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微知著

成功是人生,失败也是人生。 辉煌是人生,平凡也是人生。
个人资料
文章分类
正文

人类的危机--过度消费

(2013-12-27 05:19:08) 下一个

---低消耗社会---
 

    自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罗马俱乐部提出人类发展面临地球环境资源危机以后,各国都把环保作为重要政策来推行。无污染,可再生,绿色,低炭,成为流行口号。
    但是,地球环境资源危机的根源在于人类的消耗太大。不管如何降低污染,保护资源,如果消耗不降低,这个危机还是严重存在。
    想一想,人类每天要消耗多少煤电油气,钢铁化工,农林牧渔。处理垃圾也是难题。粮食危机,能源危机,水危机,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话题。 
    石油,煤炭生成要千万年,而人类消耗的速度远远快得多,根本不能形成良性循环。
    的确,人是希望改善生活。但许多需求不是用户提出的,而是生产厂商提出的。他们生产出来以后,拼命推销。于是,各种产品争奇斗艳,充满市场。于是,各种广告,五花八门,无处不在。这是一个物欲横流的时代。科技,工业,造成巨大生产力。这种巨大的生产力源于资本主义制度。这种制度激发人们追求更“好”生活。这种以利润为目的,盲目的,疯狂的生产,它“改善”了人们的生活,也恶化了地球的生态。就像古代的皇帝,往往短命。后宫佳丽三千,为他创造了纵欲的乐园,也是他夺命的利器。    
    仔细想想,我们需要生产消耗那么多东西吗?人类从茹毛饮血中走过来,有些发展是必需的。人不应靠住山洞,采野果生活。但我们有必要像美国那样,每人一辆车,一家2,3人住几百平米的大房子吗?一辆四人座车,经常是三个位置空着的。一栋大房子,经常是许多空间不用的。于是,高楼林立,交通拥堵。一个人,为什么要几十件衣服,几十双鞋子,几十条领带?还不说奢侈品,花费巨大的人力物力,并没有增加多少实用价值,只是为了眩耀。人类的危机过去是因为物资匮乏,现在是由于物资过剩。东西卖不出去,企业倒闭,员工失业,又加剧消费疲软,形成恶性循环。本来生产能力强是好事,现在反而造成危机。这不是人类在作茧自缚吗?这不是说明人类社会制度的缺陷吗?  
    中国古代殷纣王的“酒池肉林”被作为奢侈的典型。但现在难道不是到处是酒池肉林吗?只要去看看酒类生产流水线,或者肉类加工流水线。听说美国超市,食品刚刚过期,大批丢掉。这固然是为了顾客的健康,问题在于,为什么生产那么多?
    古往今来,多少贪官拼命敛财,即使没有被惩罚,也未必带来愉快。珍宝多了,就不稀奇了。何况还要提心吊胆,怕被告发。即使没有被发现,也不一定感到幸福。前几年报导,有一个贪官,逃到国外。后来自首回国。宁可坐牢,也不愿异乡飘零。语言不通,与同胞也不能正常交往(因为不能讲真话)。那种孤独,压抑,的确很难受。  
   现在人们谈论中国模式。中国也以GDP增长为荣。可是,不管中国模式与美国模式有什么不同,有一点是共同的:都是没有前途的模式。中国模式不可持续,美国模式也不可持续。中国不是在追赶美国吗?也许,你在美国看,觉得环境污染还不严重。但这是因为工业,污染已经都在美国以外进行了。所以,美国这么高的消费,污染反而比较小。国与国之间互相争夺资源,互相把污染推出国门,从全人类角度看,这并没有解决问题。
   人类不断追求新产品,新花样。什么东西“不够”,赶紧扩大生产,没有想到减少消费(中国毛泽东时代倒是这样)。于是,我们不得不大量吃人造的,或者过多人工干预的食品--激素,农药,。。。
   如果实现低消耗,地球资源消耗可以减少几倍,几十倍,对环境破坏也减少几倍,几十倍。假定石油资源还可以用100年。减少消耗以后,可以用1000年。人类就有充分时间解决用太阳能替代石油的问题。 
    马克思主义的理想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它的特征是产品极大丰富,道德极大提高。现在看来,在理想社会,道德极大提高是必需的,但产品极大丰富就不必了,只要产品适当丰富就可以了。   
