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资料
风城黑鹰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华人医生先驱者之一:伍连德医生

(2021-03-10 11:11:50) 下一个
 

今天在Google的首页,放上了一张华人医生戴着口罩看病的照片(见下),进一步发现这是在庆祝一位华人医学家伍连德(Wu Lien-teh)医生第142个生日,当然他已不在人世了,但在这个新冠大流行的今日,谷歌来纪念他是有着特殊意义的。

 

 

因为,在新冠大流行之前的一个多世纪里,伍连德医生就率先使用口罩来控制流行病,现在许多人认为伍医生应该是第一个N-95口罩的发明者(至少是之一)。
 
据“新科学家”及“维基百科”介绍,伍医生是一位华裔,父亲是珠宝黄金商,从广东台山移民马来。母亲是马来西亚的华二代。
 
1879年3月10日(今天),伍连德出生于马来西亚的槟城(Penang, Malaysia),1886-1899年间在英国剑桥以马内利学院(Emmanuel College, Cambridge, 是剑桥大学的一个学院)接受教育,他拿的是“皇后奖学金, Queen’s Scholarship)。1899-1902年,他考入伦敦圣玛丽医院 (St Mary Hospital)实习,成为该医院第一位华人实习生。后来到英国利物浦热带病学院、德国哈勒大学卫生学院、法国巴斯德研究所进行实习、研究。1903年,他得了获剑桥大学医学博士学位后,回到马来亚开办诊所,在吉隆坡医学研究院研究热带病。
 
回到马来后不久, 便与华人Ruth Shu-chiung Huang成婚, 她是黄乃裳的女儿。黄乃裳是中国清末民初的华侨领袖,民主革命家及教育家, 参与过公车上书,百日维新,辛亥革命。
 
1907年,伍连德应邀到英国伦敦参加神学博士文英兰主持的禁鸦片烟会议。同年,应清朝政府聘请出任天津陆军军医学堂副监督(即副校长职),伍连德医生这年移居至中国。
 
1937年迫于中日战争及个人因素(1931年,日本人认为他是中国间谍),他又不得不返回到马来西亚,在大陆居住过30年。
 
在中国的30年间, 他作为著名医学家、公共卫生学家, 流行病学专家,是检疫与防疫事业的先驱,为中国的现代医学建设与医学教育、公共卫生和传染病学作出了开创性贡献。
 
1910年中国东北出现了致命性疾病的暴发(东北大鼠疫)。第一批受影响的病人是经营土拨鼠和毛皮的商人们,该地区土拨鼠毛皮贸易繁荣。这是不是有点像现在流行的新冠?
 
清朝隆裕太后当时任命伍连德医生为东三省防疫全权总医官。1910年12月24日,伍连德率助手即陆军医学堂高年级学生林家瑞到达疫区中心哈尔滨,领导防治工作,在四个月之内控制了疫情。通过现代医学方法他确定了鼠疫是由呼吸道传播;他为防疫而设计的较为紧致、实用的口罩在后世得到了极大发展和广泛使用,并且被认为是N95口罩的始祖之一。
 
他要求通过尸检(中国首次进行的尸检)去认识病例(后来新冠在先不敢做,后来也开始了尸检了),他们成功分离和培养了引起该病的细菌,并将其鉴定为鼠疫耶尔森氏菌(Yersinia pestis)。
 
伍连德认识到,这种疾病可能是通过呼吸道飞沫传播的,而不是像人们认为的是抓跳蚤或老鼠时直接传染的。
 
伍连德当时要求生产了一种由棉和纱布制成的口罩,外层有更多的布和更牢固的系带,以改进以前的设计。他鼓励医务人员和其他人戴上这种口罩来保护自己,这是流行病控制策略中第一次广泛使用口罩。但是,就像现在一些人一样,当时也遭到了一些抵制:一位法国同事在拒绝戴口罩后死于鼠疫。
 
伍连德医生还建议当局对人类的行动加以限制,包括停止火车运行以限制疾病的传播,并指导病人自我隔离。他还说服官员批准火化尸体,这在当时的中国是不被接受的。
 
该病的最后一例病例记录于1911年3月。它被称为满洲瘟疫(Manchurian Plague),估计造成约6万人死亡。
 
伍连德医生于当年主持了一次关于鼠疫的国际会议(1911年4月3日至4月28日),以帮助传播有关如何应对疫情的知识。这种流行病使领导人相信有必要提供现代公共卫生服务。
 
当今我们还在为戴不戴口罩而纠结时,还唱着可可托海的牧羊人时, 您可曾想到伍连德医生也曾来过这里?
 
