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似鹿葱

像文人一样爱写,像文盲一样犯傻;像女人一样爱美,像男人一样爷们;横眉对老公,俯首为朋友
个人资料
花似鹿葱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绿皮火车的故事(5 )北京——莫斯科

(2024-03-30 08:04:01) 下一个

绿皮火车的故事(5)北京——莫斯科

我家先生1982年8月到瑞典留学,已经近四年了。当时国家不允许家属同行,直到三年后才有了陪读的政策,于是我有幸赶上了“第一波陪读出国潮”。

当年先生是从北京飞到瑞士伯尔尼再转机到斯德哥尔摩,优点就是快捷。还有一条路线就是坐火车。从北京坐K3/4次北京-莫斯科列车从二连浩特出国,途径蒙古、苏联、波兰,火车到东柏林。许多去欧洲国家探亲的人员都是选择北京至莫斯科的国际列车到东柏林,再转西欧或者北欧,这一路线优点一比飞机便宜;二就是可以观光。票价是人民币640元(那时,大学毕业生工资不到60元)。

坐火车途径国家不少,但当时都是社会主义国家,签证是互免的,只要签西德、瑞典,也没有什么周折。1986年开往莫斯科的国际列车除了少量的外国人,大多数乘客都是第一次出国留学进修人员和陪读家属,还没有“倒爷”这一说。

我曾经凭记忆写过一篇关于坐火车到瑞典的小文章。后来回国搬来了全部日记。对照那些天有更详细的记录。

1986年4月16日——

第一个意外是上火车,人又多又杂乱,如同上海开往哈尔滨的157次快车,大箱子小箱子我带了4个,以为算是“之最”,其实还有比我多的,我如此别人也如此,中国人如此外国人也如此。虽然不像想象中做国际列车那般美好,却让我如释重负轻松了许多,有人人如此半斤八两的平等之感。

我乘坐的8车厢,共32人,中外大概一半对一半。我的包厢4个人,三女一男——准确地说是四女一男。因为有一位女士还带着一岁半的女儿赴西德陪读。另一女与我同行到瑞典,她先生是中科院的访问学者。一男则是去英国留学。

在集宁车站的月台上,见一美国小伙,身上一件黑色T恤,印着“中华武艺训练中心”还有青天白日旗。他见我注意他,上车后便主动过来交谈。

小伙三年前到台湾学武术,期间游历东南亚各国,两年前与一台女结婚,他自豪地说,“我的中国名字她给我起的:慕容天”。

我的天哪!

我兜着圈子问他亚洲国家最喜欢哪里?他说当然是中国,历史最悠久啊。但是北京服务太差了。故宫东西太少了,不如台北故宫文物一月一换。吃的不如台北新鲜,而且太油太咸。感觉他绕着弯子还是说台北好。

这小伙汉语不错,还看过《红楼梦》。当我道歉管他的太太叫“爱人”时,他说,他很喜欢“爱人”这个称呼,平等亲切,有爱有人男女通用,太太这个称呼拉开了距离。

晚八点三十分到二连浩特。这里要三个小时左右,验关,更重要是换车轮蒙古是窄轨。据说过去是一样的铁轨,关系恶化后害怕入侵,后改的。

蒙古上来的海关人员比内蒙古的草原牧民更带有游牧民族的特征,羊膻味浓烈。

4月17日星期四

这就是蒙古。

看不见树木看不见农田看不见公路看不见人烟,只是一望无际的毫无生机的枯黄草地。

早八点,车到乔伊尔。据说是蒙古的一个较大的火车站,给人的感觉是一个随时准备迁移的居民点——活动木板房油漆斑驳,人晒得黑红,身上脸上都是灰尘,一个个步履蹒跚,大概还是没有马上生活的习惯吧。

车近乌兰巴托,木板房的颜色鲜艳了,白的,灰绿色的居多,偶尔有鲜明的橘黄色,房子的式样也丰富,长方形的圆形的,还有三角形的菱形的,别有风味呢。

乌兰巴托就像一个热火朝天的大工地,多是五六层、偶有十几层的楼房,沿着一条狭长的山谷排开。火车站不大,出现了苏联军人,甚至看见操着山西口音的中国人。人们对服饰也有城市的风格,女人们长靴长裙贝雷帽,但是少见风行全球的牛仔裤、运动衫、夹克衫。

傍晚,起风了。黄沙滚滚天地一色,从车窗两边望出去,大概10米开外混沌一片。车内听得见风灾呼啸,甚至从密封不好的车厢连接处钻进来,感觉空气中有股土味。

风停了,学起来了,纷纷扬扬,霎那间天地银装素裹。树木开始多起来了,景色提醒我们,快进苏联了。

今天晚上我们的包厢最热闹。两个到意大利的中科院研究生,一个驻苏大使馆的青年,一个日本小伙,一个加拿大小伙,大家带着罐头、蜜饯之类开个小小座谈会。

日本小伙瘦瘦的,叫西川浩司,沉默寡言有点羞涩,但是很了不起:曾经到过秘鲁、巴西、,两年前从广州入境,到了桂林昆明吐鲁番敦煌,这次伊尔库茨克下车要到贝加尔湖去,还要走塔什干、土库曼、伊朗、巴基斯坦、耶路撒冷、希腊。。。。大家都用毫不掩饰的羡慕的眼光望着他。

加拿大小伙我叫他“孙悟空”。因为他穿一件印着孙悟空的T恤,才22岁,在中国教了4个月外语就开始旅行,小伙子像孩子一般天真但是口袋大概摸不出几个铜板,常常不到餐车吃饭,今天是中科院两男生请他吃的。他这次去西德,跟遇罗锦有约。

