旷野之声

这里是一些个人的读经分享。知识就是力量,我们生命的力量是从认识真理开始。
个人资料
正文

成为神祝福的管道

(2017-03-09 20:19:21) 下一个

《路得记》第2章讲的是路得在波阿斯的田间拾麦穗的事,这对拿俄米和路得来讲都是不小的挑战。对于拿俄米来说,她终于回到了本地,可是摆在她面前的却是一个严峻的境况。当时恰好是动手割大麦的时候,可是拿俄米刚刚回来,都没有栽种,她从哪里来的收成呢?对于路得来说,她离开了本族摩押地,首次来到犹大地这样一个陌生的环境;作为一个失去丈夫的外族人,在这里会遇到什么样的对待呢?然而,在神的眷顾之下,所有的疑虑都是多余的。路得勤劳地出去拾麦穗,恰巧到了波阿斯的田间;波阿斯热情地接待路得,让她拾得一伊法大麦。在神的家中,果然是祝福满满,情意浓浓。

路得刚出去的时候,还不知道会遇见什么。她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2:2)对于初来乍到的外邦女子,这可是一句真心话。路得想必已经知道,在以色列的律法中,穷人去到别人的田中拾取掉下来的麦穗是受到律法保护的(利19:9-10;申24:19-22)。所以路得原本是可以理直气壮地去到任何一个田间拾麦穗。然而,路得也知道,律法的规定是一回事,可是人心却是另一回事。即便是田地的主人碍于律法的缘故不驱赶她,可是对拾麦穗的穷人冷眼相对、诸般刁难、冷嘲热讽,也是常有的。路得心里不但指望得到按照律法的公平对待,祂更期望可以得到人间的真爱。路得向往的,不单单是拾麦穗的权利,而更是得到友爱的接纳。

神恩待了路得,让她去到了波阿斯的田间。波阿斯的确有着从神而来的爱。波阿斯为路得所做的,已经超越律法的要求,表现出律法的精意,活出了爱人如己的生命。他让路得可以喝仆人打来的水,给了路得主人般的地位;他不让仆人欺负路得,显出对弱者的保护;他甚至嘱咐把麦穗故意抽出来留在地上给路得拾取,显示出他对贫穷人的怜悯。

经文三次提到路得是“摩押女子”(1:22,2:2,6,21),路得也自称是“外邦人”(2:10),波阿斯也清楚这一点(2:11)。作者如此强调路得的外邦人身份,用意并不是要敌视和羞辱,而是表明外邦人在神的民中,也是受到神的眷顾的,虽然是藉着波阿斯的手,但是这爱却是从神而来。良善的波阿斯成为了神向外邦人祝福的管道。

一个外邦女子在神的家中寻找可以蒙恩的地方,这对于我们当前所面临的穆斯林难民问题,是否有一些的启发呢?在圣经中摩押人是受到神的咒诅的,因为他们是敌对神的民族;可是来到神家中的摩押女子却是受到了神的恩待,因为她渴慕得到爱。同样,在政治上,我们当然是反对国家一步步向穆斯林倾斜,反对这样一个使人远离基督的宗教进一步掳掠众人的心。可是,在另一个层面,对于那些来到我们身边的穆斯林难民,我们是恐惧、厌恶、敌视、排斥,还是以神的爱去爱他们,让他们感受到真神之爱呢?虽然对穆斯林宣教是很难的,可是我们现在所面临的问题比宣教更重要,就是我们能否抛开宗教、政治等的因素,只是单单问问自己,我们爱他们吗?如果我们对他们没有爱的话,我们实际上就没有爱,因为我们在以貌取人(雅2:1-13)。如果我们对穆斯林爱不起来的话,我们倒要问问自己,我们对其他人就真的有爱吗?爱心不会因为对象不同而改变,爱心是我们生命的本质,就如神爱我们,即便我们都还是罪人。求神帮助我们,克服恐惧和仇视,活出基督的爱,成为神祝福的管道。

默想经文:“摩押女子路得对拿俄米说:‘容我往田间去,我蒙谁的恩,就在谁的身后拾取麦穗。”(2:2)

主啊,路得的这个问题,是她心里对爱的渴望,也是对我们的挑战。路得关心的是她可以在谁那里蒙恩呢?而对我们的挑战则成为,我们是可以让别人蒙恩的人吗?主啊,愿你爱的生命充满我,让我成为你爱的见证。

一点操练:为来到教会,来到团契的每一个新朋友祷告,求神预备我们的心,去接待他们,奉神的名为他们祝福。也求神慢慢开启我们的眼界,看到更多人的需要。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