控制了鼠疫大流行后,1912年,国民政府成立后,伍连德被中华民国北京临时政府聘请为时任大总统袁世凯的侍从医官。1912年10月1日,北满防疫处成立,总部(总医院)设在哈尔滨,伍连德任总医官。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常设防疫机构。
 
1915年,伍连德和颜福庆等人共同发起成立了著名的中华医学会,创办了《中华医学杂志》,伍连德时任中华医学会书记并兼《中华医学杂志》总编辑。
 
1918年,伍连德担任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中央防疫处处长、北京中央医院(今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长。北京中央医院是由伍连德倡设,除北京政府财政部拨款外,大部分经费由募集得来,院址位于阜成市场(位于阜成门内大街,现为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分院所在地),1918年1月27日开院,伍连德任第一任院长。
 
1919年1月,伍连德代表中华民国北洋政府外交部赴上海监督焚烧鸦片。伍连德先后获上海圣约翰大学、香港大学、日本东京医科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苏联科学院名誉院士,苏联微生物学会外国会员。
 
伍连德先后领导各级防疫工作,控制了1917年绥远鼠疫、1919年哈尔滨霍乱、1920年中国东北鼠疫、1932年上海霍乱。
 
1922年,伍连德受奉天督军张作霖委托,在沈阳创办东北陆军医院。
 
1926年9月9日,他创办滨江医学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任首任校长。这是中国东北地区中国人自办的第一所医学高校。
 
1927年,获国际联盟卫生处聘为该处中国委员,并授予鼠疫专家称号。在伍连德的倡导和推动下,1929年末,中国与国际联盟卫生处达成协议,收回了海港检疫主权,并于1930年7月在上海成立全国海港检疫管理处,派伍连德任该处第一任总监兼上海海港检疫所所长。
 
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伍连德辞去在东北的职务南下。其间曾被日军指为间谍,在沈阳拘留过,后经英国领事斡旋保释,南下赴上海就任全国海港检疫总监。
 
1937年4月,任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学会会长。
 
1937年日本攻占上海之后,伍连德因夫人过世伤心欲绝,加之日本人对他的迫害,返回到他的出生地马来西亚,在吉隆坡创办了吉隆坡医学研究中心。
 
1947年,他最后一次访问了中国。
 
1951年,伍连德将其位于北京市东堂子胡同的住宅捐给中华医学会。1959年出版了自传《鼠疫斗士》一书,在序言中,伍连德写道:“我曾将大半生奉献给古老的中国,从清朝末年到民国建立,直到国民党统治崩溃,往事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新中国政府的成立,使这个伟大的国家永远幸福繁荣……”
 
1960年1月21日,伍连德在马来西亚仙世,享年81岁。
 
英国《泰晤士报》评论道:“他是一位伟大的人道主义斗士,没有比他留给世人的一切更值得我们引以为豪的了……”
 
《英国医学周刊》的悼词称:“伍连德的逝世使医学界失去了一位传奇式的人物,他的毕生为我们所做的一切,我们无以回报,我们永远感激他。”
 
伍连德先后主持创办的检疫所、医院、研究所共计20所,还创办有滨江医学专科学校(哈尔滨医科大学的前身)。伍连德还组织或参与了中华医学会、中华麻风救济会、中国微生物学会、中国防痨协会、中国公共卫生学会、中国科学社等等组织。
 
1935年以其“在肺鼠疫方面的工作,尤其是发现了旱獭在其传播中的作用”而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提名。诺贝尔奖候选人的保密期为50年,此消息2007年才在诺贝尔基金会网站上披露。当时他有英国侨民身份, 因此伍连德是华人世界第一个诺贝尔奖候选人。
 

在今日新冠大流行时纪念伍连德医生142年生日, 是不是显得特别有意义? 

 

Ref: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C%8D%E8%BF%9E%E5%BE%B7
https://www.newscientist.com/article/2270735-dr-wu-lien-teh-face-mask-pioneer-who-helped-defeat-a-plague-epidemic/#ixzz6oj3v29B1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
评论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哈尔滨拍过他的电视剧,名字忘了,伍连德是香港演员温兆伦扮演的
风城黑鹰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dengzc1971' 的评论 : 是的。
dengzc1971 回复 悄悄话 大马华侨对祖国的赤诚挚爱和伟大贡献是不应被忘记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