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过隙,静坐听秋蝉

三角街中蓬达路,桃源县里仙洞山
正文

行走东京富士山(六)山上山下温差异

(2019-08-27 17:59:38) 下一个

早起,拉开木格子窗户,阳光下,富士山顶没有一丝云彩,纤毫毕现。赶紧下楼跑到湖边拍照,生怕一会儿又是白云绕山,不见全貌了。

 

拍富士山,有几个特别的名堂:有雪的自然是“白头富士”;当太阳从富士山顶的正中间升起时,就像一颗钻石光芒四照,这是“钻石富士”;富士山在清晨日光的照耀下呈现出一种宝石般的红色,称为“赤富士”或者“红富士”;富士山和水中倒影一起,就构成了“逆富士”。河口湖就是拍逆富士的上上之选。

 

虽然被近处的山遮挡了一角,但得益于风小波平,有点逆富士的意思了。

拉近一看,上山的道路隐约可见。

沿着湖岸一路拍,水边有座小丘,树木掩映之下,更添山水风情。虽无樱花白雪红叶,但却也有一股向上的味道。

 

酒店的早餐,又摆了一桌子小碗小碟。服务员还有一个会说中文,笑眯眯地说:请努力多吃一点米饭哦。我们问她,河口湖还有哪里好玩的?她推荐了富士山五合目。七八月是富士山的登山季,难怪车站行人如织。于是我们打消了去西湖本栖湖的计划,准备上山到五合目。

 

搜索了一下,明白了五合目的意思:就是把上山的路程分成十段,从山脚一合目到山顶十合目,五合目就是第五个站,在中间。在东京还经常看到有一丁目,二丁目的地名,有点像第一街或者第一巷的意思。不知道这些“目”和围棋里的“目”有没有什么关系?

 

河口湖马尺有往返于五合目的巴士。登山的人多,没排到位置,只好站了50分钟,幸好已经把行李存在车站了。巴士在山路上行走,慢慢就被雾气包围了。下车的地方,完全被云雾笼罩,看不到山下的景象,估计我们已经在昨天看到的云帽里了。

 

五合目里也是人来人往,车流密集,有整装待发的,有满脸疲惫下来的,有补充饮食的,也有呼朋唤友的,还有几匹马,在那轻轻摇着尾巴,看着主人招揽生意。

 

我看过一篇登富士山的游记,记录了一件有趣的事。在五合目这边商店有卖木质的长棍,130cm,名叫“金刚杖”。在登山途中,七合目到山顶中间,有很多小馆子,里面的师傅可以帮你在棍子上烙印,代表了你经过的馆子和到达的高度,一次四五百日元。在山顶上的神社也有烙印的服务。这真是一个成功的文化产业的商业模式。

 

我想往山上走走看,太座和女儿不想动,就在车站等我。

 

五合目的气温已经下降了很多,必须要穿长袖长裤了,越往上越冷,据说到了山顶上,即使是夏天也会到零下5度,很多人还会有高原反应。最先的一公里路很平,甚至有点向下,到了“泉滝”以后,就陡然向上了。这时雾气散开了一些,能看到山下的市区和湖泊了。左边应该是河口湖,右边是山中湖。

 

往上爬了十分钟,就气喘吁吁了。看看时间,只能往回走了。到了车站,正好下一班车来了。

 

下了车,又回到挥汗如雨的夏天。走到天上山缆车站用了十多分钟,感觉皮已经焦了。

 

坐上缆车,有一种非常熟悉的感觉,就像是在茵特拉根时去那个山顶小公园一样。相似的缆车站,相似的山顶小商店,相似的鸟瞰景色——湖边民居。不一样的是那边是雪山的清冷,这里是暑期的炽热。女儿不小心把胳膊放在楼梯扶手上,啊的一声大叫出来,扶手是铁的,这一下相当于铁板烧了。

 

缆车站里有个卖本地水果的摊子,花500日元买了三个山梨县本地大桃子,比国内自然是贵的。第二天我们在东京看到类似的三个桃子卖3000日元,太座得意的说,看我多英明!

 

炎热的天气完全打消了我们逛景点的意愿,什么宝石博物馆,游览船,我们都过其门而不入,宁愿在车站呆着啃桃子。到了四点出头,坐上了前天订好的河口湖到新宿的高速大巴。

 

大巴上十分安静,车上的LED屏上还有提示,请把手机铃声调静音,耳机的声音不要过大。从这点来说,虽然日本在数字化基础设施上没有国内那么迅速全面,但是日本人的“软件”水平弥补了硬件上的不足。长期的教育和较完备的制度提高了民众的公共素质。让人印象最深的是日本的环境。说实话,整洁的市容在全球并不少见,但如此之少的垃圾桶和环卫工人所维持的整洁市容非常不容易,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民众的素质。举个例子,在新宿的巴士总站里,居然找不到一个垃圾桶,连洗手间里都没有,手纸都是可溶解的,没有擦手纸,擦手布,只有吹风机。自己的垃圾自己带走,所以环境依然十分整洁。很多时候,我们只能把自己的废纸、塑料袋带回酒店。日本人十分注意公共空间,排队的习惯国内也在养成,至少在大城市里差别不太大。但是保持安静这一点差别很大,有时我们自己都不自觉地会高声谈笑,而在当地几乎听不到。

 

在巴士上还看到另一个令人吃惊的情况——在高速上下客!这个可是国内交通部门三番五次提示处罚坚决打击的重点。但日本生生在高速上做出了公交站来,在相应地多修了一条辅道,巴士驶入之后,乘客就在站点上下,不需要巴士绕匝道进出高速,省了不少时间。但这要求乘客出入系统要完善,而且别的车辆进这条辅道要有限制。不论如何,这是个可以借鉴的做法。

 

高速有点堵,车晚点了半个小时才到新宿,正好是下班高峰,只见一片片白衣黑裤黑裙的人流在新宿马尺前涌动,蔚为奇观。在国内自然也见过这么多人,但却没有这么多服装齐整的人一起,最多见过富士康交班时的人潮,穿的都是灰黑马甲。量变引起质变,这么多白领聚集在一起,视觉冲击力无与伦比。

 

从山区回到市区,太座和女儿如鱼归水,精神百倍。太座自己去Lumine逛,孩子拉着我去MUJI看文具。到日本买文具成了近年来中小学女生的共同兴趣,连电商的兴起都打消不了她们的热情。“正版的还是日本国内便宜”,孩子很内行地说。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那时还不到40岁,没啥厉害的。一路上老老少少乌泱乌泱的,好像没看见谁高原反应。恼人的是细碎的火山灰总是往鞋里灌(那时还舍不得买高腰登山靴),还有就是下雨,雨衣挡住了雨水,可里面的汗又挥发不了,还是浑身透湿。
三角街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红米2015' 的评论 : 您还是厉害啊。在会引起高原反应的大山里,富士山算是easy级别的了。到了大峡谷南缘,没有下到科罗拉多河;到了富士山五合目,没有上到顶,对我来说,都挺遗憾的。
红米2015 回复 悄悄话 零下5度不要结冰啦。没冷到那个地步,不过也确实冷,特别是爬山出了一身汗,到山顶一停下来,加上冷风一吹,身体止不住地抖。俺那次半路捡了个国内来的小伙子,穿了件短袖就来了,到了山顶受不了了,把俺背上去的一大壶热茶全喝了。俺换了件干衣服,感觉也就还好了。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