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司的感度犹如恋人初吻的舌尖

寿司的感度犹如恋人初吻的舌尖,其鲜度又如同春日的樱花般短暂,最佳的味道只在舌尖的碰触和转瞬之间---千万留心你的舌感。
正文

我们应该如何与穆斯林交流

(2015-11-17 06:42:07) 下一个

   我和穆斯林没打过啥交道,只是六年前在我们学校召开了一个亚洲地区的会议,其中有来自伊斯兰教地区的穆斯林,都是搞汉语教学的大学教授,汉化程度高,能喝酒,也能聊上几句,不过那次会议为了给他们几个人准备清真饭菜,也费老劲儿了,连锅都是新买过的。

    我在东京念书时,学校里有几个来自伊斯兰教国家的穆斯林留学生,他们日语蛮好的,是那些国家的精英。尤其是女生,不仅有亚洲人的秀气和羞涩,又有欧洲人的洋气和妩媚,长得挺精致的,她们戴的头巾叫hijab,并不把脸遮住。然而和穆斯林是很难交流的,他们每天定时有几次祈祷,不分场合;他们还有斋月,只能喝点水吃很少一点东西,成天萎靡不振,哪还有精神跟你聊天呢。就是聊上几句,也不知该聊啥好,政治话题不能聊,美食不能聊,宗教话题不能碰,黄段子更别提了,甚至婚丧嫁娶的一些民俗方面的事儿,也犯人家忌讳,因此只能敬而远之了。中国人和人混,三两下就熟了,很容易和外界打成一片,但虽然是精英,学校里那些穆斯林留学生和外界社会却保持着距离,我那时是那样感觉的。

    不知道该和他们聊啥,其实也使文明失去了对话、交流和传播的机会,乃至他们离群索居,看上去象弱势群体。

     行文至此,不禁想起了土耳其穆斯林的世俗化,土耳其是奥斯曼帝国的中心,对其他伊斯兰国家有很大影响,在伊斯兰历史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土耳其的信仰已经逐渐远离传统的方式,呈现出更现代的状态。多年来,土耳其的世俗化和现代化道路使土成为伊斯兰世界中的特殊国家,使其获得欧盟成员国的资格。在土耳其,首先是要守法,其次才是古兰经。现在,伊斯坦布尔的流光溢彩及千般妖娆,万种风情,使你很难相信这是一个至今98%的国民都是穆斯林的国家。

     2004年,我曾经参加过由北京大学和韩国教育部主持的《北京论坛》,会议主题就是美国学者亨廷顿提出的《文明的冲突与再建>,亨廷顿认为,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不过现在,在发生了那么多暴恐事件以后,我感到本世纪的冲突绝不仅是“文明的冲突”,而是时代的冲突---现代与中世纪的野蛮时代。

     当然,穆斯林是不能和恐怖分子划等号的,如何交流和对话是最重要的。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