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healtheasy健康易-長者運動好處多

(2015-09-14 00:44:18) 下一个
不少退休長者,享受著完全的「休息」生活,運動一詞早已拋諸腦後;一些長者又認為長者「骨頭脆」,不能做運動。其實,不少長者對運動有誤解,以為愈老愈不應做運動,殊不知運動才會讓我們的老化過程減慢,對身體有極多正面幫助!

  當然,長者做過量運動也是不合宜的。要享受運動帶來的益處,就應制定合適自己的運動計劃。有的長者自少就有跑步的習慣,所以在七、八十歲仍能堅持每天跑步;有的長者年少時已甚少運動,因此年老時要循序漸進,從較輕省的運動做起。
 
  要怎樣制定個人的運動計劃才恰當呢?舉例說,長者患有糖尿病,就不宜做太逾烈的運動,因為劇烈運動可能會引致血糖過低,長者便會有暈倒的險。又例如患有視網膜疾病病的長者,亦不易做過份劇烈的運動,更應在運動過程中小保護頭部,因為若頭部受到碰撞,便可能引致視網膜鬆脫了。
 
  長者應每個禮拜,進行最少150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次有氧運動進行最少10分鐘(長者應視情況而定,可個別咨詢專業人士或醫生的意見)那有什麼活動是大部份長者都適宜的呢?以下列舉幾個運動給大家:
 
1) 太極拳
太極拳也是一種帶氧運動,長者在揮動身體各個部位時,不但可以增強活量,更加可以改善消化系統功能,對促進血液循環大有幫助。只要姿勢正確,不僅不會受傷,更能增強肌肉伸縮力,關節因此會更加柔韌,風骨痛也會減輕呢!
 
2) 八段錦
 八段錦是各種肢體動作,八種動作各有特別,能讓全身都得到舒展;而且每一式都針對特定的身體部位或病症。八段錦講求呼吸,是強身健體的功之一。1982年時,中國衛生部更把八段錦加進醫學類大學的「保健體育課」內容之一呢!
 
3) 散步
 每天散步30分鐘,可以降低患上代謝綜合症的風險,更能抑制一系列可能導致心臟病的危險因素,和降低患糖尿病和中風的機會。長者不妨在坐車時,早下一個站,多走走路,或是親自出去菜市場買菜、有空時出去逛逛街,寓散步於娛樂,寓娛樂於運動。
 
4) 門球
 門球又稱為槌球,是一項很受長者歡迎的運動。門球一般在長20至25米的場地上,分為兩隊,每隊5人進行。據統計,目前門球在世界上有超過1000萬名愛好者!門球的形式簡單,是一種用木槌打球穿過門的運動,長者不妨試試。
 
5) 重力訓練
一說「重力訓練」,就容易令人聯想到「啞鈴」了。其實重力訓練有很多種,較輕量的重力訓練也是非常適合長者的,而且重力訓練更能在家中進行。長者可以在空水樽中注適量的水,然後坐在椅子上,向上舉高,舉高過程要注意手肘伸直,之後慢慢放下水樽。做重力訓練的過程不用太急,慢慢舉起水樽並放下就可以了。
 

長者做運動時,也應該注意以下事項:
1) 補充水份
 運動時,若在夏天,未能補充足夠的水份,會影響排汗功能,體溫因而過高,,可能會引致中暑;而在冬天時,做運動過程中流汗較少,但卻不代表水份流失少。因為冬天冷,身體會減少排汗以維持一定體溫,水份雖然不以流汗形式消失,但體內流失的水份,隨時比夏天的還多。所以,在冬天做運動時,也應按情況補充水份。若在水渴時才喝水,身體便可能已經很缺水了!
 
2) 注意休息
 運動時,應留意自己的體力狀況,若感到疲累,應先停止運動,稍作休息。不要長時間進行運動,否則肌肉會容易拉傷,身體也可能因不適應而有負面反應。
 
3) 循序漸進
 若長者之前沒有運動經驗,應該先從簡單的運動做起,而且可以縮短運動時間,下次再做運動時再按情況增加運動時間,切忌一開始就做過量運動。此外,長者亦不應在一天內做過量運動,而應養成持久的運動習慣;例如嘗試每天都做一點運動,持續下去,養成好習慣。
 
4) 運動前熱身
 長者在運動前應做適量熱身,運動後也不應該馬上休息,而應該做一些緩和的運動,以免肌肉受傷。
 
5) 合適的環境
 長者若在家裡運動,應該移走運動範圍內的障礙物,以免受傷。若在戶外活動,也可選擇較空曠的位置。
 
6) 合適的衣物
 運動時應穿著輕便、保暖的運動衣服和運動鞋。厚重的衣物會令長者行動困難,不合適的鞋會讓長者運動過程感到不適。
 
7) 尋求專業意見
 不同的長者有不同的健康狀況,在運動前可先徵詢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士的意見,切忌胡亂做運動。
 
作者: 
子木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