    马克思主义要消灭资本主义,“低消耗主义”也要消灭资本主义。但出发点不同。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的批评不在点子上。它认为资本主义的问题是生产的社会化和占有的私人性矛盾,造成周期性的经济危机。它认为资本家剥削工人,造成不公平。这些问题,通过资本主义的自我调节,已经获得改善。而低消耗主义批评资本主义的是无限制的扩大再生产,造成资源危机,生态危机。事实证明,资本主义的问题,不在前者,而在后者。    
   可惜,低消耗社会只是幻想,它只有在大同世界里才能实现。  
   到那时,没有私人财产,没有私有企业。没有竞争,没有广告。生产不再是为了利润。
   到那时,没有谋生的概念,不需要以钱为诱饵,人人自觉为社会作贡献。
   到那时,经济学不需要了,只需要会计学,以保证生产的有效性。    
   到那时,人的道德极大提高。互相谦让,而不是互相争抢。
   到那时,没有偷盗。因为物资都由社会供应,个人东西不足由社会补充。偷盗已经没有意义。
   到那时,没有贪欲。马克思主义所说共产主义社会“各取所需”。在大同世界也是“各取所需”。但这个“所需”的含义不同。马克思主义的“所需”是,想要多少都可以。而大同世界的“所需”是考虑人与自然平衡的所需,不是物欲横流的所需。不仅是社会限制你,也是你自觉限制自己,不会提出不合理要求。低消耗社会不是没有生产能力,而是控制这种生产能力。防止”富裕”带来的灾难。比方,中国人几千年的信条,民以食为天。这是因为饥荒经常威胁着我们的祖先。现在,物资丰富了。人们发现,营养不良会带来疾病,营养过剩也会带来疾病。
    法律,诉讼和监狱没有了。
    没有刑法是因为没有恶意犯罪行为。凡是对别人造成伤害,都是无意的。伤害者一定道歉,被伤害者一定原谅。所受损失由社会弥补。只要保留交通规则这样的东西。解决问题办法也是调解,仲裁,不是判决。   
    把邪恶的念头从人类的大脑中完全驱除,这是可以做到的。就像现代社会,一个正常人,不会再想到用凌迟,车裂等酷刑对待犯人一样。未来的人类看待今天存在的欺诈,战争等现象,就像现代人看待古代的这些野蛮行为一样,太残忍了,太不文明了。  
    从全世界来看,要达到这样的目标似乎还很遥远,但这应该是我们的目标和理想。许多美德不是社会一直存在和提倡吗?只不过在大同世界,这些美德普遍化而已。     
    在大同世界,没有政党,没有竞选。从政只是一种服务。就像在一个慈善机构工作的义工。而且轮流承担。如果工作不胜任,自动退下,让别人接替。做不好,是能力不足,或者判断失误。不会受到指责,弹劾。社会管理工作也不会像现在的政治家那么难。比方,不需要为了讨好选民而实施不利于社会长远利益的政策。以权谋私的现象没有了,因为“权力”没有了,有的只是义务。
    在大同世界,没有军队,因为世界已经一体化。人与人都平等,都关爱。人类永远消灭了自相残杀的愚蠢行为。 
    到那时,人们不再为住房,教育发愁。
    我相信,如果按照低消耗标准,只要恰当分配,人类现有的生产能力足够养活所有的人。
    这是一个合作,互助的社会,而不是一个竞争,对抗的社会。
    这是一个平等的社会,没有权力,地位,财富的差别。
    没有那么多产品,人们生活照样丰富,人类社会照样精彩。少了庸俗,多了高尚。     
    这不是回到物资短缺的时代。而是一个是更健康,更幸福的时代。 
    现在,政治家们以为自己英明,学者们以为自己聪明,企业家们以为自己精明,将军们以为自己高明。但面对地球环境资源危机,如果人类不能解决,这些社会精英的才华都会黯然无光。
    但愿人类能找到摆脱今天困境的办法。 

*   也许有人会想,人类社会刚刚摆脱共产主义的乌托邦灾难,你又来发表这种空想的议论,是否又要来祸害人类?我没有要求实行的意思,只是一点感触而已。
 

[ 打印 ]
阅读 ()评论 (0)
评论
目前还没有任何评论
登录后才可评论.