读博士后,叫竹青。成天跟小老鼠打交道。介绍我来这里,正是跟他同系的另一个博士后。

两位都不太会做饭。我来第二天,给大家包了一顿饺子。只是新西兰的羊肉不正宗,太膻,总之包饱腹可暖身。感情立刻升温,当晚一起去看了一场脱衣舞。一瓶百威,一瓶蓝带,一瓶加拿大。一瓶五块,连小费,总共十五。

松寒初来乍到,住在离学校比较远的地方。谁也不认识,哪里也不敢去。包裹空间有限,没带家用品,致缺筷少碗。还好带了方便面。饿的时候,就用购物塑料袋冲方便面。塑料袋也是新住唯一能用来泡面的东西。一个不小心,指甲捅了篓子。还没等完全泡开,汤水流了一桌子,赶紧用两手指把面拨弄到一起,迅速塞进嘴巴。而后伸出舌头,把塑料袋里面汤水残留的地方舔了舔。就这样过了两天,然后去学校。一看见华人模样的学生,立刻上前去打招呼,人家不理,说明碰上了大韩子民。那天,学生会主席看见一个陌生面孔,上前一问,感天动地,总算是找到了组织。请他吃了一顿意大利通心粉。业余时间,喜好捡山地车,整天修修补补,敲敲打打。

如前所说,竹青来自闽西山区,每年都从薪水里挤出一部份,周济山村里一起光屁股长大的伙伴。他最先来这里住,跟店小二混得熟,常常在楼下喊他,“刀~特~虎~”。不像松寒已成家,竹青单身,思念着大学里的同窗。说当时已经发展到那个地步了。故事讲了一遍又一遍,我跟松寒听出了破绽。后来,经过他的帮助,把这女同学介绍给l了他一个系。来的当天,他飞去了大西北,一面不见。这里头,也成了我跟松寒看不懂的迷。

放了暑假,我跟松寒搬到条件较有优,离校更近的住处。松寒,靠着跟学生会主席的一面之交,借来录像带,84集[三国演义]。我们天天看,放声唱,

“这一拜,春风得意遇知音...”

 ~
    ~
~
人间相遇是缘份
走到心中叫朋友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