[ 打印 ]
阅读 ()评论 (30)
评论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水星98' 的评论 : 水星好!你也可以啊,86年出去旅行的也不多,何况是全家出游呢!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南瓜苏' 的评论 : 是啊!换成今天的水平,比飞机还要贵!
水星98 回复 悄悄话 鹿葱幸好坚持记日记,现在的回忆真有意义。1986年我还只在国内转悠呢,压根就没有想过以后会出国。1988年我带老婆孩子去了新疆等西北五省区旅游,好像还没花到640块钱。
南瓜苏 回复 悄悄话 从北京到柏林,火车票才640,咋一看,脑子跳出一句真便宜,但转念一想,这是当年十个月的工资,又想说:真贵啊。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mxhy' 的评论 : 长周末快乐!现在回忆起来确实很珍贵。。。。
mxhy 回复 悄悄话 鹿姐的这段经历好神奇哦,让人长见识了。谢谢分享。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e' 的评论 : 哈哈你这警惕性可以啊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sce' 的评论 : 有地区差别。一级差2元吧?黑龙江56元。上海就高一级。西北更高。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的评论 : 灰蘑菇好!第一次出国犹如刘姥姥进大观园,都是新奇。640元真不便宜,全靠爹妈了!可还是穷啊。。。。
sce 回复 悄悄话 你这经历太传奇了,不经意就能碰到名人或者准备去见名人的人。遇罗锦是小时候偶然看到报纸上批判她以结过三次婚为卖点的文章才知道这么个人,由此又知道了遇罗克。西川浩司没准就是新版土肥圆,沿着西伯利亚铁路刺探情报。
sce 回复 悄悄话 大学毕业56,好像转正后63。从5、60年代开始就这样,到80年代才第一次调工资。

花似鹿葱 发表评论于 2024-03-30 18:11:44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640元在当时也不得了啊。大学生毕业56元/月.
混迹花草中的灰蘑菇 回复 悄悄话 票价是人民币640元,差不多是大学毕业生一年的工资,跟现在的票价/工资比较,也是很贵了,可见那时候旅行很奢侈:)鹿葱姐厉害,还一个人坐过那趟列车,估计现在反而不敢了。那时候记日记的习惯也很好,世界变化那么大,现在回头看,是不是有犹如隔世的感觉?在火车上的小空间那么多天,好奇鹿葱姐有没有交下一生挚友之类的朋友,期待续。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99yyt' 的评论 : 艳阳天你好!祝你长周末快乐,复活节快乐!感谢你热情洋溢地长篇祝福,让我们一起拥抱春天!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laopika' 的评论 : 皮卡好!那个时候大概黑社会还没有“占领”,安全还好。坐火车哪里是牛,说到底是穷啊。。。
99yyt 回复 悄悄话 来祝葱姐HappyEaster长周末好。巧幸读到葱姐有趣的故事。遇见的人,听过的故事,看过的风景,流转的时光,都是人生途路中美丽的点缀。赞葱姐好文笔,丰富的人生经历。
To good health, warm sunny days and beautiful spring flowers that bring us hope, renewed strength and more time with nature. May peace, love, happiness, harmony and the Season's blessings and beauty fill your hearts and home.
值此春天万物复苏节,祝愿葱姐阖家如意安康。也祝愿我们家家户户如意安康,生活少一些烦恼,多一份平安喜乐,人生下半场岁月静好,不求大富大贵,但求小清即静,小闲即欢,小富则安,小爱则满,平静平淡轻松自在度过每一天。天赐福恩随春风飘送至心怀家居,每一步越走越光明,因信得依靠盼望力量,从容向晚,心中常存盼望如春风拂煦,春暖花开。
laopika 回复 悄悄话 鹿葱真牛,敢坐那火车去欧洲,你知道北京--莫斯科列车上曾经连续发生过抢劫案吗?有部张涵予和黄轩演的纪实电影就是说的这个真实案件。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老生常谈12' 的评论 : 还有早的呢。但是都属于穷出国那伙的^_^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悉采心' 的评论 : 640元在当时也不得了啊。大学生毕业56元/月.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野性de思维' 的评论 : 邓大人的雨。。。
老生常谈12 回复 悄悄话 花姐是先驱。
悉采心 回复 悄悄话
呀,640元能穿越那么多国家,可见那时候的钱有多值钱。鹿葱跟荷姐的出国经历有些类似,不过是一个坐飞机,一个坐火车,以不同的方式奔向“诗和远方”~~

周末好鹿葱!
野性de思维 回复 悄悄话 耐读。就两个字,羡慕。那年月的你们能出国深造,这是啥雨点呀。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是的,趁着年轻多走多经历,人生就是经历啊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无法弄' 的评论 : 六天六夜呢!因为新奇兴奋吧,也不觉得累
多伦多橄榄树 回复 悄悄话 经历丰富是好事儿。
无法弄 回复 悄悄话 这一趟得多久啊?一星期?我是说在火车上。我老公说他以前做梦都想坐这趟火车,中国到莫斯科。我挺怕那么长时间的,豪华间也累。记得北京到乌鲁木齐39个小时,下来我都不会走路了:)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冯墟' 的评论 : 说明够年纪啊。。。
花似鹿葱 回复 悄悄话 回复 '華西車城' 的评论 : 车城好!幸亏有日记,否则记忆没那么详细。
冯墟 回复 悄悄话 早就知道花姐是润学先驱。
華西車城 回复 悄悄话 有歷史意義。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