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4-05-17 18:41:17) 下一个

回国之旅,天是这样高,地是这样旷,海是这样宽,河是这样长,一路上伴随着那颗飘泊不定的游子之魂。

迫不及待,推开乡间那扇斑驳厚重的黑漆大门,n十年前的场景灵光一闪, “嗨,回来到家了,累了吧,饿坏了吧,快去洗把脸,休息休息…,”老人们一边吆喝着,一边手忙脚乱:井边旁打上桶水,神台上进上柱香,灶头里添上把柴,把放凉的一桌菜饭依次加加热…;此起彼落,镜头瞬间又转回到现实:清明时节的细雨不厌其烦地播洒在庭院内青石板路面上,泛起圈圈涟漪;攀爬在墙头上的麒麟叶(爬墙虎)、布满四周的青苔和杂草不修边幅地披挂着葱绿色的彩服戎装列队,无声地注目着那记忆中似曾相识的来客,久违的音容笑貌仅一晃而过,接踵而来的是人去楼空的寂静;故人业已陆续完成使命,坦然而去; 山前屋后,月白风清萌旧土;香飘千里,浮云沥却朦作尘……。

办完了该办的事,应酬完该应酬的人,出发,剑指河南! 跨上高铁,窗内,嘴里、耳边叽叽喳喳,事事非非、长长短短;窗外,放眼望去,郁郁葱葱,稻花香里说丰年;借助时代的速度,不经不觉就来到了第一站开封,那里住着大表姐一家;可能是拜托那传说中血脉相通的原故吧,即便素未谋面,但主人们那地主情谊火热滚烫,一时间让我们有点儿难于招架……。

早有传闻,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不识河南真面目,有愧华夏老祖宗;难得这回能敞开心扉走一走,听一听,看一看,见缝插针倾听导游补补课。这里有开封(汴梁)八朝古都:开封府、相国寺、清明上河园…., 这里有洛阳(神都)十三朝古都:博物馆、应天门、龙门石窟、白马寺、洛邑古城、洛阳牡丹….,还有少林寺、嵩阳书院……;一时间目不暇接,数千年时光在这里交错重叠,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宝马雕车香满路;暮看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红男绿女鱼鲫而过,娥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曾几何时,在这片土地上,大宋、盛唐……,歌舞升平,嚣张跋扈,万国来朝参拜叩见,只因是天底下之骄子;曾几何时,这里却又经历了安史之乱、靖康之难、黄河决堤……,天灾人祸,百姓生灵涂炭,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有多少滋润,又有多少煎熬,历史就是这样的沉重、无解,它让我们为之骄傲自豪,也让我们为之失声流泪。

来到这里,当然不能错过那馆子里的水席、灌汤小笼包、桶子鸡、卤菜、烧海参、鲤鱼焙面、胡辣汤……;庆幸小高导,崔导还带着我们尝到了当地物美价廉的槐花饺子、手抓烧饼配羊肉汤……,最接地气还数司机小秦那晚上领我们来到当地厂区路边,露天一溜几十桌人气大旺的大排档,点上个大盘鸡,小酎一杯东拉西扯,唠唠家常。

短短数天的豫见中原游匆匆而过,那数不清的洛阳微笑,尝不完的中原美食,看不尽的华夏文明,赏不完的洛阳牡丹无缝衔接,我们醒了,醉了,饱了,饱了,醒了, 又醉了,满载而归;请允许借用那一地道的河南腔,说声:“中”,它工整,简单明了;  它美好,  踏实公正。

谢谢您,中国,我亲爱的母亲;再见,那些人,那片土;我们心连心,我们根连根。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